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六祖法寶壇經 63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六祖法寶壇經 63
5688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23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現在看大智度論
00:02:20
這個第九十三卷
00:02:23
釋必定品裡面所說這句話
00:02:27
邪見者 所謂無作見
00:02:32
雖六十二種皆邪見
00:02:36
無作最重
00:02:38
所以者何
00:02:40
無作言不應作功德求涅槃
00:02:46
若言天作若言世界始末
00:02:49
雖是邪見而不遮作功德
00:02:53
以無作大惡故不生
00:02:57
這裡面有兩個註解 首先做說明
00:03:01
註解第一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3:04
遮 制止之意
00:03:07
指對輕罪之禁戒
00:03:11
遮就是制止的意思
00:03:14
就是對這個輕罪的禁戒 叫做遮戒
00:03:20
註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3:23
阿羅漢 譯言不生
00:03:26
以畢竟不生 於三界五趣中故也
00:03:32
阿羅漢是什麼
00:03:34
阿羅漢是梵語
00:03:36
翻譯成中國話叫做不生
00:03:39
就是他修行達到究竟
00:03:44
不會墮入三界五趣
00:03:48
這個五趣有的說是五道
00:03:50
就是天 人 畜生 餓鬼 地獄
00:03:54
怎麼沒說六道
00:03:56
因為阿修羅不會聽道理
00:04:00
佛說的道理 他也不會接受
00:04:02
所以大多數都說度五道 沒說這個度六道
00:04:07
它說不墮落這個五趣的中間
00:04:11
所以才說不生
00:04:12
不生就是阿羅漢果的意思
00:04:16
現在看大智度論 第九十三卷
00:04:22
釋必定品裡面說的
00:04:25
說若論這個邪見
00:04:28
就是所說這個無作見
00:04:31
雖然有六十二種都是邪見
00:04:37
但是這個無作 的邪見最重
00:04:42
是什麼原因
00:04:45
因為這個無作的人啊
00:04:48
他說不用作功德 就有辦法來求了脫生死
00:04:56
假使一個人 你若說 啊 佛祖…
00:05:04
就是他要了脫生死 望佛祖 望眾神來度我們
00:05:12
若言天作
00:05:14
或是說佛祖 祂前世就修來了
00:05:20
前世就是佛了
00:05:22
雖然這是邪見
00:05:25
假使他沒來制止功德
00:05:28
無作是制止功德
00:05:31
雖然說我念佛就會到西方
00:05:35
或是說佛祖快要來度我
00:05:39
或是說 佛祖在修 前世就修來了
00:05:43
但是這也是邪見
00:05:46
邪見它沒制止作功德
00:05:50
因為沒作大惡
00:05:52
現在這個無作 和這個無作就不同了
00:05:56
這個無作 就是沒作很大的惡
00:05:59
所以他還有辦法了脫生死
00:06:02
到阿羅漢果
00:06:05
你假使若是以無作見來說 就不可能說了脫生死
00:06:12
是最高到諸天有辦法
00:06:15
所以我們 這個邪見很厲害
00:06:19
所以我們學道呢
00:06:22
不可以說不用作功德 就有辦法了脫生死
00:06:27
很多人有這樣的邪見
00:06:29
念佛就好啦 做什麼善事
00:06:33
你若念佛來說 就會到西方了
00:06:36
你光是念佛 念經 佛祖就會來度我啦
00:06:41
這種是最大的邪見
00:06:45
所以我們一個人啊
00:06:49
有的人說 做佛是前世修來的
00:06:52
若沒前世修來的沒辦法
00:06:54
這也是邪見
00:06:57
佛不會再來轉世 不要說佛啦
00:07:02
一個人做羅漢 就不會再來出世了
00:07:05
一個人一旦了脫生死 再來出世就糟了
00:07:09
所以很多人說 某人是某什麼佛來出世的
00:07:12
某人是 某什麼菩薩來出世的
00:07:14
不可能的事情
00:07:17
什麼原因
00:07:19
我們這個佛有三身啊
00:07:22
有法身 有應身 有報身 有三身
00:07:28
祂不用來出世
00:07:30
祂要來慈航倒駕
00:07:32
很多人說 祂是慈航倒駕再來出世
00:07:34
不可能
00:07:36
慈航倒駕要來有可能
00:07:39
像觀世音菩薩 祂也是慈航倒駕來的
00:07:43
但是祂有再去 投母胎嗎 沒有
00:07:47
像寒山 拾得 祂也是慈航倒駕來的菩薩
00:07:52
但是祂有 再去投胎嗎 沒有
00:07:56
像梁朝的布袋和尚 後來我們稱呼為彌勒佛祖
00:08:05
祂也是彌勒佛祖應化來的
00:08:10
祂有來投胎嗎 沒有
00:08:13
不信你若不相信 無論什麼書典你去翻
00:08:18
彌勒佛祖到底姓什麼 沒人知道
00:08:21
現在說布袋和尚啦 姓什麼沒人知道
00:08:24
從哪裡來也沒人知道 從哪裡去也沒人知道
00:08:28
那是佛的應化身啊
00:08:31
像寒山 拾得也一樣
00:08:33
祂到底姓什麼也沒人知道
00:08:36
從哪裡來也沒人知道 從哪裡去也沒人知道
00:08:40
寒山因為住在寒山巖 我們才叫祂寒山
00:08:45
拾得就是豐干禪師 在路上撿回來
00:08:49
說叫做拾得 撿到才叫做拾得
00:08:52
最後兩人到哪裡去 也不知道
00:08:56
所以來也不知道從哪裡來 去從哪裡去也不知道
00:09:00
這都是佛菩薩應化出來的
00:09:03
祂不用再投母胎啊
00:09:05
一旦投母胎來說
00:09:09
就不能說祂是佛來出世了
00:09:12
像釋迦佛祖來說
00:09:14
你若興起行經 裡面有看到就知道
00:09:18
釋迦佛祖過去祂自己說的
00:09:20
祂也有下地獄過 祂過去也有餓鬼道受苦
00:09:25
過去也有受到很多的折磨
00:09:29
這世才修成的 那是釋迦佛祖自己說的
00:09:34
所以世人若說佛來出世 這是可以說騙人的
00:09:40
但是他說佛來出世 有什麼可能
00:09:44
譬如說前世做蒞任的神
00:09:48
例如我在某一間廟 我做濟公活佛
00:09:51
我在某一間廟做佛祖
00:09:54
某一間廟來做恩主
00:09:56
現在祂再來出世再做人 有三種的原因
00:10:02
什麼原因
00:10:03
第一原因就是氣數盡了
00:10:07
氣數盡就是 祂蒞任做神五百年
00:10:11
祂沒再去修到了脫生死
00:10:14
期限到了再降生做人
00:10:18
這個有可能
00:10:20
第二個可能是什麼 第二個可能就是犯罪
00:10:25
就好比說犯天規
00:10:27
就好比我們演戲常說 捉到斬仙台殺掉
00:10:32
祂有犯罪再來降生 那也有可能
00:10:36
第三就是做神 祂沒能力
00:10:40
感覺做神不好 不然就乾脆去做人才對
00:10:45
所以就這樣願意降級 不要做神來出世做人
00:10:49
這個有可能
00:10:51
若是說佛再來轉世 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
00:10:56
你若不相信
00:10:57
我來引一個 圓覺經裡面說的話
00:11:01
譬如銷金礦
00:11:05
金非銷故有
00:11:08
雖復本來金
00:11:10
終以銷成就
00:11:13
一成真金體
00:11:15
不復重為
00:11:17
佛是真金體
00:11:19
眾生為金
00:11:22
它現在用一個譬喻啦
00:11:25
譬喻什麼
00:11:26
譬喻我們 在挖金礦 礦石拿來鍊
00:11:35
譬喻我們 要來鍊金子的礦石
00:11:39
但是金子不是鍊才有的 是本來就有的
00:11:45
不然你說要鍊金子
00:11:47
普通的石頭 你鍊看看 有沒有
00:11:50
絕對沒有
00:11:52
它就是有金礦
00:11:54
金礦裡面有金子存在
00:11:57
所以譬如要鍊金礦
00:12:01
金子不是隨便鍊就有 一定要有金礦才能鍊
00:12:08
雖然它恢復成本來的金子
00:12:12
現在用金礦去鍊鍊成金子
00:12:17
但是金子結果還是鍊出來
00:12:24
現在這個變成相反的話
00:12:28
說金礦本來裡面就有金子
00:12:33
金子不是鍊才有的
00:12:37
雖然你恢復成純金
00:12:39
但是純金也是要鍊出來的
00:12:44
一旦若成了真的金體
00:12:47
就不會再變成金礦了
00:12:51
你若不相信金子埋在地下
00:12:54
過一百年一千年 一萬年還是金子啦
00:12:57
不會再變成金礦
00:13:00
鍊出真金之後 就不會變成金礦
00:13:05
佛祖就是真金的體
00:13:09
我們眾生就是金礦
00:13:12
若這樣來說就是說 譬如我們今天要鍊成佛
00:13:19
佛不是一般來鍊就有
00:13:24
不然樹你看會不會鍊成佛 石頭看會不會鍊成佛
00:13:29
我們人有佛性啊
00:13:31
本來人就是 有佛性來鍊才有啊
00:13:37
但是一旦 恢復成佛的金體之後
00:13:44
你就不會再變成眾生了
00:13:47
礦就是眾生
00:13:49
一旦成為佛果之後
00:13:52
你就不會再當眾生了
00:13:55
楞嚴經這樣說
00:13:58
金鑛雜於真金
00:14:00
其金一純更不復為金
00:14:04
諸佛如來 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00:14:09
這個金礦裡面 有真金在裡面
00:14:15
這個金子若一旦鍊純
00:14:18
就不會再恢復成金
00:14:22
我們所有要學佛
00:14:24
所有的佛祖
00:14:26
要來了脫生死也一樣
00:14:29
菩提涅槃就是了脫生死
00:14:31
所有的佛祖 要了脫生死也一樣
00:14:36
所以我們眾生裡面 就有佛性存在
00:14:40
一旦了脫生死 佛性若純了之後
00:14:45
就不會再變成眾生了
00:14:47
所以一個人 說什麼佛來轉世
00:14:50
什麼菩薩來轉世
00:14:52
這些都是不可能的
00:14:54
像我說的
00:14:57
祂說什麼佛來出世 什麼菩薩來出世
00:15:00
是前世做蒞任的時候
00:15:03
祂不是說謊話
00:15:06
一半謊話
00:15:08
不是佛的本體來出世
00:15:11
祂是做蒞任的神
00:15:14
年限到了 一定要再來降生
00:15:20
祂若在諸天再修
00:15:23
諸天若修圓滿 祂也會了脫生死啊
00:15:26
不過祂諸天就沒修 年限到了再下去
00:15:30
前世若做佛 祂說我是佛來降世
00:15:35
前世若做王爺 說我是王爺來降世
00:15:38
前世若做菩薩 說我是菩薩來降世
00:15:41
那個就是祂再蒞任來的
00:15:47
或是什麼
00:15:48
或是好比說他犯罪
00:15:51
犯了天規 再降世做人
00:15:55
若犯了天規來降世做人
00:15:58
那種就很兇惡 就胡亂來了
00:16:01
所以他說什麼 佛菩薩來轉世
00:16:05
看他的行為就知道說
00:16:07
他是犯罪下來 或是年限到了
00:16:12
若是最善良的 來降世的是什麼
00:16:16
就是他做神沒辦法來擔當
00:16:19
自願來降生
00:16:22
為什麼自願會來降生
00:16:25
因為很多人好比說
00:16:28
工作要讓他來做主管 他沒辦法啊
00:16:32
沒辦法 乾脆我當職員就好
00:16:35
不要做主管 有這種的人
00:16:38
以前我的母校
00:16:41
母校就是 當時我在念書的學校
00:16:44
有一位日據時代就當老師
00:16:50
當到光復還在當老師
00:16:52
後來年資夠了 將他升去當校長
00:16:56
當半年而已
00:16:59
就去請求說
00:17:00
他不要當校長 要當職員就好
00:17:03
他說我當校長很痛苦
00:17:05
我就要用頭腦
00:17:07
有的老師 年輕不服從我
00:17:11
我又沒辦法 用能力去制止他
00:17:15
沒那個能力去管理他
00:17:19
這又降級 當一般普通的老師
00:17:22
有那一種的
00:17:23
做神也一樣
00:17:25
祂辦事能力不夠 乾脆去做人才對
00:17:28
做人再來重修
00:17:30
因為在神界 阿修羅在亂
00:17:32
祂沒那個能力啊
00:17:35
所以那一種的來降生 就很善良
00:17:39
因為祂本質就善良啊
00:17:42
若是年限到了下來 這就普通普通啦
00:17:47
若是說從諸天犯罪 降生下來那很慘了
00:17:53
那就亂七八糟 若不是做神棍就是做佛棍
00:17:57
我沒騙你
00:17:58
所以我們 要用那個智慧去判斷
00:18:03
經要多研究
00:18:04
你看這個經就知道 佛菩薩絕對不會降生
00:18:08
若說佛菩薩來降生 就是蒞任的神
00:18:12
若說他本來來降生 就是妄言
00:18:15
變成大妄言 你們就要注意這一點
00:18:18
老師說的都有根據給你們
00:18:21
沒根據的話我不會說啦
00:18:23
假使老師說話若沒根據
00:18:26
光是讓這些 佛教界的大法師
00:18:28
捉去責備我沒騙你
00:18:31
所以希望 我們大家要多研究
00:18:35
老師說的是公正的話 說給你們聽
00:18:38
而我也不是為了賺錢 和人家相爭
00:18:42
什麼樣的地位名利我不是
00:18:45
是只有將我所知道的 說給你聽而已
00:18:47
不說我在心裡擱著很難過
00:18:50
說給你們聽我就好了
00:18:52
所以我們下午說來到這裡
00:18:55
時間的問題 我們就暫且告一段落
00:18:58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0:19:01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0:19:07
我們這期
00:19:11
就繼續上期 談論說這個戒律的問題
00:19:18
因為這個戒律 有輕重的戒律
00:19:22
有這個共同的戒律 和沒有共同的戒律
00:19:27
若是說共同的戒律
00:19:29
一般的佛教以五戒 來做一個標準來說
00:19:35
殺盜淫妄這四戒 這叫做共同的戒律
00:19:41
若是在這個五戒中 來說這個飲酒
00:19:46
這就叫做沒有共同的戒律
00:19:49
這個我們上期 有稍微說一下
00:19:53
所以對於戒律的問題
00:19:57
我們現在來看 修真錄一個解釋
00:20:01
戒 有共同之戒
00:20:05
與不共同之戒
00:20:09
何為共同之戒耶
00:20:13
即佛家所謂之性戒也
00:20:17
性戒乃不分其教別
00:20:21
不分其派門
00:20:24
在戒律中 皆有共同制禁之戒
00:20:29
如殺盜淫妄等
00:20:34
何為不共同之戒耶
00:20:37
即佛家所謂之遮戒也
00:20:42
如飲酒亂性
00:20:44
性亂則易犯餘戒 故佛家戒之
00:20:51
道家則謂飲酒可鍊性
00:20:55
酒飲而不醉
00:20:57
醉而不亂是名酒仙
00:21:01
又儒家據孔子曰
00:21:05
酒無量不及亂
00:21:07
故道儒二家皆不制禁飲酒
00:21:15
如善本淺者有殺害之心
00:21:21
食肉凶性易犯殺畜生戒
00:21:26
故下乘者制禁之
00:21:30
若修大菩薩行 心不懷殺害心
00:21:36
於大乘戒律中 不制禁其食肉
00:21:40
於文殊師利問經有載其事
00:21:44
故上乘之菩薩 則食肉無有罪過也
00:21:51
現在這個修真錄這樣說
00:21:55
說這個戒 是有一個共同的戒律
00:22:02
和有一個沒有共同的戒律
00:22:06
什麼叫做共同的戒律
00:22:10
就是我們佛家 所說的這個性戒
00:22:15
性戒是不分教別
00:22:19
也不分你的派門
00:22:22
無論是佛教 無論是道教
00:22:25
無論是基督教
00:22:27
無論什麼派門 在這個戒律之中
00:22:30
都有一個共同 來制禁的戒律
00:22:36
例如說這個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言
00:22:42
這四個戒律你若不相信
00:22:46
其他的教門 佛教以外的教門
00:22:50
例如道教也好 基督教也好
00:22:53
回教也好
00:22:55
都有這四個戒律
00:22:58
什麼叫做沒有共同的戒律
00:23:02
就是我們佛家所說的遮戒
00:23:07
譬如說喝酒 會來亂我們性
00:23:12
這個性一亂 就容易犯其他的戒律
00:23:18
喝酒和人家吵架啦
00:23:21
喝酒開車來惹事情啦
00:23:23
有的喝酒去殺人啦
00:23:26
有的喝酒亂淫啦
00:23:29
所以呢 為了喝酒性會亂 容易犯其他的戒律
00:23:35
所以佛家才戒除 說不能喝酒
00:23:41
若是道家呢
00:23:44
它就說喝酒可以鍊性
00:23:47
酒喝了 不會醉
00:23:51
萬一若醉了 不會亂
00:23:54
這個名字叫做酒仙
00:23:56
但是酒一喝醉醺醺 一醉就亂來
00:24:02
若這樣子這就是酒鬼 這不是酒仙
00:24:06
但是你要注意一點 就是什麼
00:24:09
喝酒我有另外一片光碟
00:24:12
叫做酒道
00:24:14
這片酒道儒道釋 三家的理論都在裡面
00:24:19
你再靜靜地去研究
00:24:22
喝酒最容易犯的 是開車 過量
00:24:30
喝酒若過量都不好
00:24:34
所以喝酒 你要制定說數量多少
00:24:40
我有多少酒量我就喝多少
00:24:43
我們要制定我們的量數
00:24:47
而且不會喝的人 不要說我要做酒仙
00:24:51
不會喝故意來學喝酒 這樣不好
00:24:55
現在所說的就是說 平常你就有在喝
00:24:59
我們現在就要學道
00:25:01
這個酒要去節制
00:25:04
要去守這個酒的戒律
00:25:07
要去鍊我們的酒性
00:25:10
不要讓它亂
00:25:12
這是最要緊的事情
00:25:15
又我們若儒家根據孔子
00:25:19
在這個論語裡面 一句話說酒無量
00:25:24
孔子說我喝酒不限量的
00:25:28
再多我都喝啦
00:25:30
不及亂 但是我絕對不會亂
00:25:34
酒喝了我不會亂性
00:25:37
所以我們若道家和儒家 兩家都沒制禁喝酒
00:25:45
所以呢 我們若佛家的人 就已經有五戒
00:25:52
受戒之後 我們就沒必要喝了
00:25:56
但是道家 儒家的戒律 沒有酒的戒律
00:26:01
但是我們就要節制
00:26:04
要去鍛鍊這個酒性 不要讓它亂
00:26:09
另外譬如說 善根的根本比較淺
00:26:13
善本就是我們善根的根本
00:26:16
一個善根根基較淺的人
00:26:22
他的心有一個殺害的心
00:26:25
若吃肉就會凶性
00:26:28
容易犯這個殺畜生戒
00:26:31
現在吃下去 就嫌這個飼料豬不好吃
00:26:38
就要來吃這個黑豬肉
00:26:39
這個飼料雞不好吃 我叫人來殺土雞
00:26:44
種種他有這個殺害的心 吃肉就會生出凶性
00:26:49
容易犯到 這個殺畜生的戒律
00:26:53
這樣就變成殺生的戒
00:26:56
我們五戒沒戒說吃肉
00:27:01
但是有戒這個殺生
00:27:05
所以我們 若下乘的人要制禁
00:27:08
初學的人 根基淺的人
00:27:11
你一定要制止 吃素 不要吃葷
00:27:17
這是很要緊的事情
00:27:20
但是你若修大菩薩行的人
00:27:24
他的心 沒懷著這個殺害的心
00:27:28
所以在大乘的戒律
00:27:31
我們戒律 有一個大乘的戒律
00:27:33
和小乘的戒律
00:27:35
若在大乘戒律裡面 就沒制禁吃肉的項目
00:27:42
所以在文殊師利問經 裡面記載這件事情
00:27:48
因為文殊師利問經是什麼
00:27:51
是大乘經
00:27:53
這個等一下再引證給你聽
00:27:56
所以若是上乘的菩薩
00:27:59
祂吃肉根本就沒有罪過
00:28:01
像我們濟公活佛就好
00:28:04
祂是一代的佛祖
00:28:07
但是祂連狗肉也吃下去
00:28:11
這不是小說
00:28:12
若濟公吃狗肉 吃這個葷 你去翻佛學辭典也好
00:28:19
翻佛光大辭典也沒關係
00:28:22
佛教有關的資料你儘管讀
00:28:25
濟公活佛在世是喝酒吃肉
00:28:28
祂絕對沒有去吃素
00:28:31
因為為什麼 祂是一代大菩薩啊
00:28:34
祂是一個活佛啊
00:28:37
所以為什麼祂吃肉會無罪
00:28:42
我來引這個 文殊師利問經裡面
00:28:46
給你作參考
00:28:48
你就了解說 修大菩薩行的人
00:28:50
也有吃肉沒罪過的原理
00:28:54
文殊師利菩薩經 這樣告訴我們
00:28:58
佛告文殊
00:29:00
以眾生無慈悲力
00:29:04
懷殺害心
00:29:06
故斷食肉
00:29:09
若不懷殺害心
00:29:12
有大慈悲心
00:29:14
為教化一切眾生故
00:29:17
則食肉無有罪過
00:29:21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29:25
注解第一
00:29:27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29:29
文殊師利問經二卷
00:29:33
梁僧伽婆羅譯有十七品
00:29:39
分別大乘諸戒
00:29:41
屬大乘律藏
00:29:45
佛學大辭典說
00:29:47
文殊師利問經總共有二卷
00:29:52
這個梁是梁朝
00:29:55
這個是朝代的名字
00:29:57
梁朝一個 叫做僧伽婆羅翻譯的
00:30:03
裡面總共有十七品
00:30:07
分別這個大乘的戒律
00:30:11
屬於大乘的律藏
00:30:13
我們戒律有大乘和小乘 這是大乘的戒律
00:30:19
注解第二 法華文句記這樣說
00:30:24
諸經中文殊為菩薩眾首
00:30:29
法華文句記裡面說 所有的經典裡面
00:30:35
這個文殊 就是菩薩眾的首席
00:30:42
若是在學校讀書 是叫做班長
00:30:44
這樣說比較快
00:30:45
可以說是 在菩薩中最大的菩薩
00:30:49
所以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0:53
小乘比丘 以舍利弗為智慧第一
00:30:57
大乘菩薩 以文殊為智慧第一
00:31:01
故有覺母之稱見覺母條
00:31:06
佛學大辭典說
00:31:07
若小乘的比丘 比丘就是出家人
00:31:12
就是舍利弗智慧第一
00:31:16
若是大乘菩薩
00:31:18
就是文殊師利菩薩 智慧第一
00:31:22
所以有覺母的稱呼
00:31:25
但是覺母你要注意
00:31:28
這個母不是母親的母
00:31:30
覺母你不要 當成是女的就糟了
00:31:33
這個母是母體
00:31:36
所以我們現在來看 這個覺母的條目
00:31:3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1:41
覺母
00:31:43
文殊之德號
00:31:45
譯佛為覺
00:31:47
故覺母即佛母
00:31:50
文殊於理智二門中 司智門之義
00:31:55
因稱為佛母
00:31:58
以諸佛自智慧出生故也
00:32:02
佛學大辭典說覺母是什麼
00:32:06
因為文殊師利菩薩
00:32:09
祂有一個很有德行的外號
00:32:14
我們翻譯這個佛叫做覺
00:32:17
這個佛翻譯成 中國話叫做覺
00:32:22
所以覺母 也可以翻譯成佛母
00:32:25
因為文殊師利菩薩
00:32:27
在佛教有一個 理門和智門二門之中
00:32:32
祂是司掌智門的意思
00:32:36
因而稱做佛母
00:32:38
就是所有的佛祖 都要有智慧
00:32:43
才有辦法做佛祖
00:32:44
出生不是說出世
00:32:46
出生就是說會成佛
00:32:49
你今天會不會成佛 就要在智慧
00:32:52
所以文殊師利菩薩 才叫做佛母
00:32:58
所以心地觀經說
00:33:00
文殊師利大聖尊 三世諸佛以為母
00:33:04
十方如來初發心 皆是文殊教化力
00:33:11
心地觀經說
00:33:12
文殊師利大聖尊這是稱呼
00:33:17
它說三世
00:33:18
三世就是 過去世 現在世 未來世
00:33:22
三世的諸佛 將祂當成是一個母體
00:33:27
這個母體就像是一個模子
00:33:31
像是有時侯 我們做包子 饅頭
00:33:35
就要用酵母
00:33:37
這個母就是母體 等於就是模子
00:33:41
因為祂要將三世的諸佛 都當成模範
00:33:45
十方的佛 如來也是佛
00:33:49
祂的初發心都是 文殊師菩薩的教化的力量
00:33:55
你就知道文殊師利菩薩 是一個大智慧者
00:34:00
所以文殊師利問經說 佛告文殊
00:34:07
所以釋迦佛祖 祂對人家說 因人說法啊
00:34:11
文殊師利菩薩 可以說是一位大智慧的人
00:34:14
祂對有智慧的人說話
00:34:17
和對一些 迷惘的人說話不同
00:34:20
假使我們有時候說
00:34:24
蚊蟲不要殺害
00:34:28
所以有的怕到 連螞蟻也不敢去噴殺蟲劑
00:34:33
連蟑螂也不敢毒害
00:34:35
就變成這樣 這也是難怪
00:34:39
因為佛祖要教化眾生 是要看這個人的根基
00:34:44
就像大人在教小孩
00:34:47
和在教大人就不一樣
00:34:49
你若在教小孩
00:34:52
你蟑螂不要把牠揉死 你這樣會犯了殺生
00:34:57
你螞蟻不要把牠揉死 你這樣會犯了殺生
00:35:01
你蚯蚓不要捉 不要把它弄死
00:35:05
這樣會犯了殺生
00:35:07
目的是什麼
00:35:08
一來怕小孩 會生那個好殺的心
00:35:13
你不時看到蚊蟲 將牠捏死 心就愈大
00:35:20
人家說小時偷摘瓠 長大偷牽牛
00:35:24
你小時候蟑螂啦 青蛙啦 什麼昆蟲將牠們捏死
00:35:31
他的殺害心就生出來了
00:35:33
長大連殺人他都敢
00:35:36
對不對
00:35:37
第二呢 第二衛生不好啊
00:35:40
捏死之後 小孩子不會去洗手啊
00:35:43
吃下去變成中毒 無所不至的
00:35:46
所以教小孩的心理 就是說不要殺生
00:35:51
若是教大人就不是了
00:35:53
教大人說該殺則殺 不可殺則不可殺
00:35:57
該殺的你殺沒關係 不應當殺的你不能殺
00:36:03
像這個蚊蟲 這個害蟲你要把牠殺害
00:36:08
你沒殺害來說
00:36:09
像菜沒灑農藥
00:36:14
一些菜就讓蟲給吃光 人就餓死了
00:36:18
這是舉一個例這樣來說
00:36:20
所以教法 就是看你對誰說的
00:36:26
現在這句話
00:36:27
是釋迦佛祖 要對大菩薩說的話
00:36:30
不是對那些愚痴
00:36:32
對那些 迷迷惘惘的人說的話
00:36:36
這才說大乘經的原理 就是在那裡
00:36:41
釋迦佛祖 祂來對文殊師利菩薩
00:36:45
這樣告訴我們
00:36:47
說眾生 沒有這個慈悲的力量
00:36:53
因為他的心裡有殺害的心
00:36:57
前面殺小樣的 後來殺大樣的 越殺越大
00:37:03
所以最好 要斷吃肉 這個肉要斷掉
00:37:08
假使你的心 沒懷著殺害的心
00:37:12
若懷著大慈悲的心
00:37:15
什麼叫做大慈悲心
00:37:19
因為我們有慈悲心的吃肉
00:37:23
和有那個殺害心 的吃肉不同
00:37:27
若有殺害心的說 這個飼料雞爛爛不好吃
00:37:31
土雞比較硬 比較好吃
00:37:34
就吩咐人家殺 吩咐人家什麼
00:37:38
心裡越想殺害 無論什麼他都吃
00:37:43
好比像我們理事長 說一個笑話
00:37:47
無毛的吃到秤錘 有毛的吃到蓑衣
00:37:50
每一樣都吃
00:37:51
現在有人 在吃蜈蚣 吃蜥蜴啦
00:37:55
什麼…無所不吃啦
00:37:58
看到就要吃
00:37:59
可以說心地最狠的 就是人啦 你知道嗎
00:38:03
無論什麼動物 牠吃都有挑東西吃
00:38:07
人沒挑東西吃 看到東西每一樣都吃
00:38:11
所以那個殺害心很重的
00:38:14
所以一個人 若是有殺害心
00:38:19
要吃東西就有殺害心 跑出來了 對不對
00:38:23
像現在什麼 連那個小東西
00:38:25
連螞蟻都吃
00:38:27
螞蟻第四台我在有看到
00:38:29
抓一把的 沾了粉 放到鍋裡面油炸
00:38:34
連螞蟻都吃下去了
00:38:36
小至螞蟻 大連大象都不放過
00:38:41
還好現在沒有恐龍
00:38:42
不然的話 可能連恐龍都不放過
00:38:45
什麼東西都吃 所以有殺害心
00:38:49
有殺害心 他就犯了殺生的戒律
00:38:52
所以呢 最好不要吃肉
00:38:54
因為你吃肉 會產生出殺害心
00:38:57
若是大菩薩的人 祂不是這樣的
00:39:01
祂在吃的心理是不一樣的
00:39:03
像要吃一塊肉的時候
00:39:05
雞啊 你前世使作惡 今世做雞來還債真是可憐
00:39:11
我這塊肉吃了之後 你的業我多少幫你擔
00:39:15
你快去往生
00:39:17
那個心就發出大慈心出來
00:39:21
所以不殺生
00:39:23
和殺生吃肉
00:39:25
那個心理不同為什麼
00:39:27
例如素食家的好處在哪裡
00:39:30
譬如說你欠我的債
00:39:32
這隻雞欠你的債 這隻豬欠你的債
00:39:35
他說啊 不要啦
00:39:36
前世欠就欠了 不要和你討了
00:39:40
就像現在你欠我的錢
00:39:41
不要不要 乾脆不要和你討了
00:39:44
你乾脆去生活啦
00:39:46
這是一種同情心啊
00:39:49
對方很高興啊 會跟你感謝啊
00:39:52
但是你假若大菩薩心 他在吃肉的心理就不是了
00:39:57
說啊 你前世所欠人的罪業
00:40:04
我告訴你啦
00:40:05
乾脆你欠我的 我不要跟你討啦
00:40:08
連你欠別人的 我順便幫你還啦
00:40:11
這樣就不同了 對不對
00:40:13
他還要幫他擔罪業啊
00:40:16
才會濟公活佛說
00:40:18
吃肉喝酒說祂會做菩薩
00:40:22
大家覺得很奇怪
00:40:24
祂有大功力啊
00:40:27
所以我們 修行人你自己檢討
00:40:29
要吃肉 吃魚肉的時候 你先自己檢討
00:40:34
我的功德夠嗎
00:40:36
先自己想嘛 想我的功德夠嗎
00:40:39
你若感覺到 我又沒去做布施
00:40:42
三施我都沒做
00:40:44
我的功德也不夠
00:40:46
乾脆還是不要吃啦
00:40:48
你吃一吃 吃過頭就費事了
00:40:51
好比他前世欠你三萬
00:40:54
你若吃五萬 後世就換你欠他二萬
00:40:56
超過了啊
00:40:58
我就功德不夠 乾脆不要吃啦
00:41:01
這樣最好吃素食 這樣和你說比較快
00:41:04
你若感到我的功德很大
00:41:07
假使我若 被捉去剝皮也沒關係
00:41:10
我幫你擔保蓋章 你快去往生
00:41:13
你的業我幫你擔
00:41:15
那這樣你拚命吃沒關係
00:41:18
這樣說比較快
00:41:19
所以老師告訴你
00:41:22
大菩薩心吃肉沒罪
00:41:24
我不是鼓勵你吃肉
00:41:26
你們話要聽好
00:41:28
我也不是 叫你們不要吃素要吃葷
00:41:35
我也不是這樣
00:41:37
你看有讓老師 請過的人就知道
00:41:40
若老師主持的
00:41:42
無論好事 無論壞事我都辦素的
00:41:47
你們若有參加 我的宴會的人就知道
00:41:50
若我主持的 我主辦的 一定都辦素的
00:41:54
像上次這個中道會 的紀念辦好幾十桌
00:42:00
連一桌葷的都沒有 對不對
00:42:02
我也是都辦素的
00:42:04
像我太太不在 我媳婦不在
00:42:06
不管你要吃不要吃 我都辦素的
00:42:11
像我的生日也都辦素的
00:42:14
我今天 會說這些話目的是什麼
00:42:18
是要勸解素食家
00:42:20
這些吃素食的人
00:42:22
我是怕你們犯罪 才說這些話
00:42:24
為什麼
00:42:25
很多素食家我曾聽到
00:42:28
那個修什麼行
00:42:31
又沒吃素啊
00:42:32
那個沒用 那個不會了脫生死
00:42:35
你不知道 你自己已經犯了妄言了
00:42:38
妄言是性戒
00:42:41
吃肉是遮戒
00:42:43
到底是你的罪比較重 還是我的罪比較重
00:42:47
我吃肉是罰金而已
00:42:50
你妄言是要下地獄啦
00:42:53
看你的罪比較重 還是我比較重
00:42:56
好比說一個人在搶劫
00:42:59
一個人在當小偷啦
00:43:01
他也說你很夭壽 你去當小偷
00:43:04
你不知道 當小偷關才幾個月而已
00:43:07
你搶劫要死刑
00:43:10
你今天犯重罪的人 來罵這個小罪的人
00:43:15
這樣怎麼合理
00:43:17
所以希望這些素食家
00:43:19
千萬道理若沒研究 就不要隨便開口
00:43:25
因為隨便開口… 啊 你今天沒清口
00:43:28
你沒吃素 你不會了脫生死
00:43:31
若這樣 你就已經犯了妄言了
00:43:33
那十法界裡面你再認真看
00:43:36
老師說的都有根有據
00:43:38
像這個說的根據都寫出來
00:43:40
並不是沒根據我胡說八道
00:43:42
胡說八道我變成妄言了
00:43:44
對不對
00:43:45
所以老師目的 會來說這些話
00:43:49
不是鼓勵你們吃肉
00:43:50
也不是鼓勵你們開葷
00:43:53
是鼓勵你們 最好不要去批評吃肉的人
00:43:57
你可以去勸解人家吃素食
00:44:01
勸解人家不要殺生
00:44:02
這個很好
00:44:03
但是你假使說 你沒吃素不會成道
00:44:09
這樣你就犯了妄言
00:44:10
我不騙你
00:44:12
所以可以鼓勵人家吃素 不能鼓勵人家吃葷
00:44:16
老師不曾鼓勵人家吃葷
00:44:17
人家若問老師啊
00:44:19
吃素比較好 還是吃葷比較好
00:44:20
當然吃素比較好
00:44:22
那你怎麼沒吃素
00:44:24
我是環境的關係 我就跟他說這樣
00:44:26
所以老師 絕對不會鼓勵人家吃葷
00:44:30
不然這一回 一些師兄弟在和我計較
00:44:33
計較什麼
00:44:34
老師啊 你娶媳婦怎麼沒請客
00:44:39
我不是不要請客
00:44:41
我兒子理念和我不同
00:44:43
我沒辦法請客
00:44:47
我兒子說 我要幫他辦素食他不要
00:44:51
他說要辦葷的
00:44:52
辦葷的 老人家不要幫你主持
00:44:55
他連要結婚
00:44:58
我都沒有 去當主婚人幫他蓋章
00:45:00
我不要幫他蓋章 對不對
00:45:03
現在念一念說 不然明年啦
00:45:06
你媳婦現在就有身孕了
00:45:09
不然小孩生出來 再來補辦請啦
00:45:14
不然爸爸 你明年八十歲順便
00:45:18
我不要 我若八十歲 就全部用素食才要
00:45:22
你用一桌葷的我就不要
00:45:25
若要請你自己個人請
00:45:27
若要放帖子 叫你哥哥放
00:45:29
不要叫父親放
00:45:31
父親若說寫一個葷的 叫我辦的 我不要
00:45:35
你請你哥哥幫你做主辦
00:45:37
你去請和我沒關係
00:45:40
若父親沒全素的 我絕對不要
00:45:46
我有一點固執 不過我的原則就是這樣子
00:45:50
我絕對不會 去鼓勵人家吃葷
00:45:53
也不鼓勵人家破戒 我絕對不會
00:45:56
只有我怕 怕一些素食家的人妄言
00:46:00
哎唷 老師你很可惜你沒清口
00:46:05
你怎麼修都沒用 我就曾聽人這樣說
00:46:08
他不知道已經犯了妄言了
00:46:11
所以希望 你們要體會老師的心
00:46:14
不要說 嗯奇怪 老師一直鼓勵人家吃素
00:46:18
為什麼他自己沒吃素
00:46:19
他會感覺奇怪
00:46:21
這個要和你們說個清楚
00:46:23
所以祂在文殊師利問經說
00:46:29
假使你一個人 若有大慈悲的心
00:46:34
為了教化一切眾生的關係
00:46:36
若這樣吃肉 根本你就沒罪過啊
00:46:40
所以你就要了解這點
00:46:43
所以說來到這裡 時間很快一眨眼就過了
00:46:47
對於這個性戒和遮戒 是很要緊的事情
00:46:51
我們下期再來補充一個
00:46:53
性戒和遮戒要怎麼分別
00:46:55
性戒的罪是下地獄的罪
00:46:59
遮戒的罪是只有記過
00:47:02
若現在說是罰金的罪
00:47:05
或是好比說 你造業的罪而已
00:47:09
我們只有說到這裡 下期我們再來補充分解
00:47:15
謝謝大家
00:47:17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0:47:21
我們下午呢
00:47:24
來補充我們上期
00:47:27
所說的性戒這個問題
00:47:30
什麼叫做性戒
00:47:32
我們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0:47:36
性戒 二種戒之一
00:47:42
乃針對性罪而立之禁戒
00:47:48
與遮戒相對
00:47:51
此類戒律犯罪之果報而言
00:47:57
屬於本質之罪惡行為
00:48:00
如五戒中之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等戒
00:48:07
不待佛之制戒
00:48:09
亦不論在家出家
00:48:12
與受戒不受戒
00:48:14
若犯之
00:48:16
未來必定受報
00:48:18
因其自性就是犯罪
00:48:21
受業報之正因 係社會普遍承認之罪惡
00:48:27
並有法規制止之
00:48:30
故稱性戒
00:48:32
反之遮戒 則依佛陀之遮制而設
00:48:37
如酒戒即是
00:48:40
蓋除殺盜淫妄等 四波羅夷外
00:48:45
其他諸戒皆屬遮戒
00:48:49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8:53
性戒是兩種戒的其中一個
00:48:59
兩種戒另外就是遮戒
00:49:02
性戒和遮戒的其中一個
00:49:06
就是要針對我們本性的罪
00:49:11
來設立的禁戒 和這個遮戒是相對的
00:49:17
所以這個性戒的戒律
00:49:20
犯罪果報來說
00:49:23
是屬於本質罪惡的行為
00:49:27
就像以五戒裡面來說
00:49:31
五戒裡面的 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
00:49:36
這四戒不用佛祖 幫你定戒律
00:49:41
不管你是在家或是出家
00:49:45
不管你是有受戒 或沒有受戒
00:49:48
你若犯了這四戒 未來一定要受報
00:49:53
因為自性就是你的犯罪
00:49:57
你會受業報的正因
00:50:00
也是社會普遍承認的罪惡
00:50:04
你這四個戒律 不要說是佛幫你制定
00:50:08
你在這個社會所犯到
00:50:11
你去殺人 或是說你去當小偷
00:50:15
它照常將你定罪
00:50:18
而且在國家 也有法規的制止
00:50:23
所以才叫做性戒
00:50:25
若反過來
00:50:27
遮戒就是依這個佛陀 要來遮制而說的
00:50:34
就好比像五戒 裡面的酒戒就是了
00:50:38
你若假使有受戒的人 喝酒就犯戒了
00:50:44
就要受罪
00:50:45
你若沒受戒的人 喝酒根本就沒罪
00:50:52
所以你就要知道說
00:50:53
除了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
00:50:58
這個四波羅夷以外
00:51:02
其他所有的戒律都是遮戒
00:51:05
例如你若要做八戒來說
00:51:09
我們說八戒齋
00:51:12
我們若說受八戒齋的人
00:51:14
不能穿花衣服 不能載手鐲
00:51:18
也不能睡彈簧床 什麼不能坐沙發
00:51:23
不能看戲 不能聽歌 或是說過午時不能吃飯
00:51:31
你若受戒的人 犯了要受罪
00:51:35
你若沒受戒的人 這些都沒罪
00:51:38
有的說這樣就不公平
00:51:40
不是不公平
00:51:42
人家不是強制你受戒
00:51:44
是你高興要去束縛自己 是你高興要去受戒
00:51:49
所以你就要知道說 這個遮戒和性戒的分別
00:51:53
若性戒管你有受戒沒受戒
00:51:56
管你出家在家
00:51:59
這就是共同的戒律
00:52:00
就好比像 我上期說的共同戒律
00:52:03
你若遮戒是沒有共同的戒律
00:52:06
你若有受戒的就有罪 沒受戒的就沒罪
00:52:10
你要了解這個意義
00:52:12
所以對於二種戒
00:52:16
我們另外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00:52:21
二種戒
00:52:25
一性戒
00:52:28
殺 盜 邪淫 妄語之四戒也
00:52:35
此四者自性是戒
00:52:40
不待佛制
00:52:41
人若持之即得福
00:52:45
犯之即受罪
00:52:48
二遮戒
00:52:51
飲酒等戒是也
00:52:53
若飲酒則能犯諸戒
00:52:57
是佛特遮止而使不飲之
00:53:02
飲酒之性 固非罪也
00:53:06
性重戒殺盜淫妄之四重也
00:53:11
此四者自性是極重之罪
00:53:15
故云性重戒
00:53:17
息世譏嫌戒
00:53:19
飲酒以下之諸戒
00:53:22
佛以大慈
00:53:25
為息世人之譏嫌
00:53:28
特向內眾而制者
00:53:32
即一切遮戒是也
00:53:36
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53:40
佛戒最要緊有兩種戒律
00:53:44
第一叫做性戒
00:53:47
這個性戒就是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這四戒
00:53:56
若是這四戒就是 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戒
00:54:01
你不用等候佛祖幫你制定
00:54:05
一個人假使有辦法 維持不要去犯
00:54:10
這樣你就得到福
00:54:12
你若犯了這四個戒律 你就要受罪
00:54:18
第二叫做遮戒
00:54:21
遮戒就是喝酒等
00:54:24
等就是又其他的
00:54:27
喝酒等這個戒就是
00:54:30
假使你若喝酒
00:54:33
有時候會犯到其他的罪
00:54:37
為了喝酒和人吵架 去傷害人家
00:54:41
有的人喝酒亂性 去侵害女人啦
00:54:47
有的喝酒謊話亂說啦
00:54:51
喝酒 因為他會去 犯了其他的戒律
00:54:57
所以佛祖才特別制止 不讓你們喝
00:55:03
若喝酒的性本來就沒罪的
00:55:08
你若單純的喝酒 沒亂性沒犯其他的過失
00:55:13
喝酒本來就沒罪
00:55:16
這個性重戒
00:55:19
就是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這四重
00:55:26
這四樣自性就是很重的罪
00:55:30
所以才叫做性重戒
00:55:34
另外叫做息世譏嫌戒
00:55:37
這個等一下再另外做說明
00:55:41
這個息世譏嫌戒 就是喝酒以下的諸戒
00:55:46
什麼叫做喝酒以下
00:55:49
譬如若以五戒來說 喝酒就是譏嫌戒
00:55:55
若以八戒來說
00:55:57
像說睡彈簧床啦 坐沙發啦 看戲啦 聽歌啦
00:56:05
過午吃東西種種 這就叫做以下的戒律
00:56:13
若是以具足戒來說
00:56:16
是前面四波羅夷以下 其他的戒律
00:56:20
所以就是說喝酒以下 所有的戒律
00:56:25
因為所以佛祖是大慈
00:56:27
為了要消除世間人 嫌棄特別向內眾
00:56:33
內眾就是四眾
00:56:35
四眾就是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00:56:40
等於就是說和尚 尼姑 在家男 在家女來制定的
00:56:47
就是一切所有的遮戒都是
00:56:52
那麼什麼叫做譏嫌戒呢
00:56:55
佛學大辭典 才這樣告訴我們
00:56:58
譏嫌戒 具曰息世譏嫌戒
00:57:02
謂止世人忌嫌之戒律
00:57:06
其事性質上為惡
00:57:10
謂之性重戒
00:57:13
其事之性質
00:57:15
雖不為惡
00:57:17
謂之譏嫌戒
00:57:20
佛祖說譏嫌
00:57:22
譏就是讓人恥笑 嫌就是嫌棄
00:57:26
就是讓人恥笑 讓人嫌棄的戒律
00:57:29
應該就是叫做息世譏嫌戒
00:57:34
就是說要來制止世間人 禁忌讓人嫌棄的戒律
00:57:41
若這個戒律本來它的性質
00:57:45
若說有犯了這個惡
00:57:52
這叫做性重戒
00:57:55
假使做事情 這個性質它不是惡
00:57:59
這個叫做譏嫌戒
00:58:02
譬如說喝酒它不是惡啊
00:58:05
不過喝酒臭酒味
00:58:07
話這樣說得顛顛倒倒 人家會嫌棄啊 對不對
00:58:12
譬如吃肉來說 它本體不是戒
00:58:18
不過人家會說
00:58:19
啊 修行人不吃素 肉也在吃
00:58:24
會讓人嫌棄啊 那叫做嫌棄的戒律
00:58:28
所以佛光大辭典才說
00:58:31
息世譏嫌戒 略稱譏嫌戒
00:58:35
又作遮戒
00:58:37
除性戒之外
00:58:41
比丘之戒法 多為持比丘之資格
00:58:46
具止息世人之譏嫌 而制定者
00:58:51
例如作媒 飲酒 食五辛 等戒條屬之
00:58:58
佛光大辭典說
00:59:00
息世譏嫌戒是什麼
00:59:01
簡單說是譏嫌戒 有時候說遮戒
00:59:05
遮戒就是制止
00:59:07
遮就是制止
00:59:08
制止的戒律
00:59:11
因為性戒的部分 我們前面說完了不用再說
00:59:15
在性戒以外
00:59:18
出家人戒律的方法
00:59:21
大多數
00:59:23
釋迦佛祖看場合去制止的
00:59:28
就是要止息世間人 來嫌棄我們而制定的
00:59:32
譬如作媒人
00:59:36
我們作媒人五戒是沒有
00:59:39
不過出眾具足戒裡面 出家人不能作媒人
00:59:49
你若出家幫人家作媒人 就犯戒律了
00:59:54
飲酒 喝酒或是吃五辛
00:59:59
什麼叫做五辛
01:00:00
蔥 韭菜 茖蔥這叫做五辛
01:00:06
這個五辛本來是菜啊
01:00:09
是素的 祂怎麼會說是腥的
01:00:12
因為會讓人嫌棄
01:00:14
你若不相信的話
01:00:16
你的嘴巴…
01:00:16
蔥或蒜你把它嚼一嚼看看
01:00:21
和人家講話 那種味道很不好的
01:00:24
人家和你講話 臉就轉過一旁去
01:00:28
會讓人家嫌棄
01:00:29
這個五辛 本來是素啊 不是腥的
01:00:34
蔥怎麼會是腥的 蒜怎麼會是腥 不是腥的
01:00:39
不是腥的 你吃在嘴裡和人家說話
01:00:42
人家會嫌棄氣味不好就對了
01:00:46
所以像說吃五辛
01:00:48
這個戒條都屬於譏嫌戒
01:00:52
你若沒受戒的人 吃都沒關係
01:00:55
你若受戒就不能吃了
01:00:57
這樣說比較快
01:00:59
再來佛光大辭典說
01:01:01
性遮二罪
01:01:05
性罪 遮罪之並稱
01:01:08
性罪即自性罪過
01:01:12
不待佛陀之制禁
01:01:15
性自是惡
01:01:17
犯之即有罪報
01:01:20
遮罪則為避免世人之譏嫌
01:01:25
佛陀乃因應 時間 地點 情況
01:01:29
所定之禁戒
01:01:31
意為制止無犯
01:01:33
守護餘戒
01:01:35
若犯之則獲遮罪
01:01:38
佛光大辭典說
01:01:40
性遮二罪 就是一個性罪和遮罪
01:01:47
兩樣一起說 才叫做性遮二罪
01:01:52
性罪就是你自性的罪過
01:01:55
就是殺盜淫妄酒
01:01:57
這本來就不管 你是在家或出家
01:02:00
不管你是有修行沒有修行
01:02:03
不管你是什麼教
01:02:05
這四性就是自性就是罪惡
01:02:08
在國家犯了 這四個罪也要有罪
01:02:13
你不用等候佛祖將你制禁
01:02:17
你的本性本來就是惡
01:02:20
你若犯了性戒就有罪過
01:02:24
若是遮罪就不是
01:02:27
這個遮罪就是要來 避免世人的恥笑和嫌棄
01:02:34
譬如說一個修行人 在那個飯店吃魚吃肉
01:02:39
修行人魚魚肉肉 一直吃下去
01:02:43
這個修什麼行
01:02:45
人家會嫌棄
01:02:46
譬如說修行人 喝酒喝的臉紅通通
01:02:49
修行人跟人家喝酒 成什麼體統 會讓人嫌棄
01:02:54
你若吃那些五辛 蔥 韭菜 茖蔥 蒜頭吃下去
01:02:59
嘴巴臭得要命
01:03:00
人家要和你說話 臉都轉到一旁
01:03:02
人家會嫌棄
01:03:04
所以為了避免世人嫌棄
01:03:07
所以佛陀 就因應時間 地點 情況
01:03:12
來所定禁戒
01:03:14
所以你現在就注意
01:03:16
若是性戒 無論五戒 無論八戒
01:03:21
無論十戒 無論具足戒
01:03:23
無論什麼戒律都有這四戒
01:03:26
若是其他的戒律就沒有
01:03:29
不信你律經 律藏不是只有一本而已
01:03:35
律藏裡面有好幾百部
01:03:38
你若三藏的大藏經 你去翻律藏的部分你去看
01:03:45
這本寫這樣 這本寫這樣 這本寫這樣
01:03:48
有時候寫不一樣
01:03:50
寫不一樣 性戒都一樣
01:03:54
這個遮戒 有時候寫不一樣
01:03:57
什麼原因會不一樣
01:03:58
因為北方說的話 和南方說的話不同
01:04:03
所以自然說法就不同
01:04:05
像五辛來說 他也會說不一樣
01:04:09
有時候裡面有說蔥 有時候沒有說蔥
01:04:13
像在裡面有的有寫韭菜 有的沒有寫韭菜
01:04:18
有那個地方沒那個東西
01:04:21
沒那個東西他就沒寫
01:04:23
若像我們在中國說胡荽 就是在五辛裡面
01:04:31
若是在印度他說興渠
01:04:35
因為我們中國沒興渠
01:04:38
印度沒胡荽
01:04:40
結果沒那個東西就沒制定
01:04:42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1:04:44
所以若這個律來說 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律
01:04:48
若是遮戒多多少少 會有出入 不一樣
01:04:54
若是性戒 無論哪一個戒律
01:04:58
無論是五戒 八戒 十戒 具足戒
01:05:01
無論什麼戒都有這四戒
01:05:03
這就叫做性戒
01:05:05
你就要注意這一點
01:05:07
所以呢 我們這個佛陀
01:05:10
就因應時間 地點 情況所定的禁戒
01:05:15
這就叫做遮戒
01:05:17
意思就是要制止不要去犯
01:05:20
要來守護著餘戒
01:05:24
假使若犯了 你就要獲得遮罪
01:05:29
這個遮罪來說 有很多差別 怎麼樣
01:05:35
譬如說你若犯了遮罪
01:05:38
你若是受戒的人要受罪
01:05:41
你若沒受戒的人是有過失
01:05:46
假使若說遮戒 他有受戒的人有過失
01:05:51
一般的人 根本一點過失都沒有
01:05:54
這個有差別
01:05:56
所以你若要研究這個問題
01:06:00
你就要看律藏方面 詳細去看就知道
01:06:04
你不是站在這裡三兩句話
01:06:08
就有辦法解釋清楚
01:06:11
最主要就是要記得 有一個性戒和遮戒
01:06:14
性戒是共同的戒 遮戒是沒共同的戒
01:06:18
你要了解這樣就可以了
01:06:21
不然我們下午 說來到這裡
01:06:23
時間的問題 就這樣暫且告一段落
01:06:26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1:06:31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1:06:35
我們現在翻六十九頁
01:06:44
六十九頁最後一行
01:06:47
最後一行
01:06:48
後面算起來第四個字
01:06:5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06:56
妄立虛假名
01:07:01
何為真實義
01:07:06
我們上期 所說這個六十二種邪見
01:07:11
來立很多虛假的名目
01:07:19
就是來分宗分派
01:07:22
各說其理
01:07:24
執相修行
01:07:27
若這樣你怎麼有辦法 知道真實的道理呢
01:07:32
因為道是無界限的
01:07:36
中庸說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01:07:42
真正的道是沒分界限
01:07:47
我們照本性 這條路來走就是道啊
01:07:52
但是你若分宗分派 修道個人意義都說不一樣
01:08:00
但是所有的本體 道理是有一無二的
01:08:07
所以我說道 現在宗派怎麼分這麼多
01:08:14
因為個人所看的經典
01:08:17
他的興趣不同
01:08:21
他的思想不同
01:08:23
他的理念不同
01:08:25
他走的路線不同
01:08:28
結果我們的宗派 才會這麼的多
01:08:33
譬如一個例子說 有一個祖師去山上講道
01:08:41
他眼裡所看到的都是山
01:08:45
所以他的道理就是說 我的山是怎麼樣偉大
01:08:50
我的道像山這樣子莊嚴
01:08:54
我的道像山這樣 容納眾生這些動物
01:08:59
他的道理 就是可以說以山為主
01:09:03
但是假使有一個祖師 他專門在海邊傳道
01:09:08
他所說的 所看的就全是海啊
01:09:13
所以就說 我的道像海這樣廣大
01:09:17
我的道像海水這樣深 我的道像海浪一樣
01:09:23
所以他所譬喻 就是都說這個海
01:09:27
但是假如有一天
01:09:30
這個海邊教 若要到山上傳道
01:09:33
那些山上的人說
01:09:34
不然你把海 搬到山上讓我看看
01:09:38
若山教要到海邊 你說山如何偉大 多麼高
01:09:44
他說不然你把山扛來填海
01:09:46
看能不能填滿
01:09:48
若這樣就起爭論了
01:09:51
所以佛祖當時在傳道 是因時 因地 因人說法
01:09:59
走到每個地方
01:10:01
祂所看到的教門 說法都不同
01:10:05
結果所聽的人 他所接受的都有限
01:10:11
所以你要知道佛的真面目
01:10:15
藏經的各部分都要去了解
01:10:20
所以每一個宗派 也只有取一部經而已
01:10:24
最高是兩部三部
01:10:27
沒辦法說 好幾千冊的經都容納
01:10:32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01:10:35
所以各宗教 起爭論的原因也是這樣
01:10:40
但是終歸 還是一句話是心是佛
01:10:46
我們的心就是佛
01:10:48
你無論哪一個宗派 無論哪一個教門
01:10:51
說到最終還是這句話而已
01:10:55
所以我們所有 六十二種的邪見法
01:11:02
就是各人各人 取一部分去用而已
01:11:20
再接下去下文說
01:11:23
惟有過量人
01:11:27
通達無取捨
01:11:32
說只有你若超過一般的人
01:11:38
話若說起來假使 你若是一個明心見性的人
01:11:43
他就有辦法通達真理
01:11:47
他才沒有取捨之心
01:11:50
什麼叫做取捨 我們看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11:55
取者 貪著於生死 而不捨離則常見
01:12:05
捨者 認為生死 限一期而斷則斷見
01:12:14
呂純陽祖師說取是什麼
01:12:17
就是貪著生死輪迴
01:12:21
他沒辦法把它拋掉
01:12:24
這就是叫做常見
01:12:26
常見就是等於 他不相信脫出生死
01:12:33
是只有說人死 下世再出生做人
01:12:39
那個心態
01:12:42
這個叫做常見
01:12:44
若是捨呢 就認為說生死限在一期
01:12:49
人若死就沒有了
01:12:52
生死限一期而斷
01:12:55
一旦人若死 什麼都沒有了
01:12:57
這就是叫做斷見
01:13:00
所以真正修行的人 不能有斷見
01:13:04
也不能有常見
01:13:07
你就要知道 十法界所有的修行法
01:13:13
六道的輪迴四乘果的成就
01:13:16
你就要了解這個問題
01:13:20
再接下去
01:13:35
以知五蘊法
01:13:39
及以蘊中我
01:13:43
外現眾色像
01:13:46
一一音聲相
01:13:50
說你要明白一個問題
01:13:53
明白人的身體 沒離開五蘊的身體
01:14:01
五蘊就是色受相行識 沒離開這個五蘊
01:14:06
在五蘊裡面 有一個主宰的真我
01:14:12
就是我們的靈魂
01:14:16
若是外面
01:14:18
現出不一樣皮膚的形相
01:14:22
好比說中國人是黃種人
01:14:27
若西方那邊叫做白種人
01:14:31
非洲叫做黑種人
01:14:35
你看那個皮膚 的色澤都不一樣
01:14:39
你要知道說 五蘊的身體有一個真我
01:14:45
外面的現象色像不同
01:14:49
而且一一音聲相
01:14:52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方 說的話也不一樣
01:14:58
不要說全世界 只有單單一個小小的台灣
01:15:03
話語不通的地方也很多
01:15:07
所以我們外是不同 不過內是都一樣的
01:15:14
再接下去
01:15:17
平等如夢幻
01:15:23
不起凡聖見
01:15:27
不作涅槃解
01:15:30
二邊三際斷
01:15:34
對於本文首先 來解釋這個二邊三際
01:15:40
佛學大辭典這樣告訴我們
01:15:43
二邊 斷常之二邊見也
01:15:49
見二見條
01:15:52
佛學大辭典說二邊 就是斷見和常見兩個邊見
01:16:01
詳細就是來看 二見這個條目
01:16:07
佛學大辭典這樣告訴我們
01:16:10
二見 一斷見 固執人之身心
01:16:19
斷滅不續生之妄見
01:16:23
即無見也
01:16:26
二常見 固執人之身心
01:16:31
過 現 未皆常住
01:16:36
無間斷之妄見
01:16:38
則有見也
01:16:41
佛學大辭典說二見是什麼
01:16:46
第一就是斷見
01:16:49
斷見就是固執 我們人的身軀
01:16:55
和我們人的靈性
01:16:59
人若死就斷滅
01:17:02
不會再生出來
01:17:05
這種不實在的看法
01:17:09
等於就是叫做無的見法
01:17:13
人若死就什麼東西都沒有
01:17:15
現在很多 這種鐵齒的人很多
01:17:20
若是第二呢 就叫做常見
01:17:24
常見就是固執 我們人的身軀
01:17:28
和我們人的靈性
01:17:30
無論過去式
01:17:32
無論現在式
01:17:34
無論未來式永遠存在
01:17:38
是絕對不讓它 斷掉的這個妄見
01:17:43
就是說過去是人 死後這世出生還是人
01:17:49
這世死後世還是做人
01:17:51
就是說我們人的身心 無論過去現在未來
01:17:57
都常住無間斷這種的妄見
01:18:01
也是有見
01:18:04
所以斷見 另一個名叫做無見
01:18:08
常見另一個名叫做有見
01:18:11
這都是邪見
01:18:15
那麼什麼叫做三際呢
01:18:19
我們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這個說明
01:18:24
三際 即三世
01:18:29
一前際指過去
01:18:34
二後際即未來
01:18:37
三中際指現在
01:18:41
仁王護國 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
01:18:48
觀身實相
01:18:50
觀佛亦然
01:18:53
無前際 無後際 無中際
01:18:57
不住三際 不離三際
01:19:01
在佛光大辭典說 三際是什麼
01:19:05
三際等於是三世
01:19:09
第一前際就是指過去世
01:19:13
第二後際就是指未來世
01:19:16
第三中際就是指現在世
01:19:20
所以在這個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01:19:25
的上卷裡面說
01:19:29
看我們身軀的實相
01:19:33
實相就是我們的本性
01:19:36
看我們的本性
01:19:39
你要看佛也一樣
01:19:43
我們的實相就是佛
01:19:46
我們的本性就是佛
01:19:49
沒有那個過去
01:19:51
也沒有那個未來
01:19:53
也沒有那個現在
01:19:56
你不能住三際 也不能離三際
01:20:01
為什麼不能住在三際 不能離三際
01:20:06
因為這個三際 是不能永久的東西
01:20:10
以現在這個身體就好
01:20:16
你拿你的相片來看
01:20:19
你過去小孩時代的照片
01:20:22
和你年輕的照片
01:20:25
和現在老的照片 看有沒有一樣
01:20:28
沒有一樣
01:20:30
你若住在三際來說 你小孩就永遠是小孩
01:20:35
大人永遠是大人
01:20:37
但是你也不能離開三際啊
01:20:40
你的過程中
01:20:41
就是小孩 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的變化
01:20:47
所以你不能住在三際 也不能離開三際
01:20:50
這是拿一個例子 來譬如這樣來說
01:20:55
譬如說我前世是人
01:20:59
這一世說不定做畜牲
01:21:02
來生做人 後世不一定去做神了
01:21:06
也絕對不一樣啊 會變動
01:21:09
所以你不能 讓這個三際黏住
01:21:13
也不能離開這個三際
01:21:18
佛光大辭典說
01:21:20
三世不可得
01:21:23
指三世無實體
01:21:26
即過去 現在 未來 三際之種種事物
01:21:31
無一實體存有
01:21:34
故稱不可得
01:21:36
佛光大辭典說
01:21:38
三世不可得
01:21:40
就是指我們 三世沒有這個實體
01:21:44
就是過去 現在 未來這三際
01:21:48
種種的事情
01:21:49
沒有一個實體存在 所以才說不可得
01:21:55
不信你看像花將它種下去
01:21:58
剛種下去花苗很嫩綠
01:22:01
現在不用多久 一下子就發芽了
01:22:05
發芽也不長久 一下子就開花
01:22:09
花一開謝了 一下子到冬天就落葉
01:22:14
絕對沒辦法永久一樣
01:22:17
所以呢 沒有真正 一個實體存在永久的
01:22:23
像房子來說 剛建起來很新的
01:22:26
一下子油漆掉落了
01:22:29
一下子哪裡裂縫了
01:22:31
一下子不用多久 這間房子就拆掉沒有了
01:22:35
也沒有實體
01:22:36
沒有永久性就對了
01:22:40
所以佛光大辭典 才又這樣說
01:22:43
三世心
01:22:45
指過去心 現在心 未來心
01:22:49
心剎那生滅
01:22:51
過去 現在 未來 之任何一世
01:22:55
皆不可得
01:22:57
稱為三世心不可得
01:23:01
金剛經
01:23:02
過去心不可得
01:23:03
現在心不可得
01:23:05
未來心不可得
01:23:09
佛光大辭典 這樣告訴我們說
01:23:14
三世心
01:23:16
就是指 過去心 現在心 未來心
01:23:20
我們的心啊
01:23:22
一眨眼生滅 過去 現在 未來任何一世
01:23:27
全都沒辦法不可得
01:23:29
現在一世不是指一輩子的
01:23:32
這個一世 就是等於說過去的時候
01:23:36
現在的時候 未來的時候
01:23:39
不信我現在在想東 過一下子在想西
01:23:43
等一下在想說 我小時候怎麼樣
01:23:47
等一下在想說 我年老要怎麼樣
01:23:49
我們的心沒辦法 住在任何一世
01:23:57
全部都不可得
01:23:59
才叫做三世心不可得
01:24:02
一個人的心沒辦法永久
01:24:04
不信哪一個人說 一顆心想一件事情
01:24:08
想永久的 沒有
01:24:11
剛才你在想說 剛才出去做事情不順利
01:24:17
等一下人家說吃飯囉 心裡就在想吃飯了
01:24:20
吃飽就想說 我下午要做什麼
01:24:23
絕對不會一樣
01:24:25
三世心沒辦法 讓你永遠存在的
01:24:29
所以金剛經才說
01:24:30
過去心不可得
01:24:32
現在心不可得
01:24:34
未來心不可得
01:24:35
這個道理在那裡
01:24:39
又我們六祖這句話
01:24:42
又六祖這句話 就是指我們這個前文說的
01:24:50
平等如夢幻
01:24:53
不起凡聖見
01:24:57
不作涅槃解
01:25:00
二邊三際斷
01:25:03
就是說一切所有的人種 全部都是平等的
01:25:09
生死就好比像一場夢一樣
01:25:15
你將一切眾生 你要看待平等
01:25:20
要無人無我
01:25:22
自然你就不會生出說 你是凡夫俗子啦
01:25:26
你是聖人 你是佛祖 這個區別的境界
01:25:32
所以你沒去分人我之見
01:25:36
佛教它沒說佛陀是至尊的
01:25:42
來輕視外宗教
01:25:45
基督教也不會說 耶穌是唯一的救世主
01:25:49
信外教就沒辦法 上天堂的區別看法
01:25:56
祂也不會創作說 你信我你就不生不滅
01:26:02
你若信別教 你就沒辦法超脫生死
01:26:07
祂也沒有 斷見 常見的二邊見
01:26:11
過去 現在 未來三邊際的心
01:26:15
我們有必要都要斷除
01:26:17
你若有二邊的心 有這個三際的心
01:26:22
這樣就已經 沒辦法了脫出生死
01:26:25
這些都要斬斷
01:26:28
所以我剛才說我們佛祖
01:26:35
以及外宗教
01:26:37
無論是神 無論是聖人
01:26:40
祂們絕對不會說 你信我的教才有效
01:26:43
信別的教就沒效
01:26:45
假使有一個人說 你只有信我的教才有效
01:26:50
這也是一種的偏見
01:26:53
你若不相信
01:26:54
我來引我們佛家 道家 以及基督教所說的理論
01:27:01
首先來看 一個寶藏經的說法
01:27:05
無怨恨之教是為佛教
01:27:12
無諍訟之教是為佛教
01:27:17
無誹謗之教是為佛教
01:27:22
但是現在這個教字 你要注意
01:27:25
這個教有的當成現在 的佛教 道教 基督教的教
01:27:31
不是這樣
01:27:33
釋迦佛祖在生前 並沒有組織什麼佛教
01:27:39
佛教是到後來才組織
01:27:44
寶藏經是釋迦佛祖說的話
01:27:47
不可能祂會說是佛教
01:27:50
這個佛教的教 並不是我們說教門的教
01:27:55
這個教是指什麼
01:27:58
先來看辭海的說明
01:28:01
教 訓誨也
01:28:04
管子弟子職
01:28:07
先生施教
01:28:09
弟子是則
01:28:12
辭海說教 就是跟我們訓示教誨
01:28:18
所以管子弟子職篇裡面說
01:28:22
先生教訓我們
01:28:26
徒弟就守規矩
01:28:29
這個則就是規矩
01:28:32
先生教導我們啊
01:28:34
我們做弟子的就會守規矩
01:28:3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8:42
教 聖人之言被於下者
01:28:48
在心云法
01:28:50
法發於言云教
01:28:53
玄義一上曰
01:28:55
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
01:28:59
佛學大辭典說教是什麼
01:29:02
是古聖人說的話
01:29:06
留給後代的人
01:29:10
放在我們的心就是法
01:29:13
這個法說出來給別人聽
01:29:16
就是叫做教
01:29:18
在玄義第一卷 上篇裡面這樣說
01:29:23
教就是聖人留下來的話
01:29:27
這個叫做教
01:29:30
所以現在佛藏經說
01:29:32
若沒怨恨的教導
01:29:38
這就是佛的教導
01:29:41
若沒諍訟
01:29:43
諍訟等於就是 爭辯 爭論的意思一樣
01:29:50
若沒諍訟的教導 這就是佛的教導
01:29:56
沒誹謗的教導
01:29:59
不會說什麼基督教不好
01:30:01
什麼道教不好
01:30:02
不會去誹謗別人的教導
01:30:05
這就是佛的教導
01:30:08
所以真正正統的佛教徒
01:30:13
不會去評論外教徒的是非
01:30:18
而且在這個寶筐經 裡面一句話這樣說
01:30:24
無執自他之法是為佛教
01:30:31
無譏訶之法是為佛教
01:30:36
寶筐經完全是佛教的經
01:30:41
他說你不固執
01:30:43
自就是我
01:30:45
他 他就是指你
01:30:48
好比不固執我你的法
01:30:52
譬如說我的教比較好 你的教比較不好
01:30:56
你信我的教 才會了脫生死
01:30:58
你信別人的教 不會了脫生死
01:31:00
沒有那個固執
01:31:02
這才是佛祖的教導
01:31:06
不會去恥笑人家
01:31:09
不會去罵人的道理
01:31:13
這是佛的教導
01:31:16
真正若正信的佛教徒 不會去批評人家的是非
01:31:21
你若批評人家的是非 你就沒資格做正信的佛教
01:31:28
在我們道家道德經
01:31:33
它說天之道利而不害
01:31:37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01:31:42
它說天的道理 對人家有利益
01:31:47
對人家沒損害
01:31:51
聖人的道理
01:31:53
為就是作為
01:31:56
就好比像 我們在辯論在討論
01:32:00
但是不會爭論
01:32:02
大家和和氣氣來說嘛
01:32:05
你信一教 我信一教
01:32:07
誰比較好 誰比較不好
01:32:09
哪裡對 哪裡不對
01:32:11
互相討論 互相檢討
01:32:14
互相切磋
01:32:16
但是不能爭論
01:32:19
假使爭到臉紅脖子粗 來起爭論
01:32:23
你就沒資格 做一個道家的教徒
01:32:30
在新約聖經可林多前書 第十三章裡面這樣說
01:32:38
愛是恆久忍耐
01:32:41
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01:32:47
愛是不自誇 不張狂
01:32:50
不作害羞之事
01:32:52
不求自己之益處
01:32:54
不輕易發怒
01:32:56
不計算人之惡
01:33:01
新約聖經是基督教的聖經
01:33:07
基督教聖經分成兩大部分
01:33:12
一本是舊約聖經 一本是新約聖經
01:33:18
舊約聖經就是寫耶穌 還沒出生 耶穌之前
01:33:25
在上帝創造宇宙 到耶穌出生這段期間
01:33:31
這就叫做舊約聖經
01:33:34
若是新約聖經 就是耶穌說的話
01:33:39
和祂的信徒說的話
01:33:42
這個叫做新約聖經
01:33:45
在這個新約聖經 可林多前書的第十三章
01:33:50
裡面說愛 什麼叫做愛
01:33:53
愛就是要恆久忍耐
01:33:56
像佛家說 忍辱波羅蜜的道理
01:34:01
還有恩惠和慈悲
01:34:07
恩慈等於基督教說的博愛
01:34:14
你若有愛就沒有嫉妒心
01:34:20
愛是不會自誇 不張狂
01:34:24
不會說誇張的話
01:34:26
你就要來信我 主會度你去天堂
01:34:30
你沒來洗禮你會下地獄
01:34:33
不會像瘋子一樣
01:34:38
不會做丟臉的事情
01:34:41
違背良心
01:34:43
對於無道義的事情不能做
01:34:46
一個人若做丟臉的事情 你就沒資格當基督教徒
01:34:51
不求自己的利益
01:34:55
你做事情要為人設想
01:34:58
不能只有為了 自己的利益 不管別人
01:35:05
不能隨便就生氣
01:35:09
不會去計算別人的惡
01:35:13
別人的惡就是說 那個人做錯了
01:35:15
你到處去宣傳 說人家的是非
01:35:21
你這樣看起來 哪一教好 哪一教不好
01:35:26
所以呢 每一個宗教都好
01:35:30
是只有它說的話
01:35:32
較深 較淺 較高 較低而已
01:35:40
每一個教門都是勸人為善
01:35:44
喚醒人心
01:35:46
所以老師每聽人在批評 我都要替他做主
01:35:54
人家在說佛教不好 我替佛教說話
01:35:57
我一定和他稍微辯論一下
01:36:01
人家若說基督教不好 我會替耶穌出氣
01:36:05
我也會替基督教說話
01:36:09
他若說道教不好 我會替道教來出氣
01:36:13
來說這個道教的好處
01:36:17
所以呢 世間人絕對不要 去批評任何一教的是非
01:36:22
只有可以糾正
01:36:26
什麼可以糾正
01:36:28
明明佛經就寫這樣 你解釋錯誤
01:36:32
你要糾正你沒糾正來說 一錯再錯就說錯了
01:36:37
所以老師的話 有時候突然聽到說
01:36:40
老師 你也在 說別教的壞話 我不會
01:36:44
我是說這句話你說錯了
01:36:47
根本不對的是什麼
01:36:49
不對 譬如說佛教是法師 道教是道士
01:36:53
譬如說基督教 是牧師 神父
01:36:56
他所有的傳道者說錯了
01:36:59
我不會去批評說 佛祖不好 耶穌不好
01:37:03
什麼道教祖師不好
01:37:05
我不會這樣說
01:37:07
所有的錯誤 是傳道者的錯誤
01:37:10
並不是宗教的錯誤
01:37:13
所以呢 我們對於糾正 和是非要分好
01:37:18
不然在糾正的話 你聽成講是非那就糟糕了
01:37:25
我們下午說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1:37:27
就暫且告一個段落
六祖法寶壇經
63/103部影片
六祖法寶壇經 01
六祖法寶壇經 02
六祖法寶壇經 03
六祖法寶壇經 04
六祖法寶壇經 05
六祖法寶壇經 06
六祖法寶壇經 07
六祖法寶壇經 08
六祖法寶壇經 09
六祖法寶壇經 10
六祖法寶壇經 11
六祖法寶壇經 12
六祖法寶壇經 13
六祖法寶壇經 14
六祖法寶壇經 15
六祖法寶壇經 16
六祖法寶壇經 17
六祖法寶壇經 18
六祖法寶壇經 19
六祖法寶壇經 20
六祖法寶壇經 21
六祖法寶壇經 22
六祖法寶壇經 23
六祖法寶壇經 24
六祖法寶壇經 25
六祖法寶壇經 26
六祖法寶壇經 27
六祖法寶壇經 28
六祖法寶壇經 29
六祖法寶壇經 30
六祖法寶壇經 31
六祖法寶壇經 32
六祖法寶壇經 33
六祖法寶壇經 34
六祖法寶壇經 35
六祖法寶壇經 36
六祖法寶壇經 37
六祖法寶壇經 38
六祖法寶壇經 39
六祖法寶壇經 40
六祖法寶壇經 41
六祖法寶壇經 42
六祖法寶壇經 43
六祖法寶壇經 44
六祖法寶壇經 45
六祖法寶壇經 46
六祖法寶壇經 47
六祖法寶壇經 48
六祖法寶壇經 49
六祖法寶壇經 50
六祖法寶壇經 51
六祖法寶壇經 52
六祖法寶壇經 53
六祖法寶壇經 54
六祖法寶壇經 55
六祖法寶壇經 56
六祖法寶壇經 57
六祖法寶壇經 58
六祖法寶壇經 59
六祖法寶壇經 60
六祖法寶壇經 61
六祖法寶壇經 62
六祖法寶壇經 63
六祖法寶壇經 64
六祖法寶壇經 65
六祖法寶壇經 66
六祖法寶壇經 67
六祖法寶壇經 68
六祖法寶壇經 69
六祖法寶壇經 70
六祖法寶壇經 71
六祖法寶壇經 72
六祖法寶壇經 73
六祖法寶壇經 74
六祖法寶壇經 75
六祖法寶壇經 76
六祖法寶壇經 77
六祖法寶壇經 78
六祖法寶壇經 79
六祖法寶壇經 80
六祖法寶壇經 81
六祖法寶壇經 82
六祖法寶壇經 83
六祖法寶壇經 84
六祖法寶壇經 85
六祖法寶壇經 86
六祖法寶壇經 87
六祖法寶壇經 88
六祖法寶壇經 89
六祖法寶壇經 90
六祖法寶壇經 91
六祖法寶壇經 92
六祖法寶壇經 93
六祖法寶壇經 94
六祖法寶壇經 95
六祖法寶壇經 96
六祖法寶壇經 97
六祖法寶壇經 98
六祖法寶壇經 99
六祖法寶壇經 100
六祖法寶壇經 101
六祖法寶壇經 102
六祖法寶壇經 103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523000468
ad9824e8-75d9-4e5d-a64d-7b62715f7d69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