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六祖法寶壇經 03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六祖法寶壇經 03
10040
6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23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6
我們剛才所談的說
00:02:20
師父啊//來磨練弟子這個問題
00:02:26
所以做人家弟子的人//最要緊什麼
00:02:31
不管你是師父誇獎我們
00:02:34
或是師父嫌棄我們
00:02:38
師父把我們誇獎有兩種
00:02:42
把我們嫌棄也有兩種
00:02:47
我們就要細心去想
00:02:51
譬如師父在把我們//誇獎的時候 我們心裡想
00:02:55
我有做那麼好嗎
00:02:59
假使我今天若做很好//師父把我們誇獎
00:03:03
這是理所當然的
00:03:07
但是我今天若做得不好
00:03:10
為什麼師父在誇獎我
00:03:13
這個就有問題
00:03:15
怎麼樣有問題
00:03:16
第一師父//就是說這個難管教
00:03:20
邊牽邊引邊誇獎//看有沒有辦法把他引迷入悟
00:03:29
要不然//就當成不成材 不理他
00:03:35
管你會成道不會成道//這種廢人 我不理你
00:03:39
若這樣他絕對不會去說
00:03:45
像把我們嫌棄來說//也有兩種
00:03:50
一種是我們真的做壞
00:03:54
師父嫌棄我們
00:03:56
我們就要檢討//要怎麼改進
00:04:01
一種我就沒有做壞
00:04:05
我就沒有做錯//為什麼師父會一直嫌棄我
00:04:09
你就要回想說//這就是師父在把我磨練的
00:04:16
像以前//我說的邱長春就是這樣
00:04:22
他師父…
00:04:24
他把要供養他的饅頭//拿去丟掉
00:04:29
他再跑去撿回來//饅頭就已經沾到沙子
00:04:34
撥一撥 撥一撥//自己拿來吃
00:04:38
那些師兄弟受不了
00:04:40
說師父怎麼這麼苛薄
00:04:42
怎麼對你這樣把你侮辱
00:04:44
他說不是//這是師父最疼惜我
00:04:48
是師父在把我磨練
00:04:51
所以邱長春他的第一成就//就是在那裡
00:04:55
像惠能六祖就是了
00:04:59
五祖罵祂番人
00:05:06
叫祂去舂麥子 劈柴
00:05:08
普通人說我要來求道//你叫我去舂麥子 劈柴
00:05:13
你這麼看不起我//一下子就看不到人了
00:05:18
祂一下子就知道說
00:05:20
祂師父是在疼惜祂//要把祂磨練
00:05:25
所以祂就答五祖說
00:05:27
我知道啊//師父您疼惜我
00:05:32
所以師父我知道你的心意
00:05:34
佛堂 前廳我都不敢去
00:05:37
怕被人嫉妒//也怕師父難做人
00:05:41
祂就有辦法這樣
00:05:43
這就是//祂會成道的原因在那裡
00:05:45
要成道//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00:05:48
不是說在順境//整天人家誇獎我們
00:05:51
褒獎我們 誇讚我們
00:05:53
我們就會成道 不可能的
00:05:58
現在看下文下去
00:06:01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
00:06:08
吾向汝說
00:06:12
世人生死事大
00:06:16
汝等終日只求福田
00:06:19
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00:06:23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00:06:28
五祖有一天
00:06:31
召集一些徒弟都到廳堂
00:06:37
祂就說
00:06:40
我今天對你們大家說
00:06:44
世間人的生死的問題//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00:06:52
你們每日
00:06:55
只有知道要來找這個福田
00:07:00
要希望求這個福報
00:07:03
不去找出離這個生死苦海
00:07:10
迷失自己的本性
00:07:14
你自性若是迷
00:07:17
福報要怎麼樣來救你
00:07:21
現在這句話你就要注意哦
00:07:25
對於這個福田
00:07:27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
00:07:30
後田有後天小乘的福田
00:07:34
就是世俗的福田
00:07:37
和先天大乘的福田
00:07:43
五祖當時所說的福田//是脫離生死的福田
00:07:49
現在五祖來對祂的徒弟//所說的這句福田
00:07:56
說你只求福田
00:07:57
這個福田就是說//後天小乘的福田
00:08:05
小乘的福田//好比像有住的布施
00:08:11
像吃素啦 誦經啦 禮佛啦
00:08:15
這些都是
00:08:19
這種小乘的福田//是沒有辦法來超生了死
00:08:25
有住的布施//是來生得到福報之外
00:08:30
是沒有辦法超生了死
00:08:34
吃素只知道和畜生//不結來世冤之外
00:08:44
並沒有什麼功德
00:08:48
來生只有享受//無病無痛之外
00:08:52
是沒有辦法超生的
00:08:57
誦經禮佛//是只有和佛祖結善緣
00:09:06
來生不會去受到夫妻//和妻兒的惡業所纏以外
00:09:19
也是沒有辦法超生了死
00:09:24
假使你若說//一個人念經來做職業
00:09:30
和生意人一樣
00:09:33
不但沒有辦法超生了死//反過來反而造業
00:09:39
所以呢 達摩血脈論裡面//才一句話這樣說
00:09:45
若知自心是佛
00:09:48
不應心外覓佛
00:09:52
不得將心念佛
00:09:55
佛不誦經
00:09:57
佛不持戒
00:10:00
佛不犯戒
00:10:02
若欲覓佛
00:10:05
須是見性
00:10:07
見性即是佛
00:10:10
若不見性
00:10:12
念佛 誦經 持齋 持戒
00:10:16
亦無益處
00:10:18
念佛得因果
00:10:21
誦經得聰明
00:10:23
持戒得生天
00:10:25
布施得福報
00:10:27
覓佛終不得也
00:10:33
達摩血脈論//說一句話就是說
00:10:38
假使你知道//你自己的心就是佛
00:10:45
你就不應該//在心的外面再去找佛
00:10:53
你不用將你的心來念佛
00:10:58
佛祖不用誦經
00:11:02
為什麼佛祖不用誦經
00:11:04
經是佛祖造的啊
00:11:07
祂誦經誦要做什麼
00:11:11
很多人說//誦經要誦給誰聽
00:11:14
你想要誦給誰聽
00:11:17
誦經是誦給你自己聽
00:11:21
像我們在神明佛祖的面前//在誦經做什麼
00:11:27
好比像學生//在老師的面前背念
00:11:33
說佛祖啊 我誦這些經
00:11:35
不知道誦得對不對//你幫我看
00:11:39
好比學生//在老師的面前背念書一樣
00:11:48
才說你們誦經若漏掉
00:11:52
死後要去補經處補經//就是這樣
00:11:55
佛祖會跟你說
00:11:57
你怎麼漏掉了//你做什麼
00:12:00
一定要補的啊 對不對
00:12:03
老師也一樣
00:12:04
學生書念漏了//一定要再讀一次啊
00:12:10
所以你就要//了解這個補經的意思
00:12:14
佛是不用誦經
00:12:17
佛不用持戒
00:12:21
因為佛不會犯戒啊
00:12:26
佛若不會犯戒//就不用持戒
00:12:30
所以六祖壇經//現在下面六祖會說
00:12:35
心平何勞持戒
00:12:38
你一個人若不會犯戒//戒律有什麼用
00:12:41
這樣說比較快
00:12:45
今天你若要找佛
00:12:49
一定要看出你的本性
00:12:54
看出你的本性就是佛
00:12:58
假使你若沒有看出本性
00:13:02
你念佛 誦經 吃素 持戒//全都沒有用
00:13:13
現在跟你說都沒有用//你要聽好哦
00:13:15
沒有用就是說//對於了脫生死全都沒用有
00:13:22
若對後天是有用處
00:13:25
為什麼對後天有用處
00:13:28
因為念佛會得到因果
00:13:32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00:13:36
好比我剛才跟你說過了
00:13:38
你在念佛不會罵人啊
00:13:40
不會造口業啊
00:13:41
你念佛不會去是非之地//不會造身業啊
00:13:45
你念佛心裡不會妄想啊
00:13:48
你就不會造意業啊
00:13:50
你若不會造三業
00:13:52
你就不會墜入三惡道啊
00:13:54
就到三善道去了
00:13:56
若以後天有哪裡壞
00:13:59
念佛是得到因果
00:14:02
誦經是得到聰明
00:14:05
誦經是為什麼比較聰明
00:14:07
多認識一些字啊 對不對
00:14:10
認識一些經裡面的道理啊
00:14:14
所以誦經是得到聰明
00:14:17
對於了脫生死沒有用
00:14:20
持戒得生天//一個人你若守規矩
00:14:25
沒有犯戒律//以後你會到諸天做神啊
00:14:32
你若布施會得到福報
00:14:36
你有善就會有那個福報
00:14:39
不過你今天要找佛啊//永遠都找不到
00:14:44
要見佛永遠都見不到
00:14:49
不然要見佛要怎麼樣
00:14:51
就一定要見性
00:14:55
一個人若見性
00:14:58
在念佛//和沒有見性念佛不同
00:15:03
見性的念佛//就像我剛才說的
00:15:06
佛祖啊//你稍微幫我監視一下
00:15:11
我念得對不對
00:15:13
我念這些經若沒有//照這個經的腳步去走
00:15:17
佛祖你再用枴杖敲我的頭//是這樣而已
00:15:21
你若有見性就是這樣
00:15:26
你誦經就是說
00:15:27
佛啊 你看我誦經若漏掉//你再把我處罰
00:15:32
我再去補經 是這樣而已
00:15:38
若吃素呢
00:15:40
是少造這個殺生之業
00:15:47
和畜生結冤以外
00:15:50
對了脫生死也沒什麼利益
00:15:53
若文殊師利菩薩經說的
00:15:56
你修大菩薩行的人//不用吃素
00:16:02
所以文殊師利菩薩經才說
00:16:05
凡夫有殺害心故斷食肉
00:16:11
若修菩薩行的人啊
00:16:15
他心境和凡夫的吃肉不同
00:16:22
你若有辦法這種心境//你吃肉沒有罪
00:16:27
什麼心境
00:16:29
筷子拿來這塊肉夾起來
00:16:33
這塊若假使是雞肉
00:16:35
雞啊 你好可憐
00:16:39
你前世做壞//這一世才來做雞
00:16:42
我把你吃一塊肉
00:16:43
你的業我替你擔//你趕快往生去
00:16:47
若這樣你儘管吃沒關係
00:16:50
你若說土雞肉很好吃//吃下去後世就結冤了
00:16:56
不一樣啦 心境不同
00:17:02
一個人若見性 持戒
00:17:07
他自然//絕對不會去犯了這個戒律
00:17:12
若沒有見性的人在持戒//鑽法律漏洞
00:17:20
所以呢 你一個人若見性
00:17:22
念佛 誦經 持齋 持戒//才有用
00:17:26
你若沒有見性
00:17:28
念佛 誦經 持齋 持戒
00:17:31
都對於了脫生死//都沒有用
00:17:38
這是達摩血脈論//跟我們所說的
00:17:45
因為話說到這裡//時間的問題
00:17:49
要再寫上黑板//恐怕沒有時間
00:17:52
就這樣暫且告一個段落
00:17:57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18:01
我們現在翻第四頁
00:18:09
第九行
00:18:1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18:14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
00:18:21
吾向汝說
00:18:24
世人生死事大
00:18:28
汝等終日只求福田
00:18:32
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00:18:36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00:18:41
對於本文
00:18:43
我們上期有引//達摩血脈論一段文
00:18:50
今晚再進一步
00:18:53
再引達摩血脈論//另外一條文來做參考
00:19:02
達摩血脈論這樣說
00:19:06
問曰 若不見性
00:19:11
念佛 誦經 布施 持齋//得成佛否
00:19:20
答曰 不得
00:19:23
又問 因何不得
00:19:27
答曰 是有為法
00:19:30
是因果 是受報
00:19:34
是輪迴法 不免生死
00:19:38
何時得成佛道
00:19:41
成佛須是見性
00:19:44
若不見性
00:19:46
因果等語是外道法
00:19:51
所以什麼叫做外道
00:19:55
當今一般若說外道就是說
00:19:58
你信我的教以外
00:20:01
去信別的教//就是叫做外道
00:20:05
事實這個外道//不是這樣解釋
00:20:10
這個外道要怎麼樣解釋
00:20:13
我們先來看圓覺經注//裡面所說的
00:20:18
外道 心行理外故名
00:20:23
外道就是我們的心//走在道理的外面
00:20:29
所以才叫做外道
00:20:33
傳燈錄這樣說
00:20:35
心外求法
00:20:37
名為外道
00:20:40
他說你心的外面要求道理
00:20:45
這個就是叫做外道
00:20:48
唯識俗詮裡面這樣說
00:20:51
外道者 心遊理外//不順真理
00:20:57
它說外道是什麼
00:20:59
就是我們的心
00:21:02
跑到道理的外面//不會去順從真理
00:21:10
楞伽經說
00:21:12
心外見法為外道
00:21:15
楞伽經說你心的外面//要看出這個道理
00:21:20
這個就是外道
00:21:23
俱舍玄義這樣說
00:21:25
學乖諦理 隨自妄情
00:21:30
不返內覺 稱為外道
00:21:34
俱舍玄義說//你學一些違背真理
00:21:40
隨著我們自己的妄念//那個情來走
00:21:47
你不反過來
00:21:50
看出我們//內心的本性來覺悟
00:21:55
這就是外道
00:21:57
等於外道//就是沒有看出本性
00:22:00
只有外面找一些靈感顯化//這都叫做外道
00:22:08
現在來看達摩血脈論
00:22:12
有一個人來問達摩祖師
00:22:17
他說假使若沒看出本性
00:22:21
念佛 誦經 布施 持齋//會作佛嗎
00:22:31
達摩祖師這樣說
00:22:33
沒有辦法
00:22:36
你若沒有看出本性
00:22:38
念佛也沒用 誦經也沒用
00:22:42
布施也沒用 持齋也沒用
00:22:47
但是你要注意喔
00:22:49
現在說沒有用//就是說要了脫生死沒有用
00:22:55
你若說要談後天這個因果
00:23:00
要進三善道人天福報//這就是有用
00:23:07
你若聽不懂
00:23:08
我譬如一個引證//比較清楚的道理給你聽
00:23:15
譬如說我若沒有//讀研究所 這個博士班
00:23:22
我會做博士嗎//他說沒辦法
00:23:28
他說為什麼沒辦法
00:23:30
你若大學畢業做一個學士
00:23:33
是對於我們學問中//算是很有利益
00:23:38
但是做博士沒有用//這樣說比較快
00:23:43
所以呢//他這個人聽到這句話之後
00:23:48
他就又問
00:23:49
為什麼沒辦法作佛
00:23:53
達摩祖師就回答他
00:23:55
這就是後天有為之法
00:23:59
就是因果輪迴法
00:24:03
就是受報
00:24:06
是輪迴法
00:24:09
受報就是//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00:24:13
是輪迴法//沒辦法避免生死輪迴
00:24:18
你什麼時候//有辦法來成佛道
00:24:23
你若要成佛//一定要看出本性
00:24:28
你若沒有看出本性
00:24:30
你若說因果這些話
00:24:33
這是外道法//絕對沒辦法了脫生死
00:24:39
所以呢//有人說不要說因果
00:24:45
是啊 真正你要了脫生死//不要談因果
00:24:51
他說//你若不要談惡因就有理
00:24:57
為什麼連善因也不要談
00:25:01
真正的修行人//連善的因也不要談
00:25:06
修先天法不說因果
00:25:10
後天才有說因果
00:25:12
因為後天是//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00:25:16
善的人會得到善果
00:25:18
惡的人會得到惡果
00:25:20
你若善的人到三善道去
00:25:23
惡的人到三惡道去
00:25:26
說因果//永遠都無法了脫生死
00:25:31
有的說不過當今//一些法師都在說因果啊
00:25:36
是啊 他是只有教你//後天的法而已
00:25:40
不是說了脫生死之法
00:25:45
你要知道真正修行人
00:25:48
不是說只有惡因不談
00:25:51
連善因也不要談
00:25:54
若這樣說起來//連善事也不要做喔
00:25:57
不是 善事要做
00:26:01
既然善事要做//為什麼不要談善因啊
00:26:06
這個理由很簡單
00:26:09
我們在佛家
00:26:13
譬如說你要布施的時候
00:26:15
要三輪體空
00:26:18
怎麼樣叫做三輪體空
00:26:22
就是沒有布施的我
00:26:25
沒有受施的你
00:26:28
沒有布施之物
00:26:31
沒有布施的我
00:26:33
等於就是說//我雖然在做善事
00:26:37
但是//我沒有把它當成善事
00:26:40
人家若說某人你很誠心
00:26:43
你拿多少錢去做善事
00:26:45
他說哪有//這個我是回報社會而已
00:26:50
我做什麼善事
00:26:53
某人啊 聽他們在說
00:26:56
你拿多少錢//去幫助什麼團體
00:27:00
他說哪有
00:27:02
我忘記了//你記性怎麼那麼好
00:27:06
這就是沒有布施的我//和沒有受施的你
00:27:10
另外沒有布施之物//就是我東西拿出去
00:27:15
這個東西我就忘記了
00:27:17
不要去想他
00:27:20
這就是三輪體空
00:27:23
也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的布施
00:27:28
所以金剛經說一個人
00:27:30
你若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拿來布施
00:27:35
福德有大嗎
00:27:37
釋迦說福德不大
00:27:41
不如一個人受四句偈
00:27:46
四句偈就是說
00:27:47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00:27:50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00:27:54
這就是以無住的心在做
00:27:57
一個人要做善事
00:27:59
一定要做無所住的布施
00:28:02
你若有所住的布施
00:28:04
永遠就是在輪迴法//無法了脫生死
00:28:08
你也沒辦法做佛//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28:12
所以有的人啊//很重視素食
00:28:19
老師是不反對
00:28:22
老師若說到吃素食//我都贊成
00:28:25
老師是絕對沒有反對
00:28:28
不過吃素食來說//不是了脫生死之路
00:28:35
所以說持齋//持齋有三種的說法
00:28:40
持齋若用凡夫俗子說
00:28:46
就是說吃素
00:28:49
若一般//這些初學的修行人來說
00:28:56
持齋就是過午不食//這叫做持齋
00:29:00
去受戒的人 受八戒齋//就是過午不食
00:29:06
若真正要修養我們的本性
00:29:10
這個持齋就不同哦
00:29:13
我們來看//達摩破相論裡面一句話
00:29:19
持齋者食有五種
00:29:24
一者法喜食
00:29:27
所謂依持正法
00:29:31
歡喜奉行
00:29:34
二者禪悅食
00:29:37
所謂內外澄寂
00:29:41
身心悅樂
00:29:44
三者念食
00:29:46
所謂常念諸佛
00:29:49
心口相應
00:29:51
四者願食
00:29:54
所謂行住坐臥
00:29:57
常求善願
00:29:59
五者解脫食
00:30:02
所謂心常清淨
00:30:05
不染俗塵
00:30:07
此五種食名為齋食
00:30:11
若復有人
00:30:13
不食如是五種淨食
00:30:16
自言持齋
00:30:19
無有是處
00:30:21
唯斷於無明之食
00:30:24
若輒觸者名為破齋
00:30:28
若有破云何獲福
00:30:31
世有迷人不悟斯理
00:30:35
身心放逸
00:30:37
諸惡皆為
00:30:40
貪欲恣情
00:30:42
不生慚愧
00:30:44
唯斷外食
00:30:46
自為持齋
00:30:48
必無是事
00:30:53
現在來看達摩破相論
00:30:59
他說什麼叫做持齋
00:31:03
持齋並不是說吃素
00:31:06
我們吃有五種
00:31:10
第一叫做法喜食
00:31:13
所說的你要依靠正法
00:31:17
歡喜要照這個正法去行
00:31:23
第二叫做禪悅食
00:31:28
所說我們的內心和外身
00:31:32
都要靜靜不動
00:31:37
內沒有三毒貪瞋癡
00:31:40
外沒有六賊來侵染
00:31:45
你的身心//歡喜得到快樂
00:31:51
三就是叫做念食
00:31:54
就是所說的永久
00:31:56
要念所有的佛祖
00:32:00
你的心口要相應
00:32:04
你的口要通心
00:32:06
不能嘴念阿彌陀//心肝像利刀
00:32:10
口念佛 卻做虧心行//這都沒有用
00:32:15
第四願食
00:32:18
所說的無論在行//無論站著 無論坐著
00:32:22
無論躺著 永久你所發願//都要有這個善願
00:32:30
第五就是解脫食
00:32:33
所說你的心//永久要清淨
00:32:38
不去染世俗
00:32:41
這五種的吃 叫做齋食
00:32:47
假使有人//沒有吃我面前這五種淨食
00:32:54
自己說什麼
00:32:57
持齋 我在吃素
00:33:03
世間沒有這個道理
00:33:06
只有來斷吃葷
00:33:09
無明之食就是吃葷
00:33:12
只有來斷這個吃葷
00:33:15
假使有人吃葷的人
00:33:17
觸就是去沾到葷
00:33:21
假使若有人去沾到葷
00:33:23
你說啊 你破戒了 破齋
00:33:28
假使今天你若沒有吃素//要怎麼得到福
00:33:34
世間有很多迷迷惘惘的人
00:33:38
你不了悟//我說這五樣的道理
00:33:44
你身犯了種種的惡業
00:33:51
心犯了種種的惡念
00:33:57
什麼壞事你都做
00:34:01
貪欲恣情
00:34:03
像修行人//你若有辦法居身就可以
00:34:09
你若道場//有辦法宣揚正理就可以
00:34:13
不是//大家蓋廟寺好比在比賽
00:34:18
再大間都要蓋
00:34:21
佛祖再大尊都要供奉
00:34:23
光是浪費金錢
00:34:26
他又不會出生慚愧的心
00:34:30
只有吃素//斷外食就是吃素
00:34:34
只有吃素//他說我持齋
00:34:38
世間沒有那個道理
00:34:41
這是達摩破相論//達摩祖師說的
00:34:47
我們現在再看下文下去
00:34:53
汝等各去
00:34:57
自看智慧
00:35:00
取自本心
00:35:02
般若之性
00:35:04
各作一偈
00:35:06
來呈吾看
00:35:09
若悟大意
00:35:11
付汝衣法
00:35:13
為第六代祖
00:35:16
現在弘忍大師又說了
00:35:22
說你們每一個人//各自趕快去
00:35:27
自己來觀察自己的智慧
00:35:33
這個智慧//就是我們人的第八識
00:35:37
取先天的妙智慧
00:35:40
般若之性//這個就是我們人的第九識
00:35:45
然後各人作一首的偈語//拿來給我看
00:35:52
假使你們若悟出//出離生死之意
00:35:57
我將這個衣法//來傳授給你們
00:36:03
讓他來替我//來做第六代的祖師
00:36:11
所以現在呢
00:36:12
我們今晚就要來談這個
00:36:16
六識 八識 九識//要來了解
00:36:22
當今現在若說//第幾識第幾識
00:36:26
有的聽得莫名其妙
00:36:29
一般若談道理//大多數都說到第六識
00:36:35
第六識就是//只有說到我們的意識
00:36:40
意識就是我們人的智識
00:36:43
但是你若是有修行的人//他就說到第八識
00:36:48
第八識就是我們的智慧
00:36:51
就是我們的佛心
00:36:53
但是真正要了脫生死//就談到般若之性
00:36:58
這個第九識//看出本性才有用
00:37:02
所以現在//這個六祖壇經呢
00:37:04
再來就會一直談
00:37:06
談第幾識第幾識//就漸漸會說
00:37:10
我們今晚起//先對這個前五識
00:37:16
第六識 第七識//第八識 第九識
00:37:19
順序跟你們說明之後
00:37:22
現在你若要來看//這本六祖壇經
00:37:25
就很容易了解內容
00:37:29
現在先來談這個六識
00:37:33
佛學大辭典這樣跟我們說
00:37:37
六識
00:37:39
眼識 耳識 鼻識//舌識 身識 意識也
00:37:49
言六根
00:37:52
而其次第
00:37:54
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
00:38:01
生見聞濞味覺知
00:38:06
之了別作用者
00:38:11
佛學大辭典說//六識是什麼
00:38:15
就是眼識 耳識 鼻識//舌識 身識 意識這六識
00:38:26
就是我們人的六根//照著那個順序
00:38:31
眼睛 耳朵 鼻子 舌頭//身體 意念這個順序
00:38:39
對於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
00:38:46
六境有時候說六塵
00:38:49
就是色塵 聲塵 香塵//味塵 觸塵 法塵
00:38:55
才來生出見聞鼻味覺知//這了別作用
00:39:04
因為我們眼睛看到//才來生這個色塵
00:39:11
耳朵聽到//才來生這個聲塵
00:39:15
鼻子聞到//才生這個香塵
00:39:19
舌頭嚐到味道//才生出味塵
00:39:22
身去覺到一個東西//才生出觸塵
00:39:30
我們意去知道一個問題//才生出念頭
00:39:38
這就是了別的作用
00:39:41
現在這個//是佛學大辭典說的
00:39:45
現在看修真錄
00:39:48
六識 識者了別之義
00:39:53
即眼耳鼻舌身意等之六根
00:40:00
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00:40:07
生見聞嗅嘗覺思等//之了別作用
00:40:13
而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也
00:40:20
現在這裡面這個鼻//和嗅意思一樣
00:40:28
這個也是聞東西
00:40:31
這個味和嘗一樣
00:40:34
嘗就是嚐到
00:40:35
你因為嚐到才有這個味道
00:40:38
這個思和知意思也是一樣//是字寫不同而已
00:40:45
修真錄說//六識這個識是什麼
00:40:52
是了別的意思
00:40:55
就是我們的眼睛 耳朵
00:40:58
鼻子 舌頭 身體//和意等這個六根
00:41:06
來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等這六塵
00:41:13
才來生出看到 聽到 聞到//嚐到 覺到 想等了別作用
00:41:23
才來生出眼識 耳識 鼻識//舌識 身識 意識這六識
00:41:33
所以我們佛家說十八界
00:41:37
十八界就是指//六根 六塵和六識
00:41:45
這叫做十八界
00:41:47
這三樣不能離開
00:41:50
眼睛看到色
00:41:52
去看到色//就生出這個眼識
00:41:56
這是一定的事情
00:41:59
但是對這個六識//在我們道家也有這個理論
00:42:05
在道教大辭典這樣說
00:42:08
六識 雲笈七籤
00:42:11
六情起而生六識
00:42:15
謂因喜怒哀樂愛惡六情
00:42:21
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識別作用
00:42:29
成為眼識 耳識 鼻識//舌識 身識 意識等六識也
00:42:37
那麼什麼叫做六情
00:42:41
辭海這樣說
00:42:42
六情謂喜怒哀樂愛惡也
00:42:49
白虎通情性
00:42:51
六情者 何謂也
00:42:54
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
00:42:59
辭海說六情是什麼
00:43:01
就是歡喜 生氣 悲哀//快樂和這個愛和討厭
00:43:11
所以才引白虎通的情性篇
00:43:15
說六情是什麼
00:43:16
六情就是//喜怒哀樂愛惡
00:43:20
這個叫做六情
00:43:23
但是我們儒家談七情
00:43:26
另外我們//在這個中庸裡面說四情
00:43:35
所以呢 對於這個問題
00:43:38
我們下文再來討論
00:43:41
現在是說這個六情而已
00:43:45
這個道教大辭典說
00:43:47
六識//在雲笈七籤裡面一句話
00:43:52
雲笈七籤是道家的道詩
00:43:56
說六情一生出來
00:43:58
就生出這個六識
00:44:01
就因為一個人的//高興 生氣 悲哀 快樂
00:44:06
愛和討厭這個六情
00:44:09
來引起眼睛 耳朵 鼻子//舌頭 身體和意念
00:44:15
這六根的識別作用
00:44:18
才成了眼識 耳識 鼻識//舌識 身識 意識這六識
00:44:27
所以現在呢//你就了解說六識
00:44:30
六識就是//現在六根所了別所產生的
00:44:36
才叫做六識
00:44:38
但是六識//上面還有七識八識九識
00:44:42
因為我們今晚//無辦法談這些問題
00:44:45
所以等候明天再來說
00:44:50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44:57
我們昨天在說六識
00:45:04
六識在道教大辭典說
00:45:08
六情起而生六識
00:45:12
但是說這個六情是說什麼
00:45:16
就是說喜怒哀樂愛惡
00:45:20
但是一般有人說
00:45:24
不是七情//你怎麼說六情
00:45:28
所以中國談這個情
00:45:31
有四情 有六情//也有七情
00:45:36
一般說都說七情
00:45:38
但是道家談這個六情
00:45:41
但是儒家談這個四情
00:45:44
這個因為要談//情這個問題啊
00:45:51
因為角度有很多地方不同
00:45:55
所以現在今晚//來補充說這個七情
00:46:00
我們現在來看辭海
00:46:03
七情謂//喜怒哀懼愛惡欲也
00:46:11
禮禮運 何謂人情
00:46:15
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
00:46:21
佛學而能
00:46:24
這裡面這個愛做個注解
00:46:29
這個愛不是博愛的愛
00:46:32
不是慈愛的愛
00:46:34
這個愛是什麼
00:46:36
現在看辭海解釋
00:46:39
愛 嗇也
00:46:42
孟子梁惠王
00:46:45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00:46:50
假使這個文//一般若讀錯就糟糕了
00:46:54
他說百姓大家說//國王你有愛心這樣就錯了
00:47:00
不然這個愛是什麼
00:47:03
辭海說愛是嗇
00:47:06
什麼叫做嗇
00:47:07
我們現在看辭海
00:47:09
嗇 愛濇也
00:47:12
見說文嗇部
00:47:14
按愛濇即慳吝
00:47:17
方言凡貪而不施
00:47:21
或謂之嗇
00:47:24
辭海說嗇等於就是愛濇
00:47:29
這個在見說文嗇部//裡面這樣說
00:47:34
愛濇就是慳吝
00:47:38
愛濇是什麼
00:47:39
愛濇就是吝嗇
00:47:41
慳吝也是吝嗇
00:47:43
字寫不同意思一樣
00:47:46
所以在方言裡面這樣說
00:47:49
一個人若貪
00:47:52
一毛錢都拿不出去
00:47:55
這個叫做嗇
00:47:57
錢只知道要進來//不知道要出去
00:48:01
叫他做善事//一毛錢都不出
00:48:04
這個叫做嗇
00:48:07
所以現在說愛濇是什麼
00:48:10
這個愛 愛就是嗇//嗇就是吝嗇
00:48:14
所以孟子梁惠王篇說
00:48:18
百姓都說國王你//非常的吝嗇刻薄百姓
00:48:26
這個愛就是刻薄百姓
00:48:28
不是愛心的愛
00:48:31
所以辭海說//七情是什麼
00:48:35
就是歡喜 生氣//悲哀 恐懼
00:48:41
和吝嗇和討厭和貪欲
00:48:47
六情是喜怒哀樂//六情這個懼沒有
00:48:55
這個懼做樂
00:48:58
而且缺這個欲
00:49:01
所以呢 六情就是//喜怒哀樂愛惡
00:49:06
七情是沒有那個樂做懼//和加這個欲
00:49:13
現在辭海//來引禮記的禮運篇
00:49:17
說什麼叫做我們人的情
00:49:21
就是歡喜 生氣 悲哀 恐懼//吝嗇和討厭和貪欲
00:49:28
這七情不用學大家都會
00:49:34
不然你歡喜還要學嗎
00:49:36
一個人歡喜大家都會
00:49:38
再笨的人也會歡喜
00:49:40
你生氣還要學嗎//也不用學啊
00:49:44
小孩都會生氣了
00:49:47
哀 悲哀也不用學
00:49:51
人若傷心自然就哀了//懼也不用學
00:49:56
人若看到東西怕//像那個小孩也會受到驚嚇
00:50:01
這個也不用學
00:50:03
若愛 這個吝嗇也不用學
00:50:07
像小孩子看到東西//一直要拿一直要
00:50:10
這個也不用學
00:50:13
惡就是討厭
00:50:15
看到一個人//他若不喜歡就一直要排斥
00:50:18
這個也都不用學
00:50:21
欲若說到貪欲大家都會
00:50:24
再笨的也會
00:50:26
這個都不用學
00:50:27
所以七情說你都不用學//每一樣都會
00:50:33
但是現在中庸//就沒有說七情
00:50:36
中庸就是說四情
00:50:40
什麼叫做四情
00:50:42
我們現在看中庸第一章
00:50:46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00:50:53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00:50:59
對中庸第一章這個文
00:51:02
我們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51:07
喜怒哀樂者 情也
00:51:12
其未發前//是中正不偏之本性
00:51:17
故謂之中
00:51:20
則天命之性也
00:51:24
發而皆中節
00:51:27
當喜而喜 喜而不過
00:51:31
當怒而怒 怒而不憤
00:51:35
當哀而哀 哀而不傷
00:51:39
當樂而樂 樂而不淫
00:51:43
故謂之和
00:51:45
則率性之道也
00:51:49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51:53
歡喜 生氣 悲哀 快樂
00:52:01
這就是我們人的情
00:52:05
但是這個情//還沒發出來之前
00:52:10
這是中正不偏的本性
00:52:15
所以才叫做中
00:52:18
等於就是天命之性
00:52:21
所以中庸第一句才說//天命之謂性
00:52:26
就是現在說
00:52:28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個道理
00:52:37
發而皆中節
00:52:40
現在這個就不能讀成中
00:52:43
這個字讀成中//現在這個字讀成「中」
00:52:48
像我們中獎券說「中」獎
00:52:52
這個要說「中」不能說中
00:52:55
說發出來都中節
00:52:58
怎麼樣叫做中節
00:53:01
當喜而喜 喜而不過
00:53:06
應當高興要高興
00:53:09
但是高興不要太過分
00:53:14
不然你今天娶妻//難道不高興嗎
00:53:17
你做生日難道不高興嗎
00:53:20
你若入厝難道不高興嗎
00:53:24
總是人高興//是自然的東西
00:53:29
但是高興//應當高興的你要高興
00:53:34
高興不要太過分
00:53:36
怎麼樣太過分
00:53:37
像說我做生日要請客啦
00:53:40
娶妻要請客啦
00:53:43
你若說正正當當//看要請幾桌來沒關係
00:53:48
你不是來請這個康樂隊
00:53:51
來做那個亂七八糟的節目//這就太過分了
00:53:58
所以說喜而不過
00:54:03
當怒而怒 怒而不憤
00:54:07
應當生氣要生氣
00:54:10
但是生氣這個心不會動
00:54:17
一個人若不會生氣//就變白痴了
00:54:21
一定大家都會生氣
00:54:24
你再白痴的人都會生氣
00:54:28
但是生氣歸生氣
00:54:31
生氣呢 要有一個權宜
00:54:38
有的人一氣之下//兩三天不說話
00:54:44
兩三天還氣在心裡//這樣就太過分了
00:54:50
生氣過了之後
00:54:53
好比門檻跨過之後//就忘記了
00:54:57
譬如若生氣//我們就感覺你就做錯
00:55:01
我生你的氣是應當的
00:55:04
但是呢//轉過身就不要再想了
00:55:07
但是呢//我們沒有理由的生氣
00:55:10
轉過身我們要反省
00:55:13
啊我真不好意思我壞脾氣//剛才無緣無故兇你
00:55:19
這是什麼 這叫做中節
00:55:24
應當生氣要生氣//但是生氣要有一個限度
00:55:32
應當悲哀要悲哀
00:55:36
但是悲哀呢 不要悲傷
00:55:41
世間人譬如說我父親死了//我怎麼會不悲哀
00:55:45
我妻子死了//怎麼說不會悲哀
00:55:47
一定會啊
00:55:50
但是呢 不要傷
00:55:52
悲傷和悲哀不同
00:55:55
我們若悲哀就好比哀痛
00:55:58
悲傷就是煩惱到//整個人軟趴趴的不動
00:56:04
趕快叫人來打點滴
00:56:07
現在死人要放在那裡臭嗎
00:56:10
應該你悲哀是悲哀//要趕快發落事情
00:56:16
這才是叫做什麼
00:56:17
叫做中節
00:56:22
應當快樂要快樂//但是快樂不要亂
00:56:30
這個淫就是亂
00:56:32
像說淫雨//那個雨下到沒有程度的淫
00:56:37
這個淫不是男女間的淫
00:56:40
這個淫就是亂
00:56:44
譬如說我們若正當的娛樂//都沒關係
00:56:47
但是不能亂
00:56:51
引一個例子
00:56:52
我和人下棋//這是一種娛樂啊
00:56:56
正正當當
00:56:58
但是你不要下棋來賭//來打賭輸贏
00:57:07
譬如說我去看人家打棒球//這是一種娛樂
00:57:14
但是你不要賭
00:57:16
為了賭卻吵架
00:57:21
所以該當娛樂//你儘管娛樂沒關係
00:57:24
但是不要亂
00:57:28
像說我們卡啦OK//唱歌大家來娛樂
00:57:32
但是你不要說為了卡拉OK//男女不分隨便亂來
00:57:39
這就是樂而不淫
00:57:42
這個是什麼
00:57:43
這個是和啊
00:57:46
所以才說//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00:57:51
這是什麼//這是率性之道
00:57:54
率性就是//照我們的本性在走這條路
00:58:00
這就是四情
00:58:03
我們六情//是喜怒哀樂再一個愛惡
00:58:09
四情是沒有這愛惡
00:58:12
就是談這個//喜怒哀樂四個字
00:58:17
所以我們道教大辭典裡面//在談說我們人的六識
00:58:29
是由我們的六情所引起的
00:58:36
所以才會生出這個六識
00:58:40
這個六識等於就是//眼睛 耳朵 鼻子 嘴巴
00:58:48
身體和我們的意念
00:58:52
應該六識要分成兩部
00:58:55
就是前五識
00:58:58
眼五識就是眼睛 耳朵//鼻子 嘴巴和身體
00:59:05
這六識就是第六識
00:59:08
這個第六識就是賊王
00:59:11
也是可以說//管理前五識的主人
00:59:22
所以假使//一個人這個前五識
00:59:26
來報告這個第六識
00:59:29
第六識的意念若歪掉//就生出六賊
00:59:35
這個第六識就變成賊王
00:59:39
所以現在這六識說好
00:59:41
現在單獨來說這個第六識
00:59:45
我們來看//佛學大辭典所說的
00:59:51
第六識 第六意識也
00:59:56
八識從眼識數之
01:00:01
眼耳鼻舌身意
01:00:05
意識位於第六
01:00:09
故謂為第六識
01:00:14
亦云第六意識
01:00:18
佛學大辭典說第六識
01:00:23
就是可以說第六意識
01:00:27
照這個八識
01:00:30
從眼識開始來算
01:00:35
就是眼睛 耳朵//鼻子 舌頭 身體 意
01:00:40
這個意識剛好排行第六
01:00:45
所以才說第六識
01:00:48
有時候說第六意識
01:00:52
這個第六識上面//還有第七識 第八識
01:00:56
這個下面再說
01:01:00
所以佛學大辭典說
01:01:04
第六意識亦名攀緣識
01:01:09
波浪識
01:01:11
人我識
01:01:13
煩惱障識
01:01:16
六識 意識
01:01:20
佛學大辭典說//第六意識很多的名字
01:01:27
所以有時候說攀緣識
01:01:31
因為這個意識
01:01:33
看到一個東西//就被那個東西給黏住
01:01:38
所以才叫做攀緣識
01:01:40
有時候說波浪識
01:01:43
這個第六意識呢
01:01:46
若遇到事物好壞
01:01:48
心裡翻騰所以叫波浪識
01:01:54
也可以說人我識
01:01:57
這個第六識呢//有好惡的心
01:02:01
若喜歡就愛//不喜歡就一直排斥
01:02:05
有人我之意
01:02:07
也可以說煩惱障識
01:02:11
所以這個第六識呢
01:02:13
若遇到事物就起煩惱
01:02:16
所以這個妄念煩惱//都從第六識出來
01:02:21
所以有時候就說六識意識
01:02:24
這個第六意識//有很多種名字
01:02:29
修真錄這樣跟我們說
01:02:32
第六識名曰意識
01:02:36
乃意根對一切事物//所生之識也
01:02:42
六祖壇經云
01:02:45
五八六七果因轉
01:02:49
是謂第六識為因
01:02:52
而前五識為果也
01:02:56
則此識 專以了別一切事物
01:03:02
而指揮眼耳鼻舌身
01:03:06
等五識為其作業故也
01:03:11
修真錄說第六識
01:03:15
名字叫做意識
01:03:18
就是我們的意根
01:03:20
意根就是//六根的最後面這個意根
01:03:26
對於一切事物//所產生出來的識
01:03:32
六祖壇經這樣說
01:03:35
五八六七果因轉
01:03:41
這樣我們就知道什麼
01:03:43
第六識就是因
01:03:47
這個前五識就是果
01:03:52
因為這個五八是果//六七是因
01:03:57
現在要談是說五六
01:04:03
但是這個八和七
01:04:05
等一下說這個//第七識 第八識就會解釋
01:04:11
所以六識是因//前五識是果
01:04:19
第七識是因 第八識是果//才說果因轉
01:04:27
就是我們這個此識//此識就是指第六識
01:04:32
就是全部在了別//來分別一切事物
01:04:37
來指揮眼睛 耳朵//鼻子 舌頭 身體等
01:04:43
這個前五識為它作業
01:04:48
這樣若聽不懂//我說明白一點
01:04:51
譬如說眼睛
01:04:54
看到一個女孩子很漂亮
01:04:59
現在他就來報告什麼
01:05:02
報告這個意識說
01:05:03
啊 前面有一個女孩
01:05:07
現在這個意識//就來命令什麼
01:05:11
命令他的手腳這個身
01:05:14
說去啊
01:05:16
去把她稍微吃豆腐一下
01:05:20
現在這個身體一走//他就命令這個嘴巴
01:05:24
喂 嘴巴啊//快啊 快點說話啊
01:05:29
這就是意識來指揮前五識
01:05:36
譬如說耳朵聽到一句話
01:05:43
聽到好話 壞話
01:05:45
他馬上來報告第六識//這個意識
01:05:52
現在這個意識就分別啊
01:05:56
它現在來了別//來分別一切事物
01:06:00
它就來指揮了
01:06:04
人家若罵你//他說嘴巴啊 把他罵回來
01:06:09
心情不好說//身體啊 手舉起來揍他
01:06:13
這都是我們的意識在指揮
01:06:19
所以呢第六識就全部了別//來分別一切事物
01:06:24
來指揮眼睛//耳朵 鼻子 嘴巴 身體
01:06:28
這個前五識為它做業
01:06:32
這是我們第六意識的作用
01:06:39
現在呢對於六識
01:06:45
另外來看//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1:06:50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
01:06:58
各緣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對境
01:07:07
然此五識
01:07:10
僅由單純的感覺作用
01:07:13
來攀緣外境
01:07:16
而不具有認識
01:07:20
分別對境之作用
01:07:24
第六意識
01:07:26
始具有認識分別現象界
01:07:30
所有事物之作用
01:07:33
故又稱分別事識
01:07:37
乃前五識共同所依據者
01:07:41
故又稱意地
01:07:46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7:49
眼睛 耳朵 鼻子 嘴巴//身體等前五識
01:07:59
每一識它就來緣色聲//香味觸法等五種的對境
01:08:10
就是眼睛來對色
01:08:13
耳朵來對聲
01:08:15
鼻子來對香
01:08:18
嘴巴來對味
01:08:19
身體來對觸這五種的對境
01:08:24
但是這五識
01:08:26
只有單純的感覺的作用//來攀緣外境
01:08:32
它不具備有認識//分別對境的作用
01:08:41
譬如說我眼睛去看到東西
01:08:46
但是那個東西到底美醜
01:08:50
他還沒辦法去分別
01:08:54
譬如說他耳朵聽到一句話
01:08:58
知道在說話
01:09:00
但是沒辦法去分別//到底好話還是壞話
01:09:07
這個你若聽不懂//我說明白一點
01:09:11
一個人若白痴//等於就是意識薄弱
01:09:18
你誇讚他//他也嘿嘿嘿嘿
01:09:22
他罵他//他也嘿嘿嘿嘿
01:09:26
他不會去分別嘛
01:09:30
譬如說看到一個東西美醜//看到他也是嘴巴笑嘻嘻
01:09:35
不知道那個是美或醜
01:09:39
所以呢他 只有攀緣外境
01:09:42
不具有認識分別//對境的作用
01:09:48
現在這個第六識開始//才具備認識分別現象界
01:09:54
所有事物的作用
01:09:57
譬如說眼睛看到一個東西//會報告意識啊
01:10:01
那裡一個東西
01:10:03
意識才去分別//這個美這個醜
01:10:07
譬如說人家在說話//他就去報告這個意識
01:10:10
啊 那個人在說什麼
01:10:13
現在他聽到//這就在誇獎我
01:10:16
喂 人家在誇獎你
01:10:19
譬如說人家若在嫌棄
01:10:21
心情不好//說嘴巴啊 罵他
01:10:23
手啊 打他//這都是意識在分別的
01:10:31
所以呢//因為他這個第六識呢
01:10:36
他有具備//認識分別現象事物的作用
01:10:43
所以有時候稱呼分別事識
01:10:47
就是前五識//共同去把他依靠 接近他
01:10:54
所以有時候說意地
01:10:58
修真錄這樣說
01:11:01
分別識則第六識也
01:11:05
第八識動由第七識傳送
01:11:10
第六識能去分別//故名分別識
01:11:15
以五塵中//種種諸境而去分別也
01:11:23
修真錄說分別識//等於就是第六識
01:11:29
我們人第八識一動
01:11:32
經過第七識來傳送
01:11:35
來到第這個六識//才有辦法來起分別
01:11:41
所以這個名字叫做分別識
01:11:44
在這個五塵
01:11:47
色聲香味觸法//種種的諸境起分別的
01:11:55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11:58
第六識 第七識同名意識
01:12:03
一上一下
01:12:06
第六識為對一切事物
01:12:09
而分別起種種妄念也
01:12:13
第七識為對一切事物
01:12:16
而能斷惑證真
01:12:20
故第六識
01:12:21
亦名分別事識也
01:12:26
呂純陽祖師第六識//和第七識都叫做意識
01:12:33
第六識也意識
01:12:36
第七識也意識
01:12:39
一個是往上 一個往下
01:12:42
第六識是對前五識
01:12:46
第七識是對第八識
01:12:50
所以這個第六識//就是對一切事物來分別
01:12:55
起了很多很多的妄念
01:12:59
你若第七識的意識動//妄念就會不見
01:13:04
你第六識若動//妄念就生出來
01:13:09
所以第七識就對一切事物
01:13:13
它有辦法去斷這個迷惑//來證這個真理
01:13:18
所以呢//第六識另外一個名字
01:13:21
叫做分別事識
01:13:25
那麼對這個第七識
01:13:27
我們今晚//要說已經沒有時間
01:13:31
明天再來談//這個第七識的作用
01:13:35
現在你就要了解
01:13:37
這個第六識 第七識//第八識和第九識
01:13:42
你若完全都了解作用
01:13:46
現在你若要//看這個道理 經書
01:13:50
你就會了解說就是這樣喔
01:13:53
所以一個煩惱從哪裡來
01:13:56
一個人有辦法//來斷這個迷惑從哪裡來
01:14:00
一個人要怎麼樣去開智慧
01:14:03
你都要了解到第九識//這個問題
01:14:07
我會詳細跟你分解
01:14:09
你慢慢聽以後你就
01:14:12
每一個人//都會了解這個問題
01:14:15
我們要怎麼樣去斷煩惱
01:14:18
要怎麼樣去妄念
01:14:20
到第九識為止
01:14:22
都要一一去研究
01:14:26
不然今晚//只有說到這裡為止
01:14:30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1:14:36
我們文說到識這個問題
01:14:46
這個識有前五識
01:14:49
有第六識 第七識//第八識 第九識
01:14:54
所以我們上期//已經說到第六識
01:15:00
這個前五識和說第六識
01:15:03
今晚進一步//來談這個第七識
01:15:08
什麼叫做第七識
01:15:1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5:13
七識
01:15:15
八識中之第七識也
01:15:19
名末那識
01:15:22
見末那識條
01:15:25
佛學大辭典說七識
01:15:28
就是八識裡面的第七識
01:15:32
名字叫做末那識
01:15:35
現在詳細//看末那識這個條目
01:15:4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5:43
末那識八識中第七識
01:15:48
以由第八識為所依
01:15:52
末那識譯為意
01:15:58
意有思量之義
01:16:01
然則第六識名為意識
01:16:05
有何分別
01:16:08
彼為依此末那
01:16:11
即意而生之識
01:16:15
故曰意識
01:16:17
即依主釋
01:16:19
此末那即第七識
01:16:23
故云末那識
01:16:25
即意識是持業釋也
01:16:32
現在佛學大辭典說七識
01:16:38
是我們八識裡面的第七識
01:16:44
八識裡面排行第七就對了
01:16:48
這個名字//應該叫做末那識
01:16:52
現在詳細//看末那識這個條目
01:16:58
它說末那識//是八識裡面的第七識
01:17:03
是由第八識所依
01:17:12
末那識譯為意
01:17:15
它說第八識末那識//是八識裡面的第七識
01:17:22
因為它第八識
01:17:25
這個第七識來依靠第八識
01:17:29
第八識再下來就是末那識
01:17:33
這個末那識解釋叫做意
01:17:37
但是這個意//有一個思量的意義
01:17:44
但是第六識名字//也叫做意識
01:17:49
現在第七識說意識
01:17:52
但是第六識的名字//也叫做意識
01:17:57
那麼第六識和第七識//要怎麼分別
01:18:04
第六識現在說彼//就是說第六識
01:18:07
第六識就是依靠這個末那
01:18:12
這個意來所生的識
01:18:16
所以呢//第六識他才叫做意識
01:18:20
等於叫依主釋
01:18:24
這個有一個注解//等一下再另外做解釋
01:18:30
現在這個末那就是第七識
01:18:34
所以呢//這個末那識就是意識
01:18:40
這就是叫做持業釋
01:18:45
什麼叫做持業釋
01:18:47
這個等一下再另外做注解
01:18:51
好比像末那識//可以說意識上面的超意識
01:19:00
現在這樣說起來//你聽了很複雜
01:19:03
不過你現在聽到最後//你就知道
01:19:07
第六識也是意識
01:19:10
第七識也是意識
01:19:14
有時候這個意識//叫做知識
01:19:18
第七識也是意識
01:19:22
不過第六識//是一般的意識
01:19:25
每一個人都要有第六識
01:19:27
沒有第六識來說
01:19:29
你做什麼事都不知道//變白痴了
01:19:33
但是第七識//等於就是超意識
01:19:37
也可以說超智識
01:19:39
像科學家 醫學家 哲學家
01:19:43
這都超過意識
01:19:45
所以超過意識就是說//頭腦特別好 比較聰明
01:19:51
所以第七識//是可以說超過第六識
01:19:57
意識有兩種啊
01:19:59
一種意識是向下
01:20:02
一個意識是向上
01:20:04
這個到最後你慢慢聽//就會了解這個問題
01:20:09
現在呢 就要來解釋//這個依主釋和持業釋
01:20:15
這兩個解釋
01:20:17
現在看佛光大辭典
01:20:21
依主釋
01:20:24
梵語
01:20:26
如中國人一詞
01:20:30
前段中國
01:20:33
即限定後段人之表達範圍
01:20:41
又如眼識一詞
01:20:45
原指依於眼而生之識
01:20:49
即眼之識之意
01:20:52
是以眼為所依之體
01:20:56
而識為能依之法
01:21:01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依主釋是什麼
01:21:05
就是梵語
01:21:08
但是現在佛光大辭典裡面
01:21:10
說一些英文//和一些翻譯的文很多
01:21:14
這個都省略起來
01:21:17
現在用一個譬喻
01:21:20
中國人這句話
01:21:24
若前段這兩個中國
01:21:28
是要來限定//後段人的表達範圍
01:21:37
因為你這個人//就是住在中國
01:21:42
才叫做中國人
01:21:46
所以中國就是主
01:21:50
人就是依主的意思
01:21:56
又好比說眼識這句話
01:22:02
本來是指//依靠眼睛所生的識
01:22:08
等於就是眼之識的意思
01:22:13
因為這個眼//就是所依的體
01:22:18
眼就是主人
01:22:20
這個識//就是要依靠這個眼
01:22:24
所以才教做眼識
01:22:27
等於就是眼就是主人
01:22:30
這個識就是依靠的
01:22:36
就是說意識//原來是指依在意所生的識
01:22:42
等於就是//意之識的意思
01:22:48
注解第二//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22:51
持業釋
01:22:53
梵語
01:22:55
如高山一詞
01:22:57
即很高之山之意
01:23:00
又極遠一詞
01:23:02
即非常遠之意
01:23:07
現在說持業釋
01:23:09
這裡面也寫一些英文啦
01:23:13
或是翻譯文//這個都省略起來
01:23:17
譬如說高山這句話
01:23:20
等於就是很高的山的意思
01:23:25
又說極遠這句話
01:23:28
等於就是非常遠的意思
01:23:32
好比像末那識
01:23:34
等於就是可以說//意識上的超意識
01:23:39
這樣說比較快
01:23:41
所以第六識//就是一般的意識
01:23:44
第七識就是超意識
01:23:47
若簡單說就是這樣
01:23:50
對於這個末那
01:23:52
另外再來看//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01:23:57
末那為意
01:24:01
意為思量之義
01:24:05
了別第八識
01:24:08
思量我痴 我見//我慢 我愛
01:24:13
故名意識
01:24:15
前之第六識以此意為所依
01:24:20
故名意識
01:24:23
因為別二識
01:24:26
存梵名也
01:24:30
佛學大辭典說末那
01:24:35
等於就是意
01:24:39
意就是思量的意思
01:24:44
了別第八識
01:24:48
來思量什麼
01:24:50
思量我痴 我見//我慢 我愛
01:24:55
所以這個名字叫做意識
01:25:00
眼前這個第六識
01:25:04
就依這個第七識的意
01:25:08
所以呢//第六識也叫做意識
01:25:13
因為要來分別//這個第六識和第七識
01:25:19
不然你第六識也是意識
01:25:22
第七識也是意識
01:25:24
所以才存這個梵語的名字
01:25:28
叫做末那識
01:25:31
本來末那識也是意識
01:25:34
你現在慢慢聽//聽到最後你就知道
01:25:39
但是對於說思量//我痴 我見 我慢 我愛
01:25:45
這四樣到底是什麼
01:25:46
我們來看個注解你才了解
01:25:51
佛學大辭典說
01:25:52
迷於無我之道理為我痴
01:25:59
一個人若迷在無我
01:26:02
現在這個無我//不是無人 無我的無我
01:26:05
這個無我就是說//人死了就都沒有了
01:26:11
現在世間人很多這種人
01:26:14
啊 人若死了//什麼都沒有了
01:26:18
哪有什麼說會再來出世
01:26:21
就是說不相信因果
01:26:24
因為他就是說//人死了就都沒有了
01:26:27
這就是什麼
01:26:28
這就是叫做我痴
01:26:32
注解第二//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6:36
指五蘊假和合之心身
01:26:40
視為常一之義
01:26:43
謂之我見
01:26:47
他現在說我們人這個//五蘊假和合的心和身
01:26:55
他看成是永久不變
01:27:00
這個叫做我見
01:27:02
若說得明白一點
01:27:05
一個人永遠就是人
01:27:10
根本沒有這個//六道輪迴的說法
01:27:15
這個現在在道中//也有這種論說很多
01:27:19
人若死再出世成為人
01:27:22
豬若死再出世當豬
01:27:25
狗若死再出世當狗
01:27:27
人就是人
01:27:28
狗就是狗
01:27:29
猴子就是猴子
01:27:30
絕對不會改變
01:27:34
這個叫做什麼
01:27:35
叫做我見
01:27:39
這兩樣啊//都是一種邪見
01:27:44
一個是不信因果
01:27:47
一個是不相信輪迴
01:27:52
注解第三//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7:57
我慢
01:27:58
恃我而自貢高慢他也
01:28:04
我慢就是仗著說//我很厲害 我很會
01:28:08
看不起人
01:28:10
輕視人家
01:28:12
這個叫做我慢
01:28:14
注解第四//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8:18
我愛 於己妄執之我
01:28:22
深為愛著也
01:28:25
俗所謂自愛心
01:28:29
佛學大辭典說我愛
01:28:33
就是自己固執這個我
01:28:39
只深深為了愛我以外
01:28:45
別的事情他不理
01:28:48
世俗所說的自愛心//就是自私自利的人
01:28:53
只愛自己以外//別人他都不理
01:28:59
現在對於末那識
01:29:01
再來看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1:29:05
末那識
01:29:08
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
01:29:13
為與第六識區別
01:29:17
而持用梵語音譯為末那識
01:29:24
佛光大辭典說末那識
01:29:27
就是我們//八識之中的第七識
01:29:33
為了和第六識
01:29:36
第六識就是意之識
01:29:39
這個第六識//是依靠末那識來存在
01:29:45
所以現在就是//要來將這個第七識
01:29:49
和第六識來區別
01:29:52
所以呢 第六識叫做意識
01:29:55
第七識也叫做意識
01:29:58
所以呢 第七識
01:30:00
才特別用梵語的音來翻譯//叫做末那識
01:30:09
現在之前說的這些//有的聽懂的也有
01:30:12
但是我相信其中//也有人聽不懂的
01:30:16
所以現在看修真錄
01:30:19
你就了解第七識的意思
01:30:24
修真錄這樣說
01:30:26
第七識亦名意識
01:30:30
此識以思量為自性
01:30:35
與第六識
01:30:37
以了別為自性者不同
01:30:42
第七識雖與第六識//同名為意識
01:30:47
而實有異
01:30:50
然第六識與第七識
01:30:53
有何分別耶
01:30:56
第六識為對一切事物
01:30:59
轉指揮前五識之//眼耳鼻舌身等為其作業
01:31:09
第七識能斷惑證真
01:31:13
轉於第八識之心識
01:31:15
而得道果
01:31:18
故亦名曰媒識
01:31:21
法寶壇經云
01:31:23
五八六七果因轉
01:31:26
是謂第七識為之因
01:31:31
第八識為之果也
01:31:35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1:31:39
第七識//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意識
01:31:45
這個第七識//就是思量做自性
01:31:50
思量就是//會去想說對或不對
01:31:54
是非曲直他會去了解
01:31:58
和第六識//來做了別自性不同
01:32:04
第六識的意識//它眼睛看東西
01:32:11
它會去馬上了別美醜
01:32:15
耳朵聽到聲音//它會了別好壞
01:32:21
鼻子聞到東西//它會了別香臭
01:32:27
嘴巴去嚐到味
01:32:29
它會了別酸甜苦辣
01:32:36
它的身體去摸到東西
01:32:39
它會去了別粗細冷熱
01:32:43
這就是第六識的了別自性
01:32:47
第七識是思量
01:32:51
對不對 是非曲直//它會去分別
01:32:56
所以兩個意識//是走不同條的路
01:33:05
所以呢 雖然現在說
01:33:09
這個第六識和第七識//同一個名字叫做意識
01:33:14
但是實在是不同
01:33:19
不過這個第六識和第七識//要怎麼去分別
01:33:27
第六識就是對於一切事物
01:33:33
來轉成指揮前五識
01:33:36
眼睛 耳朵 鼻子 舌頭//身體等為它作業
01:33:45
譬如說它現在//眼睛看到一個很漂亮
01:33:50
它現在指揮說去看
01:33:54
耳朵聽到一句壞話//它就指揮嘴巴說罵他
01:33:59
或是說出手打他//都是它在指揮的
01:34:05
若第七識不是
01:34:08
第七識//它就會斷迷惑證真理
01:34:14
轉上第八識這個心識
01:34:18
來得這個道果
01:34:22
所以呢//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媒識
01:34:28
有時候//第七識叫做善意識
01:34:33
若第六識叫做惡意識
01:34:38
在這個法寶壇經
01:34:40
法寶壇經等於就是//六祖壇經裡面一句話
01:34:46
說五八六七果因轉
01:34:51
這樣我們就知道什麼
01:34:53
這個第七識就是因
01:34:57
第八識就是果
01:35:00
我們前面在說//第六識的時候
01:35:03
也有說過了
01:35:05
這個五八就是果
01:35:07
六七就是因
01:35:09
才叫做果因轉
01:35:12
因為第六識是因//來指揮第五識變成果
01:35:18
第七識//它會去思量是非曲直
01:35:23
它轉到第八識
01:35:24
所以第七識就是因//第八識就是果
01:35:29
現在這樣說//就聽得比較懂了
01:35:33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了解說
01:35:36
前五識就是眼睛//耳朵 鼻子 舌頭 身體
01:35:43
就是眼識 耳識//鼻識 口識 身識
01:35:48
這叫做前五識
01:35:51
第六識是意識
01:35:55
也可以叫做惡意識
01:35:57
它都轉到壞的去
01:36:02
現在第七識呢
01:36:04
它會思量//這個不要做
01:36:09
他就會向上去
01:36:12
所以第七識//等於就是善意識
01:36:17
所以第六識//和第七識分一個意
01:36:23
一個善意和惡意不一樣
01:36:28
我們今晚說到這裡
01:36:29
時間的關係
01:36:33
明天再來談這個第八識
01:36:36
所以你現在慢慢了解//這個第幾識第幾識之後
01:36:41
你若要看這個//六祖壇經就很了解
01:36:47
我們人說本性
01:36:49
什麼叫做本性
01:36:50
我們的本性就是第九識
01:36:54
我們人的真心就是第八識
01:37:01
我們人的善念//就是第七識
01:37:04
我們人的惡念//就是第六識
01:37:07
用這樣跟你分別你才知道
01:37:09
所以我們//常常說這個性心意
01:37:13
本來呢 是同一個組織
01:37:17
但是分開了
01:37:22
所以你現在慢慢聽
01:37:24
聽到第九識之後
01:37:25
你就徹底了解
01:37:27
若說要看出本性//要怎麼樣看出本性
01:37:30
大家說我們的本心//什麼叫做本心
01:37:33
你慢慢聽就知道
01:37:35
這些你若了解之後
01:37:38
現在說這個六祖壇經//你聽了就很順利
01:37:42
不然今晚//只有說到這裡為止
01:37:46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1:37:52
我們這一次六祖壇經
01:37:55
來引到前五識
01:38:00
第六識 第七識 第八識//第九識這個問題
01:38:06
我們上期已經說到第七識
01:38:11
今晚針對//第八識來做個說明
01:38:15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8:19
八識即眼耳鼻舌身意
01:38:25
末那 阿賴耶共八識
01:38:30
稱眼等五識為前五識
01:38:35
意識為第六識
01:38:37
末那識為第七識
01:38:40
阿賴耶為第八識
01:38:44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8:47
八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
01:38:59
末那 阿賴耶總共八識
01:39:05
現在說眼等五識
01:39:09
眼等五識就是指眼睛//耳朵 鼻子 舌頭 身體
01:39:16
這個叫做前五識
01:39:19
意識就是第六識
01:39:22
末那識就是第七識
01:39:25
阿賴耶就是第八識
01:39:29
這是佛光大辭典簡略說法
01:39:33
另外我們來看佛學大辭典
01:39:38
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也
01:39:46
譯之曰藏
01:39:49
以含藏一切諸法之種子故
01:39:54
是為有漏 無漏//一切有為法之根本
01:40:01
在這裡面有三個注解//先做說明
01:40:09
注解第一//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0:14
阿賴耶心識名
01:40:17
八識中之第八
01:40:20
有情根本之心識
01:40:23
譯曰藏
01:40:25
含藏一切事物種子之義
01:40:30
佛學大辭典說
01:40:32
阿賴耶//是我們心識的名字
01:40:38
是八識的中間排第八
01:40:44
是我們眾生
01:40:46
有情 有情就是眾生
01:40:49
就是眾生根本的心識
01:40:54
翻譯中國話就是叫做藏
01:40:58
就是含藏一切事物//種子的意思
01:41:04
第八識就是無論善惡//一切種子都在裡面
01:41:11
注解第二//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1:17
有漏 漏者煩惱之異名
01:41:22
含有煩惱之事物
01:41:24
謂之有漏
01:41:28
佛學大辭典說//有漏是什麼
01:41:31
漏就是煩惱//另外一個名字
01:41:37
裡面包含有這個煩惱的事情//都叫做有漏
01:41:44
注解第三//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1:50
無漏 漏者煩惱之異名
01:41:55
漏泄之義
01:41:57
貪瞋等之煩惱
01:42:00
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流注而不止 謂之漏
01:42:10
又漏為漏落之義
01:42:14
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
01:42:19
謂之漏也
01:42:22
因之謂有煩惱之法//云有漏離煩惱之法
01:42:31
云無漏
01:42:3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2:37
說無漏 這個漏就是//煩惱另外一個名字
01:42:44
就是漏泄出去的意思
01:42:48
貪瞋等就是指//貪瞋癡所有的煩惱
01:42:56
從早到晚從我們//這個眼睛 耳朵等六根門
01:43:03
就是眼睛 耳朵//鼻子 嘴巴 身體
01:43:08
和意這六根的門被洩漏
01:43:14
一直流出去流不止
01:43:19
這個叫做漏
01:43:22
又漏就是漏落的意思
01:43:27
因為煩惱//會讓我們人流落在三惡道
01:43:32
畜生 惡鬼 地獄//所以才叫做漏
01:43:40
所以在說這個漏
01:43:43
若有煩惱的法就是//叫做什麼 叫做有漏
01:43:49
離開煩惱的法
01:43:51
沒有煩惱叫做無漏
01:43:54
現在說有漏就是有煩惱
01:43:57
無漏就是無煩惱//簡單說就是這樣
01:44:02
現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跟我們說
01:44:11
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
01:44:17
翻譯中國話就是叫做藏
01:44:22
就是含藏一切//諸法種子的關係
01:44:29
就是有煩惱 無煩惱
01:44:33
一切有為法的根本
01:44:36
就是都在第八識
01:44:40
這是佛學大辭典//所跟我們說明
01:44:46
我們另外來看修真錄
01:44:48
一個比較白話的解釋
01:44:53
第八識 為眾生根本之心識
01:45:02
吾人輪迴//三界 四生 六道
01:45:08
此識實為業報為主
01:45:14
人將死時
01:45:17
即行離去
01:45:20
故第八識之作用極廣
01:45:25
這裡面這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45:30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45:34
心則指第八阿賴耶識
01:45:40
含有積集之義
01:45:45
乃諸法產生之根本體
01:45:50
故亦稱集起心
01:45:53
即阿賴耶識
01:45:56
蓄積種子//而能生起現行之意
01:46:02
對此前六識為識
01:46:07
即了別認識作用
01:46:12
第七末那識稱為意
01:46:15
即思惟作用
01:46:19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46:24
現在說心
01:46:27
就是來指//這個第八的阿賴耶識
01:46:32
這個第八識
01:46:36
這個第八識//有包含積集的意思
01:46:43
東西積集一堆的意思
01:46:48
就是所有的念頭
01:46:50
現在這個法就是指法塵
01:46:54
就是我們的念頭
01:46:57
所以一切所有的念頭//產生這個根本的體
01:47:04
一切念頭//都從第八識出來
01:47:08
所以呢//有時候稱呼叫做集起心
01:47:14
就是這個阿賴耶識//來蓄積種子
01:47:21
善的種子 惡的種子
01:47:26
而且有辦法來//生起現行的意思
01:47:32
眼睛看到 耳朵聽到//馬上有辦法發動
01:47:38
對於這樣
01:47:41
前這個六識
01:47:44
就是眼識 耳識//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01:47:50
來做這個識
01:47:51
就是要了別
01:47:55
了別就是//知道這個好壞認識作用
01:48:05
譬如耳朵//聽到好話 聽到壞話
01:48:07
眼睛看到美醜
01:48:09
有辦法去了別認識的作用
01:48:14
若第七識這個末那識
01:48:17
也是叫做意
01:48:19
但是這個意//和第六識的意就不同
01:48:25
這個第七識末那識
01:48:26
這個意//就是思惟的作用
01:48:31
到底這個可以做//還是不可以做
01:48:33
對或不對//有辦法去判斷是非曲直
01:48:39
所以修真錄才這樣說
01:48:45
第八識就是我們//眾生根本的心識
01:48:54
我們人會輪迴//三界 四生 六道
01:48:59
三界就是指天地人
01:49:03
四生就是//胎生 卵生 溼生 化生
01:49:10
六道就是天
01:49:13
就是神和阿修羅
01:49:19
人就是人和畜生
01:49:23
地就是指惡鬼和地獄
01:49:29
這個第八識實在是業報
01:49:34
業報就是指善業 惡業
01:49:38
所有的善報 惡報的主人
01:49:46
一個人快要死的時候
01:49:50
我們這個第八識//快要離開我們的身體
01:49:57
他會帶善業 惡業
01:50:00
他應當要//走哪一條路 他會去
01:50:05
所以第八識它的作用//非常的廣大
01:50:10
這就是修真錄//跟我們所說的
01:50:14
話若說起來//第八識是我們人的靈魂
01:50:20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1:50:23
所以我們人下地獄
01:50:27
就是我們的第九識
01:50:28
第八識 第七識//第六識都跟下去
01:50:35
但是這個第六識
01:50:38
第七識 第八識//第九識作用都不同
01:50:42
這個下面就會再說了
01:50:46
第八識到這裡//簡略做一個結束
01:50:52
接下去來看第九識
01:50:55
看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1:50:58
現在錄影師說//錄影帶到這裡差不多
01:51:04
現在換新帶子之後//再來解釋第九識這樣子
六祖法寶壇經
3/103部影片
六祖法寶壇經 01
六祖法寶壇經 02
六祖法寶壇經 03
六祖法寶壇經 04
六祖法寶壇經 05
六祖法寶壇經 06
六祖法寶壇經 07
六祖法寶壇經 08
六祖法寶壇經 09
六祖法寶壇經 10
六祖法寶壇經 11
六祖法寶壇經 12
六祖法寶壇經 13
六祖法寶壇經 14
六祖法寶壇經 15
六祖法寶壇經 16
六祖法寶壇經 17
六祖法寶壇經 18
六祖法寶壇經 19
六祖法寶壇經 20
六祖法寶壇經 21
六祖法寶壇經 22
六祖法寶壇經 23
六祖法寶壇經 24
六祖法寶壇經 25
六祖法寶壇經 26
六祖法寶壇經 27
六祖法寶壇經 28
六祖法寶壇經 29
六祖法寶壇經 30
六祖法寶壇經 31
六祖法寶壇經 32
六祖法寶壇經 33
六祖法寶壇經 34
六祖法寶壇經 35
六祖法寶壇經 36
六祖法寶壇經 37
六祖法寶壇經 38
六祖法寶壇經 39
六祖法寶壇經 40
六祖法寶壇經 41
六祖法寶壇經 42
六祖法寶壇經 43
六祖法寶壇經 44
六祖法寶壇經 45
六祖法寶壇經 46
六祖法寶壇經 47
六祖法寶壇經 48
六祖法寶壇經 49
六祖法寶壇經 50
六祖法寶壇經 51
六祖法寶壇經 52
六祖法寶壇經 53
六祖法寶壇經 54
六祖法寶壇經 55
六祖法寶壇經 56
六祖法寶壇經 57
六祖法寶壇經 58
六祖法寶壇經 59
六祖法寶壇經 60
六祖法寶壇經 61
六祖法寶壇經 62
六祖法寶壇經 63
六祖法寶壇經 64
六祖法寶壇經 65
六祖法寶壇經 66
六祖法寶壇經 67
六祖法寶壇經 68
六祖法寶壇經 69
六祖法寶壇經 70
六祖法寶壇經 71
六祖法寶壇經 72
六祖法寶壇經 73
六祖法寶壇經 74
六祖法寶壇經 75
六祖法寶壇經 76
六祖法寶壇經 77
六祖法寶壇經 78
六祖法寶壇經 79
六祖法寶壇經 80
六祖法寶壇經 81
六祖法寶壇經 82
六祖法寶壇經 83
六祖法寶壇經 84
六祖法寶壇經 85
六祖法寶壇經 86
六祖法寶壇經 87
六祖法寶壇經 88
六祖法寶壇經 89
六祖法寶壇經 90
六祖法寶壇經 91
六祖法寶壇經 92
六祖法寶壇經 93
六祖法寶壇經 94
六祖法寶壇經 95
六祖法寶壇經 96
六祖法寶壇經 97
六祖法寶壇經 98
六祖法寶壇經 99
六祖法寶壇經 100
六祖法寶壇經 101
六祖法寶壇經 102
六祖法寶壇經 103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523000408
e7975ded-18c2-46dd-bfd8-37ba849fa088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