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莊朝守主講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還鄉直指舊版 08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還鄉直指舊版 08
4806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0年05月14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40
再接下去
00:02:42
大凡信道不篤者
00:02:48
若非與佛無緣
00:02:52
必至欲速不達
00:02:57
或作或輟或進或退
00:03:04
或因訪師友不遇
00:03:08
而生怠志
00:03:11
或入旁門而致病
00:03:15
諸如此類
00:03:18
因疑生阻
00:03:22
載道之器豈若是乎
00:03:30
說一般我們信道
00:03:35
沒有自信的原因在哪裡
00:03:39
若不是跟佛無緣
00:03:42
就是想說要快點學
00:03:45
欲速則不達
00:03:47
不會成功
00:03:50
有的人一下子進一下子退
00:03:54
有的人快要拜師
00:03:58
遇到不好的事情
00:04:01
沒辦法去遇到有道的師
00:04:06
有的就生出懶惰的心志
00:04:12
有的人入了這個旁門
00:04:16
來致病這個病你就要注意
00:04:21
這個病不是我們生病的病
00:04:25
所以我就很怕什麼
00:04:28
你若看這個經文
00:04:30
很多一般我們談道的文
00:04:34
跟談俗的文不同
00:04:38
好比說我剛剛講心
00:04:41
你若後天的心是屬火
00:04:44
現在我們說這個無形的心
00:04:47
這個中心
00:04:48
中央戊己土
00:04:50
土這個心是屬土
00:04:53
你們就要注意
00:04:55
現在說的病 不是我們感冒的病
00:04:59
也不是胃病的病
00:05:02
所以我們俗語說
00:05:04
真藥醫假病
00:05:06
真病無藥醫這句話
00:05:09
什麼叫做假病
00:05:11
假病就是假體的病
00:05:14
真正的藥是醫假體的病
00:05:17
假使若是真病
00:05:21
真病就是我們的本性
00:05:24
就是學道
00:05:27
我們的佛性
00:05:29
譬如說愛賭愛嫖為非作歹
00:05:33
這就是真病
00:05:36
現在所講的病 是我們學道的毛病
00:05:39
你就要注意
00:05:41
所以有一些人入旁門
00:05:45
這個道就生出毛病來
00:05:50
那這樣來說
00:05:54
你為了你的人起了疑心
00:05:59
就生出一個阻礙
00:06:04
這個道根本沒辦法成功
00:06:12
再接下來
00:06:14
然信心之為用
00:06:20
必由博學審問
00:06:25
慎思明辨而後篤行之
00:06:34
但是我們要知道什麼
00:06:35
知道信心的作用
00:06:40
絕對要經過五個階段
00:06:44
你這五個階段若沒經過
00:06:47
你這個信心跑不出來
00:06:52
什麼階段
00:06:53
第一個就要博學
00:06:56
進一步就是審問
00:06:58
慎思明辨最後篤行
00:07:03
這樣你信心就生出來了
00:07:07
這句話本來 出自中庸裡面講的
00:07:11
我現在把 中庸寫在黑板作參考
00:07:15
我們現在來看中庸這句話
00:07:19
博學之 審問之
00:07:25
慎思之 明辨之 篤行之
00:07:31
一個人你學道要生出信心
00:07:37
就要經過這五樣
00:07:42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07:46
現在來翻第五頁第七行
00:07:54
現在開始
00:07:58
然信心之為用
00:08:04
必由博學審問
00:08:08
慎思明辨而後篤行之
00:08:16
這句話本來 出自中庸裡面所講的
00:08:22
我們上期也有 引述中庸給你們聽
00:08:26
就是說一個人要學道
00:08:31
學道第一步就要博學
00:08:37
道理聽越多 對我們更有利益
00:08:45
有人說道理聽一點就好了
00:08:48
何必聽那麼多
00:08:50
因為這個道理說出去
00:08:54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用
00:08:59
因為道理很廣
00:09:03
因為道理的裡面 也有老人的道理
00:09:06
也有小孩的道理
00:09:07
也有男生的道理 也有女生的道理
00:09:11
甚至也有有錢人修的道理
00:09:14
也有窮人修的道理
00:09:17
那麼你一個人若不適合
00:09:21
那個道理雖然聽到
00:09:23
對你是只有參考而已
00:09:26
對你沒有利益
00:09:29
好比說孝的當中
00:09:32
是對年輕人比較有利益
00:09:34
對於人的修養說要好脾氣
00:09:39
對我們老人比較有利益
00:09:42
有錢人多做布施
00:09:45
窮苦人要安貧樂道
00:09:49
每一種道理 不是全都適合我們用的
00:09:54
所以一個人你若沒有博學
00:09:57
只聽到一個道理 說那個跟我又不合
00:10:01
你就這樣不要聽
00:10:03
這樣就失去學道的機會
00:10:07
所以我們道理要聽多
00:10:11
孔子又說活到老學到老
00:10:15
活到死學到死
00:10:18
我今年可以說是七十初
00:10:22
但是我從年輕學到現在 不懂的地方還很多
00:10:27
學也學不完 講也講不完
00:10:31
所以我們現在 針對學道第一要博學
00:10:38
博學之後 第二步就要審問
00:10:41
怎樣審問
00:10:43
因為道理聽完後 不懂的地方很多
00:10:46
不懂的地方很多 我們就要問
00:10:50
你沒有問那個理跑不出來
00:10:53
第三就要慎思
00:10:56
我們要自己考慮 這句話講的有道理嗎
00:11:00
有理的我們就採用
00:11:02
無理的沒必要去採用
00:11:05
接下來就要明辨
00:11:07
之後就要去實行
00:11:09
所以我們現在 一樣一樣來解釋
00:11:12
因為這個文很長
00:11:14
一口氣也講不完
00:11:17
我們現在最先 從這個博學來講起
00:11:21
我們孔子在 論語公冶長第五篇
00:11:27
裡面一句話這樣說
00:11:30
論語公冶長第五篇這句話
00:11:34
十室之邑
00:11:37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00:11:41
不如丘之好學也
00:11:45
對於這句話我們來看
00:11:47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11:50
十室之邑
00:11:53
邑之小者也
00:11:55
丘 孔子自稱名
00:11:59
孔子言
00:12:01
十室之邑雖小
00:12:03
必有忠信如我
00:12:05
但不如我之好學也
00:12:08
時孔子已老
00:12:11
言己勤學
00:12:15
以此勉人向學也
00:12:20
現在孔子說
00:12:23
十室之邑這句話
00:12:27
這個邑就是地方
00:12:30
十室之邑就是 一個很小的地方
00:12:35
好比說 以現在來比較說一鄰
00:12:39
鄰居一鄰
00:12:42
在這一鄰的當中
00:12:45
叫做十室之邑
00:12:48
丘這字本來讀作邱
00:12:54
為什麼讀作某
00:12:56
這是孔子的名字
00:12:59
所以我們 自古念聖賢書的人
00:13:04
孔子的名字我們不敢直呼
00:13:07
所以孔子的名字
00:13:09
來到這字大多數要讀作某
00:13:12
好像說我某人的意思
00:13:15
這是孔子自己自稱的名字
00:13:18
好比說我叫瑞烈
00:13:19
我叫瑞烈意思一樣
00:13:22
他自己來稱呼自己的名字
00:13:24
所以應該是要念丘
00:13:27
但是我們為了 要避開聖賢的名諱
00:13:32
所以現在說某
00:13:36
孔子這樣說
00:13:39
在一個很小的地方
00:13:44
絕對有忠信像我這樣的人
00:13:49
好比說像我這麼良善的人
00:13:52
像我這麼有忠的人
00:13:56
像我這麼有信的人
00:13:58
若一個小的地方 跟我一樣的人是很多
00:14:02
但是沒有辦法 像我這麼好學
00:14:08
為什麼說沒辦法 像我這麼好學
00:14:12
因為孔子那時候已經老了
00:14:16
他就是說 我今天活到這麼老
00:14:19
還在研究道理
00:14:22
用了這句話
00:14:25
要來勉勵人向學
00:14:29
什麼叫做向學
00:14:30
辭彙這樣說
00:14:32
向學 立志求學也
00:14:34
向學就是立志求學
00:14:37
因為孔子
00:14:40
感覺到當時年輕人 都不研究道理
00:14:47
所以孔子為了 要鼓勵年輕人來唸書
00:14:52
他說你們看我這麼老了
00:14:54
還在唸書
00:14:55
你們為什麼不要念
00:14:57
這個意思
00:14:58
所以一個人你若不博學
00:15:01
道理就不了解
00:15:04
假使有人說
00:15:08
內心不要做壞就好了
00:15:12
要聽什麼道理
00:15:15
內心不要做壞
00:15:17
很多人 自己做壞還不知道壞
00:15:21
所以論語裡面一句話
00:15:25
這樣跟我們說
00:15:29
我們現在來看
00:15:30
論語陽貨第十七篇
00:15:33
子曰好仁不好學
00:15:38
其蔽也愚
00:15:41
這個蔽是什麼
00:15:43
我們看辭海
00:15:45
蔽 障隔也
00:15:49
蔽就是障隔
00:15:51
障隔等於就 好比說我們的智慧受阻礙
00:15:59
所以說一個人
00:16:01
你很愛做善事
00:16:04
但是不要學道理
00:16:06
那這樣 你的智慧就會受阻礙
00:16:10
變成一個傻人
00:16:14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6:17
蔽者 障蔽也
00:16:20
君子之博學
00:16:22
皆由好學解蔽而明
00:16:26
明則行無過矣
00:16:31
不好學則冥
00:16:34
故學能去其蔽
00:16:37
行仁必知義
00:16:40
不知義而行仁
00:16:42
所施則不當
00:16:45
不當則如愚
00:16:47
故曰好仁不好學
00:16:49
其蔽也愚也
00:16:53
現在說蔽
00:16:55
蔽就是障蔽
00:16:58
一個君子的人
00:17:00
今天會博學
00:17:03
他會博學就是 他好學喜歡研究道理
00:17:08
才能解蔽我們的迷迷惘惘
00:17:11
才生出智慧
00:17:13
明 明就是智慧
00:17:17
我們說無明
00:17:18
無明就是沒有智慧
00:17:21
一個人若有智慧
00:17:24
他所做的事情就沒有過失
00:17:28
若不好學的人
00:17:31
就迷迷惘惘了
00:17:34
這個冥
00:17:35
我們來看禮記注解
00:17:37
冥 言不能明理
00:17:41
則愚蠢也
00:17:44
冥就是說一個人不懂道理
00:17:48
可以說好比像白痴
00:17:51
辭海這樣說
00:17:53
冥昧於事理也
00:17:55
冥就是不知道道理
00:17:58
不好學則冥
00:18:00
一個人若不好學 就不知道道理了
00:18:04
所以一個人 若學道就有辦法去除迷惘
00:18:10
做善事絕對要知道道理
00:18:14
你不知道道理做善事
00:18:18
所做就不當
00:18:20
怎樣叫做不當
00:18:23
辭海這樣說
00:18:25
當即合宜之意
00:18:27
當就是合宜
00:18:30
怎樣叫做合宜
00:18:31
辭彙說合宜適當也
00:18:34
合宜就是適當
00:18:36
不當就是不適當
00:18:39
一個人若不知道 道理來做善事
00:18:42
你所做的善事就不適當
00:18:45
白做的
00:18:48
變成做善都沒有效果
00:18:51
一個人做善若不當
00:18:55
就跟傻子一樣
00:18:59
所以才說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00:19:04
所以很多人沒有學道
00:19:08
做善很多做錯了
00:19:12
這個我們以前講很多去了
00:19:14
不用再說
00:19:16
好比說布施來說
00:19:20
假使若會布施的人
00:19:24
他就會做對
00:19:25
不會布施的人亂布施
00:19:28
有時候救人變害人
00:19:31
這個我們以前有講
00:19:34
現在又講 等於那個話一直在重複
00:19:38
所以這個不用再解釋
00:19:43
你們可能 以前聽過就會體悟了
00:19:48
那麼一個人 你要學道第一就是要博學
00:19:53
博學之後就要審問
00:19:56
什麼叫做審問
00:19:58
審問就是 我們現在道理學的當中
00:20:00
有很多地方不知道
00:20:04
雖然道理聽歸聽
00:20:06
有的聽完 不了解的地方很多
00:20:10
不了解的地方
00:20:12
我們就要詳細去問人
00:20:14
說某人你說的 這句話我聽不懂
00:20:17
或是某人 你一句話我聽不清楚
00:20:20
我們要再去問
00:20:22
你若沒有問的話
00:20:23
不懂的地方就這樣隨他去
00:20:27
這樣你永遠不懂
00:20:29
所以我們論語裡面 才又一句話這樣說
00:20:34
論語公冶長第五 裡面一句話
00:20:40
好學 不恥下問
00:20:45
一個人若是好學
00:20:50
他就不怕丟臉
00:20:53
會跑去問人家
00:20:55
我們不懂的地方 要再去問人
00:21:00
假使一個人若不好學
00:21:04
會想說 我就認識幾個字就好了
00:21:07
或是說道理何必懂那麼多
00:21:09
都是那種的心理
00:21:13
朱熹夫子這樣說
00:21:17
位高者 多恥下問
00:21:23
蓋亦人之所難也
00:21:30
他說一個人地位若高
00:21:34
大多數都羞於問人
00:21:40
所以我們要知道
00:21:42
說要下問
00:21:46
這是做人 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00:21:50
一般的人 都覺得我問人很丟臉
00:21:55
事實問人哪有什麼丟臉
00:21:57
不會就是不會
00:21:59
要問人家啊
00:22:01
你假使無論什麼事情
00:22:03
自己不會的東西 也不要問人家
00:22:07
不但會去誤了自己
00:22:09
也會誤了別人
00:22:12
對於這個問題
00:22:14
我想到 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00:22:18
以前有一個老先生在教書
00:22:25
這老先生字認識的不多
00:22:31
人家說假死第一等
00:22:36
就不懂裝懂亂講一通
00:22:42
教書教錯
00:22:45
他想說你們跟我唸書
00:22:48
若我教錯你們
00:22:49
你們根本 不知道我教對還是不對
00:22:53
這個老先生有一天那個書
00:22:59
寫一字島
00:23:06
要命了
00:23:08
這個字卻不認識
00:23:12
不認識還不問人家
00:23:14
想說問人家很丟臉
00:23:15
我在教書 若去問人家就丟臉了
00:23:20
管他的
00:23:23
你跟我唸書 我不懂你們也不懂
00:23:26
我隨便教一下就好了
00:23:30
想說上面是鳥殼
00:23:32
下面一個山
00:23:34
鳥休息在山上也是用蹲的
00:23:37
這個唸做蹲
00:23:41
全村裡都唸做蹲
00:23:44
大人小孩都唸蹲
00:23:46
老的年輕的也唸蹲
00:23:48
老了眼睛也差了
00:23:54
頭腦也不好了
00:23:57
後來就退休了不教了
00:24:00
不教了叫一個年輕人來教
00:24:04
年輕人書教到這裡唸島
00:24:08
那些學生說
00:24:10
老師你唸錯了
00:24:12
他說哪裡唸錯
00:24:13
那個老先生唸蹲你說島
00:24:16
這樣說
00:24:17
他說這字明明唸島啊
00:24:19
他說就是蹲啦
00:24:21
不然你來問我父親
00:24:24
現在去問他父親
00:24:26
他父親說這個唸蹲啊
00:24:28
現在去問那些領導人保正
00:24:31
說這個就蹲啊
00:24:33
整個村裡的人都唸蹲
00:24:34
這樣要命了
00:24:36
他說誰教你們的
00:24:38
就那個老先生教的
00:24:40
就跑去問他了
00:24:43
老先生
00:24:45
我問你這字唸什麼
00:24:47
他說蹲啊
00:24:49
他說你識字還不識字
00:24:51
你念書有唸還是沒有唸
00:24:52
你會教書 不知道這個字叫做島
00:24:57
那老先生怎樣問他
00:24:59
年輕人
00:25:01
若會蹲你就多少蹲啦
00:25:04
我這樣多少蹲 也蹲了十幾年了
00:25:08
你若不蹲若要倒 三天你就倒了
00:25:13
年輕人說 這樣我不會教書了
00:25:15
真的
00:25:16
大家都硬說
00:25:17
大家都說這是蹲
00:25:18
就這樣書不教人跑掉了
00:25:20
這樣有沒有很慘
00:25:22
一個人誤眾人
00:25:24
他自己不懂不問人家
00:25:26
不懂還亂教
00:25:28
亂教 全村裡的人都跟他
00:25:31
學道也是一樣
00:25:33
很多人信那個教
00:25:36
現在信那個教
00:25:38
教的人教錯了
00:25:43
教錯了 現在他的學生又錯
00:25:46
不對又不改
00:25:48
現在人家跟他講 他又不相信
00:25:50
我們師父就講這樣
00:25:52
說我們師父就講這樣
00:25:54
你要死賴他嗎
00:25:56
我今天才去虎尾 聽到一句話
00:25:58
下午
00:26:01
說有一位大法師
00:26:04
大法師哦不是小法師
00:26:06
說你來信我們的教
00:26:09
我們不要說什麼教
00:26:11
來信我的教
00:26:12
你拼命拜佛就好
00:26:14
拼命拜
00:26:15
拜一拜消一個業
00:26:17
拜二拜消二個業
00:26:18
拜三拜消三個業
00:26:21
要命了我聽到他一直拜
00:26:23
他想說我這麼業 大概業很多
00:26:29
這樣吃飽從早到晚一直拜
00:26:32
也不想要工作一直拜
00:26:34
人家跟他說這樣拜沒有用
00:26:37
你要去做善事
00:26:40
要研究道理
00:26:42
人家講道理你要去聽
00:26:44
你只這樣一直拜
00:26:46
我師父就這樣說啊
00:26:47
說拜一個拜消一個業
00:26:50
拜二個拜消二個業
00:26:52
傷腦筋
00:26:55
後來來問我說
00:26:57
真的拜一拜有消一個業嗎
00:27:00
現在跟這樣的人說
00:27:02
你真的不能跟他爭沒有
00:27:06
你若跟他爭他跟你硬爭
00:27:08
我們要用比喻
00:27:10
用比喻
00:27:12
好比說我欠人家的錢
00:27:14
業就好像欠人家的錢
00:27:16
我欠人家一百萬
00:27:17
欠人家一百萬
00:27:20
現在我去像說領導人 像縣長那個彰化縣長
00:27:28
這樣說比較快
00:27:29
佛祖就好像管眾人
00:27:31
這是比喻
00:27:33
去縣長那拜一拜
00:27:35
我就少還十元
00:27:38
拜二拜少還一百元
00:27:41
拜三拜少一千元
00:27:43
一直拜 那些錢就不用還人家嗎
00:27:46
說那個鬼話連篇
00:27:48
哪有可能
00:27:49
一個業你沒有去行功立德
00:27:53
將功補罪要怎麼消業
00:27:57
只要拜就會消業
00:27:59
不然我再比喻 一個例子給你聽
00:28:01
好比說一個人做壞事
00:28:04
政府在通緝
00:28:06
通緝要抓他
00:28:08
那通緝要抓他
00:28:10
你要怎麼辦
00:28:12
就要去自首啊
00:28:15
就要去坐牢啊
00:28:17
要去受罰啊
00:28:19
假使你欠人家的要還人家
00:28:22
對吧
00:28:23
你不是啊
00:28:24
若說拜會消業
00:28:26
好比說我去警察局長那裡
00:28:29
我跟你拜一拜 跟你拜二拜
00:28:32
跟你拜一大拜
00:28:33
你不要通緝我
00:28:34
這樣可以嗎
00:28:36
世間哪有這種理
00:28:37
對不對
00:28:39
這個就是世間人
00:28:41
總之一句 道理有疑問不要問
00:28:46
不要問聽到就入迷
00:28:49
入迷來說就慘了
00:28:52
所以你們 覺得有疑問的地方
00:28:55
奇怪人家說這樣是真的嗎
00:28:58
我們要稍微思考一下
00:29:01
若覺得有疑問的時候要問
00:29:03
才叫做審問
00:29:04
你若沒有問的話
00:29:06
那個道理永遠都迷惘
00:29:09
所以我們呂純陽祖師才說
00:29:14
好學不恥下問
00:29:18
是博學之因
00:29:21
我們好學 就不要怕丟臉要問人家
00:29:26
這樣我們才會博學
00:29:29
你若怕問人家的話
00:29:30
你永遠都不會博學
00:29:33
所以每樣東西懂就是懂
00:29:37
不懂就是不懂
00:29:39
所以我們古聖賢才說
00:29:41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00:29:44
知道就是知道
00:29:45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00:29:47
才是真正的知道
00:29:49
才不會去悟人家
00:29:50
所以很多人問道理我說
00:29:52
很抱歉這句我不知道
00:29:54
不然下次來我再告訴你
00:29:57
很多人說 老師你怎麼這麼傻
00:29:59
你乾脆就跟他說 這天機不能講就過去了
00:30:03
不然說慢慢來這樣就好了
00:30:06
不然隨便 應付一下就過去了
00:30:08
你跟他說你不懂 反而笑你沒有學問
00:30:11
要笑就去笑
00:30:13
不懂就是不懂
00:30:14
管他取笑
00:30:17
假使你亂教人家教錯了
00:30:20
我們才是大罪過
00:30:22
不懂就是不懂
00:30:24
世間人都不懂還裝懂
00:30:26
大家想說你問我我不懂
00:30:29
不懂我再去問人家丟臉
00:30:31
跟你說不懂丟臉 隨便胡謅人家一下
00:30:34
想說你不懂 我胡謅你你也不知道
00:30:37
可是這樣會害死人
00:30:39
就像這個島跟蹲就糟了
00:30:44
所以希望我們要注意
00:30:46
不知道的地方 一定要審問之
00:30:50
要詳細去問人家
00:30:52
所以我們有智慧的人
00:30:55
道學之後就要信
00:31:00
若有疑就要問
00:31:02
所以才叫做審問
00:31:05
所以我們現在 另外看修真錄一句話
00:31:09
我們現在來看修真錄這段
00:31:14
審 推究也
00:31:19
問
00:31:21
有所無明而求人解釋也
00:31:26
故學而審之
00:31:29
無明則問
00:31:31
若但博學無明不問
00:31:35
則與痴人同也
00:31:40
修真錄說什麼叫審
00:31:42
信就是推究也
00:31:45
我們現在 來看辭海的說明
00:31:48
審推求也 熱究也
00:31:53
審就是要推求 也可以說是熱究
00:31:59
那麼什麼叫做推求
00:32:01
我們再看辭海
00:32:05
推究 猶言推求也
00:32:08
推 求也
00:32:11
推求等於就是 好比說不知道的
00:32:14
我們進一步去求人家
00:32:16
進一步去問人家
00:32:18
那個意思
00:32:21
所以才說審就是推究
00:32:23
問就是有所無明 而求人解釋也
00:32:27
什麼叫做問
00:32:29
什麼叫做無明
00:32:31
我們現在再看辭海
00:32:34
問
00:32:35
謂有所不知而求人解答也
00:32:39
問就是我們不懂的地方
00:32:42
求人家替我們解答
00:32:45
若無明呢
00:32:46
辭海這樣說
00:32:47
無明
00:32:48
謂闇鈍之心
00:32:50
無明了諸法事理之明
00:32:55
即痴之異名
00:32:57
現在說無明 就是迷迷惘惘的心
00:33:02
沒辦法來了解一切事理
00:33:07
也可以說是 迷痴的另外一個名字
00:33:12
所以一個人 假使要問人家
00:33:15
就是我們有不知道的地方
00:33:17
來求人來幫我們解釋
00:33:19
所以才說學而審之
00:33:23
無明就要問
00:33:25
假使一個人只有博學
00:33:28
不懂的地方沒有要問
00:33:30
這樣就跟傻子一樣
00:33:35
接下來再來看下文
00:33:39
慎思之
00:33:42
我們現在博學 進一步就是審問
00:33:45
審問就要慎思
00:33:47
什麼叫做慎思
00:33:49
慎思就是說我們這個道
00:33:52
我們起先研究道理要博學
00:33:56
現在博學之後我們有不懂
00:33:58
不懂就要問人家
00:34:00
問完後我們就要再想
00:34:03
想什麼
00:34:04
問人家
00:34:05
對方回答我們的 不一定是對的
00:34:08
為什麼說對方回答我們的 不一定是對的
00:34:12
我禮拜二下午去三峽
00:34:17
也是遇到一個說
00:34:23
他師父怎麼說
00:34:25
也拿那個書給我看
00:34:28
我們不要說什麼教
00:34:30
我很不喜歡 評論人家什麼教
00:34:31
只是有那個書
00:34:33
你若不相信要看那本書
00:34:35
他拿給我看我也保留著
00:34:38
那個書寫怎樣呢
00:34:41
說我們學道的人
00:34:43
都要放其自然
00:34:47
不要固執
00:34:50
要讓人方便
00:34:52
這些都有理
00:34:53
說這樣都對
00:34:54
前面講的這些都對
00:34:57
但是他講的道理 歪到旁邊去了
00:35:01
他說學道順其自然
00:35:05
人家的順其自然就是說
00:35:07
來同修去不留
00:35:08
來無歡喜去無擔憂
00:35:10
不去固執
00:35:13
做什麼事事都讓人方便
00:35:15
他現在這個自然
00:35:18
跟不固執跟方便卻改歪了
00:35:24
怎樣改歪了
00:35:27
那個師父這樣說
00:35:30
說你們要做什麼都放自然
00:35:36
最好不要固執
00:35:39
你們要去歌廳 唸歌也沒關係
00:35:44
我們要為了公不要為了私
00:35:49
若為了公你就有功德
00:35:52
為了私就沒有功德
00:35:54
說這樣也有理
00:35:56
但是他講歪理
00:35:58
有理的其中講歪理
00:36:00
利用正法來講歪理
00:36:04
他說若唱歌
00:36:07
你想說我唱歌要高興
00:36:11
這樣你沒功德
00:36:13
你說我唱歌給人家聽
00:36:14
大家會高興
00:36:15
這樣你有功德
00:36:18
你若去跳舞也沒關係
00:36:21
跳舞你不能自己要娛樂
00:36:23
你自己若要娛樂 這樣沒有功德
00:36:27
你若讓別人娛樂
00:36:28
跳舞給人家看人家會高興
00:36:30
這樣你也有功德
00:36:33
你如果去抱女生也沒關係
00:36:36
最重要 不能你自己想要快樂
00:36:40
你自己想快樂你沒有功德
00:36:42
你若讓對方的人快樂 這樣你有功德
00:36:46
若賭博三個缺一個
00:36:49
你湊一腳讓他方便
00:36:51
讓他人高興
00:36:53
若讓他人高興你也有功德
00:36:55
這樣說的對不對
00:36:56
我問你
00:36:58
歪理啊 胡亂來
00:37:01
三個缺一個 你去湊一腳這樣叫方便哦
00:37:05
人家三個缺一個 內心在痛苦
00:37:08
你讓他高興 這樣叫有功德哦
00:37:11
世間人你若沒有頭腦的人
00:37:14
說這樣也有理啊
00:37:15
你去想 這樣也有理是對的呀
00:37:18
實在這都是歪理
00:37:20
所以你不懂去問人家
00:37:22
問人家人家講給你聽的話
00:37:24
你就要慎思
00:37:26
慎就是謹慎
00:37:28
要謹慎要想看看
00:37:30
想看看這樣 有理還是沒有理
00:37:32
不然無理的道理 你拿出來講
00:37:34
我們師父講這樣
00:37:36
就糟糕了
00:37:39
之前我也聽人家說
00:37:42
有一位某大法師說
00:37:44
在體育館講道理
00:37:47
說人家問他
00:37:48
那一次在聽好幾千人在聽
00:37:51
問他道理說師父啊
00:37:54
可以賭博嗎
00:37:56
他說賭沒關係 不要輸太多就好了
00:38:01
他說師父啊可以嫖妓嗎
00:38:03
他說你若有錢給她就好了
00:38:06
若有錢給她就好了
00:38:08
大家都知道 有錢給他就好了
00:38:10
沒有錢給他 你就被人修理了沒錢
00:38:12
根本就是歪理
00:38:15
他就想說 我這樣講給你們聽
00:38:17
你才會信我的道理
00:38:19
我如果跟你說 這樣不好那樣不好
00:38:21
這樣聽道理要死了
00:38:23
每樣都不好
00:38:23
現在來看論語為政第二篇
00:38:32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00:38:40
孔子這樣說
00:38:42
一個人學道
00:38:45
你若沒有來思考
00:38:48
這樣這個人就迷迷惘惘了
00:38:52
呂純陽祖師注解這樣說
00:38:56
學而不思則罔者
00:38:59
學 學經傳也
00:39:02
思 思考也
00:39:05
罔無知之貌
00:39:07
言學經傳而不思其義
00:39:11
則臨用行時
00:39:15
罔然無所知也
00:39:19
現在講經傳
00:39:22
這不能唸傳
00:39:23
要唸作傳
00:39:25
什麼都叫經傳
00:39:27
我們現在來看博物志
00:39:29
聖人制作曰經
00:39:32
賢者著述曰傳
00:39:38
博物志說
00:39:39
若是聖人作的叫做經
00:39:44
若賢人所作的叫做傳
00:39:48
這個經傳在 佛教就叫做經論
00:39:52
因為佛祖作的就是經
00:39:54
佛祖就是聖人
00:39:56
歷代祖師就是賢人
00:39:59
祂做的就是傳
00:40:00
傳就是論
00:40:02
所以現在說經傳經 等於就是佛教講的經論
00:40:08
祂說學
00:40:09
學就是要學這個經傳
00:40:12
思就是思考
00:40:15
思考就是想
00:40:17
罔 罔就是無知的形貌
00:40:21
什麼都不知道
00:40:23
就是說一個人
00:40:26
要來學這個經傳 要來學道理
00:40:29
你若沒有詳細想 裡面的意義
00:40:33
到時候要用的時候 什麼都不知道
00:40:39
所以學道可以說
00:40:43
非常的重要
00:40:47
就是說凡事都要去想
00:40:50
要去知道裡面的意思
00:40:55
你們想看有很多人念經
00:40:58
倒背如流
00:41:00
但是到時候 你問他這個解釋什麼
00:41:04
不知道
00:41:06
不是只有我們一般的人
00:41:09
甚至有一些大和尚
00:41:12
經很會唸道理全都不懂
00:41:16
因為今晚我們沒有時間
00:41:18
沒辦法再寫黑板
00:41:20
只有跟你們解釋 裡面的意思給你們聽就好
00:41:25
我們這裡像阿賢兄弟 都跑去草屯聽六祖壇經
00:41:31
現在我講的 六祖壇經裡面一個記事
00:41:37
六祖壇經這樣說
00:41:40
有一位叫做法達和尚
00:41:45
這位法達和尚 可以說從小出家
00:41:53
可以說年輕到老 唸經唸了多少不知道
00:42:02
有一回聽到惠能六祖
00:42:07
道行高深要來見六祖
00:42:14
但是來見六祖後 有一個驕傲心
00:42:17
怎樣驕傲
00:42:18
六祖的人長得很矮小
00:42:21
人又瘦瘦的像個瘦皮猴
00:42:26
這種和尚是什麼祖師
00:42:28
在他的內心是這樣想
00:42:31
就生出一種 驕傲的形態出來
00:42:35
六祖看到他驕傲的心態
00:42:39
祂就問他說
00:42:41
道友啊
00:42:45
你到底學習什麼道
00:42:48
我知道你內心有一個事
00:42:53
那個法達和尚就回答他說
00:42:56
念法華經三千部
00:43:01
法華經一部 有多少你知道嗎
00:43:06
我們現在大多數 在唸的觀音普門品
00:43:09
這是只有法華經 其中的一品而已
00:43:13
法華經全部有二十八品
00:43:17
這個觀音普門品是 法華經其中的二十五品
00:43:23
你們想看看念一本的 觀音普門品要唸多久
00:43:30
那是二十八品 其中的一品而已
00:43:33
念一本要唸多久
00:43:36
我們不要說唸多長
00:43:39
光是一部經唸一天就好
00:43:42
從早到晚念 二十八品很認真唸
00:43:47
不然你觀音普門品
00:43:50
從早到晚 有辦法念二十八次嗎
00:43:53
你們去想
00:43:56
一日讓你唸一部
00:43:58
唸三千部 要唸多久你知道嗎
00:44:02
要唸幾十年
00:44:04
只有吃飯跟睡覺時間以外
00:44:06
整天唸就要唸十幾年
00:44:09
看他從年輕唸到老 法華經唸多少去了
00:44:15
六祖知道這個人念經 知道他很厲害
00:44:21
就要試探他
00:44:23
六祖就說 這樣我問你一句話
00:44:27
法華經裡面以何為宗
00:44:32
到底祂的宗旨是什麼
00:44:34
法華經的宗旨是什麼
00:44:36
問他這樣
00:44:38
法達和尚說 我管他什麼宗旨
00:44:41
我就照那個字唸
00:44:45
我知道那些經的字
00:44:49
念經就會超生死
00:44:52
我管他什麼意思
00:44:54
什麼宗旨不宗旨
00:44:56
惠能說
00:45:01
那這樣來說
00:45:03
這個經到底有什麼過失
00:45:07
要讓你唸
00:45:12
一個人做錯你才會罵他
00:45:15
經是要叫人家修養的
00:45:16
這個經有什麼過失
00:45:18
你要唸祂做什麼
00:45:22
法達和尚說不然我問你
00:45:24
法華經什麼意思
00:45:26
法華經裡面在講什麼
00:45:28
祂說我不認識字
00:45:30
你唸給我聽
00:45:32
你唸給我聽我解釋給你聽
00:45:35
只叫他唸給祂聽
00:45:36
祂要解釋給他聽
00:45:38
那個法達和尚大聲就唸了
00:45:42
唸到方便品祂說不用講了
00:45:47
我知道了
00:45:49
才將法華經的宗旨 講給他聽
00:45:54
那個法達和尚 聽到六祖解釋這樣
00:45:58
眼淚流下來
00:46:00
說一句 唸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00:46:08
曹溪是六祖的道場
00:46:11
說我念經三千部
00:46:13
被惠能跟我講一句話
00:46:16
我三千部的經都完了
00:46:18
枉費我唸三千部的經
00:46:20
都沒有用了
00:46:22
當時才跪下去拜師
00:46:25
所以世間的人要知道理
00:46:29
學道理也一樣
00:46:32
光是唸書歌 光是這耳聽那耳出去
00:46:36
你若不體會 經的裡面在講什麼
00:46:40
沒辦法去做
00:46:41
等於跟念空經一樣
00:46:43
學道理也是學假的
00:46:47
所以我們學道最要知道
00:46:49
要知道那個理
00:46:52
所以學道 第一個就是要博學
00:46:58
博學之後就要再進一步
00:47:02
不懂要問人家
00:47:05
問了之後 我們就要詳細去思考
00:47:09
這個道理講的對不對
00:47:12
到底這個理對不對
00:47:15
我們要再去想
00:47:17
想完之後就要明辨之
00:47:20
明辨就是要明辨是非
00:47:22
最後就要篤行
00:47:24
這樣道才會成就
00:47:26
現在這個就是
00:47:27
還鄉直指要跟我們說的話
00:47:29
因為我們 今晚沒辦法繼續說
00:47:34
這個明辨跟篤行
00:47:38
等到下期我們再解釋
00:47:42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47:48
我們現在來看第五頁
00:47:55
第五頁第七行
00:47:59
不然現在開始
00:48:01
然信心之為用
00:48:07
必由博學審問
00:48:13
慎思明辨而後篤行之
00:48:20
他說現在一個人
00:48:22
你對這個道現在有信心
00:48:26
現在這個信心所有的作用
00:48:29
就一定要經過什麼
00:48:32
決定要經過博學 再來就是審問
00:48:36
慎思明辨之後 再來行這條路
00:48:42
這句話本來在 中庸第二十一章的文
00:48:49
在中庸第二十一章 我們上期也說完了
00:48:55
說博學之審問之
00:48:58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00:49:02
博學就是一個人學道
00:49:08
因為這個道是沒有止境的
00:49:12
一個人若沒有博學
00:49:16
你只聽一點點
00:49:19
人家說好像井底之蛙
00:49:22
因為怎樣說
00:49:25
因為這個道的角度很多
00:49:28
這個道並不是每個人
00:49:32
都有辦法適用的
00:49:35
我們自古古聖賢在傳道
00:49:38
是因時
00:49:41
因人因地來講這個道理
00:49:53
什麼叫做因時
00:49:54
因時就是時機
00:49:57
時機不同 講的道理就不同
00:50:02
因人 人若不同
00:50:05
講話就會不同
00:50:09
為什麼人不同 講話就會不同
00:50:12
你跟老人講話 跟小孩講話不一樣
00:50:17
跟男生講話
00:50:19
跟女生講話也是不一樣
00:50:23
跟有錢人講話跟窮人講話
00:50:27
也是不一樣
00:50:30
為什麼會不一樣
00:50:33
好比跟有錢人講話
00:50:36
就是要叫人家多行布施
00:50:39
舖橋造路喜捨棺木
00:50:41
救濟貧民捐助廟宇種種
00:50:44
對窮的講沒有用
00:50:47
對窮的講他沒錢 怎麼叫他做這樣
00:50:49
總是對窮人講
00:50:51
就是要講 安貧樂道安分守己
00:50:56
對老人說
00:50:58
就是勸化一些 老人應該要守的
00:51:04
安守本分 要好脾氣要教育子孫
00:51:10
對小孩說
00:51:12
就要講孝道
00:51:14
對男人說就是 要講男人的義務
00:51:18
對女人說就是 要說女人該守的義務
00:51:24
所以這個道是因為
00:51:27
每一個人的環境不同 他講的話道理就不同
00:51:34
假使因時的話
00:51:38
是要看時機
00:51:41
當今是太平的年份
00:51:44
也是亂世的年份
00:51:47
太平有太平的道理
00:51:48
亂世有亂世的道理
00:51:52
若因地是要看地方
00:51:55
假使我去一個菜堂
00:51:58
講道理要怎麼說
00:52:00
說你們就要吃素
00:52:02
就不要殺生
00:52:04
不然你若跑去豬灶 講這些道理給他聽有用嗎
00:52:08
沒用啊
00:52:11
就說內心 做好就好不用吃素
00:52:14
多行善事就要說這樣
00:52:19
起碼沒辦法 度他去作仙作佛
00:52:22
也有辦法度他脫離苦海
00:52:27
但是我們世間的人
00:52:31
你若沒有博學 就不知道種種的角度
00:52:35
一句話在台上說
00:52:37
每一句話 不一定是適合你們聽的話
00:52:42
好比有錢人 你叫我安貧樂道
00:52:44
我怎麼可以
00:52:46
那句話不適合你聽
00:52:48
不適合你聽怎麼辦
00:52:50
我們不要用就好了
00:52:52
冰箱打開把它冰起來
00:52:56
等到有一天 遇到艱苦人的時候
00:52:59
你那句話拿來教他
00:53:01
這樣有哪裡不好
00:53:03
好比叫人家要 多行善事要布施要行善
00:53:09
我就艱苦人我欠人救濟了
00:53:11
要怎麼去救人
00:53:13
這句話不合你用
00:53:15
沒關係你拿起來放
00:53:17
冰箱打開把它冰起來 也不會壞掉
00:53:21
等到有一天 你賺到錢的時候
00:53:24
那句話拿出來用就好了
00:53:26
對不對
00:53:28
假使我今天 在殺豬殺雞殺鴨
00:53:33
你叫我吃素我就受不了
00:53:36
受不了怎麼辦
00:53:37
等到有一天
00:53:38
你老了想說吃素很好
00:53:40
你若想吃素來說
00:53:41
那句話從冰箱拿出來用
00:53:43
這樣難道不行嗎
00:53:45
所以道理 要聽多的原理在這裡
00:53:49
因為道理不是 每句話都適合我們用
00:53:52
有用的話總是拿出來用
00:53:55
不能用的話暫時保留起來
00:53:59
這就是博學
00:54:01
再來就是審問之
00:54:05
審問就是 我們有疑問的時候
00:54:10
這句話我聽起來矛盾
00:54:13
這句話我不了解
00:54:15
不了解就是要去問
00:54:18
這我上期都有講
00:54:20
現在是又說學而時習之
00:54:23
因為上期說的話
00:54:25
有必要簡單 再跟你們介紹一下
00:54:28
你們才有辦法接著 上期的意思順話下來
00:54:34
有人說有什麼疑問
00:54:35
很多啊
00:54:37
在你們覺得是道理
00:54:39
所以你若沒有專心去研究
00:54:43
你沒有感到疑問
00:54:45
每一個人講的話
00:54:47
這個也對 那個也對什麼都對
00:54:50
但是你若世事 慢慢去想就知道
00:54:55
過來也矛盾過去也矛盾
00:54:59
好比人家說
00:54:59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00:55:02
某人做這麼善家裡就不好
00:55:07
某人做這麼惡 反而家庭很快活
00:55:10
這就是疑問
00:55:12
對不對
00:55:14
人家說前世作好
00:55:17
這世會當有錢人
00:55:20
那個有錢人 一年到頭都在生病
00:55:24
前世若作好 怎麼會一年到頭都在生病
00:55:28
一個人前世做壞 這世會做窮苦人
00:55:32
那個窮苦人 前世做壞來做窮苦人
00:55:35
但是人家一輩子樂天 也不曾受過苦
00:55:38
雖然窮歸窮 整天快快樂樂過日子
00:55:42
也沒有生病家裡也很平安
00:55:46
前世就做壞讓他窮苦 但是人家也快快樂樂
00:55:52
你說一個人心很壞 會去當畜生
00:55:55
現在畜生有的比人還享受
00:55:59
這個就叫做疑問
00:56:01
若有疑問怎麼辦
00:56:03
就要審問
00:56:04
審問就要問這個理由
00:56:07
說這個到底什麼原因
00:56:08
要問這個理由
00:56:09
這個我們上期都有講了
00:56:11
這只有做個補充 順著跟你們介紹下來
00:56:17
現在審問以後就知道
00:56:19
知道這個道理
00:56:22
接下來還要慎思
00:56:26
慎思就說人家跟我講的 是有理還是沒有理
00:56:29
道理有很多問題
00:56:32
若沒有慎思的話
00:56:34
有理變無理 無理變有理
00:56:38
我最近去台北三峽
00:56:45
三峽也有一間講演中心
00:56:48
講演中心也有書櫃
00:56:51
不知道哪裡的人 拿一些佛教的書來那邊放
00:56:57
我想這個書 若看那個題目是還不錯
00:57:00
我就拿來看
00:57:03
看完我就傷腦筋
00:57:06
我說拜託你這本送我好嗎
00:57:08
好啊 拿去啊
00:57:10
拿去之後 那本我叫人家不要看
00:57:14
假使有那種書也要放火燒
00:57:17
怎麼樣
00:57:18
會害死人
00:57:20
他用正理來講歪理
00:57:25
依正理來講歪理
00:57:28
怎樣叫做正理來講歪理
00:57:31
他前面寫說
00:57:33
學道的人就要放其自然
00:57:39
不要拘束這樣才有道
00:57:42
這是正理
00:57:43
這是我們道德經講的
00:57:46
道法自然
00:57:47
這是正理
00:57:49
再來怎麼講
00:57:51
說處處要讓人方便
00:57:54
這也是正理
00:57:56
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00:57:58
這方便也是正理呀
00:58:01
再來就是什麼
00:58:02
說人就要有一個公心
00:58:05
要為公不能為私
00:58:08
若有私心就沒有功德
00:58:10
有公心才有功德
00:58:12
這也是正理呀
00:58:15
現在將這個正理來講歪理
00:58:17
怎樣叫做正理講歪理
00:58:20
他說可以賭博嗎
00:58:25
他說沒關係
00:58:27
假使有三個要賭少一個
00:58:31
你作好心 幫他們賭一下來說
00:58:34
以方便為本
00:58:36
這樣好 這就是處處方便為門
00:58:40
這就是歪理了
00:58:42
方便不是說這種方便
00:58:45
再來怎麼說
00:58:47
跳舞好嗎
00:58:49
沒關係
00:58:51
你的心不能有私心
00:58:53
你若私心去跳舞 說你要去快樂
00:58:56
這樣你就有罪
00:58:59
你若說我跳舞 要讓對方的人高興有趣
00:59:03
這樣你有功德
00:59:06
他說可以去茶室喝酒嗎
00:59:11
他說沒關係
00:59:13
你不能有私心
00:59:14
你若私心 想說要去茶店划拳
00:59:18
這樣你有罪
00:59:20
你若想茶室的女人 沒有錢可以賺
00:59:22
拿一點錢去給她賺
00:59:24
讓她可以生活 你出自於慈悲的心
00:59:27
這樣你有功德沒關係
00:59:29
這樣是歪理嗎
00:59:31
想到當今的世界
00:59:34
都沒有慎思詳細去想
00:59:39
慎就是謹慎
00:59:41
思就是要去想
00:59:45
聽起來好像有理
00:59:47
實在這就是歪理
00:59:49
好比我曾經 聽一個宗教怎麼說
00:59:53
說窮苦人不能援助他
00:59:57
窮苦人就要欺負他
00:59:59
人家問 為什麼要欺負窮苦人
01:00:02
他前世做壞
01:00:04
這世要來受罪
01:00:06
你若援助他他業不會消
01:00:10
你就欺負他
01:00:11
不要援助他讓他辛苦
01:00:14
他的業才會消
01:00:16
聽起來好像也有理
01:00:17
但是這個是歪理
01:00:20
依正理拿來講歪理
01:00:23
拿正理來講歪理
01:00:26
所以學道若沒有慎思
01:00:28
大家學道都學偏了
01:00:31
你就要注意這一點
01:00:34
我們上期講到這為止
01:00:35
說到這個慎思
01:00:38
現在接下去要講什麼
01:00:39
要講明辨
01:00:41
什麼叫做明辨
01:00:45
明就是要清楚
01:00:48
辨就要分辨
01:00:51
要分辨什麼
01:00:52
分辨這個道
01:00:55
有後天的道跟有先天的道
01:00:59
後天是六道輪迴的道
01:01:05
最高是講到人間福報
01:01:10
你是若先天的道
01:01:13
就是要了脱生死
01:01:16
來生不要再六道輪迴
01:01:19
要去作仙作佛作聖人
01:01:23
這個叫做明辨
01:01:26
所以一個人 你若沒有明辨處理
01:01:31
都迷惑在後天
01:01:34
迷惑在後天的話
01:01:36
永遠在六道中來輪迴
01:01:39
我們現在要進入明辨了
01:01:43
對於這個明辨
01:01:46
我們來看易經
01:01:47
現在來看易經乾卦 裡面這句話
01:01:53
君子學以聚之
01:01:58
問以辨之
01:02:02
對於這句話 修真錄有一個說明
01:02:07
修真錄這樣跟我們說
01:02:10
博學之 以廣聚知識
01:02:17
一個人若博學
01:02:21
才有辦法廣大的 來聚集所有的知識
01:02:26
一個人若沒有博學的話
01:02:29
我們人的學習有限
01:02:32
這個就是說君子學以聚之
01:02:37
說審問之以解其疑
01:02:42
一個人有不了解的地方
01:02:44
我們就要去問人家
01:02:47
才會解除我們內心的疑問
01:02:52
明辨之以辨是非
01:02:56
但是問人家的話 我們要想得再詳細一點
01:03:01
才有辦法 辨識這個是非對不對
01:03:05
所以才說問以辨之
01:03:09
是非明白 我們智慧自然會開
01:03:17
那麼有人說
01:03:20
你說道有先天有後天
01:03:23
我們要怎麼去明辨
01:03:26
你說有正道有邪道
01:03:29
我們要怎麼樣去明辨
01:03:32
若要說來分這個先天後天
01:03:36
在中庸裡面 就跟我們講的很明白
01:03:41
中庸是四書其中的第二本
01:03:45
我們四書是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01:03:50
所以對於先後天的問題
01:03:54
我們只有來看 中庸一句話你就了解
還鄉直指(舊版)
8/77部影片
還鄉直指舊版 01
還鄉直指舊版 02
還鄉直指舊版 03
還鄉直指舊版 04
還鄉直指舊版 05
還鄉直指舊版 06
還鄉直指舊版 07
還鄉直指舊版 08
還鄉直指舊版 09
還鄉直指舊版 10
還鄉直指舊版 11
還鄉直指舊版 12
還鄉直指舊版 13
還鄉直指舊版 14
還鄉直指舊版 15
還鄉直指舊版 16
還鄉直指舊版 17
還鄉直指舊版 18
還鄉直指舊版 19
還鄉直指舊版 20
還鄉直指舊版 21
還鄉直指舊版 22
還鄉直指舊版 23
還鄉直指舊版 24
還鄉直指舊版 25
還鄉直指舊版 26
還鄉直指舊版 27
還鄉直指舊版 28
還鄉直指舊版 29
還鄉直指舊版 30
還鄉直指舊版 31
還鄉直指舊版 32
還鄉直指舊版 33
還鄉直指舊版 34
還鄉直指舊版 35
還鄉直指舊版 36
還鄉直指舊版 37
還鄉直指舊版 38
還鄉直指舊版 39
還鄉直指舊版 40
還鄉直指舊版 41
還鄉直指舊版 42
還鄉直指舊版 43
還鄉直指舊版 44
還鄉直指舊版 45
還鄉直指舊版 46
還鄉直指舊版 47
還鄉直指舊版 48
還鄉直指舊版 49
還鄉直指舊版50
還鄉直指舊版51
還鄉直指舊版52
還鄉直指舊版53
還鄉直指舊版54
還鄉直指舊版55
還鄉直指舊版56
還鄉直指舊版57
還鄉直指舊版58
還鄉直指舊版59
還鄉直指舊版60
還鄉直指舊版61
還鄉直指舊版62
還鄉直指舊版63
還鄉直指舊版64
還鄉直指舊版65
還鄉直指舊版66
還鄉直指舊版67
還鄉直指舊版68
還鄉直指舊版69
還鄉直指舊版70
還鄉直指舊版71
還鄉直指舊版72
還鄉直指舊版73
還鄉直指舊版74
還鄉直指舊版75
還鄉直指舊版76
還鄉直指舊版77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90325000804
86c7eb71-e486-4dcb-a8db-b1d9bf8f11c2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