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莊朝守主講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還鄉直指舊版95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還鄉直指舊版95
115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5年04月01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46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0:02:50
說道家一句話
00:02:52
說大道無情
00:02:55
大道無情 並不是無情感的意思
00:03:01
一個人你若無情感
00:03:04
等於就像是木偶
00:03:06
像是石頭一樣
00:03:09
這就變成什麼
00:03:10
變成執空
00:03:12
道家一句話這樣說
00:03:15
說大道無情
00:03:16
到底要怎麼解釋
00:03:19
應該高興的時候要高興
00:03:23
但是高興不要超過
00:03:27
例如我娶媳婦也會高興
00:03:31
嫁女兒也會高興
00:03:34
例如我也喜事也會高興
00:03:37
但是不要超過
00:03:38
怎樣超過
00:03:40
你超過的話
00:03:42
例如請康樂隊來
00:03:44
有的沒的
00:03:45
這就是超過
00:03:48
應該生氣要生氣
00:03:51
假使這個孩子不像樣
00:03:54
你真的都不會罵他
00:03:55
不會生氣嗎
00:03:56
不是這樣
00:03:58
佛經裡在說
00:04:00
連菩薩都會生氣
00:04:02
叫做憤怒菩薩
00:04:04
但是這個生氣是什麼
00:04:07
用慈愛的心
00:04:09
言之苦切
00:04:11
就是所說的打在孩子的肉
00:04:14
痛在母親的心
00:04:17
也是佛家所說的苦口婆心
00:04:23
當哀而哀
00:04:25
應該悲哀要悲哀
00:04:27
但是悲哀不該傷到心
00:04:30
所以大家說傷心傷心
00:04:32
不要去傷到心
00:04:34
例如我父親死
00:04:35
我怎麼會不悲哀
00:04:38
我母親死我怎麼會不悲哀
00:04:40
但是悲哀不要傷心
00:04:42
你若傷心的話
00:04:45
死人放在客廳
00:04:46
我們躺在床上呻吟不止
00:04:49
還打點滴
00:04:51
如果這樣成什麼樣子
00:04:52
應該要料理喪事
00:04:54
你不用去傷心這件事
00:04:58
應該怕你要怕
00:05:01
怕什麼
00:05:02
要存戒懼心
00:05:05
何謂戒懼心
00:05:08
我不要去犯法
00:05:10
我不要去做錯
00:05:12
這叫做戒懼心
00:05:14
但是無恐懼心
00:05:16
恐懼心就是怕名得不到
00:05:19
怕利得不到
00:05:20
這叫做恐懼
00:05:22
戒懼和恐懼不同
00:05:25
所以你時常要有戒懼心
00:05:27
不要有恐懼的心
00:05:31
應該吝嗇的時候你要吝嗇
00:05:34
愛就是吝嗇
00:05:35
我們上期講完了
00:05:38
但是要吝嗇什麼
00:05:39
吝嗇奢侈浪費
00:05:42
但是不要吝嗇善
00:05:44
行善你不要吝嗇
00:05:47
應該討厭你要討厭
00:05:50
但是討厭 你就要發出四無量心
00:05:54
不是說討厭那個人
00:05:58
例如那個人喜歡賭博
00:06:00
你不是討厭那個人
00:06:02
是討厭賭博
00:06:04
例如那個人喜歡當小偷
00:06:06
你不是討厭那個人
00:06:08
是討厭偷
00:06:10
所以你若 發出四無量心之後
00:06:13
你就會可憐他
00:06:14
想要感化
00:06:18
應該欲要有欲
00:06:20
世間人若無欲就不行
00:06:24
但是這個欲就要欲
00:06:26
要造功造果
00:06:28
不要欲名與利
00:06:32
這就是什麼
00:06:32
這就是真正斷七情的意思
00:06:36
斷七情是斷不好的
00:06:39
不是連好的都斷掉
00:06:41
所以你就要注意這點
00:06:44
那麼有人說
00:06:46
我們在修行
00:06:48
說要斷七情六欲
00:06:51
禮記裡也有說七情
00:06:55
為什麼中庸只有講四情
00:07:00
中庸只有說喜怒哀樂
00:07:04
只有說四種
00:07:09
那麼我們要知道
00:07:11
古聖賢在講道理
00:07:13
是因時因地因人所說
00:07:17
所以中庸說四情
00:07:20
禮記說七情
00:07:22
但是另外還有六情
00:07:26
現在我們來引六情
00:07:28
來作個參考
00:07:31
六情
00:07:33
謂喜怒哀樂愛惡
00:07:38
白虎通情性
00:07:41
六情者何謂也
00:07:43
喜怒哀樂愛惡
00:07:46
謂六情
00:07:48
辭海說六情
00:07:51
就是高興生氣悲哀
00:07:54
快樂吝嗇和討厭
00:07:59
它現在引白虎通情性篇
00:08:02
說何謂六情
00:08:05
就是高興生氣悲哀快樂
00:08:09
和吝嗇討厭
00:08:11
叫做六情
00:08:13
所以七情的哀懼的懼
00:08:17
它改成樂
00:08:19
但是少一個欲
00:08:22
這樣叫做六情
00:08:23
這是引白虎通說的
00:08:28
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08:31
舊譯經論
00:08:32
多謂六根曰六情
00:08:35
以根有情識故也
00:08:38
是意之一
00:08:40
為當體之名
00:08:42
以意根為心法故也
00:08:45
他五者生情識
00:08:48
故從
00:08:49
所生之果而名為情
00:08:52
嘉祥之中論六情品疏曰
00:08:57
六情亦名六根
00:08:59
五根能生五識
00:09:01
意根能生意識
00:09:04
六情亦名六依
00:09:06
為六識所依
00:09:08
此等皆名根為情
00:09:13
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09:15
舊的翻譯的經論
00:09:19
大多數說六根是六情
00:09:23
因為根有情識
00:09:25
你眼睛所看也會生出情
00:09:28
耳朵聽到也會生出情
00:09:32
這都是我們意識其中之一
00:09:38
所以若是意根
00:09:42
可以說是在六根中的本體
00:09:47
意根就是心法
00:09:49
總源頭
00:09:51
其他五根會生情識
00:09:55
所以才跟意根走
00:09:59
它所生的果
00:10:02
名才叫做情
00:10:04
所以在嘉祥的 中論六情品疏
00:10:08
裡面這樣說
00:10:10
說六情有時候叫做六根
00:10:14
因為五根能生五識
00:10:18
意根能生意識
00:10:22
六情有時候叫做六依
00:10:25
因為六識所依
00:10:28
情是要依六識
00:10:30
所以有時候說六依
00:10:32
這全部都叫做根叫做情
00:10:36
道教大辭典這樣說
00:10:39
雲笈七籤
00:10:40
六情起委
00:10:42
而生六識
00:10:44
雲笈七籤
00:10:46
說六情生出委託識
00:10:51
所以才生出六識
00:10:53
那麼這就變成 六情就是六根
00:10:57
六識這個意思
00:11:00
那麼由以上種種論說
00:11:04
我們就知道情不止四情
00:11:07
也不止六情七情
00:11:10
其他像是 煩惱憂愁怨恨等等
00:11:16
全部都是情
00:11:19
但是一般所說的情和欲
00:11:23
大多數都說七情六欲
00:11:25
當作標準
00:11:28
現在七情講到這
00:11:30
全部結束
00:11:32
現在接下去來看六欲
00:11:36
何謂六欲
00:11:38
先來看修真錄這段文
00:11:40
修真錄這段文
00:11:44
六欲有二
00:11:47
一者
00:11:48
言六根之欲
00:11:52
即六根對六塵而生其欲也
00:11:57
二者
00:11:58
指人之欲望而生種種欲
00:12:02
即色欲
00:12:04
形貌欲
00:12:05
威儀姿態欲
00:12:06
言語音聲欲
00:12:08
細滑欲
00:12:10
人相欲
00:12:11
等六也
00:12:14
此六能起人之貪欲心
00:12:17
故稱欲也
00:12:19
今一一解釋之
00:12:23
這裡面三個注解
00:12:25
先作說明
00:12:27
注解第一
00:12:29
道教大辭典這樣說
00:12:32
六欲
00:12:33
即六塵也
00:12:34
道家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00:12:40
能生六欲
00:12:42
學道者均應排遣之也
00:12:48
道教大辭典說六欲
00:12:51
等於就是六塵
00:12:53
道家就是用 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
00:13:00
因為六塵能生六欲
00:13:03
所以學道的人
00:13:05
應該都要掃除
00:13:08
例如眼睛看到一個東西
00:13:10
也會生欲念
00:13:11
耳朵聽到一句話
00:13:13
也會生欲念
00:13:15
所以六塵
00:13:15
六根對到六塵
00:13:20
就會生出欲念
00:13:24
注解第二
00:13:26
辭海這樣說
00:13:27
有不足之意念 而企圖滿足之曰欲望
00:13:33
一個人有不足的念頭
00:13:37
有企圖想要滿足他的意念
00:13:40
這叫做欲望
00:13:43
注解第三
00:13:44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3:47
六欲
00:13:48
係指凡夫對異性 所具有之六種欲望
00:13:54
色欲
00:13:55
形貌欲
00:13:55
威儀欲
00:13:57
言語音聲欲
00:13:58
細滑欲
00:13:59
人相欲
00:14:01
佛光大辭典說六欲
00:14:03
就是指人
00:14:05
凡夫對異性
00:14:08
何謂異性
00:14:09
男對女
00:14:10
女對男
00:14:12
這叫做異性
00:14:13
所具備有六種欲望
00:14:16
就是色欲
00:14:17
形貌欲
00:14:18
威儀欲
00:14:20
言語音聲欲
00:14:22
細滑欲
00:14:23
人相欲
00:14:25
現在我們看 修真錄的前半段
00:14:30
它說六欲有兩種
00:14:33
我們現在 現今講六欲有兩種
00:14:37
第一就是說六根的欲念
00:14:42
就是六根對六塵生出欲
00:14:47
第二就是指人的欲望
00:14:50
生出很多很多的欲
00:14:54
第一就是色欲
00:14:56
第二就是形貌欲
00:14:58
第三就是威儀姿態欲
00:15:01
第四就是言語音聲欲
00:15:03
第五就是細滑欲
00:15:05
第六就是人相欲等六種
00:15:10
因為六欲會起人的貪欲心
00:15:14
所以才叫做欲
00:15:16
因為只有這樣寫你不瞭解
00:15:19
現在一條一條
00:15:21
詳細向你說明
00:15:24
現在我們來看 修真錄的下半段
00:15:27
修真錄
00:15:30
凡惑動於色塵
00:15:34
心生貪著
00:15:36
名曰色欲
00:15:39
若見彼人
00:15:41
端容美貌
00:15:43
五體健全
00:15:44
心生貪著
00:15:46
名曰形貌欲
00:15:49
若見彼人
00:15:50
威儀端莊
00:15:52
姿態嚴肅
00:15:54
心生貪著
00:15:55
名曰威儀姿態欲
00:15:59
若聞彼人
00:16:01
音聲清雅
00:16:04
稱情適意
00:16:06
心生貪著
00:16:08
名曰言語音聲欲
00:16:12
若見彼人
00:16:14
其身細腰
00:16:17
皮膚滑澤
00:16:20
心生貪著
00:16:21
名曰細滑欲
00:16:24
若見彼人
00:16:25
可愛人相
00:16:27
姿勢迷人
00:16:29
心生貪著
00:16:30
名曰人相欲
00:16:33
這裡面有幾個注解
00:16:35
先作說明
00:16:37
注解第一
00:16:38
辭海這樣說
00:16:40
佛家有四威儀
00:16:42
詳四威儀條
00:16:45
辭海說佛家有四威儀
00:16:49
詳細看四威儀的條目
00:16:53
辭海這樣說
00:16:55
四威儀
00:16:56
謂行住坐臥四者
00:17:00
皆嚴肅有儀則也
00:17:03
辭海說何謂四威儀
00:17:05
就是說走路
00:17:07
站著坐著躺著
00:17:09
這四種
00:17:10
都嚴肅有照規則
00:17:15
注解第二
00:17:16
最新增訂本辭海這樣說
00:17:19
端莊
00:17:20
端正莊重也
00:17:22
端莊等於就是
00:17:23
人很大端的意思
00:17:26
注解第三
00:17:27
辭海這樣說
00:17:29
姿態
00:17:30
姿勢也
00:17:32
辭海說姿態等於就是姿勢
00:17:35
注解第四
00:17:36
辭海這樣說
00:17:38
姿勢
00:17:39
身體所顯示之狀態也
00:17:43
辭海說何謂姿勢
00:17:45
等於就是 身體所顯示的狀態
00:17:50
現在來看全文
00:17:56
修真錄這樣說
00:17:58
說假使被外面的形形色色
00:18:04
所迷惑所動
00:18:07
你的心生出貪著
00:18:11
這個名就是叫做色欲
00:18:14
假使看到對方
00:18:17
端容美貌
00:18:20
看他長得很漂亮
00:18:22
看到五體健全
00:18:25
他的心就生出貪著
00:18:28
就是說人家怎麼那麼美
00:18:32
人家的體態怎麼那麼好
00:18:34
這個名就是叫做形貌欲
00:18:37
假使看到對方
00:18:41
走路
00:18:42
坐著站著躺著
00:18:45
都是很端莊的姿態
00:18:47
感覺很嚴肅
00:18:49
你心裡就生出貪著
00:18:52
都跟不上別人
00:18:54
這就叫做威儀姿態欲
00:18:58
假使聽到對方
00:19:00
聲音很清雅
00:19:04
讓人聽到後來心情很好
00:19:09
你的心就生出貪著
00:19:12
想說人家講話 怎麼那麼細緻
00:19:14
我講話聲音怎麼那麼粗
00:19:17
這就是叫做言語音聲欲
00:19:21
假使看到對方
00:19:24
他的身體細腰
00:19:26
皮膚感覺很滑嫩
00:19:31
就是說看對方是葫蘆腰
00:19:33
皮膚很滑嫩
00:19:34
你的心就生出貪著
00:19:36
說我怎麼像是排骨酥
00:19:39
我怎麼像大胖子
00:19:41
有那種心裡
00:19:42
那叫做細滑欲
00:19:44
假使看到對方
00:19:48
感覺很可愛很有人緣
00:19:51
他的姿勢很迷人
00:19:53
你的心就生出貪欲貪著
00:19:57
這個名叫做人相欲
00:19:59
所以假使一個人
00:20:02
你若感覺我怎麼那麼胖
00:20:04
要來減肥
00:20:07
這樣就已經犯到六欲了
00:20:10
假使一個人很瘦
00:20:11
趕快吃補
00:20:12
吃胖一點
00:20:14
這也包含六欲在內
00:20:16
假使別人的 眼睛就有雙眼皮
00:20:20
我的沒有那去手術
00:20:22
這也包含六欲在內
00:20:24
假使說 別人的鼻子怎麼那麼挺
00:20:27
我的鼻子怎麼不挺
00:20:29
不然去手術
00:20:30
這個也包含六欲在內
00:20:32
總之六欲就是整個身體
00:20:35
看到別人感覺自己有缺點
00:20:38
這你若有生出貪欲
00:20:41
這就是叫做六欲
00:20:43
所以修行人
00:20:45
最重要就是 前面跟你說的七情
00:20:48
還有現在所說的六欲
00:20:50
一定要斬斷
00:20:52
不然你就無法脫出生死
00:20:55
這個煩惱就生出來
00:20:57
所以很多人說
00:20:58
哎呀老師你不能再胖了
00:21:01
我說胖是自然的
00:21:02
不然要餓死嗎
00:21:05
對不對
00:21:05
自然就好了
00:21:07
真的
00:21:08
現在在座比我重的沒幾個
00:21:13
我七十八公斤了
00:21:16
有的看說沒那麼胖
00:21:18
昨天才
00:21:19
像是阿發和贊祥
00:21:25
在說誰多重
00:21:26
說一說都比我輕
00:21:29
我是圓身
00:21:31
以前我太太 跟我走在一起說
00:21:34
你太太比你還胖
00:21:35
實際上我的衣服給她穿
00:21:37
她很寬鬆
00:21:38
她的衣服給我穿
00:21:39
我穿不下
00:21:40
我是圓身的
00:21:41
我胖沒人知道
00:21:43
但是我都不管
00:21:45
胖就胖
00:21:46
什麼減肥我都不理它
00:21:48
像是我們這說
00:21:49
爸爸你要節食了
00:21:51
不要那麼胖
00:21:52
說我吃一點點它就是要胖
00:21:55
一餐只吃半碗飯
00:21:56
它就要胖我有什麼辦法
00:21:58
不然要用刮刀來刮嗎
00:22:01
所以人貪欲就是都這樣
00:22:03
嫌胖嫌瘦
00:22:06
嫌這個嫌那個
00:22:08
這就是六欲
00:22:10
所以一個人你真的要修行
00:22:13
放其自然
00:22:14
要胖就胖
00:22:15
要瘦就瘦
00:22:17
對不對
00:22:18
我就常常說
00:22:19
一個人心美比較重要
00:22:22
外型不太重要
00:22:24
有人說蓋額頭
00:22:27
人家說前磕金後磕銀
00:22:29
蓋額女人當夫人
00:22:31
這樣就覺得很美了
00:22:32
哪有哪裡醜
00:22:35
平鼻有平鼻的美
00:22:36
挺鼻有挺鼻的美
00:22:38
各人美的角度不同啊
00:22:40
不用勉強去整形
00:22:43
無所不至
00:22:44
有的人要去整形
00:22:46
結果不自然的臉皮
00:22:50
什麼去拉皮等等的
00:22:52
最後一張臉像是蟾蜍臉
00:22:55
有的說要去手術鼻子
00:22:58
以前一個 歌仔戲的小生就這樣
00:23:02
鼻子去手術之後
00:23:05
去伴舞
00:23:07
鼻子被打一個歪掉
00:23:09
要用直就用不直了
00:23:11
看要不要命
00:23:14
所以自然最好
00:23:15
有人說眼皮去用成雙眼皮
00:23:19
用一個眼睛下垂
00:23:21
卻像是妖精
00:23:24
所以都是自然
00:23:26
黑有黑的美
00:23:27
白有白的美
00:23:28
對不對
00:23:29
所以世間人都自自然然
00:23:31
自然的美麗最好
00:23:33
都不用去想美和醜
00:23:36
你心裡想醜就醜
00:23:37
心裡想美就美
00:23:39
所以一個人
00:23:40
不要有貪欲的心
00:23:42
所以七情六欲
00:23:44
到這裡一段落
00:23:45
務將後天之情欲
00:23:50
一刀斬斷
00:23:54
我們上期就是講到這
00:23:56
今晚從這裡接下去
00:24:01
自然永遠 遠離顛倒夢想
00:24:09
現在你們要注意這字
00:24:12
課本寫自然永無
00:24:16
這樣這篇文不對
00:24:19
是自然永遠
00:24:22
現在下面那字讀作遠
00:24:25
上面是遠
00:24:27
下面是遠
00:24:29
自然永遠遠離顛倒夢想
00:24:34
說我們自然
00:24:35
可以說永遠
00:24:37
遠就是離開啊
00:24:39
自然永遠要離開顛倒夢想
00:24:45
何謂顛倒夢想
00:24:48
我們現在來看
00:24:50
佛光大辭典這個說明
00:24:52
這個說明
00:24:55
顛倒
00:24:58
謂違背常道正理
00:25:06
如無常為常
00:25:11
以苦為樂等
00:25:15
反以本真事理之妄見
00:25:20
對於顛倒妄見之分類
00:25:25
諸經論所說有異
00:25:30
佛光大辭典說顛倒
00:25:35
就是講違背正常的道
00:25:43
和正理
00:25:47
像是無常你當成常
00:25:52
不永久當成永久
00:25:56
以苦為樂
00:25:59
何謂以苦為樂
00:26:00
例如賭博淫本來是苦
00:26:04
不過世間人當作是樂
00:26:09
總說一句反本真
00:26:13
反自性
00:26:16
一切事理的妄見
00:26:21
對於顛倒妄見的分類
00:26:26
一般的經典
00:26:29
和所有的書論
00:26:34
說法不同
00:26:37
為什麼會說不一樣
00:26:39
因為各人引證角度不一樣
00:26:42
有的引證這個
00:26:44
有的引證那個
00:26:45
所以經論裡 在講顛倒的問題
00:26:50
有時候每一部經
00:26:53
講法都不太一樣
00:26:56
再來
00:26:57
佛光大辭典又這樣說
00:27:01
顛倒妄想
00:27:03
又作微細精想
00:27:09
指識蘊
00:27:11
眾生之識為虛妄顛倒
00:27:16
如急流之水
00:27:19
望似恬靜
00:27:22
其實流急微細不可見
00:27:26
故識蘊稱為顛倒妄想
00:27:32
對識蘊我們先作說明
00:27:36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27:38
識蘊
00:27:39
指眼識等諸識之聚集
00:27:44
為五蘊之一
00:27:48
佛光大辭典說何謂識蘊
00:27:52
就是眼識等
00:27:54
眼識等就是講五識
00:27:59
眼識耳識鼻識口識心識等
00:28:04
這些所有的五識
00:28:08
聚集
00:28:11
在我們的
00:28:14
和意合起來剛好六識
00:28:19
等於就是五蘊中其中之一
00:28:23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00:28:27
識蘊就是指六識
00:28:32
所聚集的
00:28:35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28:39
顛倒妄想
00:28:43
另稱微細精想
00:28:47
就是指識蘊
00:28:52
因為眾生的識
00:28:55
都是虛妄顛倒
00:28:58
有時候看到
00:29:00
對的你當作不對
00:29:02
不對的當成對的
00:29:04
耳朵聽到好話當成壞話
00:29:07
壞話當成好話
00:29:09
根本無法去判斷對錯
00:29:14
就像是水流得很快
00:29:18
看起來靜靜的
00:29:22
因為水流得很快
00:29:24
除非水中有石頭
00:29:28
水中有一個阻礙的東西
00:29:31
才感覺水流很快
00:29:33
會噴水花
00:29:35
但是假使溪裡
00:29:39
都沒有阻礙的東西
00:29:42
水在流
00:29:44
你看水就像是沒在動
00:29:50
因為看起來好像靜靜的
00:29:53
其實流急很微細
00:29:58
因為水裡沒東西
00:30:00
水流很快
00:30:01
除非你丟東西進水裡
00:30:04
你才會知道
00:30:05
可以說微細不可見
00:30:09
所以我們的識蘊
00:30:11
稱為顛倒妄想
00:30:15
這樣說你聽不懂
00:30:17
我舉個例給你聽
00:30:19
一個人在那打坐坐禪
00:30:23
你看他靜靜的
00:30:25
不過他的心裡胡思亂想
00:30:27
你有看到嗎
00:30:27
你就沒看到
00:30:30
所以一個人的妄想
00:30:32
因為有的表面裝得很清淨
00:30:36
實際上他的心胡思亂想
00:30:39
若有一個阻礙出來
00:30:40
就看出來了
00:30:41
就像是急流
00:30:43
你若有一顆石頭
00:30:45
一個阻礙的東西
00:30:45
水花就噴出來了
00:30:47
就像是一個人胡思亂想
00:30:49
你講一句話刺激到他
00:30:51
就爆發出來了
00:30:53
這就是一種比喻法就對了
00:31:01
它說一個人
00:31:03
你若能將後天
00:31:06
七情六欲斬斷
00:31:10
這樣你自然 永遠離開顛倒妄想
00:31:16
你自然就無妄想
00:31:17
為了七情六欲
00:31:20
你七情六欲沒斬斷
00:31:22
結果你才有顛倒妄想
00:31:25
你假使離開之後
00:31:27
顛倒妄想自然就沒了
00:31:32
現在再看下文
00:31:36
其要在平時
00:31:40
事事看淡
00:31:43
處處看空
00:31:48
所以一個人
00:31:51
你要斬斷七情六欲
00:31:54
要怎麼斬
00:31:57
其實要斬斷七情六欲
00:32:01
有一個要訣
00:32:02
其要就是要訣
00:32:05
這個要訣是什麼
00:32:06
就是在你平常的時候
00:32:08
事事都要看淡
00:32:13
處處都要看空
00:32:17
現在說事事看淡
00:32:20
到底要看淡什麼
00:32:24
我們來看 王重陽祖師一個說明
00:32:28
前半段的說明
00:32:32
嗟乎
00:32:34
世之修道者
00:32:37
總之人心不滅
00:32:39
道心不徹
00:32:42
人心不滅者
00:32:44
未看淡俗情
00:32:46
衣服恐其不華麗
00:32:50
飲食恐其不鮮美
00:32:53
聲名恐其不張揚
00:32:56
才華恐其不顯露
00:32:59
銀錢貨物恐其不多
00:33:02
田園屋宇恐其不廣
00:33:06
一切不能看淡
00:33:08
而有求福之心
00:33:11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00:33:13
先作說明
00:33:15
注解第一
00:33:17
論語里仁第四篇裡這樣說
00:33:22
子曰
00:33:23
士志於道
00:33:26
而恥惡衣惡食者
00:33:29
未足與議也
00:33:33
孔子這樣說
00:33:35
士就是說修行人
00:33:38
一位修行人立志要修道
00:33:43
自己恥於我怎麼穿那麼醜
00:33:47
我怎麼吃那麼差
00:33:50
這個人你就 沒必要跟他談道理了
00:33:54
一個人吃飽只會說
00:33:55
我跟不上別人
00:33:56
我穿那麼醜
00:33:57
我三餐吃那麼差
00:34:00
若是這種心理的人
00:34:02
你根本不用跟他談道
00:34:04
因為他的心不在道啊
00:34:08
但是你要注意
00:34:09
講這樣不是要你不要有錢
00:34:13
你不要曲解
00:34:16
是說假使 我們的生活不到那
00:34:19
不要有貪欲的心
00:34:22
一昧要追求
00:34:24
要比別人好
00:34:26
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
00:34:29
注解第二
00:34:30
論語述而第七篇這樣說
00:34:34
子曰
00:34:35
飯疏食
00:34:37
飲水曲肱而枕之
00:34:40
樂亦在其中矣
00:34:44
不義而富且貴
00:34:46
於我如浮雲
00:34:50
這兩字你就要注意
00:34:53
這字一般讀作飯
00:34:55
我們現在讀作飯
00:34:58
飯是飯
00:35:00
飯是吃
00:35:02
現在這字
00:35:03
一般讀作食
00:35:05
食是吃
00:35:07
現在讀作食
00:35:08
食就是飯
00:35:10
現在這兩個字相反
00:35:12
這個吃這個飯
00:35:16
說吃吃粗米飯
00:35:20
喝水
00:35:23
曲肱
00:35:24
肱就是手肘
00:35:26
曲肱就是說
00:35:28
睡覺沒有枕頭
00:35:29
用這樣睡覺
00:35:30
這樣叫做曲肱
00:35:33
曲肱當作枕頭來睡
00:35:36
這個快樂也在這裡面
00:35:40
若是說不義而富有
00:35:44
而有地位
00:35:46
在我看來像是天上一片雲
00:35:51
因為雲不永久
00:35:54
雲被風一吹就散掉了
00:35:59
所以當今的人
00:36:01
都要安分守己
00:36:05
守我們的本分
00:36:07
並不是叫你不要有錢
00:36:11
你應該有錢要有錢
00:36:14
我們就不該有錢
00:36:16
你要有錢就不行
00:36:18
何謂應該有錢
00:36:20
何謂不應該有錢
00:36:24
應該有錢
00:36:27
等於就是說
00:36:29
我沒去追求
00:36:33
錢就是會來
00:36:36
不應該有錢
00:36:39
就是有想要貪
00:36:41
例如當官貪污
00:36:45
做生意就是奸商
00:36:48
做工就偷工減料
00:36:51
這本就不應該得的東西
00:36:55
若是說地位呢
00:36:58
他就要升我為官
00:36:59
沒關係啊
00:37:01
我們不用拒絕
00:37:04
就像是我們的理事長
00:37:06
也很英明
00:37:07
我很常稱讚他
00:37:09
當時當到民政局長
00:37:14
後來降他官
00:37:15
降成秘書
00:37:17
他也沒關係
00:37:18
對不對
00:37:19
我們的命就無法再升官
00:37:22
就要降職他也沒關係啊
00:37:24
他跟我說老師啊不管他
00:37:26
當大就大
00:37:28
當小就小
00:37:29
他安守本分
00:37:33
你若不是安守本分的人
00:37:35
就想盡辦法
00:37:37
用頭腦
00:37:39
用亂七八糟
00:37:40
想能不能買個官來當
00:37:43
去運作去買票
00:37:45
這就是不應當得的
00:37:48
若是正正當當得來的
00:37:49
哪有關係
00:37:51
例如說某人你來
00:37:53
道德會當理幹事
00:37:55
好啊
00:37:56
不要用不擇手段得到的
00:37:59
眾人要我做我就來做啊
00:38:01
哪有關係
00:38:02
那你就有當官命啊
00:38:04
對不對
00:38:05
別人就不讓你當
00:38:06
你就硬要
00:38:08
去運作去買票
00:38:10
那就不正常
00:38:15
所以世間人
00:38:17
你若能夠安守本分
00:38:20
福才享得久
00:38:23
你若沒有安守本分
00:38:25
福有一天就會盡
00:38:28
你看像是現在政府
00:38:30
在掃黑掃白
00:38:32
為什麼掃黑
00:38:33
我都對事不對人
00:38:35
你看報紙
00:38:36
有得當到大官
00:38:40
福若盡就被抓了
00:38:42
有的說有人亂七八糟
00:38:44
他就沒事
00:38:46
他的福還沒盡啊
00:38:47
他的福還夠
00:38:50
福若盡就要倒下
00:38:52
你想朝鮮當到總統
00:38:56
下台就被抓去定罪了
00:38:59
你想日本當到宰相
00:39:01
也是被抓去關
00:39:03
對不對
00:39:04
那就是福盡
00:39:06
所以一個人安守本分
00:39:10
都沒事
00:39:11
有人說我被冤枉的
00:39:13
他怎麼不冤枉我
00:39:15
怎麼冤枉你
00:39:16
對不對
00:39:17
你若沒有 一個把柄被抓到的話
00:39:21
要怎麼被冤枉
00:39:22
對不對
00:39:23
清就清
00:39:24
濁就濁
00:39:25
不可能冤枉的
00:39:28
真的
00:39:29
例如你小事
00:39:32
硬塞比較重的
00:39:34
那是有可能
00:39:36
若是全然冤枉的
00:39:37
不可能
00:39:38
你若沒有一個把柄被抓到
00:39:41
怎麼可能冤枉你
00:39:42
對不對
00:39:43
你光想也知道
00:39:45
我這都是對事不對人的
00:39:48
你冷靜想就好
00:39:52
所以一個人 你若不義而富有
00:39:57
不義而有地位
00:39:58
孔子說我看就像是一片雲
00:40:01
那不希罕啦
00:40:03
那片雲風吹就散了
00:40:07
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
00:40:10
裡面這樣說
00:40:12
迷人修福不修道
00:40:14
只言修福便是道
00:40:17
布施供養福無邊
00:40:20
心中三惡元來造
00:40:22
擬將修福欲滅罪
00:40:25
後世得福罪還在
00:40:28
但向心中除罪緣
00:40:31
各自性中真懺悔
00:40:34
忽悟大乘真懺悔
00:40:36
除邪行正即無罪
還鄉直指(舊版)
95/96部影片
還鄉直指舊版 01
還鄉直指舊版 02
還鄉直指舊版 03
還鄉直指舊版 04
還鄉直指舊版 05
還鄉直指舊版 06
還鄉直指舊版 07
還鄉直指舊版 08
還鄉直指舊版 09
還鄉直指舊版 10
還鄉直指舊版 11
還鄉直指舊版 12
還鄉直指舊版 13
還鄉直指舊版 14
還鄉直指舊版 15
還鄉直指舊版 16
還鄉直指舊版 17
還鄉直指舊版 18
還鄉直指舊版 19
還鄉直指舊版 20
還鄉直指舊版 21
還鄉直指舊版 22
還鄉直指舊版 23
還鄉直指舊版 24
還鄉直指舊版 25
還鄉直指舊版 26
還鄉直指舊版 27
還鄉直指舊版 28
還鄉直指舊版 29
還鄉直指舊版 30
還鄉直指舊版 31
還鄉直指舊版 32
還鄉直指舊版 33
還鄉直指舊版 34
還鄉直指舊版 35
還鄉直指舊版 36
還鄉直指舊版 37
還鄉直指舊版 38
還鄉直指舊版 39
還鄉直指舊版 40
還鄉直指舊版 41
還鄉直指舊版 42
還鄉直指舊版 43
還鄉直指舊版 44
還鄉直指舊版 45
還鄉直指舊版 46
還鄉直指舊版 47
還鄉直指舊版 48
還鄉直指舊版 49
還鄉直指舊版50
還鄉直指舊版51
還鄉直指舊版52
還鄉直指舊版53
還鄉直指舊版54
還鄉直指舊版55
還鄉直指舊版56
還鄉直指舊版57
還鄉直指舊版58
還鄉直指舊版59
還鄉直指舊版60
還鄉直指舊版61
還鄉直指舊版62
還鄉直指舊版63
還鄉直指舊版64
還鄉直指舊版65
還鄉直指舊版66
還鄉直指舊版67
還鄉直指舊版68
還鄉直指舊版69
還鄉直指舊版70
還鄉直指舊版71
還鄉直指舊版72
還鄉直指舊版73
還鄉直指舊版74
還鄉直指舊版75
還鄉直指舊版76
還鄉直指舊版77
還鄉直指舊版78
還鄉直指舊版79
還鄉直指舊版80
還鄉直指舊版81
還鄉直指舊版82
還鄉直指舊版83
還鄉直指舊版84
還鄉直指舊版85
還鄉直指舊版86
還鄉直指舊版87
還鄉直指舊版88
還鄉直指舊版89
還鄉直指舊版90
還鄉直指舊版91
還鄉直指舊版92
還鄉直指舊版93
還鄉直指舊版94
還鄉直指舊版95
還鄉直指舊版96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道德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舊版)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40205005707
24c03e61-7d92-44c2-be57-860b0606d6df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