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短篇版】佛規諭錄06-1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短篇版】佛規諭錄06-1
303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4年02月0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0:00
《前情提要》 欲觀看完整影片 請搜尋「佛規諭錄」
00:01:08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0:01:14
悲
00:01:16
惻愴他人之苦 而欲救濟之心也
00:01:25
大乘義章十一曰
00:01:29
慈能與樂
00:01:31
悲能拔苦
00:01:35
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01:37
悲是什麼
00:01:40
是來可憐著別人的苦 想要把他解救那個心
00:01:48
在這個大乘義章 第十一卷裡面這樣說
00:01:55
說這個慈
00:01:57
有辦法使人快樂
00:02:01
啊 若悲就有辦法 幫他拔除世間人的苦
00:02:09
所以佛學大辭典才再說
00:02:13
悲心
00:02:15
悲他之苦之心也
00:02:19
止觀四曰
00:02:23
悲心徹骨
00:02:25
如母念子
00:02:29
佛學大辭典說悲心
00:02:33
是可憐別人的苦的心
00:02:38
在止觀的第四卷 裡面這樣說
00:02:44
說這個悲心 透到這個骨髓裡面
00:02:50
就好比像母親 在想這個孩子
00:02:55
母親想孩子
00:02:58
那個心來可憐別人的苦
00:03:01
就好比像說可憐我們 自己的兒子這個一樣
00:03:06
所以佛學大辭典才再說
00:03:10
慈悲
00:03:12
與樂曰慈
00:03:15
拔苦曰悲
00:03:18
智度論二十七曰
00:03:22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
00:03:26
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00:03:30
佛學大辭典說
00:03:32
慈悲
00:03:35
若可以讓人家快樂 這個叫做慈
00:03:40
有辦法來拔別人的苦 這個叫做悲
00:03:47
在智度論第二十七卷 裡面這樣說
00:03:56
說這個大慈 度一切眾生的快樂
00:04:02
大悲就有辦法 拔除一切眾生的苦惱
00:04:08
修真錄才說
00:04:13
人在貧窮中
00:04:16
受人之財施
00:04:19
樂得一時而不能離苦
00:04:24
何以故
00:04:26
所施之財亦物用盡時
00:04:30
苦又來也
00:04:34
法施能使人苦中得樂
00:04:39
不為貧窮而感苦
00:04:43
如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云
00:04:48
孔子曰
00:04:50
賢哉 回也
00:04:53
一簞食
00:04:55
一瓢飲
00:04:57
在陋巷
00:04:58
人不堪其憂
00:05:01
回也不改其樂
00:05:04
此得法施而安貧樂道故也
00:05:10
是知財施 能賜人與樂 曰慈
00:05:15
法施能賜人拔苦 曰悲
00:05:20
悲則儒家所謂仁也
00:05:25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0:05:29
說我們人在這個 貧窮辛苦的中間
00:05:37
受到人家的財施
00:05:40
這個財施包含是很廣哦
00:05:43
譬如拿錢給他啦
00:05:45
或是米給他啦
00:05:47
拿衣服給他啦
00:05:49
拿棉被給他啦
00:05:51
這都屬在有價值的東西 就是叫做財
00:05:56
財施就是錢 以及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00:06:03
所以我們人在貧窮 在窮苦的中間
00:06:07
若受到人家的財施
00:06:11
他會感覺快樂一時 不過沒辦法離苦
00:06:18
是什麼原因
00:06:22
因為所給你的
00:06:24
這些的錢財 或是東西用盡的時候
00:06:30
現在你沒錢 我錢給你 你覺得很快樂啊
00:06:34
我冷你拿衣服 給我拿棉被給我
00:06:38
我覺得很快樂啊
00:06:40
我肚子餓啊 你拿米給我
00:06:44
我有飯可以吃 覺得很快樂
00:06:47
不過這些錢用完了
00:06:50
衣服穿破了
00:06:53
米缸沒有米了
00:06:55
這個苦又再來了
00:06:58
所以所施的財或是物 用盡的時候
00:07:03
你苦又再來了
00:07:05
沒辦法說一輩子 都得到這個樂
00:07:11
若法施呢
00:07:14
法施就有辦法 讓我們人這個苦的裡面
00:07:19
得到這個樂
00:07:22
他不會讓這個貧窮 辛苦 來感覺這個痛苦
00:07:28
雖然他難過 不過他不會覺得難過
00:07:33
就好比像什麼
00:07:35
在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一個故事
00:07:41
孔子這樣說
00:07:44
說真正賢的顏回啊
00:07:50
一簞食
00:07:53
現在這個不能讀做「食」
00:07:55
食就是吃 這食就是飯
00:07:59
這簞是什麼 竹管
00:08:03
古時候沒有那麼好說 有這個瓷碗這麼漂亮
00:08:07
以前吃飯 就是那粗粗的竹管
00:08:11
在這個節 把它鋸下來再弄一節
00:08:15
飯放在竹管裡面叫做簞
00:08:19
瓢 瓢是什麼
00:08:21
瓢就是那瓠瓜
00:08:23
瓠瓜讓它熟
00:08:25
熟 曬乾 曬乾把它剖一半
00:08:28
籽把它刮掉
00:08:30
可以舀水
00:08:32
那個叫做瓢
00:08:33
若要用現在的話來說
00:08:37
一碗飯一碗水
00:08:39
這樣說比較快
00:08:41
他說很賢能的顏回
00:08:45
吃一碗飯 配一碗水
00:08:49
住在一間破草房
00:08:51
陋巷 這個巷不是巷子
00:08:54
不是我們這個巷子
00:08:56
這個巷就是一種建築物
00:08:59
這在論語的時候 就有詳細說明過了
00:09:04
他住在那破草茅
00:09:07
若普通的人啊 覺得很痛苦的
00:09:11
人家這樣吃那個白米飯
00:09:16
我吃這個糙米飯
00:09:19
人家配那個油膩膩的菜湯 我在喝水
00:09:25
人家住那個瓦房 我住這個破草茅
00:09:29
普通人受不了啦
00:09:30
會覺得真的憂苦 很可憐
00:09:35
不過顏回 他不會改到他的快樂
00:09:39
他覺得很快樂啊
00:09:42
這就是什麼
00:09:44
這得到法施
00:09:46
聽到孔子的道理
00:09:49
可以安貧樂道
00:09:52
安在這個貧窮的中間 覺得這個道的趣味的關係
00:10:00
這樣我們就要知道什麼
00:10:03
知道說這財施 是有辦法給我們人的快樂
00:10:09
這就是慈
00:10:11
我們一般說你的人 很好心 很仁慈 這個慈
00:10:18
若法施呢
00:10:20
你道理若吃得入腹
00:10:23
他就有辦法 把我們人拔這個苦
00:10:27
他不會感覺痛苦
00:10:30
所以才會說 我常講修行人沒有病
00:10:34
有的會誤會
00:10:35
誤會什麼
00:10:36
現在某某人他也修行 修得不錯
00:10:39
他就在生病
00:10:41
修行人無病是說心境
00:10:45
並不是這肉體的病
00:10:48
我簡單舉一個例子
00:10:51
我去住院好幾次
00:10:55
那些的護士說
00:10:56
我若要顧像阿公你這樣哦
00:11:02
我們這裡的護士就很閒
00:11:05
天亮到晚上 一個嘴巴笑瞇瞇
00:11:10
幫你注射 你也謝謝
00:11:12
幫你量血壓 你也謝謝
00:11:14
每一樣都道謝
00:11:17
也不會找麻煩 也不會什麼
00:11:19
我們做護士也很可憐
00:11:21
那個難款待的 有時候用腳踢你
00:11:26
你知道嗎
00:11:27
這樣從早到晚上
00:11:29
這樣唉唉叫 哼哼叫這樣子 叫苦連天
00:11:35
這個就心境無苦
00:11:38
所以我曾經一次感冒
00:11:40
重感冒 很難過
00:11:43
是肉體的難過啦
00:11:45
我在床鋪就唉 唉
00:11:48
我太太說哪裡難過
00:11:50
說沒有呀 沒有難過
00:11:51
沒有難過 你在唉
00:11:54
我說生病 唉是透個氣 對不對
00:11:59
不過我的心也沒有難過 我又不會找你麻煩
00:12:03
對不對
00:12:04
那是心境沒有苦
00:12:06
修行人沒有苦 是說我們的心境
00:12:09
並不是說這個肉體
00:12:11
你就要注意這樣子
00:12:13
不然你若誤會說 修行人沒有病
00:12:15
現在要命了
00:12:16
現在那個人修行修得好 就還在生病
00:12:19
不是這樣啦
00:12:21
所以你假如 若沒有在修的人
00:12:25
一點小事 就唉唉叫這樣子
00:12:29
所以這個法施呢 他就有辦法
00:12:33
讓我們人拔這個苦
00:12:35
這就是悲
00:12:37
悲就是拔我們人的苦
00:12:40
這個悲等於 就是我們儒家所說的仁
00:12:47
所以現在說這個仁哦 角度很多
00:12:52
一般在說的仁 大多數都說這個慈
00:12:55
這個仁
00:12:57
這個仁是倫理上的仁
00:13:00
若政治上的仁呢
00:13:02
人家說仁政 好的政治
00:13:06
這個仁的角度也很多
00:13:09
但是真理的仁
00:13:12
就是要離開這個苦
00:13:15
才會我們在佛家 這個四聖諦裡面說
00:13:22
這個苦集滅道
00:13:25
你的苦從哪裡來
00:13:27
你的苦是集來的
00:13:29
本來我們的本性沒有苦
00:13:32
這個苦是所集來的
00:13:35
你今天若要滅
00:13:39
這個滅不是消滅的滅
00:13:41
這個滅是寂滅
00:13:44
寂滅就是了脫生死
00:13:46
你要了脫生死 了脫生死就是要道啊
00:13:50
才會說苦集滅道
00:13:52
學道方法很多
00:13:55
有時候只有一個字
00:13:58
你若要把它解釋 怎麼解釋不可以
00:14:03
才會說 有的一本經很多注解
00:14:07
有的說某某人的經較好
00:14:09
某某人的經解得不好
00:14:12
那是你的自己心境的關係
00:14:15
你心境沒有到那裡 你不會體悟到那裡
00:14:20
簡單我曾去遇到好幾個 這裡的佛教徒來我家
00:14:29
他說老師啊 要請教你一個事情
00:14:31
我說好啊
00:14:34
你說唸經沒有用 唸佛沒有用
00:14:41
是不是真的
00:14:43
我說你聽到什麼經
00:14:46
你金剛經在說啊
00:14:47
我說是啊
00:14:49
不過我師父哦
00:14:52
說唸佛會去西方
00:14:55
唸經他會脫生死
00:14:59
若這樣我師父說的話 對還是不對
00:15:03
我說對啊
00:15:06
我師父說的話若是對
00:15:09
老師你說的話對還是不對
00:15:11
我說對啊
00:15:12
我聽不懂了
00:15:14
我說你怎樣聽不懂
00:15:15
我師父說的話也對 老師你說話也對
00:15:20
不然什麼人不對啦 這樣說
00:15:23
我說你的心境的關係啊
00:15:26
你師父跟你說
00:15:29
你唸佛 將來會作佛 對不對
00:15:34
你唸佛 將來會去西方 對不對
00:15:37
他說是啊
00:15:38
將來是什麼時候你知道嗎 我這樣跟他說
00:15:42
明天也是將來 後天也將來
00:15:44
明年也將來 再十年後也將來
00:15:47
下輩子也將來啊 對不對
00:15:50
你就努力唸佛
00:15:52
這世若沒有作佛 下一世再唸
00:15:55
下一世若沒有作佛 下下一世再唸
00:15:58
你要唸十世 唸百世 唸千世也不知道啊
00:16:01
你唸到最後
00:16:03
有一日你若開悟 你就會作佛啊
00:16:06
你師父哪有騙你
00:16:07
沒有騙你啊
00:16:09
老師你呢
00:16:11
我說唸佛沒有用 你就是不知道裡面的道理
00:16:15
你只有唸佛有用嗎
00:16:17
你只有唸 若沒有修養
00:16:21
貪瞋痴不戒除 六度沒有修
00:16:25
若這樣你有辦法去作佛嗎
00:16:33
就好比像去銀行門口 看人家在數錢
00:16:36
看人家在數錢很高興
00:16:39
不過那些的錢你空數 也沒有你的 對不對
00:16:43
你要錢 要錢就要去賺啊
00:16:45
不然難道有辦法 銀行那些錢算一算拿給你
00:16:48
那不可能的啊 對不對
00:16:52
你一定就要修功修果
00:16:55
功果修得圓滿
00:16:57
六度要修的圓滿
00:17:00
你努力唸佛
00:17:02
自然有一日你就會作佛
00:17:06
這樣唸佛就沒有用
00:17:07
我說很有用
00:17:10
若初學唸佛不錯哦
00:17:12
怎樣不錯
00:17:13
起碼會改到現世的三業
00:17:19
眼前的三業
00:17:22
什麼叫做三業
00:17:24
三業就是身業 心業 口業
00:17:32
你在唸佛 你不會去罵人家啊
00:17:35
嘴巴就在唸佛了 你怎麼會去罵人
00:17:38
你就不會造口業啊
00:17:40
對不對
00:17:41
你若在唸佛的期間
00:17:43
你難道會跑去酒家喝酒
00:17:46
跑去茶室去那裡風流
00:17:48
你絕對不會啊
00:17:49
你就不會造身業啊
00:17:52
你顧唸佛心就專注 在那個佛的地方
00:17:56
你心就不會妄念 不會胡思妄想啊
00:18:00
你就不會造心業啊
00:18:02
對不對
00:18:03
你三業若沒造
00:18:05
你就不會墮落三惡道
00:18:07
將來從三善道去
00:18:09
是怎麼樣不好
00:18:10
你師父沒有騙你啦
00:18:12
你將來會作佛啦
00:18:14
不是這一世會作佛啦
00:18:16
這樣我知道了
00:18:20
這是境界的問題啊
00:18:23
所以你在解經的人啊
00:18:26
心境沒有到那裡 沒有辦法解到那裡
00:18:29
像仁也一樣啊
00:18:31
若一般解仁都說這個慈
00:18:35
若真正要學先天法
00:18:38
這個仁是指悲
00:18:40
不一樣
00:18:42
慈跟悲都可以說是仁
00:18:45
你在政治上一個做好的官
00:18:49
也可以說仁
00:18:52
比如說一個醫生 若很有道德
00:18:55
也可以說是仁 對不對
00:18:58
那仁的範圍是很廣
00:19:01
所以現在這句話是 我們老娘說的
00:19:10
她說以仁為旨 對不對
00:19:14
這句話看誰說的
00:19:16
若普通人說的 說這個仁就說慈啦
00:19:20
對不對
00:19:21
她是我們眾生的老 這個仁絕對是要拔你的苦
00:19:26
不是要賜你的樂而已 你就要瞭解這樣子
00:19:31
所以我們今晚 說來到這裡時間就差不多
00:19:35
對於這個仁 孔子說的仁
00:19:39
真正要比較這個佛家的悲 你要怎樣去比較
00:19:45
《下集待續》 更精采的內容 休息一下後繼續觀看下一集
【短篇版】佛規諭錄
32/140部影片
【短篇版】佛規諭錄01-1
【短篇版】佛規諭錄01-2
【短篇版】佛規諭錄01-3
【短篇版】佛規諭錄01-4
【短篇版】佛規諭錄01-5
【短篇版】佛規諭錄01-6
【短篇版】佛規諭錄02-1
【短篇版】佛規諭錄02-2
【短篇版】佛規諭錄02-3
【短篇版】佛規諭錄02-4
【短篇版】佛規諭錄02-5
【短篇版】佛規諭錄02-6
【短篇版】佛規諭錄02-7
【短篇版】佛規諭錄03-1
【短篇版】佛規諭錄03-2
【短篇版】佛規諭錄03-3
【短篇版】佛規諭錄03-4
【短篇版】佛規諭錄03-5
【短篇版】佛規諭錄03-6
【短篇版】佛規諭錄04-1
【短篇版】佛規諭錄04-2
【短篇版】佛規諭錄04-3
【短篇版】佛規諭錄04-4
【短篇版】佛規諭錄04-5
【短篇版】佛規諭錄04-6
【短篇版】佛規諭錄05-1
【短篇版】佛規諭錄05-2
【短篇版】佛規諭錄05-3
【短篇版】佛規諭錄05-4
【短篇版】佛規諭錄05-5
【短篇版】佛規諭錄05-6
【短篇版】佛規諭錄06-1
【短篇版】佛規諭錄06-2
【短篇版】佛規諭錄06-3
【短篇版】佛規諭錄06-4
【短篇版】佛規諭錄06-5
【短篇版】佛規諭錄06-6
【短篇版】佛規諭錄06-7
【短篇版】佛規諭錄07-1
【短篇版】佛規諭錄07-2
【短篇版】佛規諭錄07-3
【短篇版】佛規諭錄07-4
【短篇版】佛規諭錄07-5
【短篇版】佛規諭錄07-6
【短篇版】佛規諭錄08-1
【短篇版】佛規諭錄08-2
【短篇版】佛規諭錄08-3
【短篇版】佛規諭錄08-4
【短篇版】佛規諭錄08-5
【短篇版】佛規諭錄08-6
【短篇版】佛規諭錄09-1
【短篇版】佛規諭錄09-2
【短篇版】佛規諭錄09-3
【短篇版】佛規諭錄09-4
【短篇版】佛規諭錄09-5
【短篇版】佛規諭錄09-6
【短篇版】佛規諭錄09-7
【短篇版】佛規諭錄10-1
【短篇版】佛規諭錄10-2
【短篇版】佛規諭錄10-3
【短篇版】佛規諭錄10-4
【短篇版】佛規諭錄10-5
【短篇版】佛規諭錄10-6
【短篇版】佛規諭錄10-7
【短篇版】佛規諭錄11-1
【短篇版】佛規諭錄11-2
【短篇版】佛規諭錄11-3
【短篇版】佛規諭錄11-4
【短篇版】佛規諭錄11-5
【短篇版】佛規諭錄11-6
【短篇版】佛規諭錄11-7
【短篇版】佛規諭錄12-1
【短篇版】佛規諭錄12-2
【短篇版】佛規諭錄12-3
【短篇版】佛規諭錄12-4
【短篇版】佛規諭錄12-5
【短篇版】佛規諭錄12-6
【短篇版】佛規諭錄13-1
【短篇版】佛規諭錄13-2
【短篇版】佛規諭錄13-3
【短篇版】佛規諭錄13-4
【短篇版】佛規諭錄13-5
【短篇版】佛規諭錄13-6
【短篇版】佛規諭錄14-1
【短篇版】佛規諭錄14-2
【短篇版】佛規諭錄14-3
【短篇版】佛規諭錄14-4
【短篇版】佛規諭錄14-5
【短篇版】佛規諭錄14-6
【短篇版】佛規諭錄15-1
【短篇版】佛規諭錄15-2
【短篇版】佛規諭錄15-3
【短篇版】佛規諭錄15-4
【短篇版】佛規諭錄15-5
【短篇版】佛規諭錄15-6
【短篇版】佛規諭錄16-1
【短篇版】佛規諭錄16-2
【短篇版】佛規諭錄16-3
【短篇版】佛規諭錄16-4
【短篇版】佛規諭錄16-5
【短篇版】佛規諭錄16-6
【短篇版】佛規諭錄17-1
【短篇版】佛規諭錄17-2
【短篇版】佛規諭錄17-3
【短篇版】佛規諭錄17-4
【短篇版】佛規諭錄17-5
【短篇版】佛規諭錄17-6
【短篇版】佛規諭錄18-1
【短篇版】佛規諭錄18-2
【短篇版】佛規諭錄18-3
【短篇版】佛規諭錄18-4
【短篇版】佛規諭錄18-5
【短篇版】佛規諭錄18-6
【短篇版】佛規諭錄19-1
【短篇版】佛規諭錄19-2
【短篇版】佛規諭錄19-3
【短篇版】佛規諭錄19-4
【短篇版】佛規諭錄19-5
【短篇版】佛規諭錄19-6
【短篇版】佛規諭錄20-1
【短篇版】佛規諭錄20-2
【短篇版】佛規諭錄20-3
【短篇版】佛規諭錄20-4
【短篇版】佛規諭錄20-5
【短篇版】佛規諭錄20-6
【短篇版】佛規諭錄21-1
【短篇版】佛規諭錄21-2
【短篇版】佛規諭錄22-1
【短篇版】佛規諭錄22-2
【短篇版】佛規諭錄22-3
【短篇版】佛規諭錄23-1
【短篇版】佛規諭錄23-2
【短篇版】佛規諭錄23-3
【短篇版】佛規諭錄24-1
【短篇版】佛規諭錄24-2
【短篇版】佛規諭錄25-1
【短篇版】佛規諭錄25-2
【短篇版】佛規諭錄25-3
【短篇版】佛規諭錄26-1
【短篇版】佛規諭錄26-2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30112003966
cbad6794-c657-4056-87ab-bd422098d137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