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佛教宗派概論22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佛教宗派概論22
4710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9年11月18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3:01
這二位的史跡
00:03:03
你現在要去了解
00:03:05
現在先解釋
00:03:07
玄奘法師的史跡
00:03:11
現在來看注解第一
00:03:16
玄奘法師的史跡
00:03:19
來看佛光大辭典前半段
00:03:24
玄奘唐代之高僧
00:03:29
洛州緱氏縣人
00:03:36
俗姓陳名褘
00:03:42
世稱唐三藏
00:03:46
意謂其精於經律論三藏
00:03:51
熟知所有佛教聖典
00:03:55
為我國傑出之譯經家
00:04:00
法相宗之創始人
00:04:03
其兄先出家於洛陽淨土寺
00:04:10
法號曰長捷
00:04:14
師自幼從兄誦習經典
00:04:21
亦嫻習儒道百家典籍
00:04:28
隋煬廣帝大業八年
00:04:33
洛陽度僧時
00:04:36
大卿理鄭善果
00:04:40
見師年紀雖小
00:04:44
然對答出眾
00:04:47
賢其器宇
00:04:49
破格以沙彌身分錄入僧籍
00:04:55
師乃與兄共居淨土寺
00:04:59
就慧景聽涅槃經
00:05:04
從嚴法師受大乘論
00:05:10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5:14
說玄奘法師是在
00:05:18
公元六百零二年 至六百六十四年間的人
00:05:26
是唐朝時代的高僧
00:05:31
是洛州緱氏縣 等於是河南偃師縣的人
00:05:40
他的俗姓 姓陳
00:05:44
他的名字叫褘
00:05:47
世間人稱他為唐三藏
00:05:52
意思說他對於 經藏 律藏 論藏
00:05:58
這三藏非常了解
00:06:06
而且他知道所有佛教聖典
00:06:12
就是中國一個 很傑出的翻譯經專家
00:06:21
可說是法相宗的創始人
00:06:26
法相宗是他發起的
00:06:29
他哥哥之前就出家 在洛陽的淨土寺
00:06:38
他哥哥的法號叫做長捷
00:06:44
玄奘法師從小 跟隨他的哥哥
00:06:49
來頌經研究經典
00:06:53
有空就學習孔子學說
00:06:59
儒就是孔子
00:07:01
跟道家老子的學說
00:07:04
百家就是諸子百家
00:07:06
一切所有的經典
00:07:10
在隋煬廣帝大業八年 就是公元六百十二年
00:07:20
在洛陽
00:07:22
要來度僧考試的時候
00:07:26
以前要出家當和尚要考試
00:07:31
你佛教的道理不懂
00:07:33
你沒資格出家
00:07:35
不是現在說 要出家就能出家
00:07:38
現在的出家人 你問他道理有的都不懂
00:07:42
以前你要出家一定要考試
00:07:45
你不了解佛教的道理
00:07:48
出家有用嗎
00:07:50
所以要度僧的時候
00:07:54
大卿理
00:07:55
大卿理就是 管理宗教的官
00:07:59
這鄭善果看到玄奘
00:08:05
年紀雖然很小 當時十一歲而已
00:08:11
但是口試對答出眾
00:08:16
要考試啊
00:08:17
但是他考試的時候
00:08:19
每樣問他 他都有辦法回答
00:08:23
所以就誇讚他 這就是一位佛教界的人才
00:08:30
才破格
00:08:32
應該要是和尚 才能入籍和尚的戶口
00:08:40
但是當時他 十一歲當一個沙彌
00:08:44
用小沙彌的身分錄取他
00:08:50
入在出家的戶籍
00:08:56
玄奘法師跟他哥哥
00:08:59
住在淨土寺
00:09:02
跟隨慧景法師來聽涅槃經
00:09:08
跟隨嚴法師受大乘論
00:09:12
這樣就知道玄奘法師
00:09:16
年紀小就很聰明了
00:09:18
對佛教就很了解了
00:09:21
所以以前說度僧 等於要考試
00:09:26
你出家可以但要考試
00:09:28
你對佛教經典了解嗎
00:09:33
對於佛教的規矩有了解嗎
00:09:36
假使對佛教沒了解
00:09:39
你出家做什麼
00:09:41
所以以前出家是很嚴格的
00:09:46
現在來看
00:09:48
玄奘法師 後半段的解釋
00:09:51
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第二段
00:09:59
師於唐高祖李淵 武德五年受具足戒
00:10:08
因慨嘆眾師所論不一
00:10:12
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
00:10:17
莫可適從
00:10:20
乃誓遊天竺
00:10:24
以問辨疑
00:10:27
於貞觀三年西行
00:10:32
孤身涉險歷盡艱難
00:10:38
遂留學那爛陀寺
00:10:43
入戒賢論師門下
00:10:47
習瑜伽師地論等
00:10:51
凡經五年 其後
00:10:55
遍遊五天竺尋求梵本
00:10:59
遊學十二年還那爛陀寺
00:11:05
依戒賢之命 講攝大乘論等等
00:11:15
因而名震五天竺
00:11:19
貞觀十七年師回國
00:11:23
往返十七年行程五萬里
00:11:28
於貞觀十九年 正月還抵長安
00:11:34
唐高宗麟德元年 二月五日示寂
00:11:41
世壽六十二
00:11:45
現在看 佛光大辭典這結論
00:11:50
師就是玄奘法師
00:11:54
在唐朝高祖 李淵武德五年
00:11:59
就是公元六百二十二年
00:12:03
來受具足戒
00:12:06
那時候玄奘法師二十一歲
00:12:10
以前未滿二十歲 不能受具足戒當和尚
00:12:16
因為當時他慨嘆 說他經過很多師父
00:12:24
解釋經典所論都不一樣
00:12:30
而且考察一些佛經
00:12:35
裡面隱顯都不同
00:12:39
不了解經典講什麼
00:12:43
真的
00:12:44
有些若沒經過跟你解釋
00:12:47
你光看經典會看不懂
00:12:51
好比說阿彌陀佛經 若念佛就會去西方
00:12:59
一人若當土匪也要去西方
00:13:02
這可就有問題了
00:13:07
像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0:13:10
無所住心裡就放空 要生什麼心
00:13:16
像來無念愈不想妄念愈多
00:13:23
這都是疑問
00:13:25
所以他看經典隱顯都不同
00:13:29
沒辦法知道 哪個師父講的是對的
00:13:35
所以他就發誓要去印度
00:13:39
天竺就是印度
00:13:41
要去印度留學
00:13:44
要來問個清楚到底 這個經矛盾在哪裡
00:13:49
要知道這個經的矛盾
00:13:53
所以在貞觀三年就是
00:13:56
公元六百二十九年
00:13:58
西行就這樣去了印度
00:14:04
一個人孤生就是一個人
00:14:08
受了很多艱辛危險
00:14:14
歷盡風霜之苦
00:14:18
經過很多地方
00:14:20
經過地方若要寫 一塊黑板寫不下去
00:14:24
像我們要去 台北就不得了了
00:14:26
經過礁溪頭城大里 福隆瑞芳汐止南港
00:14:41
到松山台北意思一樣
00:14:45
經過地方很多簡略起來
00:14:49
就這樣留學 到印度那爛陀寺
00:14:53
拜戒賢論師當師父
00:14:58
起初就來學習瑜伽師地論
00:15:03
這都簡略寫
00:15:06
他去那裡先研究印度話
00:15:09
你不會印度話 怎麼去研究經典
00:15:12
像外國的留學生來中國
00:15:16
也是要先學中國話
00:15:20
所以他來學瑜伽師地論
00:15:24
經過五年之後
00:15:30
他就遍遊五天竺
00:15:33
以前印度分為五個部分
00:15:37
就是東西南北中
00:15:39
這個五部分五天竺
00:15:43
他就要來找這個梵本
00:15:46
梵本就是印度文
00:15:50
四處去訪道共十二年
00:15:54
才回來還那爛陀寺
00:15:58
這個十二年這個五年
00:16:01
這樣來說已經十七年了
00:16:06
這經過五年這十二年
00:16:09
剛好十七年
00:16:12
才回來還那爛陀寺
00:16:14
來依戒賢師父的命令
00:16:18
來講攝大乘論
00:16:21
就這樣名聲震動五天竺
00:16:26
貞觀十七年 玄奘法師才回來中國
00:16:33
往返十七年
00:16:38
有人說這樣哪有十七年
00:16:42
這貞觀三年
00:16:44
這貞觀十七年
00:16:46
這樣頭尾才十五年
00:16:48
怎會講十七年
00:16:52
他貞觀十七年 要從印度回來中國
00:16:56
你去想從印度 走回來中國要走幾年
00:17:03
不是現在坐飛機
00:17:04
幾個小時就到
00:17:07
不是哦
00:17:08
走五萬里耶
00:17:11
五萬里你算
00:17:13
那時也要揹行李擔經書
00:17:18
不是空手走路的
00:17:22
讓你一小時走四里
00:17:26
十個小時才走四十里
00:17:29
一百小時才走四百里
00:17:37
你慢慢想
00:17:38
五萬里要走多久 你去想想看
00:17:41
一年才三百多日
00:17:44
要走好幾年
00:17:46
從中國要走到 印度要走好幾年
00:17:49
那時候路又差 不像現在路很平
00:17:54
要翻山越嶺要溯溪種種
00:18:00
所以到貞觀十九年 正月才回來到長安
00:18:07
他十七年回來 到十九年才到
00:18:11
就走了二年了
00:18:16
他到唐朝高宗麟德元年
00:18:20
是公元六百六十四年 二月初五過世
00:18:27
壽命六十三歲
00:18:30
他現在講的 二月初五是國曆
00:18:34
剛好我們農曆正月初一
00:18:38
你若有玄奘法師史跡的書
00:18:43
你買一本來看就知道
00:18:46
正月初一在改大積寶經
00:18:52
那些徒弟說 師父中午吃飯了
00:18:55
他說等一下 我還有一些寫好再去
00:19:00
那些徒弟去吃飯
00:19:02
那些徒弟吃飽 要來叫他們師父
00:19:06
看到他們師父 在桌上
00:19:09
徒弟說我師父可能 很累 在桌上睡
00:19:14
要搖他而已就死了
00:19:18
你經書拿來看
00:19:19
大積寶經 剛好寫一字終筆寫一字終
00:19:26
終就是那本書都寫好了
00:19:28
寫終筆落在桌上沒氣了
00:19:34
一輩子看多辛苦
00:19:36
有時說老師 您不要這麼辛苦
00:19:41
這些師兄弟有的 要拉開我去外面逛逛
00:19:46
若看到過去的古聖賢 實在我們慚愧死
00:19:53
以前基督教一位牧師
00:19:56
他得病得的很嚴重
00:20:00
他還要上講台講道 人家說不要啦休息啦
00:20:04
不行啦今天換我沒講不行
00:20:07
人家拿一個交椅要給他坐
00:20:10
坐下去講完而已就倒下了
00:20:13
去看他已經死了
00:20:16
講到死
00:20:18
所以要學古聖賢 要有這種覺悟
00:20:23
像王善人他在傳道
00:20:27
人住在樓上
00:20:32
那時無法走路
00:20:34
不然今天休息啦
00:20:38
他說不能啦 我的責任沒講不行
00:20:41
下樓講完課 上樓就過世了
00:20:47
所以這就是責任 講到死為止
00:20:51
所以孔子才說一句
00:20:53
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死學到死
00:20:56
他們死都皈仙皈佛皈聖人
00:21:02
沒遺憾
00:21:04
大家現在享受成這樣
00:21:07
死要去哪還不知道
00:21:10
俗語一句話說
00:21:12
不求好生求好死
00:21:15
現在的人 這句話都解釋不對
00:21:19
他說不求好生求好死
00:21:22
看能不能快活死 不要生病來死就好死
00:21:26
不是這樣
00:21:28
這樣解釋不對
00:21:30
你如果說 不求好生求好死
00:21:33
不要生病死
00:21:34
我先問你
00:21:36
礁溪 你們這裡礁溪的人很多
00:21:39
礁溪關聖帝君帝君廟
00:21:42
帝君好死不好死你猜看看
00:21:46
帝君被陷害摔到馬下
00:21:52
帝君摔到馬下
00:21:54
被孫權抓走頭斬下來
00:21:58
那顆頭還抱去給曹操
00:22:00
這樣好死不好死
00:22:03
若我們宜蘭最有名碧霞宮
00:22:06
供奉岳恩主岳飛
00:22:09
岳飛有好死不好死
00:22:11
岳飛死赤身露體 連一句棺材都沒有
00:22:16
就這樣直接下葬
00:22:19
死在風波亭 這歷史很出名
00:22:22
這樣好死不好死
00:22:25
那都死的不快活
00:22:27
現在不求好生求好死是說
00:22:31
生就是在生時生存
00:22:33
我在世痛苦沒關係
00:22:36
吃粥配鹽也沒關係
00:22:38
吃酸甜苦辣也沒關係
00:22:40
辛苦也沒關係
00:22:42
不過我死後去天上
00:22:45
有神可做 當佛 當仙 當聖人
00:22:51
不然給你享受囂張
00:22:55
死後去地獄要哭沒眼淚
00:23:00
你們去過大陸岳飛廟嗎
00:23:07
那個岳飛廟 二尊銅人跪在廟角
00:23:14
以前是讓人家尿尿的
00:23:17
但是現在為了 觀光事業的關係
00:23:20
他現在才用鐵架圍起來
00:23:25
在這不能尿尿吐口水
00:23:29
以前若要去岳飛廟求籤
00:23:32
那裡有一個茶鎚
00:23:35
那個是銅做的
00:23:37
從頭敲下去
00:23:39
打愈大聲那個籤詩才會準
00:23:43
打誰 打秦檜和秦檜妻
00:23:47
因為秦檜和秦檜妻 害死岳飛
00:23:52
所以現在的人說 買油條來吃那不是油條
00:24:00
是油炸檜
00:24:04
你若去岳飛廟旁邊 全部都在賣油炸檜
00:24:09
現在說油條
00:24:10
用那個油來炸
00:24:12
炸就是炸 檜就是秦檜
00:24:16
用那個油來炸秦檜
00:24:18
所以油炸檜你看就二條
00:24:21
一個秦檜一個秦檜妻
00:24:24
就二個綁一起 下去炸炸油鍋
00:24:32
沒求好生求好死 就是死要走好路
00:24:36
不要走去地獄去 不要走到餓鬼道去
00:24:41
在世辛苦都沒什麼
00:24:42
我沒騙你
00:24:44
像我剛走路一拐一拐
00:24:47
人家說老師你腳怎麼了
00:24:48
我說沒關係拐到而已
00:24:52
貼利康膠布 貼一貼明天就好了
00:24:55
管他怎麼樣 痛讓他去痛
00:24:57
心若不痛就好 腳管他去痛
00:25:01
像我那日去台北去拔牙齒
00:25:06
拔不起來用鐵鎚硬打
00:25:10
眼淚一直滴
00:25:12
啊老師你很痛苦
00:25:15
我說沒關係
00:25:16
後來拔不下來 打麻針硬拉上來
00:25:19
醫生說老先生會痛嗎
00:25:22
又不是死人肉怎不會痛
00:25:24
我心不痛哪有身不痛
00:25:27
醫生就在笑
00:25:29
說你很勇敢有的唉唉叫
00:25:31
你眼淚一直滴
00:25:34
咬緊牙根硬幫你拔起來
00:25:37
這裡跟我去的很多
00:25:41
最主要心不要痛
00:25:43
肉痛沒關係
00:25:44
心若痛就死掉了 我沒騙你
00:25:48
今晚講到這 時間超過二十分鐘
00:25:52
到這告一段落 明天再繼續
00:25:56
道德歌剩三回唱完在結束
00:26:00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26:04
我們這次談到 佛教宗派概論
00:26:11
說到法相宗
00:26:14
昨天引述佛光大辭典 所講的法相宗
00:26:20
裡面二個注解
00:26:22
注解第一就是玄奘法師
00:26:25
注解第二就是護法法師
00:26:29
注解第一已經說明完了
00:26:33
今晚來看注解第二 這位護法法師的史跡
00:26:40
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26:43
護法唯識十大論師之一
00:26:52
六世紀頃之人
00:26:56
為南印度 達羅毘荼國大臣之子
00:27:03
本與王女有婚約
00:27:07
然於婚日落髮出家
00:27:11
精通大小乘教學
00:27:15
於摩揭陀國之 那蘭陀寺廣布教化
00:27:21
學徒數千人
00:27:24
二十九歲退隱大菩提寺
00:27:29
專事著述
00:27:32
三十二歲示寂
00:27:35
著有大乘廣百論釋論
00:27:40
成唯識寶王論 觀所緣論釋等
00:27:48
又玄奘所編譯 之成唯識論十卷
00:27:54
係以護法之釋論為中心
00:28:01
另再合糅其他 九位論師之著作而成
00:28:10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28:13
這位護法法師是
00:28:17
在印度這個唯識 十位論師其中的一位
00:28:27
是六世紀的人
00:28:32
就是南印度達羅毘荼國
00:28:37
一個大臣的小孩
00:28:41
本來跟國王的女兒有婚約
00:28:47
但是要結婚那日
00:28:49
頭髮剃掉而出家
00:28:55
他對於大乘小乘教學
00:28:59
非常精通
00:29:02
在摩揭陀國的那蘭陀寺
00:29:08
廣大來宣布教化
00:29:13
學徒有好幾千人
00:29:17
二十九歲就 退隱在大菩提寺
00:29:22
專心來著述做論的書
00:29:30
三十二歲就過世了
00:29:34
他的著作有 大乘廣百論釋論
00:29:39
成唯識寶王論 跟觀所緣論釋等
00:29:46
後來唐朝玄奘法師 他所編譯成唯識論十卷
00:29:56
是關於護法 成唯識寶王論來做中心
00:30:05
另外有合其他 九位論師的著作
00:30:11
好比參雜下去著作起來
00:30:17
人家說厲害的人不長命
00:30:21
三十二歲跟顏回一樣
00:30:25
就往生了
00:30:29
最後我們在來看修真錄
00:30:32
對於法相宗的看法
00:30:37
現在看修真錄
00:30:39
法相宗佛教十三宗之一
00:30:45
本宗乃窮明萬法性相之宗
00:30:51
故名為法相宗
00:30:54
又依唯識論 明萬法唯識之理
00:31:00
故名唯識宗
00:31:04
佛滅後九百年間
00:31:07
無著菩薩由 阿逾陀國講堂
00:31:12
每夜禪定昇兜率天 聽彌勒菩薩講瑜伽論
00:31:23
白天則對眾宣說
00:31:27
因其為本宗主要之根據
00:31:31
在印度則名為瑜伽宗
00:31:36
我國唐代時三藏法師玄奘
00:31:40
學於印度之戒賢
00:31:44
歸而住慈恩寺任上堂
00:31:49
弟子窺基法師 加以發揚其法
00:31:55
係法相宗開祖
00:31:58
世稱為慈恩大師
00:32:01
故法相宗亦名慈恩宗
00:32:05
其中以法相唯識 兩名為最普遍
00:32:12
這裡面二個注解先作解釋
00:32:16
佛學常見詞彙這樣說
00:32:19
唯識
00:32:20
謂世間諸法 唯心識所現
00:32:25
因一切法皆不離心識
00:32:28
故名唯識
00:32:31
佛學常見詞彙說
00:32:33
唯識就是我們世間一切法
00:32:39
都是從我們心識所現
00:32:43
心識
00:32:44
心識就是我們的第八識
00:32:47
因為一切法 沒離開這第八識
00:32:51
所以才叫唯識
00:32:55
注解第二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2:58
上堂禪林用語
00:33:02
指上法堂說法
00:33:05
古時長老住持可隨時上堂
00:33:09
佛光大辭典說
00:33:11
上堂就是 修禪定一種的術語
00:33:17
就是指講堂要講道理
00:33:21
古時候比較年老的住持
00:33:25
可以隨時隨地 來到講堂講道
00:33:30
稱為上堂
00:33:33
現在看修真錄
00:33:37
法相宗是佛教 十三宗其中的一宗
00:33:45
法相宗是徹底 了解萬法這個性相
00:33:50
這性相你就參考
00:33:53
之前佛學大辭典 說的注解第一
00:33:59
所以他的名字 才叫做法相宗
00:34:03
又依靠唯識論明白萬法
00:34:08
只有第八識說法的理
00:34:13
所以才另外 一個名字叫唯識宗
00:34:17
釋迦佛祖皈佛以後
00:34:20
經過九百年間
00:34:23
這個無著菩薩 在阿逾陀國講堂
00:34:28
每晚禪定到兜率天 聽彌勒菩薩來講瑜伽論
00:34:40
早上對眾人講 瑜伽論的道理
00:34:47
因為瑜伽論就是 我們法相宗主要的根據
00:34:56
在印度這個名子叫瑜伽宗
00:35:01
我們中國唐代的時候
00:35:05
這位三藏法師玄奘
00:35:09
對玄奘的史跡
00:35:13
你就參考 佛光大辭典注解第一
00:35:17
因為玄奘法師 在印度跟戒賢
00:35:24
戒賢佛學大辭典 注解第四講完了
00:35:29
來印度跟戒賢來學道理
00:35:35
回來中國以後 住在慈恩寺
00:35:41
做一個上堂
00:35:43
他的徒弟窺基法師 在跟他加強發揚這個法
00:35:53
所以可說窺基法師 為法相宗開祖
00:36:00
創始的法師
00:36:04
世間人稱呼窺基法師
00:36:07
叫做慈恩大師
00:36:09
所以法相宗有時叫慈恩宗
00:36:14
其中法相宗跟唯識宗 這二個名字比較普遍
00:36:22
這是對法相宗的履歷
00:36:29
今晚告一段落
00:36:31
接下去要講密宗
00:36:35
所有的十三宗 已經講十一宗去了
00:36:40
現在來講密宗
00:36:42
密宗到底什麼宗派
00:36:44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0:36:47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0:36:52
密宗即密教
00:36:56
亦稱真言宗
00:36:58
此宗以 毘盧遮那成佛經等為依
00:37:05
三密身口意
00:37:08
即凡成聖
00:37:12
其不思議之力用
00:37:15
惟佛能知故曰密宗
00:37:20
這裡面 有二個注解先作說明
00:37:25
注解第一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7:29
毘盧遮那成佛經
00:37:33
大日經之異名
00:37:37
佛學大辭典說
00:37:39
毘盧遮那成佛經 是大日經另外一個名字
00:37:45
什麼叫大日經
00:37:48
現在又看佛學大辭典
00:37:50
大日經本名大毘盧遮那 成佛神變加持經
00:37:58
以毘盧遮那為日之別名
00:38:03
故稱為大日經
00:38:06
佛學大辭典說
00:38:08
大日經本名很長
00:38:13
本名是大毘盧遮那 成佛神變加持經
00:38:20
因為毘盧遮那 是太陽的別名
00:38:28
所以才又稱作大日經
00:38:33
注解第二佛學大辭典說
00:38:37
三密身密語密意密也
00:38:44
一切之形色為身密
00:38:47
一切之音聲為語密
00:38:51
一切之理為意密
00:38:55
而謂之為密者
00:38:57
非秘隱於人之謂
00:39:00
乃以此等之義 為法佛自證之境
00:39:06
無凡聖之分故謂之密
00:39:10
對注解第二
00:39:13
裡面這個法佛先做說明
00:39:2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9:22
法佛 法身佛也
00:39:25
法佛就是法身佛
00:39:28
我們再來看佛學大辭典
00:39:31
法身佛法性之體名法身
00:39:37
法性有覺知之德故名佛
00:39:43
佛學大辭典說法身佛
00:39:47
因為我們人的本性
00:39:49
法性就是本性
00:39:51
這個本體的名字叫做法身
00:39:55
因為我們本性有覺知的德
00:39:59
所以叫做佛
00:40:02
現在說這個密
00:40:05
不是秘密的密
00:40:08
辭海說密
00:40:09
靜也無聲也
00:40:13
因為這個密可解釋很多種
00:40:16
秘密的密也是密
00:40:21
假使一個東西很細
00:40:25
也叫做密 細密
00:40:29
但是現在這個密
00:40:31
要解釋很靜無聲
00:40:36
所以我本人用 比較明白讓你知道
00:40:40
本性如如不動
00:40:42
故名為密
00:40:44
因為我們本性 第九識是如如不動
00:40:48
所以才叫做密
00:40:51
所以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40:56
三密就是身密語密意密
00:41:04
若一切的形色就是身密
00:41:08
一切音聲就是語密
00:41:13
一切的理就是意密
00:41:17
現在講密 不是秘密的密
00:41:23
因為現在講密的道理
00:41:28
就是法身佛自證的境界
00:41:34
因為要來證佛 就是要如如不動
00:41:39
就沒分你是 凡夫還是聖人的分別
00:41:44
所以才叫密
00:41:46
一個凡夫俗子 你有辦法如如不動
00:41:51
你也是一樣
00:41:54
叫做密
00:41:56
所以身密就是 我們的身體不輕舉妄動
00:42:01
語密就是話不要亂講
00:42:05
意密就是不要空思夢想
00:42:07
才叫做三密
00:42:09
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42:12
密宗等於是密教
00:42:17
有時稱為真言宗
00:42:21
這個宗派是用
00:42:23
毘盧遮那成佛經 等來做依靠
00:42:29
我們要三意身不輕舉妄動
00:42:35
嘴不隨便亂講
00:42:38
心不要空思夢想
00:42:41
這樣你一個 凡夫俗子也會修成正果
00:42:48
若講不思議的力用 只有佛才會知道
00:42:53
所以才叫做密宗
00:42:58
但是對於密宗
00:43:01
當今喇嘛教叫做密宗
00:43:05
喇嘛教不是密宗
00:43:07
喇嘛教是密宗的變體
00:43:11
因為這密宗傳去西藏
00:43:16
西藏喇嘛
00:43:19
說喇嘛就是 出家人的意思
00:43:23
因為出家人叫做喇嘛
00:43:26
因為密宗傳去西藏以後
00:43:32
他才又改變好像變質
00:43:36
變成後來叫喇嘛教
00:43:40
這喇嘛教後續會再解釋
00:43:44
我們現在講密宗
00:43:48
現在在中國分作三部份
00:43:52
一個叫純密 一個叫東密一個叫台密
00:43:57
很複雜就是
00:44:00
若純密才是純的密宗
00:44:04
若台密像是什錦麵的密宗
00:44:10
這是天台宗的應變
00:44:13
才叫做台密
00:44:15
若東密就是 日本和尚空海去日本傳
00:44:23
日本是在東邊叫做東密 他住在東寺才叫做東密
00:44:30
這密宗的宗旨 有的一樣密宗來說
00:44:36
裡面意思不一樣
00:44:38
這我們慢慢研究 你就會知道
00:44:40
所以很多人說
00:44:43
你信什麼我信佛教
00:44:45
你信佛教你信什麼宗
00:44:47
不知道
00:44:50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44:56
我們這次談到 佛教宗派概論
00:45:02
說來到密宗
00:45:05
對這密宗我們昨天
00:45:08
有來引述 佛學大辭典的記載
00:45:14
今晚進一步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說法
00:45:19
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這段文
00:45:24
密宗又作真言宗
00:45:30
其他宗名很多皆略
00:45:36
我國十三宗之一
00:45:40
不得對未灌頂人宣示其法
00:45:45
故稱密宗
00:45:49
又密教之學問與修行
00:45:52
稱為密學
00:45:55
密教之宗家 或修學密教之僧徒
00:46:02
稱為密家
00:46:05
修行密教之徒眾稱為密眾
00:46:10
密教修學之道場稱為密場
00:46:16
八世紀以來
00:46:19
密教傳入西藏
00:46:21
遂成為喇嘛教之骨幹
00:46:28
至十 十一世紀時
00:46:32
其部分經典已在 中國流傳並翻譯中文
00:46:40
唐玄宗開元年間
00:46:44
善無畏金剛智二純密大師
00:46:49
先後於長安譯出根本經典
00:46:54
建立灌頂道場
00:46:57
我國密宗於是成熟
00:47:02
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這段文
00:47:07
密宗有時有叫真言宗
00:47:14
但是還有其他的宗名
00:47:17
但是宗名很複雜
00:47:20
所以全部簡略起來
00:47:24
會慢慢講到
00:47:27
是我們中國 十三宗其中的一宗
00:47:33
這個密宗 假使你沒有去灌頂
00:47:39
他這個道就沒有傳給你了
00:47:43
他裡面的宗旨 他不告訴你
00:47:47
對於密宗的內容 你都不知道
00:47:52
你沒灌頂來說
00:47:53
他真正的法 也不會傳給你
00:47:58
所以才叫做密宗
00:48:02
又密宗的教法 這個學問與修行
00:48:12
叫做密學
00:48:15
密宗的教學
00:48:19
這些出家人或 修行密宗所有的和尚
00:48:31
叫做密家
00:48:34
你若修行密宗 教育的徒眾叫做密眾
00:48:43
密宗教育修學 的道場叫做密場
00:48:50
自八世紀以來
00:48:56
八世紀就是 公元七百零一年
00:49:00
至公元八百年中間
00:49:04
密宗的教門傳入西藏
00:49:11
就這樣成為 喇嘛教一個骨幹
00:49:18
骨幹就是基礎
00:49:22
這八世紀就屬於在唐朝
00:49:26
因為我們中國唐朝
00:49:30
自公元六百一十八年開始
00:49:33
到公元九百零六年
00:49:36
共計唐朝有二百八十九年
00:49:39
所以八世紀 剛好屬於唐朝的時候
00:49:45
到十世紀十一世紀的時候
00:49:49
這部分的經典 已經在中國流傳
00:49:55
而且翻譯我們中國的文法
00:50:00
在唐朝玄宗開元年間
00:50:04
就是公元七百十三年 至七百四十一年間
00:50:10
一個印度和尚叫善無畏
00:50:14
一個叫金剛智
00:50:16
二位純密大師
00:50:20
怎樣叫做純密
00:50:23
密宗是很複雜的
00:50:26
純密等於就是 只有傳密宗的教理
00:50:32
叫做純密
00:50:35
其他還有一個叫台密
00:50:38
這個台密這個台 不是台灣的台
00:50:42
台密是天台宗
00:50:45
天台宗他提倡密宗
00:50:53
但是台密裡面比較複雜
00:50:56
台密包含天台宗作宗旨
00:51:01
而且包含禪宗包含律宗
00:51:08
以密宗的行式下去做
00:51:10
等於是密宗天台宗 禪宗律宗綜合起來
00:51:17
這後續會再講
00:51:19
另外一個叫做東密
00:51:23
東密就是密宗傳去日本
00:51:27
參雜他們日本的思想
00:51:30
才又傳回來我們中國
00:51:34
才叫做東密
00:51:35
好比日蓮教也一樣
00:51:38
從日本傳過來
00:51:41
從印度傳來中國
00:51:44
從中國傳去日本
00:51:45
在從日本傳回來中國
00:51:48
這種叫做東密
00:51:50
東密有日本的思想
00:51:54
而且喇嘛教有很多種
00:51:58
有紅衣 也有黃衣也有灰衣
00:52:02
搞不清楚
00:52:04
所以你現在要研究密宗
00:52:07
喇嘛教不是純的密宗
00:52:11
喇嘛教已經參雜 蒙古和西藏的思想
00:52:19
不純的印度思想
00:52:21
不純原本印度傳來這純密
00:52:27
這個叫做純密
00:52:28
純密就是 完全沒有參雜就對了
00:52:35
若東密台密喇嘛教 有參雜其他的思想
00:52:41
這樣說比較快
00:52:45
在唐朝玄宗開元年間
00:52:49
這個善無畏跟金剛智
00:52:52
兩位純密大師
00:52:54
先後在長安來翻譯 密宗根本的經典
00:53:02
建立灌頂的道場
00:53:05
你若有灌頂 他才會傳給你
00:53:07
沒有灌頂 這個道不會傳給你
00:53:12
中國的密宗
00:53:15
就是金剛智跟 善無畏這兩位純密大師
00:53:21
來翻譯根本經典 來建立灌頂道場以後
00:53:27
才來成熟才建立密宗
00:53:31
現在來解釋 善無畏跟金剛智
00:53:36
兩位史跡給你們做參考
佛教宗派概論
22/80部影片
佛教宗派概論01
佛教宗派概論02
佛教宗派概論03
佛教宗派概論04
佛教宗派概論05
佛教宗派概論06
佛教宗派概論07
佛教宗派概論08
佛教宗派概論09
佛教宗派概論10
佛教宗派概論11
佛教宗派概論12
佛教宗派概論13
佛教宗派概論14
佛教宗派概論15
佛教宗派概論 16
佛教宗派概論17
佛教宗派概論18
佛教宗派概論19
佛教宗派概論20
佛教宗派概論21
佛教宗派概論22
佛教宗派概論23
佛教宗派概論24
佛教宗派概論25
佛教宗派概論26
佛教宗派概論27
佛教宗派概論28
佛教宗派概論29
佛教宗派概論30
佛教宗派概論31
佛教宗派概論32
佛教宗派概論33
佛教宗派概論34
佛教宗派概論35
佛教宗派概論36
佛教宗派概論37
佛教宗派概論38
佛教宗派概論39
佛教宗派概論40
佛教宗派概論41
佛教宗派概論42
佛教宗派概論43
佛教宗派概論44
佛教宗派概論45
佛教宗派概論46
佛教宗派概論47
佛教宗派概論48
佛教宗派概論49
佛教宗派概論50
佛教宗派概論51
佛教宗派概論52
佛教宗派概論53
佛教宗派概論54
佛教宗派概論55
佛教宗派概論56
佛教宗派概論57
佛教宗派概論58
佛教宗派概論59
佛教宗派概論60
佛教宗派概論61
佛教宗派概論62
佛教宗派概論63
佛教宗派概論64
佛教宗派概論65
佛教宗派概論66
佛教宗派概論67
佛教宗派概論68
佛教宗派概論69
佛教宗派概論70
佛教宗派概論71
佛教宗派概論72
佛教宗派概論73
佛教宗派概論74
佛教宗派概論75
佛教宗派概論76
佛教宗派概論77
佛教宗派概論78
佛教宗派概論79
佛教宗派概論8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81023000747
724aa7d3-135d-4c71-b60a-482ecd2fda26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