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短篇版】佛規諭錄05-6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短篇版】佛規諭錄05-6
298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4年02月0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0:00
《前情提要》 欲觀看完整影片 請搜尋「佛規諭錄」
00:00:49
若有比丘
00:00:53
為人說法
00:00:56
思惟我為彼人說法
00:01:01
令彼信敬我
00:01:04
能與我多飲食 錢財等作說者
00:01:10
是名不淨說法
00:01:14
若有比丘
00:01:16
為人說法
00:01:18
欲使聽者
00:01:21
證解佛法
00:01:24
除現世苦
00:01:26
離諸煩惱
00:01:28
能使聽者
00:01:31
聞其所說
00:01:33
如說修行
00:01:35
如是說者
00:01:37
名為清淨慈悲說法
00:01:42
長阿含經是釋迦佛祖說的
00:01:48
釋迦佛祖說
00:01:50
假如若有人出家人
00:01:53
比丘 比丘就是出家人
00:01:56
說假如若有人出家人
00:02:00
站台上對人講道理
00:02:03
他心裡就想
00:02:06
說我對眾人在講道理
00:02:10
可以讓眾人 來相信我來尊敬我
00:02:16
可以拿很多東西 拿很多錢來給我
00:02:23
你若用這樣來說法
00:02:26
看有辦法緣金箱 錢投多一點嗎
00:02:29
看有人拿東西來進貢 來送我跟我供養嗎
00:02:35
若這樣這個名字 就是叫做不淨說法
00:02:39
不乾淨的說法
00:02:43
假如若是有出家人
00:02:46
他對人講道理
00:02:50
想要讓所聽的人
00:02:54
會去瞭解這個佛法
00:02:57
有辦法除去現世的苦惱
00:03:01
有辦法離開所有的煩惱
00:03:05
可以讓聽的人
00:03:08
聽到道理之後
00:03:10
照我說的話去修行
00:03:13
你若這樣來說道理
00:03:15
這個名字就是叫做 清淨慈悲的說法
00:03:21
所以講道理有的就有清淨
00:03:24
有的就沒有清淨
00:03:26
清淨就是乾淨啊
00:03:29
不清淨就是骯髒
00:03:32
這是針對一些出家眾說的
00:03:37
但是若對於在家眾
00:03:40
在優婆塞戒經 裡面一句話這樣說
00:03:45
不淨說法者
00:03:48
以利養故
00:03:51
名曰垢穢
00:03:54
為賣法
00:03:57
優婆塞是我們在家居士
00:04:02
出家叫做比丘
00:04:04
在家叫做優婆塞
00:04:07
我們前面 那是對出家眾說的
00:04:11
現在這部經 是對在家的居士說的
00:04:16
很多人說出家人 不可以做生意
00:04:20
在家修行做生意沒關係
00:04:25
當然做生意沒關係
00:04:28
不過談道就不談錢
00:04:32
你若在講道 就不可以做生意
00:04:36
所以優婆塞戒經說
00:04:38
不淨說法者
00:04:40
以利養故
00:04:41
名為垢穢
00:04:43
為賣法
00:04:45
什麼叫做不淨說法
00:04:47
就是為了利益你要生活
00:04:51
這就是骯髒
00:04:54
這就是擔經在賣啦
00:04:57
你站在台上 無論電視台還是電台
00:05:03
講道就不可以做生意
00:05:05
要做生意 你另外開一個節目
00:05:11
不要講道
00:05:12
下去做沒有關係
00:05:15
所以道跟生意 要離開才對
00:05:20
所以修真錄才說
00:05:23
在家眾以作生意計
00:05:28
而為人說法
00:05:30
其名曰賣法
00:05:33
若出家眾以利養故
00:05:36
為人說法
00:05:38
則名曰賣僧
00:05:42
修真錄說在家的修行人
00:05:47
來在做生意
00:05:49
什麼叫做生意
00:05:51
辭海說俗稱 經商 買賣曰生意
00:05:57
世俗就是說 在經商在做買賣
00:06:02
這叫做生意
00:06:04
等於說在家的人 你若在做生意
00:06:08
來對人講道理
00:06:11
這個名字就是叫做賣法
00:06:14
擔經在賣
00:06:16
你若出家眾 為了利益想要賺錢
00:06:22
對人講道理
00:06:26
這叫做賣僧
00:06:28
怎樣叫做賣僧
00:06:30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6:33
賣僧 指從事買賣之僧侶
00:06:38
又稱墮落僧
00:06:42
後轉指阿諛他人
00:06:47
唯念名聞 利養
00:06:50
而無道心之僧
00:06:54
佛光大辭典是佛教的 所有的術語典故
00:07:02
所寫的辭典
00:07:06
他說賣僧是什麼
00:07:08
就是指講道理 在做生意的出家人
00:07:14
有時候叫做墮落的出家人
00:07:19
後來呢 轉指什麼
00:07:22
阿諛奉承對這些的施主
00:07:29
只有他想到 這些的有錢人
00:07:33
名聞 這個 不能讀作「聞」 讀作聞
00:07:36
唯念名聞就是 找一些地方的有錢人
00:07:41
可以來拿錢跟他供養
00:07:45
都沒有道心
00:07:46
只有想要人家的緣金 要人家的錢財的出家人
00:07:51
這叫做賣僧
00:07:52
也可以說墮落僧
00:07:57
所以呢 釋迦佛祖在世
00:07:59
祂就很討厭 講道來在賺錢
00:08:05
不然為什麼老師 會那麼強力反對說
00:08:09
談道不談錢
00:08:11
絕對很反對人家說 講道理來在做生意
00:08:20
不是叫你講道理的人 不能做生意
00:08:23
是講道理不能做生意
00:08:26
你要注意這一點
00:08:28
不然你話若聽錯 糟糕了
00:08:30
聽錯說在講道的人 不能做生意
00:08:33
你叫他吃飯要從哪來
00:08:35
對不對
00:08:36
生意跟道要分開就對了
00:08:41
你道理若說完
00:08:43
像我現在 說完下台回去我家
00:08:46
做生意沒有關係
00:08:48
但是像台上 就不能講生意啊
00:08:51
我修行人我不會騙你啦
00:08:53
我這多好 又多好這樣子
00:08:55
借那個道來在做生意 這樣不行
00:08:59
若這樣就是變成犯法
00:09:02
這個死後 都要去地獄特別區受刑
00:09:05
我沒有騙你
00:09:07
對於這個地獄特別區 以前我就曾說給你聽過啊
00:09:20
今晚說來這時間就到了
00:09:22
我們就暫且告一段落
00:09:24
現在我們這部佛規諭錄
00:09:30
是現在才在說序文而已
00:09:33
這些的序文說完
00:09:35
就要進入我們母娘交代 這些的戒律
00:09:39
你要怎樣去修
00:09:41
這是我們一貫道 戒律的書就對了
00:09:48
在座同修
00:09:50
大家晚安
00:09:53
我們這次說這個佛規諭錄
00:09:58
今晚你現在把它翻第六頁
00:10:10
第六頁從第八字開始
00:10:1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10:19
又因浩劫溺世
00:10:28
欲行大道扶危濟困
00:10:34
必先洞悉其明路
00:10:38
以佛規為重
00:10:41
佛規若曉
00:10:43
行之事覺容易
00:10:47
否則智勇貫天
00:10:50
亦不足其大矣
00:10:53
欲顯大道之威嚴
00:10:57
須遵行佛規
00:11:00
倘若不然
00:11:03
難挽頑童
00:11:07
醒覺金線矣
00:11:11
他說現在在這個劫數當中 這個社會
00:11:19
你想說要來行這個大道
00:11:23
要來幫助一些 這些不懂道理的人
00:11:28
你首先要瞭解這條明路
00:11:34
這條明路是什麼
00:11:35
就是這個佛規最要緊
00:11:39
佛規你若會瞭解
00:11:43
你要做的事情
00:11:45
就會感覺很容易
00:11:48
若沒有雖然說你頭腦很好
00:11:51
人很勇敢
00:11:54
但是這個道 就沒有辦法廣大
00:11:59
你今天要顯著 這個大道的威嚴
00:12:04
需要你就要遵行這個佛規
00:12:08
假如若是沒有
00:12:10
你就沒辦法 來挽回這些亂七八糟的人
00:12:16
要來醒覺會瞭解這個金線
00:12:21
又再接下去
00:12:23
皇以仁為旨
00:12:27
眾生豈無慈悲之念
00:12:32
對這句話現在 看本人一個評論做參考
00:12:40
佛規諭錄云皇以仁為旨
00:12:48
眾生豈無慈悲之念
00:12:52
此仁乃佛家所謂之悲也
00:12:58
今人談仁
00:13:00
以為慈則是仁
00:13:03
此惟知其半而已矣
00:13:07
慧能云
00:13:09
度名雖一
00:13:11
用處不同
00:13:13
愚叟云
00:13:16
仁名雖一
00:13:17
用處不同
00:13:19
其義亦異
00:13:21
此二義有相同之處
00:13:26
仁之含義
00:13:28
大體可以分三類
00:13:31
一真理的
00:13:34
二倫理的
00:13:36
三政治的
00:13:39
而以倫理方面為最多數
00:13:43
相等佛家之慈
00:13:46
真理方面的為最少
00:13:50
相等與佛家之悲
00:13:54
此言出於皇之口
00:13:57
故言仁當以指真理之仁
00:14:02
故孔子云
00:14:05
行仁為難
00:14:07
今將佛家之悲與儒家之仁
00:14:12
分別說明一下
00:14:16
愚叟翁是老師的道號
00:14:21
我本人做一個評論
00:14:25
他說現在 在佛規諭錄裡面這樣說
00:14:30
說皇是用這個仁 來做宗旨
00:14:36
眾生難道真正 沒有這個慈悲的念頭
00:14:42
這個仁等於 就是佛家所說的悲
00:14:49
當今的人來在說這個仁
00:14:53
都說這個慈就是仁
00:14:58
若說到這個仁就是慈
00:15:02
他是知道一半而已
00:15:05
慧能六祖這樣說
00:15:09
說度的名字雖然一個字
00:15:13
不過用的地方不一樣
00:15:15
道理就不同
00:15:19
這是六祖壇經 行由品第一裡面說的
00:15:24
我本人把它 做一個相同的說法
00:15:31
說這個仁的名字 雖然一個字
00:15:35
用的地方 不一樣道理就不同
00:15:40
這兩個意義有相同的地方
00:15:46
這個仁所包含的道理
00:15:51
大體可以把它 分作三個種類
00:15:56
第一就是真理的仁
00:16:00
第二就是倫理的仁
00:16:04
第三就是政治的仁
00:16:08
若用著倫理方面的仁 可以說最大多數
00:16:14
所以倫理的仁等於 就是跟佛家的慈一樣
00:16:20
所以我們才說仁慈 仁慈
00:16:24
若要真理方面的仁 就很少人說
00:16:31
這個真理方面的仁 等於跟佛家的悲
00:16:36
意思一樣
00:16:40
現在這句話
00:16:44
說皇以仁為旨
00:16:49
這句話出於皇的口
00:16:54
所以呢 應該這個仁字
00:16:57
就是要來指真理的仁
00:17:01
所以孔子呢 曾說 要行這個仁很困難
00:17:07
為什麼困難
00:17:08
若倫理的仁要做比較快
00:17:11
真理的仁要做很困難
00:17:15
所以現在 將這個佛家的悲
00:17:19
跟儒家的仁
00:17:21
來給它分別做一個說明
00:17:25
現在首先對於 這個注解第一的悲
00:17:28
來做一個解釋
00:17:3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17:40
《下集待續》 更精采的內容 休息一下後繼續觀看下一集
【短篇版】佛規諭錄
31/140部影片
【短篇版】佛規諭錄01-1
【短篇版】佛規諭錄01-2
【短篇版】佛規諭錄01-3
【短篇版】佛規諭錄01-4
【短篇版】佛規諭錄01-5
【短篇版】佛規諭錄01-6
【短篇版】佛規諭錄02-1
【短篇版】佛規諭錄02-2
【短篇版】佛規諭錄02-3
【短篇版】佛規諭錄02-4
【短篇版】佛規諭錄02-5
【短篇版】佛規諭錄02-6
【短篇版】佛規諭錄02-7
【短篇版】佛規諭錄03-1
【短篇版】佛規諭錄03-2
【短篇版】佛規諭錄03-3
【短篇版】佛規諭錄03-4
【短篇版】佛規諭錄03-5
【短篇版】佛規諭錄03-6
【短篇版】佛規諭錄04-1
【短篇版】佛規諭錄04-2
【短篇版】佛規諭錄04-3
【短篇版】佛規諭錄04-4
【短篇版】佛規諭錄04-5
【短篇版】佛規諭錄04-6
【短篇版】佛規諭錄05-1
【短篇版】佛規諭錄05-2
【短篇版】佛規諭錄05-3
【短篇版】佛規諭錄05-4
【短篇版】佛規諭錄05-5
【短篇版】佛規諭錄05-6
【短篇版】佛規諭錄06-1
【短篇版】佛規諭錄06-2
【短篇版】佛規諭錄06-3
【短篇版】佛規諭錄06-4
【短篇版】佛規諭錄06-5
【短篇版】佛規諭錄06-6
【短篇版】佛規諭錄06-7
【短篇版】佛規諭錄07-1
【短篇版】佛規諭錄07-2
【短篇版】佛規諭錄07-3
【短篇版】佛規諭錄07-4
【短篇版】佛規諭錄07-5
【短篇版】佛規諭錄07-6
【短篇版】佛規諭錄08-1
【短篇版】佛規諭錄08-2
【短篇版】佛規諭錄08-3
【短篇版】佛規諭錄08-4
【短篇版】佛規諭錄08-5
【短篇版】佛規諭錄08-6
【短篇版】佛規諭錄09-1
【短篇版】佛規諭錄09-2
【短篇版】佛規諭錄09-3
【短篇版】佛規諭錄09-4
【短篇版】佛規諭錄09-5
【短篇版】佛規諭錄09-6
【短篇版】佛規諭錄09-7
【短篇版】佛規諭錄10-1
【短篇版】佛規諭錄10-2
【短篇版】佛規諭錄10-3
【短篇版】佛規諭錄10-4
【短篇版】佛規諭錄10-5
【短篇版】佛規諭錄10-6
【短篇版】佛規諭錄10-7
【短篇版】佛規諭錄11-1
【短篇版】佛規諭錄11-2
【短篇版】佛規諭錄11-3
【短篇版】佛規諭錄11-4
【短篇版】佛規諭錄11-5
【短篇版】佛規諭錄11-6
【短篇版】佛規諭錄11-7
【短篇版】佛規諭錄12-1
【短篇版】佛規諭錄12-2
【短篇版】佛規諭錄12-3
【短篇版】佛規諭錄12-4
【短篇版】佛規諭錄12-5
【短篇版】佛規諭錄12-6
【短篇版】佛規諭錄13-1
【短篇版】佛規諭錄13-2
【短篇版】佛規諭錄13-3
【短篇版】佛規諭錄13-4
【短篇版】佛規諭錄13-5
【短篇版】佛規諭錄13-6
【短篇版】佛規諭錄14-1
【短篇版】佛規諭錄14-2
【短篇版】佛規諭錄14-3
【短篇版】佛規諭錄14-4
【短篇版】佛規諭錄14-5
【短篇版】佛規諭錄14-6
【短篇版】佛規諭錄15-1
【短篇版】佛規諭錄15-2
【短篇版】佛規諭錄15-3
【短篇版】佛規諭錄15-4
【短篇版】佛規諭錄15-5
【短篇版】佛規諭錄15-6
【短篇版】佛規諭錄16-1
【短篇版】佛規諭錄16-2
【短篇版】佛規諭錄16-3
【短篇版】佛規諭錄16-4
【短篇版】佛規諭錄16-5
【短篇版】佛規諭錄16-6
【短篇版】佛規諭錄17-1
【短篇版】佛規諭錄17-2
【短篇版】佛規諭錄17-3
【短篇版】佛規諭錄17-4
【短篇版】佛規諭錄17-5
【短篇版】佛規諭錄17-6
【短篇版】佛規諭錄18-1
【短篇版】佛規諭錄18-2
【短篇版】佛規諭錄18-3
【短篇版】佛規諭錄18-4
【短篇版】佛規諭錄18-5
【短篇版】佛規諭錄18-6
【短篇版】佛規諭錄19-1
【短篇版】佛規諭錄19-2
【短篇版】佛規諭錄19-3
【短篇版】佛規諭錄19-4
【短篇版】佛規諭錄19-5
【短篇版】佛規諭錄19-6
【短篇版】佛規諭錄20-1
【短篇版】佛規諭錄20-2
【短篇版】佛規諭錄20-3
【短篇版】佛規諭錄20-4
【短篇版】佛規諭錄20-5
【短篇版】佛規諭錄20-6
【短篇版】佛規諭錄21-1
【短篇版】佛規諭錄21-2
【短篇版】佛規諭錄22-1
【短篇版】佛規諭錄22-2
【短篇版】佛規諭錄22-3
【短篇版】佛規諭錄23-1
【短篇版】佛規諭錄23-2
【短篇版】佛規諭錄23-3
【短篇版】佛規諭錄24-1
【短篇版】佛規諭錄24-2
【短篇版】佛規諭錄25-1
【短篇版】佛規諭錄25-2
【短篇版】佛規諭錄25-3
【短篇版】佛規諭錄26-1
【短篇版】佛規諭錄26-2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30112003965
36dd5e4f-a592-46c2-9724-6a97252a2153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