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佛教宗派概論38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佛教宗派概論38
4412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0年06月1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3:01
說到佛教宗派概論
00:03:06
說到禪宗
00:03:10
這禪宗現在剛 談到禪宗的祖師
00:03:16
我們昨天來講 初祖迦葉尊者
00:03:23
迦葉尊者是一位有錢人
00:03:26
但是他甘願修頭陀之行
00:03:31
但是這頭陀行
00:03:34
全部有十六種的頭陀行
00:03:40
一般經論都取十二種
00:03:45
不同本的經論 有一些寫不一樣
00:03:52
所以昨天我們 引述佛學大辭典
00:03:57
今晚來看佛光大辭典
00:03:59
另外一個說法
00:04:01
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這段文
00:04:05
頭陀謂去除塵垢煩惱
00:04:12
苦行之一
00:04:15
又作譯名多皆略
00:04:20
意即對衣食住等
00:04:24
棄其貪著以修鍊身心
00:04:30
對日常生活立如下 之十二種修行規定
00:04:37
即稱十二頭陀行
00:04:41
一住阿蘭若處
00:04:44
離世人居處 而住於安靜之處
00:04:50
二常行乞食
00:04:53
三次第乞食
00:04:56
不分貧富之家 而沿門托鉢
00:05:00
四受一法食一日一食
00:05:05
五節量食 指即鉢中只受一團飯
00:05:12
六中後不得飲漿
00:05:16
中食之後不再飲漿
00:05:20
七著弊衲衣
00:05:25
八但三衣 除三衣外無多餘衣
00:05:32
九塚間住 住於墓地
00:05:37
十樹下止
00:05:40
十一露地坐 坐於露天
00:05:45
十二但坐不臥 常坐不橫臥
00:05:50
頭陀則能耐艱苦 之行腳修行之意
00:05:57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06:01
頭陀
00:06:04
就是說去除很多煩惱
00:06:10
一種苦修方法之一
00:06:16
這頭陀另外翻譯 但是這翻譯名字很多
00:06:21
簡略起來
00:06:23
意思是說無論對穿 無論吃無論住這三樣
00:06:32
要去除貪欲的心
00:06:36
要來修練 我們的身體和我們的心
00:06:40
對於日常的生活
00:06:43
來建立後續要講的 這十二種修行的規定
00:06:49
這就是叫十二頭陀行
00:06:53
第一就是住阿蘭若處
00:06:57
就是離開 世間人在住的地方
00:07:01
要住安靜的地方
00:07:04
好比沒人到得了的地方
00:07:06
不能有鄰居 有房子存在的地方
00:07:11
第二就是要永久去乞食
00:07:16
不能說自己煮來吃 或是讓人家請都不能
00:07:21
一定要用乞食
00:07:23
第三一定要 照順序去乞食
00:07:28
不管是貧窮或是有錢
00:07:31
要照順序去分
00:07:33
不能這家有錢我才去分
00:07:36
這家沒錢我不要去分
00:07:38
不能這樣
00:07:40
第四就是受一法食
00:07:43
就是一天吃一餐
00:07:46
第五就是節量食
00:07:49
假使我們去分的中間
00:07:51
若有一家捏一團飯 放在鉢的裡面
00:07:58
你就不能再去分了
00:08:00
你一口飯 都不能再去分了
00:08:04
第六吃午餐後 不能再喝漿露
00:08:11
就像豆漿米漿 或是果汁這些都不能喝
00:08:17
等於中食之後不再飲漿
00:08:22
這漿等於是稠稠的東西
00:08:26
你若豆漿米漿 都會吃的飽
00:08:28
不能吃這些東西
00:08:31
第七穿破衣服
00:08:34
就是穿糞掃衣
00:08:37
第八只能穿三衣
00:08:41
就是一件內衣 一件外衣一件出外的衣服
00:08:46
除了這三件衣服外
00:08:50
不能再有其他的衣服
00:08:53
第九塚間住 就是住在墳墓
00:08:58
第十就是樹下止 就是住在樹下
00:09:03
第十一露地坐 就是坐在露天的地方
00:09:09
第十二但坐不臥
00:09:13
時常坐著睡 不能躺著睡
00:09:20
這頭陀就是要讓你忍耐 痛苦的修行方法這個意思
00:09:28
現在照佛光大辭典 跟昨天講的佛學大辭典
00:09:35
裡面有二條不太一樣
00:09:39
所以現在拿這二條 做個比較來寫上黑板
00:09:43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跟 佛光大辭典這二條的比較
00:09:52
不過我們不用唸 就這樣解釋就好了
00:09:58
在佛學大辭典說
00:10:01
第一條要穿糞掃衣
00:10:05
但是佛光大辭典第七條
00:10:08
一樣寫要穿糞掃衣
00:10:12
佛學大辭典 第二條說要穿三衣
00:10:17
但是佛光大辭典在第八條
00:10:20
他也說要穿三衣
00:10:23
佛學大辭典 第三條說自行乞食
00:10:28
佛光大辭典同樣也寫
00:10:31
第二條說自行乞食
00:10:36
佛學大辭典 第四條說不能吃點心
00:10:43
但是佛光大辭典沒有
00:10:47
這條佛光大辭典沒有
00:10:49
但是佛光大辭典 第三條說次第乞食
00:10:57
不分有錢沒錢 一家一家乞食
00:11:00
但是佛學大辭典沒這條
00:11:04
這條就是有差異的地方
00:11:10
佛學大辭典 第五條說吃一餐
00:11:14
但是佛光大辭典 同樣第四條說吃一餐
00:11:20
佛學大辭典 第六條說節量食
00:11:24
佛光大辭典 第五條也一樣
00:11:30
佛學大辭典第七條 說要住在偏僻的地方
00:11:35
但是佛光大辭典 第一條也寫一樣
00:11:39
第八條說要住墳墓
00:11:43
但是佛光大辭典 第九條也是一樣
00:11:48
在佛學大辭典 第九條說住樹下
00:11:54
在佛光大辭典 第十條也寫一樣
00:11:59
佛學大辭典第十條說 要坐露天的地方
00:12:05
但是佛光大辭典 第十一條也是一樣
00:12:10
佛學大辭典第十一條
00:12:13
說若有草地 就可以在那住
00:12:18
但是佛光大辭典 沒有這一條
00:12:21
沒有第十一這條
00:12:24
但是他第六條說
00:12:27
吃午餐後不能喝豆漿 豆醬米漿這些東西
00:12:34
佛學大辭典沒有這一條
00:12:38
第十二 佛學大辭典說常坐不臥
00:12:43
只有坐著睡沒有躺著睡
00:12:46
在佛光大辭典也一樣
00:12:50
現在相差兩條
00:12:53
兩條就是不吃點心 跟坐在草地的地方
00:13:03
這兩條佛光大辭典沒有
00:13:05
但是照次第乞食
00:13:09
跟中午過後 不能喝會飽的
00:13:13
豆漿米漿這些東西
00:13:16
佛學大辭典沒有
00:13:18
等於十二條中 再多這兩條變十四條
00:13:23
我們昨天說 頭陀行有十六條
00:13:26
其他在兩條是什麼
00:13:28
因為老師還沒查證到那
00:13:30
我沒辦法說
00:13:32
總共頭陀行有十六條 讓你去修就對了
00:13:38
現在繼續對於 迦葉尊者的修行
00:13:44
另外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0:13:47
現在來看黑板
00:13:51
傳法正宗記
00:13:54
付法藏第一祖摩訶迦葉
00:13:59
本摩竭陀國人
00:14:03
出於婆羅門氏之大富豪家
00:14:08
先捨家財
00:14:10
入三以頭陀法自修行
00:14:14
及佛成道
00:14:17
遂歸之為師
00:14:20
後成付法藏第一祖
00:14:24
乃以期法印 傳之阿難為第二祖
00:14:32
現在傳法正宗記說
00:14:36
付法藏的第一祖
00:14:39
等於是禪宗的第一祖
00:14:42
這摩訶迦葉
00:14:45
我們上期有講完了
00:14:47
這字不能念做葉 讀做葉
00:14:51
本來是摩竭陀國的人
00:14:55
他出生在婆羅門
00:15:01
是很有錢的人
00:15:04
這個婆羅門在 印度最高級的種族
00:15:10
他所有的財產都捨掉
00:15:15
就入山用這個 苦修法自己修行
00:15:22
因為那時釋迦還沒出來
00:15:26
到最後釋迦佛祖成道
00:15:31
就這樣拜釋迦為師
00:15:36
才成就付法藏的第一祖
00:15:41
之後將法印傳給阿難
00:15:46
所以阿難為第二祖
00:15:51
另外來看 景德傳燈錄的解釋
00:15:55
現在看景德傳燈錄這段文
00:16:02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
00:16:08
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
00:16:12
實相無相微妙正法
00:16:15
付於迦葉
00:16:18
第一祖摩訶迦葉
00:16:23
摩竭陀國人也
00:16:26
姓婆羅門
00:16:31
在景德傳燈錄裡面記載
00:16:36
釋迦佛祖祂說法四十九年
00:16:43
從祂的清淨法眼涅槃妙心
00:16:47
實相無相微妙正法
00:16:51
等於了脫生死的先天法門
00:16:58
來交待迦葉尊者
00:17:03
所以這摩訶迦葉 算是第一祖
00:17:08
這摩訶迦葉 是摩竭陀國的人
00:17:14
姓婆羅門
00:17:17
對於婆羅門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注解
00:17:22
婆羅門天竺四姓之一
00:17:27
佛學大辭典說婆羅門
00:17:31
是天竺國天竺就是印度
00:17:34
是印度四個姓 的其中一個姓
00:17:40
再看佛學大辭典
00:17:44
四姓一婆羅門
00:17:48
或出家或在家
00:17:52
修淨行而求涅槃者
00:17:57
二剎帝利
00:17:59
為王種統轄三姓者
00:18:04
三吠舍為商賈
00:18:09
四戍陀羅
00:18:12
舊云首陀為奴隸階級
00:18:17
四生中以婆羅門最尊貴
00:18:23
佛學大辭典說四姓
00:18:28
第一就是婆羅門
00:18:32
有的出家有的在家
00:18:35
就是修淨行 要求了脫生死的人
00:18:41
第二剎帝利
00:18:45
剎帝利就是王種
00:18:47
印度以前好幾百國
00:18:53
就是好像政治家就是
00:18:57
這剎帝利是來統轄三姓
00:19:02
三姓就是剎帝利 吠舍戍陀羅統管這三姓
00:19:11
第三就是吠舍就是生意人
00:19:16
第四戍陀羅 若舊的翻譯叫首陀羅
00:19:24
就是奴隸的階級 奴隸就是奴才的階級
00:19:30
在四姓的裡面 就是這婆羅門可說最尊貴
00:19:37
婆羅門最高級就是了
00:19:41
佛學大辭典是 比較簡單的說明
00:19:45
來看佛光大辭典 詳細的解釋
00:19:49
現在來看黑板
00:19:52
佛光大辭典
00:19:55
四姓
00:19:57
指古代印度四種社會階級
00:20:03
一婆羅門
00:20:05
乃指婆羅門教僧侶 及學者之司祭階級
00:20:13
為四姓中之最上位
00:20:17
二剎帝利
00:20:20
乃王族及士族之階級
00:20:25
掌管政治及軍事
00:20:29
為四姓中之第二位
00:20:33
三吠舍又作毘舍
00:20:40
乃從事農工商等平民階級
00:20:46
為四姓中之第三位
00:20:50
四首陀羅又作戍陀羅
00:20:55
乃指最下位之奴隸階級
00:20:59
終身以侍奉 前述三種姓為其本務
00:21:07
婆羅門妄計從梵天之口生
00:21:12
剎帝利從肩生 吠舍從臍生
00:21:19
首陀羅則從足生
00:21:22
釋尊即生於 四姓中之剎帝利族
00:21:28
然釋尊卻否定 種姓階級制度
00:21:34
認為四姓若歸依佛教
00:21:37
則皆為釋種無有差別
00:21:42
如四河入海悉成鹹味
00:21:49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21:53
說四個姓是指古代印度
00:22:00
有四種社會階級
00:22:04
第一就是婆羅門
00:22:07
就是指婆羅門教的出家人
00:22:12
跟一些學者全部 來管理宗教的階級
00:22:20
就是四姓其中的最上位
00:22:25
第二就是剎帝利
00:22:29
就是王族跟士族的階級
00:22:32
王族就是當國王 士族就是當官的
00:22:38
就是來掌管政治跟軍事
00:22:44
就是四姓其中的第二位
00:22:49
第三就是吠舍 有時叫做毘舍
00:22:55
就是種田人做工做生意
00:23:01
這些貧民的階級
00:23:05
是四姓裡面的第三位
00:23:09
第四就是首陀羅
00:23:12
有時叫戍陀羅
00:23:16
就是指最下位的奴隸階級
00:23:22
終身整輩子要來 侍奉前面所講的
00:23:28
婆羅門刹帝利 跟吠舍這三種姓
00:23:36
為他服務當奴才
00:23:40
婆羅門自己亂講說 他是梵天的嘴生出來的
00:23:49
若刹帝利從肩膀生出來的
00:23:54
吠舍是肚臍生出來的
00:23:58
首陀羅是梵天 腳底生出來的
00:24:04
釋迦佛祖是生在 四姓中的第二刹帝利族
00:24:13
但是釋迦佛祖祂不贊成 這種姓階級這個制度
00:24:21
祂不暫成四姓不平等
00:24:24
祂不暫成
00:24:26
祂認為說這四個姓 假使來皈依佛教後
00:24:33
全部階級都平等
00:24:37
沒有什麼差別
00:24:40
好比四條的河水流入海裡
00:24:46
都變成鹹味都同樣一個味
00:24:50
無論這四條流的河水
00:24:53
無論是甜的無論是苦的 無論是淡的流入海裡
00:24:59
那個水都一樣鹹味
00:25:02
意思說你若信佛教以後
00:25:05
就沒有階級的分別
00:25:08
所以釋迦佛祖徒弟 其中也有奴才出身的
00:25:13
也有生意人出身的
00:25:15
祂說你若來信佛教以後
00:25:18
全部都平等了
00:25:22
對於大迦葉
00:25:27
為什麼釋迦佛祖 依缽來傳給祂
00:25:34
我本人作個評論
00:25:36
我們現在寫上黑板
00:25:39
現在來看愚叟翁這條評論
00:25:45
大迦葉本是婆羅門貴族
00:25:50
又是大富豪之人
00:25:54
有勢多財貧賤之人
00:25:59
令他苦修苦行都難矣
00:26:04
大迦葉大貴大富
00:26:07
能捨名與利
00:26:11
世人誰能做得到
00:26:15
自古至今修道目的
00:26:19
亦為名亦為利而修者多
00:26:25
真為度化眾生而修者微矣
00:26:30
肉眼觀修行人
00:26:33
皆是是非顛倒
00:26:36
寺廟大徒眾多
00:26:39
即稱有道之士
00:26:43
若苦修苦行之士
00:26:45
即稱為無道
00:26:48
惟有法眼之人
00:26:50
纔能看出其真修 亦者假修之面目矣
00:26:59
愚叟翁是老師的道號
00:27:03
老師做個評論這樣說
00:27:07
說大迦葉本來 是婆羅門的貴族
00:27:14
又是一位大有錢人
00:27:18
勢也有錢也有
00:27:22
若講艱苦人或沒地位的人
00:27:26
叫他苦修苦行都很困難
00:27:31
大迦葉是一位 有地位財富的人
00:27:37
能捨掉祂的名和利
00:27:42
世間人哪位做的到
00:27:46
自古代到現今
00:27:49
修道的目的是什麼
00:27:52
有的是為名
00:27:56
我廟蓋大間一點
00:28:00
徒弟收多一點
00:28:03
名聲透京城
00:28:06
有的為了利來開廟店
00:28:11
當佛棍神棍 這樣來修的人比較多
00:28:17
若要真正度化眾生 來修的人少之又少
00:28:23
不是沒有是很少
00:28:26
我們肉眼要來看修行人
00:28:31
大多數都是 是非顛倒
00:28:36
他廟若蓋大間徒弟又多
00:28:42
吃得肥肥裝得傻傻
00:28:45
頭髮剃光光 等待施主的緣金
00:28:49
這樣說他很有道
00:28:52
假使一位苦修苦行的修行人
00:28:56
說那有什麼道
00:28:59
連一間廟都沒辦法蓋
00:29:01
哪有什麼道
00:29:03
只有法眼的人
00:29:08
才能看出他真的在修 還是假的在修這個面目
00:29:16
所以釋迦佛祖看迦葉尊者 穿糞掃衣全身臭兮兮
00:29:25
大家看不起祂
00:29:27
釋迦祖說 來你來坐我旁邊
00:29:31
祂有辦法將了脫生死 的大法門依缽來傳給祂
00:29:38
這是釋迦佛祖 有這個佛眼法眼
00:29:41
不是一般眼睛像蛤蜊殼
00:29:44
好壞看不懂
00:29:48
我們今晚講到 這時間差不多
00:29:51
暫且告一段落
00:29:53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29:57
我們這次說到 佛教宗派概論
00:30:04
說到禪宗
00:30:07
禪宗自從迦葉尊者 來承受釋迦的依缽後
00:30:18
傳來到六祖剛好三十三祖
00:30:21
所以現在歷代祖師
00:30:25
一個一個作介紹
00:30:27
我們昨天介紹 第一祖迦葉尊者
00:30:33
今晚進一步來看 第二祖阿難尊者
00:30:38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0:40
現在來看 佛學大辭典這段文
00:30:45
阿難
00:30:46
阿難陀之略
00:30:50
譯曰歡喜慶喜
00:30:54
斛飯王之子
00:30:57
提婆達多之弟
00:31:00
佛之從弟
00:31:03
佛十大弟子之一
00:31:05
生於佛成道之夜
00:31:09
佛壽五十五歲
00:31:12
阿難二十五歲時出家
00:31:17
從侍佛陀二十五年
00:31:21
受持一切佛法
00:31:25
這裡面有一個 注解先來做說明
00:31:3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1:32
斛飯淨飯王之弟
00:31:37
釋尊之叔父也
00:31:41
佛學大辭典說斛飯
00:31:45
是釋迦佛祖的父親 淨飯王的弟弟
00:31:51
也是釋迦佛祖 的叔叔就是了
00:31:57
現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2:01
阿難應該說阿難陀
00:32:06
因為簡單講叫阿難
00:32:09
翻譯中國話 叫歡喜也是慶喜
00:32:15
是斛飯王的兒子
00:32:20
提婆達多的弟弟
00:32:23
也是釋迦佛祖的叔輩弟弟
00:32:28
釋迦佛祖 十大弟子其中一位
00:32:32
出世在釋迦成道那晚
00:32:38
釋迦佛祖年紀五十五歲
00:32:41
阿難剛二十五歲 的時候來出家
00:32:48
跟隨釋迦佛祖 身邊二十五年
00:32:53
可說是釋迦佛祖 所有的道理都研究徹底
00:32:59
所以後來才說 阿難是多聞第一道理在這
00:33:07
另外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0:33:11
現在來看黑板
00:33:14
阿難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00:33:20
出家後二十餘年間 為佛陀常隨弟子
00:33:28
善記憶
00:33:31
對於佛陀之說法 多能朗朗記誦
00:33:36
故譽為多聞第一
00:33:40
於佛陀生前未能開悟
00:33:45
佛陀入滅時悲而慟哭
00:33:50
後受摩訶迦葉教誡
00:33:54
發憤用功而開悟
00:33:57
於經典結集會中 被選為誦出經文者
00:34:05
據付法藏因緣傳卷二載
00:34:09
佛陀傳法予摩訶迦葉
00:34:13
摩訶迦葉後又傳法予阿難
00:34:17
故阿難為付法藏之第二祖
00:34:22
阿難於佛陀入滅後二十年
00:34:26
於殑伽河中游示寂
00:34:30
入寂前 將法付囑於商那和修
00:34:37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4:42
說阿難是釋迦佛祖 十大弟子其中一位
00:34:52
出家之後二十多年中
00:34:57
作為釋迦佛祖 跟隨在旁邊的徒弟
00:35:04
因為頭腦很好
00:35:07
對於釋迦佛祖講的道理
00:35:11
大多數都記住全部都會誦
00:35:18
所以大家稱讚 叫做多聞第一
00:35:23
在釋迦佛祖生前 無法開悟見性
00:35:32
到釋迦佛祖死之後 傷心開聲大哭
00:35:39
為什麼會開聲大哭
00:35:42
當時他們那些師兄弟 要集結釋迦經典
00:35:48
因為他沒見性 沒人要讓他參加
00:35:53
後來受大迦葉教訓勉勵
00:36:03
祂就認真用功來開悟見性
00:36:09
所以在結集經典時
00:36:12
大家選祂為誦出經文的人
00:36:17
所以每部經的寫如是我聞
00:36:21
如是就是下面的這些經
00:36:25
我就是阿難自己自稱
00:36:28
聞就是釋迦佛祖講的話
00:36:32
祂說我現在要講的話 我是聽師父講的
00:36:37
根據付法藏因緣傳 第二卷裡面記載
00:36:44
釋迦佛祖將 先天法門傳給大迦葉
00:36:50
大迦葉又傳這個法給阿難
00:36:56
所以阿難算起來 是這付法的第二祖
00:37:02
阿難在釋迦佛祖死之後
00:37:05
經過二十年
00:37:07
在殑伽河 中游中間快要皈空
00:37:13
祂快要死之前
00:37:16
將祂的法依缽 傳給商那和修
00:37:23
商那和修等於是 付法的第三祖
00:37:30
對於阿難第二祖
00:37:33
另外來看 傳法正宗記裡面所講的
00:37:37
現在來看傳法正宗記
00:37:42
第二祖阿難
00:37:45
姓剎帝利
00:37:49
斛飯王之子
00:37:52
釋迦如來之從弟
00:37:56
慕佛出家為佛侍者
00:38:01
乃以法付其弟子商那和修
00:38:07
傳法正宗記說
00:38:10
禪宗的第二祖是阿難
00:38:14
祂的姓是剎帝利
00:38:18
是斛飯王的兒子
00:38:21
#1:00:48釋迦佛祖的堂弟
00:38:25
因為羡慕釋迦佛祖出家 做釋迦跟隨的徒弟
00:38:34
後來將祂的法這個依缽 來傳給祂的徒弟商那和修
00:38:43
另外來看 景德傳燈錄裡面解釋
00:38:50
第二祖阿難王舍城人也
00:38:55
父斛飯王實佛之從弟也
00:39:00
梵語阿難陀
00:39:03
如來成道夜生
00:39:06
多聞博達智慧無礙
00:39:10
有一羅漢名商那和修
00:39:14
阿難知是法器
00:39:16
乃告之曰
00:39:18
昔如來以大法付大迦葉
00:39:24
迦葉入定而付我
00:39:27
我今將滅用傳於汝
00:39:31
汝受我教
00:39:33
阿難付法眼藏竟而入滅
00:39:39
現在景德傳燈錄說
00:39:42
禪宗的第二祖就是阿難
00:39:46
是王舍城的人
00:39:49
祂父親叫斛飯王
00:39:52
實在是釋迦佛祖的堂弟
00:39:56
梵語叫做阿難陀
00:39:59
釋迦佛祖成道那晚出世
00:40:04
因為祂多聞博達智慧無礙
00:40:11
有一位修羅漢道的人
00:40:14
名叫商那和修
00:40:17
阿難知道這是修行的人才
00:40:23
所以才對祂說
00:40:26
以前釋迦把了脫生死的法
00:40:32
交待給大迦葉
00:40:35
迦葉要入定前 將這個法傳給我
00:40:42
我今天快要死了
00:40:44
我將這個法傳給你
00:40:47
你受我的依缽
00:40:50
阿難將這依缽 傳給商那和修之後
00:40:56
就這樣入滅就這樣皈天去
00:41:01
這是第二祖阿難的史蹟
00:41:09
繼續看下去第三祖
00:41:12
這商那和修
00:41:13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1:16
現在看佛光大辭典
00:41:20
商那和修係阿難弟子
00:41:27
付法藏第三祖
00:41:30
摩突羅國人姓毘舍
00:41:37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1:40
商那和修是阿難的徒弟
00:41:46
也是禪宗的第三祖
00:41:50
是摩突羅國人姓毘舍
00:41:58
另外來看佛學大辭典解釋
00:42:03
商那和修
00:42:06
新作商諾迦縛娑
00:42:11
阿羅漢名 付法藏之第三祖也
00:42:16
見商諾迦縛娑條
00:42:22
佛學大辭典說商那和修
00:42:24
新的翻譯叫做商諾迦縛娑
00:42:30
是阿羅漢的名字
00:42:33
禪宗的第三祖
00:42:35
詳細看 商諾迦縛娑這個條目
00:42:41
佛學大辭典說
00:42:44
商諾迦縛娑
00:42:47
舊云商那和修
00:42:49
阿難之弟子也
00:42:52
佛學大辭典說
00:42:54
商諾迦縛娑
00:42:56
舊的翻譯叫商那和修
00:42:59
是阿難的徒弟
00:43:03
對於第三祖
00:43:05
另外來看 傳法正宗記裡面說明的
00:43:12
現在看黑板
00:43:15
傳法正宗記
00:43:17
第三祖商那和修
00:43:21
摩突國人姓毘舍
00:43:26
出家為阿難之徒
00:43:29
及其將入涅槃
00:43:32
乃以法付弟子優婆毱多
00:43:39
傳法正宗記說
00:43:41
第三祖是商那和修
00:43:44
是摩突國的人姓毘舍
00:43:50
出家當阿難的徒弟
00:43:54
祂要死之前
00:43:57
將這些法傳給 祂的徒弟優婆毱多
00:44:04
祂說姓毘舍
00:44:07
毘舍是什麼姓
00:44:09
現在來看佛光大辭典
00:44:12
毘舍又作吠舍
00:44:15
印度四姓之第三階級
00:44:19
指從農業畜牧工業商業等
00:44:24
生產事業之一般平民階級
00:44:29
佛光大辭典說毘舍
00:44:32
有時又作吠舍
00:44:35
是印度四個姓
00:44:38
四個姓就是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00:44:44
印度有四個姓第三階級
00:44:49
指做農或是養牛養羊 或是做工業商業等
00:44:59
做生產事業 一般平民的階級
00:45:05
一般都說吠舍 但是有時說毘舍
00:45:10
這是印度四個姓 階級裡面的一個
00:45:18
這傳法正宗記說 商那和修是第三祖
00:45:24
對於商那和修的史蹟
00:45:27
因為今晚無法再繼續
00:45:30
因時間已經到了 等明天再來講
00:45:36
今晚只有講到這為止
00:45:39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45:43
我們這次說到 禪宗歷代祖師的史蹟
00:45:51
昨天我們講到 第三祖商那和修
00:45:56
今晚最後來看
00:45:59
景德傳燈錄裡面 對於第三祖看法看說如何
00:46:05
現在來看景德傳燈錄
00:46:11
第三祖商那和修者
00:46:17
摩突羅國人也
00:46:22
尊者化度既久
00:46:26
思付正法尋於吒利國
00:46:33
得優波毱多以為給侍
00:46:41
因問毱多曰汝年幾耶
00:46:47
答曰我年十七
00:46:52
師曰汝身十七性十七耶
00:46:59
答曰師髮已白 為髮白耶心白耶
00:47:08
師曰我但髮白非心白耳
00:47:14
毱多曰我身十七 非性十七也
00:47:20
和修知是法器
00:47:24
後三年遂為落髮受具
00:47:30
乃告曰昔如來以 無上法眼藏付囑迦葉
00:47:39
展轉相授而至於我
00:47:43
我今付汝勿令斷絕
00:47:50
現在景德傳燈錄 裡面這段文這樣說
00:47:56
說禪宗的第三祖 叫做商那和修這個人
00:48:04
是摩突羅國的人
00:48:08
商那和修祂來化度
00:48:12
像似出去度化 世間人已經久了人也老了
00:48:20
祂就想說將 了脫生死的正法
00:48:25
要把衣缽傳給第四祖
00:48:30
一直找一直找找到吒利國
00:48:36
來得到優婆毱多
00:48:40
就帶在身邊來教導
00:48:45
有一日商那和修 來問這個優婆毱多
00:48:54
說你今年幾歲
00:48:58
優婆毱多就說 我今年十七歲
00:49:05
師就是商那和修
00:49:08
進一步問祂
00:49:12
說你的身體今年十七歲
00:49:16
你的佛性今年也十七歲嗎
00:49:20
當時優婆毱多應答
00:49:25
說師父啊
00:49:27
我看你頭髮已經白了
00:49:31
到底你頭髮白代表老
00:49:35
還是你的心已經老了
00:49:42
當時商那和修回答祂
00:49:49
我只有頭髮白是頭髮在老
00:49:54
但是我的心並沒老
00:49:58
優婆毱多就回答祂
00:50:01
我的身體今年十七歲
00:50:05
不過我的本性不是十七歲
00:50:09
祂為什麼這麼講
00:50:11
佛性是不生不滅啊
00:50:14
怎麼會讓你講幾歲
00:50:17
說我的身體是十七歲
00:50:19
不過我的佛性不是十七
00:50:24
商那和修知道 這是一位修行的人才
00:50:30
帶在身邊已經三年
00:50:36
因為我們出家人 二十歲才能當和尚
00:50:41
二十歲之前就是小沙彌
00:50:46
所以祂十七歲 經過三年剛好滿二十歲
00:50:52
將祂頭髮剃掉受具足戒
00:50:58
才對優婆毱多這樣說
00:51:03
說之前釋迦佛祖 用無上的法眼藏
00:51:11
這依缽傳給迦葉尊者
00:51:17
這迦葉尊者來傳給阿難
00:51:20
阿難才將這個法傳給我
00:51:25
我已經很多歲了
00:51:30
所以我今天將依缽傳給你
00:51:34
你就是第四祖
00:51:37
你這個法不能 斷絶掉這樣說
00:51:44
現在講起來 第三祖是商那和修
00:51:48
現在第四祖 等於是優婆毱多
00:51:54
現在繼續看第四祖的史蹟
00:51:58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0:52:02
優波毱多又作鄔波毱多
00:52:10
羅漢名見優婆毱多條
00:52:17
佛學大辭典說優波毱多
00:52:21
有時翻譯寫做鄔波毱多
00:52:27
是一位羅漢的名字
00:52:30
現在來看 優婆毱多這個條目
00:52:36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52:39
優婆毱多又作鄔波毱多
00:52:45
優婆毱多等
00:52:49
付法藏之第五祖
00:52:52
稱為無相佛
00:52:57
佛學大辭典說優婆毱多
00:53:01
但是翻譯有時叫鄔波毱多
00:53:06
有時又叫優婆毱多
00:53:10
這翻譯的名字很多 剩餘的省略
00:53:16
在付法藏的第五祖
00:53:20
稱呼叫什麼
00:53:22
稱呼叫無相佛
00:53:26
什麼叫無相佛
00:53:2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53:32
無相佛無相好之佛也
00:53:36
謂身不具三十二相 而其德與佛等也
00:53:43
付法藏傳三
00:53:46
優婆毱多稱無相好佛
00:53:54
佛學大辭典說無相佛
00:53:58
這個相是什麼
00:53:59
是我們人的貌相
00:54:03
就是沒有貌相好的佛
00:54:07
就是祂的身體無法像 釋迦佛祖有三十二相
00:54:15
但是祂的德性跟佛祖一樣
00:54:20
但是在付法藏三十二卷說
00:54:25
優婆毱多社會的人 稱呼叫說無相好佛
00:54:35
另外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0:54:38
優婆毱多為付法藏第四祖
00:54:46
又作憂波毱多鄔波毱多
00:54:52
優婆毱多 性慈愍聰慧具辯才
00:55:02
付法藏第三祖 商那和修知是法器
00:55:08
乃教以繫念之法
00:55:11
若起惡心則著黑石
00:55:17
若生善念則著白石
00:55:24
優婆毱多依教攝念
00:55:28
最初黑石多 漸漸黑白石相等
00:55:34
至滿七日唯見白石
00:55:38
得阿羅漢果
00:55:41
優婆毱多
00:55:43
大弘法化度眾無數
00:55:48
化緣事畢付法於提多迦
00:55:54
遂取滅度
00:55:59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56:01
優婆毱多是禪宗的第四祖
00:56:07
但是翻譯有時叫 憂波毱多鄔波毱多
00:56:14
因為翻譯的名字很多 都簡略起來
00:56:20
優婆毱多的性情 非常慈悲
00:56:24
人又非常有智慧
00:56:28
而且話又很會講
00:56:32
當時禪宗的 第三祖商那和修
00:56:37
知道祂是修行的人才
00:56:41
但是祂的妄念很多
00:56:44
就這樣教祂什麼
00:56:46
教祂繫念的法
00:56:48
假使祂內心生起惡心
00:56:54
就拿一顆黑石丟到甕裡面
00:57:00
假使心生起善念
00:57:03
祂就拿一顆 白石放在甕裡面
00:57:08
優婆毱多照祂師父 教祂的攝念
00:57:16
起初甕裡面全黑石頭
00:57:22
但漸漸到第三日第四日來
00:57:27
這黑石頭 白石頭大約一樣多
00:57:32
一個禮拜而已 經過一個禮拜
00:57:37
甕裡面全都 白石頭都沒有黑石頭
00:57:42
就得到阿羅漢果
00:57:45
說白一點 一個禮拜就見性了
00:57:50
可說修行不是多
00:57:53
有的學道理 學幾十年就學沒道
00:57:59
你若真的有辦法轉念來講
00:58:02
像這樣一個禮拜 祂就成正果了
00:58:07
這優婆毱多 大大來弘法感化世間人
00:58:15
可說度眾非常多
00:58:20
化緣這個事業完畢之後
00:58:25
但這個化緣你就要注意
00:58:28
這個化緣不是說 去跟人家分錢那種化緣
00:58:35
這個化緣後續會再講
00:58:39
所以這裡簡略沒跟你解釋
00:58:44
當時老了祂才 將依缽傳給提多迦
00:58:54
就這樣皈空去了
00:58:59
所以我們當今的律宗
00:59:02
就是從優婆毱多出來的
00:59:08
在佛光大辭典 這五部律裡面一句話
00:59:15
佛陀入滅後百年頃
00:59:19
付法藏第四祖優婆毱多 之下有曇無德等五弟子
00:59:28
同時於律藏衍出五部
00:59:32
統稱五部律
00:59:36
說釋迦佛祖 來皈佛以後經過一百年
00:59:43
這禪宗第四祖優婆毱多 下面有曇無德等五位徒弟
00:59:53
同時將律藏
00:59:56
律藏就是三藏之一
00:59:58
這律藏的裡面分成五部
01:00:04
把它發揚律宗出來
01:00:09
一般稱為五部律
01:00:13
話若講起來 這禪宗第四祖
01:00:17
可說是律宗的開山祖師
01:00:22
這樣說比較快
01:00:24
另外來看傳法正宗記
01:00:30
傳法正宗記
01:00:33
第四祖優婆毱多
01:00:38
吒利國人姓首陀
01:00:43
師商那和修
01:00:46
出家得道有異迹
01:00:52
號為無相好佛
01:00:56
度人最眾將入滅
01:01:00
遂以法付其弟子提多迦
01:01:08
傳法正宗記說
01:01:11
第四祖優婆毱多
01:01:16
是吒利國的人
01:01:20
祂的姓首陀
01:01:22
這首陀就是奴隸
01:01:26
祂師父叫商那和修
01:01:32
出家後得道
01:01:37
祂有很多顯化的事迹
01:01:43
一般稱祂為無相好佛
01:01:49
可說度人最多
01:01:52
祂要皈天之前
01:01:56
將這個依缽 傳給徒弟提多迦
01:02:04
現在說這個姓
01:02:06
因為我們印度分成四個姓
01:02:11
我們上期也有講過了
01:02:13
就是婆羅門 剎帝利吠舍跟首陀
01:02:19
對於首陀現在 來看佛光大辭典
01:02:25
首陀羅又作戍陀羅
01:02:28
簡稱首陀
01:02:31
為印度四姓中 地位最低之奴隸階級
01:02:38
從事擔死人除糞養雞豬
01:02:46
捕獵屠殺沽酒等卑賤職務
01:02:53
受婆羅門文化而備受壓迫
01:02:57
亦無任何宗教特權
01:03:01
釋尊對此主張四姓平等
01:03:05
並允許首陀羅階級出家
01:03:10
佛光大辭典說
01:03:13
首陀羅有時叫戍陀羅
01:03:18
簡單講首陀
01:03:22
是印度四姓中 地位最低的奴隸階級
01:03:30
全部做些擔棺材當撿骨師
01:03:39
或是擔糞或是養雞鴨養豬
01:03:44
或是打獵 或是殺畜牲或是釀酒等
01:03:51
這些比較下賤的職務
01:03:55
因為受婆羅門文化 受到很多壓迫
01:04:01
他沒有任何宗教的特權
01:04:04
沒資格拜神沒資格信宗教
01:04:09
釋迦佛祖對這個問題反對
01:04:14
所以來主張四姓平等
01:04:18
而且允許首陀羅 這奴隸階級也能出家
01:04:26
現在第四祖優婆毱多
01:04:30
是一位奴隸階級 是一位很好的人才
01:04:35
要不是釋迦佛祖 來設四姓平等
01:04:40
這永遠根本是個奴才
01:04:44
所以這優婆毱多 有一個很好的公案
01:04:48
我們禪宗的公案很好
01:04:51
因為今晚要講沒辦法
01:04:53
等明天再來講 優婆毱多一個公案
01:04:58
今晚講到這為止
佛教宗派概論
38/80部影片
佛教宗派概論01
佛教宗派概論02
佛教宗派概論03
佛教宗派概論04
佛教宗派概論05
佛教宗派概論06
佛教宗派概論07
佛教宗派概論08
佛教宗派概論09
佛教宗派概論10
佛教宗派概論11
佛教宗派概論12
佛教宗派概論13
佛教宗派概論14
佛教宗派概論15
佛教宗派概論 16
佛教宗派概論17
佛教宗派概論18
佛教宗派概論19
佛教宗派概論20
佛教宗派概論21
佛教宗派概論22
佛教宗派概論23
佛教宗派概論24
佛教宗派概論25
佛教宗派概論26
佛教宗派概論27
佛教宗派概論28
佛教宗派概論29
佛教宗派概論30
佛教宗派概論31
佛教宗派概論32
佛教宗派概論33
佛教宗派概論34
佛教宗派概論35
佛教宗派概論36
佛教宗派概論37
佛教宗派概論38
佛教宗派概論39
佛教宗派概論40
佛教宗派概論41
佛教宗派概論42
佛教宗派概論43
佛教宗派概論44
佛教宗派概論45
佛教宗派概論46
佛教宗派概論47
佛教宗派概論48
佛教宗派概論49
佛教宗派概論50
佛教宗派概論51
佛教宗派概論52
佛教宗派概論53
佛教宗派概論54
佛教宗派概論55
佛教宗派概論56
佛教宗派概論57
佛教宗派概論58
佛教宗派概論59
佛教宗派概論60
佛教宗派概論61
佛教宗派概論62
佛教宗派概論63
佛教宗派概論64
佛教宗派概論65
佛教宗派概論66
佛教宗派概論67
佛教宗派概論68
佛教宗派概論69
佛教宗派概論70
佛教宗派概論71
佛教宗派概論72
佛教宗派概論73
佛教宗派概論74
佛教宗派概論75
佛教宗派概論76
佛教宗派概論77
佛教宗派概論78
佛教宗派概論79
佛教宗派概論8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90521000816
54303aed-0e62-4fae-b5a0-30a3c7c7b848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