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還鄉直指舊版87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還鄉直指舊版87
98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5年02月0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46
翻二十頁
00:02:47
第三行
00:02:49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53
若能掃除雜念
00:02:58
則過去未來現在之三心
00:03:04
以及眼耳鼻舌之四相
00:03:11
亦隨之而掃除
00:03:17
它說現在對三心
00:03:21
雖然過去我們有講過
00:03:27
但是我們從上期以來
00:03:31
我們也有詳細說明過了
00:03:34
那對於四相
00:03:37
這個四相在說
00:03:39
眼耳鼻舌之四相
00:03:41
這跟金剛經所講的四相
00:03:45
以及其他還有很多種四相
00:03:50
是不同
00:03:51
所以我們上期也有引
00:03:54
很多種角度的四相
00:03:57
現在今晚
00:03:58
就是正式要來談
00:04:02
眼耳鼻舌這個四相
00:04:05
到底這個四相是指什麼
00:04:08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04:10
看呂純陽祖師這段文
00:04:15
六根之中
00:04:17
眼耳鼻舌為作業之本
00:04:23
故名之曰四相
00:04:27
若眼不見其色
00:04:30
耳不聞其聲
00:04:33
鼻不齅其香
00:04:36
舌不嘗其味
00:04:38
則意不生而身不動
00:04:42
若眼嗜見色
00:04:45
耳嗜聞聲
00:04:47
鼻嗜齅香
00:04:51
舌嗜嘗味
00:04:55
其色等四塵
00:04:57
以眼等四根為媒
00:05:01
能令身心作一切之惡業
00:05:06
劫奪一切之善法
00:05:09
故修身之士
00:05:11
當掃除 眼耳鼻舌等四相為戒也
00:05:18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00:05:20
先作說明
00:05:22
注解第一
00:05:24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5:27
作業
00:05:28
作為身口意之三業也
00:05:33
現在說作業是什麼
00:05:35
就是作身業口業意業
00:05:39
這三業
00:05:40
叫做作業
00:05:42
注解第二
00:05:45
嗜
00:05:46
喜之也
00:05:47
貪欲也
00:05:49
辭海說嗜就是很愛
00:05:52
也是貪欲的意思
00:05:55
注解第三
00:05:56
辭海這樣說
00:05:58
修身
00:05:59
謂涵養德性
00:06:01
而進於實踐也
00:06:03
禮大學
00:06:05
欲齊其家者
00:06:07
先修其身
00:06:08
舊制中小學校有修身一科
00:06:15
辭海這樣說
00:06:17
說修身
00:06:19
就是要涵養道德的本性
00:06:25
進而實踐
00:06:29
所以在禮記大學篇
00:06:31
說你若要治理家庭
00:06:36
要先修養自己的身
00:06:40
所以若在以前的制度
00:06:44
在中學小學
00:06:47
都有修身這科
00:06:49
你們這 若比較年長的就知道
00:06:51
以前都有修身這科
00:06:54
但是現在修身就改掉了
00:06:58
我們現在來看
00:07:00
呂純陽祖師的全文
00:07:04
說六根之中
00:07:07
六根就是指
00:07:09
眼睛耳朵鼻子 嘴巴身體和意念
00:07:14
六根之中
00:07:16
眼睛耳朵鼻子舌
00:07:20
都是作三業的根本
00:07:26
所以這個名才叫做四相
00:07:30
假使眼睛
00:07:32
不要看形形色色
00:07:35
耳朵若不聽是是非非
00:07:40
鼻子若不去聞所有的香味
00:07:45
舌若不去嘗五味
00:07:50
這樣我們的意就不會生
00:07:53
而且身就不會亂動
00:07:57
假使眼睛若貪欲
00:08:01
要來看色
00:08:03
不是叫你不要看色
00:08:06
你不要有貪欲
00:08:08
假使你眼睛貪欲要見色
00:08:12
耳朵若貪欲要聽聲音
00:08:16
鼻子若貪欲要聞香味
00:08:20
舌若貪欲要嘗味
00:08:23
若是這樣色等
00:08:26
色等就是色
00:08:28
色香味觸
00:08:31
這個四塵
00:08:33
用眼等
00:08:35
就是眼耳鼻舌 這四根來當媒人
00:08:41
讓身和心作一切惡業
00:08:46
劫奪一切所有善法
00:08:50
所以我們要修身的人
00:08:53
應該要掃除 眼睛耳朵鼻子舌這四相
00:08:59
來作警戒
00:09:01
這是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09:05
我們現在另外
00:09:08
再看下文
00:09:12
自能一心一德
00:09:16
知其所止
00:09:18
止于至善
00:09:20
故曰物格而後知至
00:09:25
意誠
00:09:26
心正
00:09:27
以至於身修也
00:09:30
對本文
00:09:31
我們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09:36
一心者
00:09:39
無二心也
00:09:41
一德者
00:09:43
老子所謂之上德也
00:09:47
一心一德之人
00:09:49
利欲之心不動
00:09:52
故知其所止
00:09:55
知止之人
00:09:57
不爭名於朝
00:09:59
不爭利於市
00:10:01
故止於至善
00:10:04
何謂至善
00:10:06
不住相之善也
00:10:08
言
00:10:09
物格而后知至
00:10:11
意誠心正
00:10:13
以至於身修者
00:10:17
大學之略文
00:10:20
現在這裡面五個注解
00:10:22
先作說明
00:10:24
注解第一
00:10:27
一心
00:10:29
就是我們的心
00:10:30
沒有兩個念頭
00:10:34
注解第二
00:10:36
二心
00:10:37
謂異心也
00:10:39
二心
00:10:40
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分開
00:10:44
注解第三
00:10:46
辭海這樣說
00:10:48
一德
00:10:48
純一之德
00:10:50
不雜不息之義
00:10:53
辭海說一德
00:10:55
就可以說
00:10:57
我們的心有純一的德
00:11:00
不摻雜名利之心
00:11:04
這個德當作不休息的意思
00:11:08
注解第四
00:11:10
辭海這樣說
00:11:12
上德
00:11:13
謂至上之德也
00:11:15
老子
00:11:16
上德不德
00:11:17
是以有德
00:11:20
辭海說上德
00:11:22
就是最高的德性
00:11:25
所以老子道德經這樣說
00:11:28
說上德的人
00:11:30
祂自己感覺祂沒德性
00:11:34
祂雖然作很多德行
00:11:37
可是祂自己認定
00:11:39
祂自己做不夠
00:11:41
這才是真正有德的人
00:11:44
若是無德的人呢
00:11:46
做一點善事就炫耀了
00:11:50
注解第五
00:11:51
大學這樣說
00:11:53
物格而后知至
00:11:56
知至而后意誠
00:11:58
意誠而后心正
00:12:00
心正而后身修
00:12:03
大學說
00:12:05
一個人你若 能夠阻止物欲之後
00:12:10
我們就知道至善的道理
00:12:13
這個至就是指
00:12:14
上文所講的至善
00:12:19
你知道至善之後
00:12:22
我們的意才會誠實
00:12:25
意若誠實之後
00:12:28
我們的心才會正
00:12:30
心若正之後
00:12:32
我們的身才能修
00:12:36
所以現在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2:41
說一心是什麼
00:12:42
一心就是無二心
00:12:45
一德就是老子所說的上德
00:12:50
一心一德的人
00:12:53
他的利欲的心就不會動
00:12:57
所以他就知道所止
00:13:00
說我到這停止了
00:13:04
若是知止的人
00:13:07
他就不會爭名於朝廷
00:13:12
以前說朝廷
00:13:13
現在等於政府政治
00:13:17
不是說你不要名
00:13:20
你要名沒關係
00:13:21
但是起碼不能用不擇手段
00:13:26
所爭鬥得來的
00:13:30
不爭利於市
00:13:32
不是叫你不要賺錢
00:13:34
不能不擇手段來賺錢
00:13:39
所以止於至善
00:13:44
何謂至善
00:13:47
就是不住相的善
00:13:50
就是無所住心的善
00:13:53
就是說物格之後就知止
00:13:58
一個人
00:14:01
一旦知止之後意就會誠
00:14:05
意若誠心就正
00:14:08
心若正就達到修身
00:14:12
因為這句話 本來是大學的略文
00:14:15
剛剛解釋完了
00:14:17
現在說物格而后知至
00:14:20
意誠心正
00:14:21
以至於身修
00:14:22
這就是大學簡略的文
00:14:28
我們再看下文
00:14:31
修身則道立
00:14:36
所以學道之始
00:14:39
先要掃除雜念
00:14:41
而後可以知止
00:14:46
說一個人
00:14:48
你若有辦法修身
00:14:51
這樣道才可以建立
00:14:55
所以學道的開始
00:14:58
要先掃除一切雜念
00:15:02
掃除雜念之後才有辦法
00:15:07
知道知止名利的心
00:15:10
等於就是說看破名利
00:15:14
再接下去下文
00:15:16
止於至善
00:15:18
而後定靜安慮得
00:15:24
現在這篇文
00:15:26
也是大學簡略的文
00:15:29
我們現在來看大學的文
00:15:31
現在看大學章句經一章
00:15:36
在止於至善
00:15:40
知止而后有定
00:15:43
定而后能靜
00:15:46
靜而后能安
00:15:49
安而后能慮
00:15:51
慮而后能得
00:15:55
所以我們現在
00:15:56
還鄉指直講這句說
00:15:59
定靜安慮得
00:16:03
這就是大學這篇文章
00:16:06
簡略的說法
00:16:10
所以大學說在止於至善
00:16:15
現在還鄉指直說
00:16:18
止於至善
00:16:19
而後定靜安慮得
00:16:25
這就可以說以大學章句
00:16:28
這篇文簡略濃縮講的
00:16:33
不過現在若要對這篇文
00:16:35
一口氣沒辦法說
00:16:38
因為這篇文太長
00:16:40
現在分句來說明
00:16:43
現在先來說明
00:16:46
在止於至善
00:16:48
這句話先來作說明
00:16:53
現在大學義理這樣說
00:16:55
呂純陽祖師這段文
00:16:59
止者
00:17:01
達到也
00:17:03
善者
00:17:04
福德也
00:17:06
言至善者
00:17:08
功德也
00:17:10
今人行善
00:17:12
皆不能達到至善
00:17:14
行善惟望福報
00:17:17
福盡昭得種種苦
00:17:20
若止於至善
00:17:22
功德圓滿
00:17:24
證聖成仙作佛
00:17:26
則免受六道輪迴之苦
00:17:30
何謂至善
00:17:32
不住相之善也
00:17:36
呂純陽祖師說何謂止
00:17:40
止等於達到
00:17:43
何謂善
00:17:45
善就是福德
00:17:48
現在說至善就是功德
00:17:52
所以福德和功德不同
00:17:55
所以六祖壇經才說
00:17:58
福德與功德別這句話
00:18:02
當今的人來做善事
00:18:06
都無法達到至善的境界
00:18:11
做善事
00:18:13
只希望得到福報
00:18:17
但是福盡之後
00:18:20
就招來很多很多苦惱
00:18:24
假使你可以止於至善
00:18:27
你的功德若能圓滿
00:18:31
來證聖人
00:18:33
成仙作佛
00:18:36
這樣來說你就不用
00:18:38
受到六道輪迴之苦
00:18:41
何謂至善
00:18:44
就是不住相的善
00:18:46
不住相的善
00:18:48
等於就是無所住心的善
00:18:50
這樣說比較快
00:18:53
我們現在再看下文
00:18:56
第二句
00:18:57
說知止而后有定這句話
00:19:03
何謂知止而后有定呢
00:19:06
我們現在看大學義理
00:19:09
大學義理
00:19:12
知止
00:19:14
意即知道 要達致至善境界也
00:19:20
后即今之後字
00:19:24
定指心志的定向
00:19:30
現在大學義理說
00:19:32
知止的意思
00:19:35
就是知道達到至善境界
00:19:40
現在這字后
00:19:42
後來寫這字彳字旁的後
00:19:46
定就是指我們心志的定向
00:19:52
朱熹夫子這樣說
00:19:55
說止者
00:19:56
所當止之地
00:20:00
即至善之所在也
00:20:04
現在朱熹夫子所說的
00:20:07
說止
00:20:10
止就是知止
00:20:13
等於就是說 達到至善的境界
00:20:18
現在這個止就是要指什麼
00:20:21
指說達到至善的境界
00:20:25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0:29
人知止於至善
00:20:32
然後心定
00:20:34
心定則不急於求名求利
00:20:38
不躁而僨
00:20:42
現在呂純陽祖師跟我們說
00:20:47
一個人你若知道止於至善
00:20:51
之後我們的心才會定下來
00:20:56
心若定
00:20:58
你就不會著急要求名求利
00:21:04
他就不會
00:21:05
心有所躁動
00:21:10
就是著急
00:21:14
在止觀裡這樣說
00:21:20
止心不亂
00:21:22
故復名為定
00:21:26
一個人
00:21:28
你若能夠達到心不亂
00:21:33
這樣的話這個名才叫做定
00:21:38
頓悟入道要門論
00:21:39
才這樣跟我們說
00:21:42
說坐見本性為定
00:21:46
本性者
00:21:47
是你無生心
00:21:49
對境無心
00:21:53
一個人
00:21:55
你坐下能夠看出你的本性
00:21:58
這就是定
00:22:01
何謂本性
00:22:03
本性就是你不會生心
00:22:07
等於就是對境無心
00:22:10
這個對境無心
00:22:13
就是大學所說的止於至善
00:22:16
在座同修
00:22:17
大家晚安
00:22:19
我們現在來翻二十頁
00:22:22
第五行
00:22:26
二十頁第五行
00:22:29
倒數第十二字
00:22:3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22:35
止於至善
00:22:38
而後定靜安慮得
00:22:43
這篇文本來是大學的略文
00:22:47
所以我們上期 有引大學的文
00:22:51
你再看抄的簿子就知道
00:22:54
在大學章句經第一章裡面說
00:22:59
在止於至善
00:23:01
知止而后有定
00:23:04
定而后能靜
00:23:06
靜而后能安
00:23:08
安而后能慮
00:23:10
慮而后能得
00:23:14
因為這篇文很長
00:23:17
所以我們就分句說明
00:23:19
上期講到知止而后有定
00:23:23
今晚從第三句
00:23:26
定而后能靜
00:23:29
何謂定而后能靜呢
00:23:32
我們來看大學義理
00:23:37
靜
00:23:39
謂心意不會妄動
00:23:43
有定便不會輕易 為外物所干擾擾動
00:23:52
這是靜
00:23:55
大學義理這樣說
00:23:58
說靜
00:24:00
就是我們的心意不會亂動
00:24:05
有定
00:24:07
自然就不容易隨便被外物
00:24:12
所干擾擾動
00:24:15
不會為了外物
00:24:17
我們的心就動
00:24:19
這就是靜
00:24:22
朱熹夫子這樣說
00:24:26
靜
00:24:28
謂心不妄動
00:24:31
人生而靜
00:24:34
天之性也
00:24:38
現在朱熹夫子說靜
00:24:42
就是我們的心不亂動
00:24:47
人出生本來是靜
00:24:52
這是天之性
00:24:58
那麼
00:24:59
對朱熹夫子講這句話
00:25:03
有人來問我
00:25:06
說老師這樣有矛盾
00:25:09
我說為什麼矛盾
00:25:12
因為我曾看清靜經
00:25:16
清淨經裡說
00:25:19
天動地靜
00:25:22
你若看過 清靜經的人就知道
00:25:26
本來是天動地靜
00:25:29
現在朱熹夫子說
00:25:33
靜
00:25:35
就是天之性
00:25:39
應該天動地靜
00:25:41
為什麼祂說天靜
00:25:45
這就是我們一般讀經書
00:25:46
不瞭解的地方
00:25:50
經有一個先天的經
00:25:53
有一個後天的經
00:25:56
佛教說有 了義經和不了義經
00:26:02
若是後天的經典
00:26:05
是眼睛看的
00:26:08
眼睛所看一切的東西
00:26:11
這叫做俗諦
00:26:13
世俗的道理
00:26:17
假使先天是用慧眼看的
00:26:23
並不是用肉眼去看
00:26:27
所以先天
00:26:29
所講的道理
00:26:31
有時候你眼睛所看的
00:26:34
和先天的道理不符合
00:26:39
因為清靜經說天動地靜
00:26:44
這是用眼睛看的
00:26:47
是世俗的道理
00:26:49
真的你看
00:26:51
早上起床太陽從東邊升起
00:26:54
現在到中午就在天中央
00:26:56
到晚上就下山
00:26:58
你看月
00:27:00
星斗都在動
00:27:04
那地呢
00:27:04
地靜靜的
00:27:06
沒有動
00:27:08
事實上
00:27:10
在動的並不是天在動
00:27:13
是地在動
00:27:17
現在人
00:27:19
站橫的
00:27:22
到今晚十二點剛好倒立
00:27:26
看你信不信
00:27:28
有的說倒立 怎麼不會掉下去
00:27:31
因為地球的吸引力
00:27:34
絕對掉不下去
00:27:38
我去我女兒那
00:27:43
我的時間不用改
00:27:47
為什麼時間不用改
00:27:50
我們這 例如現在八點十五分
00:27:55
我美國女兒住的那
00:27:57
剛好是早上八點十五分
00:28:01
剛好差十二個小時
00:28:03
差一秒鐘都沒有
00:28:04
剛好差十二個小時
00:28:08
我就跟我女兒說笑說
00:28:10
若要跟你聯絡最快
00:28:13
拿一根竹蒿來捅
00:28:15
捅過去
00:28:16
從這裡捅過去剛好是你家
00:28:18
用一根竹蒿來就好了
00:28:20
有一次開玩笑這樣說
00:28:24
所以呢現在他們要天亮了
00:28:27
我們這要晚上了
00:28:30
他們那已經要 轉到上面去了
00:28:34
我們快要轉到下面去了
00:28:39
所以地球
00:28:42
每天都要自轉一圈
00:28:44
這樣轉一圈
00:28:46
一天要轉一圈
00:28:49
這叫做一天
00:28:52
現在講起來這個月
00:28:55
月是繞著地球轉的
00:28:58
它繞著地球
00:28:59
跟著地球再繞一圈
00:29:03
你若稍微 有科學常識的都知道
00:29:07
月繞地球一圈
00:29:11
剛好是一個月
00:29:14
我們的地球 現在繞著太陽轉
00:29:18
轉一圈剛好一年
00:29:23
若以前
00:29:26
說太陽是靜體
00:29:29
太陽不動
00:29:33
現在的科學家
00:29:35
已經發現太陽在動
00:29:38
它的速度很慢
00:29:42
太陽繞一個東西在轉
00:29:46
轉一圈剛好一元會
00:29:48
十二多萬年
00:29:51
才轉一圈
00:29:55
那麼太陽繞什麼在轉
00:29:59
實際上道家
00:30:01
可以好幾千年前就證明了
00:30:04
就是無極
00:30:08
那在佛家說是真如世界
00:30:13
不過當今的科學家
00:30:15
沒有名稱可以稱呼
00:30:18
沒名稱稱呼他們取為什麼
00:30:22
說絕對的宇宙
00:30:31
但是我們現在眼睛
00:30:35
肉眼在看
00:30:38
這個宇宙叫做相對宇宙
00:30:44
這是科學的名詞
00:30:53
那麼
00:30:54
到底絕對宇宙
00:30:57
這個宇宙到底多大
00:31:01
現在的科學家雖然很厲害
00:31:03
還沒辦法測量
00:31:06
你晚上看星星
00:31:09
有時候閃一下
00:31:11
那個光不是現在的光
00:31:14
那個光是什麼時候的光
00:31:15
你知道嗎
00:31:16
有的說幾十萬光年
00:31:22
它那樣閃一下
00:31:23
已經經過幾十萬光年了
00:31:29
光年是怎麼算你知道嗎
00:31:31
光的速度
00:31:34
一秒鐘繞地球七圈半
00:31:37
一秒
00:31:38
繞地球七圈半
00:31:41
你想幾十萬光年
00:31:44
這個宇宙到底有多遠
00:31:46
不然你去算算看
00:31:48
現在的科學家還不瞭解
00:31:51
絕對宇宙的範圍
00:31:53
到底有多大
00:31:54
不知道
00:31:57
為什麼不知道
00:31:59
你想我們看到的很微小
00:32:04
例如這顆是地球
00:32:08
例如人站在這
00:32:14
你看的範圍看多少
00:32:17
你再怎麼看 都只有看這樣而已
00:32:21
這個角度你看的到
00:32:23
這些呢
00:32:23
這些你都看不到
00:32:26
對不對
00:32:27
你只有看一個角度而已
00:32:28
過了地平線 你就沒辦法看了
00:32:32
超過地平線 你就沒辦法看了
00:32:35
看這個宇宙多大
00:32:37
你盡管算沒關係
00:32:39
現在光是這個空間
00:32:44
現在英國 最大的一個望遠鏡
00:32:50
已經發現十九個太陽系
00:32:54
十九個喔
00:32:55
太陽系
00:32:56
太陽有十九顆
00:32:59
我們光是一個太陽系而已
00:33:01
星球就算不完了
00:33:03
發現十九個
00:33:05
只有這個
00:33:07
其他這些沒算到
00:33:08
這些都是看不到的東西
00:33:11
白天沒辦法看星斗
00:33:15
白天你沒辦法看星斗
00:33:17
是晚上才可以看星斗
00:33:19
你再怎麼看 也只看這個而已
00:33:21
其他這些星斗 你都沒辦法看
00:33:26
所以現在時常發現
00:33:30
幽浮
00:33:31
飛碟
00:33:33
說是外星球來的
00:33:35
說來地球
00:33:41
有的說有
00:33:41
有的說沒有
00:33:42
有沒有
00:33:43
我相信有
00:33:46
為什麼相信有
00:33:48
在佛經裡釋迦佛祖就說
00:33:51
說有三千大千世界
00:33:55
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
00:33:58
一千個世界
00:33:59
才一小千世界
00:34:02
一千個一小千世界
00:34:04
才一中千世界
00:34:06
一中千世界
00:34:08
一千個一中千世界
00:34:10
才一大千世界
00:34:12
三千大千世界看有多少
00:34:15
世界算不完
00:34:19
本來天
00:34:21
宇宙是靜體
00:34:23
宇宙都沒有動
00:34:25
是這些星球在動
00:34:28
地球也在動
00:34:29
月也在動
00:34:31
無論火星木星太陽
00:34:33
全部都在動
00:34:35
但是這都一顆星球而已
00:34:39
也都是一個地球
00:34:41
是天靜地動
00:34:46
但是若依清靜經說
00:34:49
天動地靜
00:34:50
是肉眼在看
00:34:52
肉眼看的就真的
00:34:54
就太陽從東邊升從西邊下
00:34:57
看這些星球在動
00:34:58
看這些星斗在動
00:35:00
事實上
00:35:02
宇宙都沒有動
00:35:04
天也都沒動
00:35:06
天是靜體
00:35:08
所以朱熹夫子 講這句話是沒錯
00:35:11
說靜
00:35:13
謂心不妄動
00:35:15
人生而靜
00:35:17
天之性也
00:35:19
現在我們再接下去
00:35:20
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35:24
心定則欲念不生
00:35:27
欲念不生
00:35:28
而心自靜
00:35:32
說一個人心若能定
00:35:34
若是這樣 你的欲念就生不出來
00:35:38
欲念若生不出來
00:35:39
你的心自然就靜了
00:35:42
一個人就是有欲念
00:35:44
心才不會靜
00:35:46
妄念一旦不會生
00:35:48
你的心自然就靜了
00:35:52
所以王重陽祖師才講
00:35:54
明心見性
00:35:56
非靜不能明與見
00:36:00
每個人都說我要明心見性
00:36:04
說很快啦
00:36:06
但是你要明心見性
00:36:07
一個人心若沒靜
00:36:09
你無法明心
00:36:11
也無法見性
00:36:14
你心若有一個念頭
00:36:16
就無法看出本性了
00:36:18
這樣說比較快
00:36:21
圓覺經是釋迦佛祖講的
00:36:24
由靜力故
00:36:25
永斷煩惱
00:36:28
一個人由靜力的關係
00:36:32
由靜的力量的關係
00:36:34
永遠都要斷煩惱妄念
00:36:38
這就是靜的境界
00:36:42
人靜了之後
00:36:44
再進一步什麼
00:36:46
你看課本
00:36:48
說靜安
00:36:52
靜再來就是安
00:36:55
依照大學跟我們說的
00:36:59
就是說靜而后能安
00:37:04
何謂安
00:37:07
我們現在來看大學心德
00:37:10
靜而后能安
00:37:13
是修行者能樂天知命
00:37:20
古之顏回
00:37:22
雖在物質上
00:37:24
貧乏至極
00:37:27
一簞食
00:37:29
一瓢飲
00:37:30
然其所樂者
00:37:33
無非知其所安
00:37:36
這裡面一個注解
00:37:38
樂天知命這句話來作解釋
00:37:43
辭海這樣說
00:37:46
樂天知命
00:37:48
易繫辭
00:37:51
樂天知命
00:37:52
故不憂
00:37:54
疏
00:37:55
順天施化
00:37:58
是歡樂於天
00:38:01
識物始終
00:38:03
是自知性命
00:38:07
順天道之常數
00:38:09
知性命之始終
00:38:11
任自然之理
00:38:13
故不憂也
00:38:16
辭海這樣說
00:38:19
說樂天知命
00:38:22
在易經的繫辭傳裡這樣說
00:38:27
說樂天知命故不憂
00:38:31
注疏解釋
00:38:34
說順天的施化
00:38:38
何謂順天施化
00:38:40
天要讓我有錢就有錢
00:38:42
要讓我窮就窮
00:38:44
要讓我痛苦就痛苦
00:38:47
要讓我生病就生病
00:38:52
由天去安排
00:38:56
這就是歡喜去接受天
00:38:59
不會怨嘆
00:39:03
知道物品有開始有歸終
00:39:08
人會生就會死
00:39:10
物品做新的
00:39:12
一下子就舊了就會壞
00:39:15
這就是自己 知道我們的性命
00:39:21
你若能夠順天道所安排
00:39:28
知道生命的始終
00:39:33
任自然之理
00:39:35
放其自然
00:39:38
無論快活無論艱苦
00:39:40
無論生無論死
00:39:43
都放其自然
00:39:46
所以他就不會煩惱
00:39:48
不會憂愁
00:39:51
所以這篇文這樣說
00:39:53
你要注意喔
00:39:57
道理
00:39:59
處處都有陷阱
00:40:02
處處都會有副作用
00:40:05
無論再好的道理
00:40:07
都有副作用
00:40:11
所以你就要注意
00:40:13
這篇文的含意
00:40:16
說放其自然
00:40:18
好啊管它的
00:40:20
現在有錢沒錢 都是註定好的
00:40:23
現在哪需要賺錢
00:40:25
你想說天上 會掉錢下來給你嗎
00:40:29
不是這樣
00:40:32
生病時啊
00:40:34
生不生病就是天註定好的
00:40:37
生病哪需要給醫生看
00:40:39
沒有給醫生看你病會好嗎
00:40:44
世間人就會
00:40:46
會有副作用就是在這
00:40:48
很多人生病去給醫生看
00:40:50
哪需要給醫生看
00:40:52
這就天地註定好的
00:40:56
若是這樣死就要去枉死城
00:40:58
我不騙你
00:41:01
現在順任自然
00:41:03
何謂順任自然
00:41:05
我就很努力在賺錢
00:41:08
很努力在工作
00:41:10
偏偏賺不到錢
00:41:13
這就是你的命
00:41:14
不用怨嘆
00:41:17
就生病我西醫中醫
00:41:20
到處去給別人看
00:41:21
對不對
00:41:23
藥就吃不好
00:41:25
醫就醫不好
00:41:27
這就是你的命
00:41:30
就像是當時伯牛得到惡症
00:41:34
不好的症頭
00:41:36
給醫生看
00:41:38
藥吃不好
00:41:39
孔子才說命也
00:41:41
這就是祂的命
00:41:44
假使你生病不給醫生看
00:41:46
說是命不行
00:41:47
你若死就真的枉死
00:41:50
能救你你不救啊
00:41:53
像是賺錢
00:41:55
你應該要會賺錢
00:41:56
不是天上會掉下來
00:41:58
說你今年有發財運的話
00:42:01
你也要勤儉要去努力
00:42:03
錢才會來啊
00:42:05
不是說
00:42:06
唉呦 別人跟我說我有發財運
00:42:08
就假的我跟本是沒賺到錢
00:42:09
你就懶惰糜爛
00:42:11
要怎麼賺錢
00:42:12
對不對
00:42:13
認真去做錢就來
00:42:16
但是你若沒那個命
00:42:18
做得要死都賺不了錢
00:42:21
若是這樣來說
00:42:22
這就是你的命
00:42:23
這就叫做樂天知命
00:42:26
任自然之理
00:42:29
天要讓我有錢讓我窮
00:42:31
要讓我生存
00:42:33
要讓我生病
00:42:34
都由天去安排
00:42:36
只要我問心無愧
00:42:38
盡力去做就是這樣
還鄉直指(舊版)
87/87部影片
還鄉直指舊版 01
還鄉直指舊版 02
還鄉直指舊版 03
還鄉直指舊版 04
還鄉直指舊版 05
還鄉直指舊版 06
還鄉直指舊版 07
還鄉直指舊版 08
還鄉直指舊版 09
還鄉直指舊版 10
還鄉直指舊版 11
還鄉直指舊版 12
還鄉直指舊版 13
還鄉直指舊版 14
還鄉直指舊版 15
還鄉直指舊版 16
還鄉直指舊版 17
還鄉直指舊版 18
還鄉直指舊版 19
還鄉直指舊版 20
還鄉直指舊版 21
還鄉直指舊版 22
還鄉直指舊版 23
還鄉直指舊版 24
還鄉直指舊版 25
還鄉直指舊版 26
還鄉直指舊版 27
還鄉直指舊版 28
還鄉直指舊版 29
還鄉直指舊版 30
還鄉直指舊版 31
還鄉直指舊版 32
還鄉直指舊版 33
還鄉直指舊版 34
還鄉直指舊版 35
還鄉直指舊版 36
還鄉直指舊版 37
還鄉直指舊版 38
還鄉直指舊版 39
還鄉直指舊版 40
還鄉直指舊版 41
還鄉直指舊版 42
還鄉直指舊版 43
還鄉直指舊版 44
還鄉直指舊版 45
還鄉直指舊版 46
還鄉直指舊版 47
還鄉直指舊版 48
還鄉直指舊版 49
還鄉直指舊版50
還鄉直指舊版51
還鄉直指舊版52
還鄉直指舊版53
還鄉直指舊版54
還鄉直指舊版55
還鄉直指舊版56
還鄉直指舊版57
還鄉直指舊版58
還鄉直指舊版59
還鄉直指舊版60
還鄉直指舊版61
還鄉直指舊版62
還鄉直指舊版63
還鄉直指舊版64
還鄉直指舊版65
還鄉直指舊版66
還鄉直指舊版67
還鄉直指舊版68
還鄉直指舊版69
還鄉直指舊版70
還鄉直指舊版71
還鄉直指舊版72
還鄉直指舊版73
還鄉直指舊版74
還鄉直指舊版75
還鄉直指舊版76
還鄉直指舊版77
還鄉直指舊版78
還鄉直指舊版79
還鄉直指舊版80
還鄉直指舊版81
還鄉直指舊版82
還鄉直指舊版83
還鄉直指舊版84
還鄉直指舊版85
還鄉直指舊版86
還鄉直指舊版87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舊版)
1131125005300
191e0455-0699-4f8f-ad64-e6b52406fe73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