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金剛經 15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金剛經 15
7116
6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3月22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1
現在看金剛經的集解
00:02:15
如來因中初地時
00:02:21
為忍辱仙人
00:02:25
被歌利王割截其身體
00:02:30
無一念痛惱之心
00:02:35
若有痛惱之心
00:02:38
即生瞋恨
00:02:40
歌利王是梵語
00:02:44
此云無道極君也
00:02:48
一說如來因中曾為國王
00:02:55
故云歌利王
00:02:57
求無上菩提修忍辱行
00:03:03
爾時天帝釋化作旃檀羅
00:03:09
乞王身肉
00:03:12
即割施殊無瞋惱
00:03:17
今並存其二說
00:03:21
現在金剛經的集解這樣說
00:03:25
如來就是指釋迦佛祖
00:03:30
釋迦佛祖啊 在過去世在修行的時候
00:03:38
做這個忍辱仙人
00:03:42
讓這個歌利王砍他的身體
00:03:49
割他的肉 割他的身體
00:03:52
連一個念頭 在痛和生氣的心都沒有
00:04:00
假使他若 感到會痛會生氣的心
00:04:05
若這樣就生出 生氣和怨恨
00:04:11
歌利王是梵語
00:04:16
中國話叫做無道的極君
00:04:21
很無道的君王
00:04:25
但是另外一個解釋
00:04:29
釋迦佛祖在過去世的時候
00:04:35
他曾經做過國王
00:04:37
所以才叫做歌利王
00:04:41
為了要求了脫生死的道
00:04:44
來修這個忍辱的行為
00:04:49
在當時這個天帝釋
00:04:53
若我們是說天公
00:04:55
這個天公才化成一隻野獸
00:04:59
叫做旃檀羅
00:05:01
來要求國王的肉給他吃
00:05:06
國王才割他的肉來布施
00:05:10
連一點生氣也沒有
00:05:15
現在這兩條 都存於金剛經的注解裡面
00:05:25
所以你若假使 翻開金剛經的注解
00:05:29
若不是講這個 就是講這個
00:05:32
一個是說他前世做國王
00:05:36
天公化成野獸求他的肉
00:05:41
他身體的肉 一塊一塊割給那個野獸吃
00:05:45
另外一個就是 我剛才說的故事
00:05:49
釋迦佛祖前世 他在修行的時候
00:05:56
歌利王因為他的宮女 聽他的道理而不滿
00:06:03
割他的肉來報復
00:06:08
但是他都不生氣
00:06:11
若這種注解古時候說得通
00:06:17
現在說不通
00:06:19
什麼原因說不通
00:06:21
現在的人知識較高
00:06:24
以前的人傻傻的
00:06:27
迷迷惘惘啊 喜歡顯化靈感啊
00:06:31
聽到他這樣 說他修行很偉大
00:06:35
但是他不瞭解 節節支解這個道理
00:06:41
怎樣叫做節節支解
00:06:45
我們來看這個節
00:06:47
辭海這樣說
00:06:50
節 動物之骨骱
00:06:54
節就是動物的骨骱
00:06:57
什麼叫做骨骱
00:06:58
我們再看辭海
00:07:00
骨骱 骨節間相接之處
00:07:04
骨骱就是骨節的中間 相接的地方
00:07:09
比如說這個 也是骨骱 也是節
00:07:13
我們膝蓋也是節
00:07:16
像這個能彎曲的地方 這個關節都叫做節
00:07:20
這樣說較快
00:07:22
什麼叫做支解
00:07:24
辭海這樣說
00:07:26
支解 分解人肢體
00:07:29
支解就是比如說 手砍下來 腳砍下來
00:07:34
剁成一塊一塊 頭砍下來
00:07:36
這樣叫做支解
00:07:38
你想想看 手砍下來不痛嗎
00:07:42
腳砍下來不痛嗎
00:07:45
有可能嗎 你研究看看
00:07:47
絕對不可能的啦
00:07:49
所以呢 這個就是一種矛盾
00:07:54
就是解經的人 因為讓文字相黏住
00:08:00
那麼這段文怎麼樣解釋 話講出來才能圓滿
00:08:10
因為這段文若要解釋呢
00:08:14
真的只寫黑板就沒時間
00:08:17
我們要瞭解 道理要深入研究
00:08:23
道理若真的 沒有深入研究來說
00:08:27
一句話解釋錯了 就會誤導眾生
00:08:32
現在這段是跟下文連接的
00:08:36
你再看下文這句話
00:08:39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
00:08:44
作忍辱仙人
00:08:46
於爾所世
00:08:48
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00:08:52
一般解釋成什麼
00:08:54
他想到過去五百世
00:08:59
好比說五百世前 做忍辱仙人
00:09:03
有可能嗎
00:09:05
絕對不可能
00:09:07
五百世多久你知道嗎
00:09:09
我們若說個最短命的
00:09:12
最短命就像顏回 活三十二歲
00:09:16
那就是最短命的
00:09:17
不然現在的人 最少平均也有六七十歲
00:09:21
讓他活三十歲就好
00:09:23
一世活三十歲
00:09:26
十世就三百歲了
00:09:30
一百世就五千歲
00:09:32
五百世要一萬五千歲
00:09:35
若這樣來說釋迦佛祖 要修好萬年才成道
00:09:42
若這樣 就不用修了 對不對
00:09:45
難怪現在的人說 要做佛哪有那麼快
00:09:49
就要修三大阿僧祇劫 一世又一世一直修
00:09:55
這樣已經會誤了別人
00:09:58
他不知道這個 五百世是說什麼
00:10:02
他不知道節節支解的意思
00:10:07
所以注解的人都錯了
00:10:11
讓這個文字絆住
00:10:13
所以我們 在涅槃經裡面才說
00:10:20
依義不依字
00:10:23
道理
00:10:25
依義就是要依靠這個道理
00:10:32
這個義就是道理
00:10:34
我們義理 不依字
00:10:38
一個人 你若依這個字來解釋
00:10:45
有時候會全都完了
00:10:48
怎樣全都完了
00:10:49
比如說觀音普門品
00:10:52
說一個人若被火燒到
00:10:55
唸觀音的名字火會熄掉
00:10:57
這下子要命了
00:10:59
若被文字絆住了說 若起火你不用跑
00:11:03
一直唸觀音的名字 火就熄掉了
00:11:06
你若真的沒跑 燒到變人乾了
00:11:09
我沒騙你
00:11:11
所以有時候會害死人呢
00:11:14
所以一個人對道理
00:11:18
就要知道裡面的涵意 到底說什麼
00:11:22
這個叫密意
00:11:24
佛教說是密意
00:11:26
這個火不是指火災的火
00:11:36
這個火指什麼
00:11:38
比如說我們人 若生氣叫瞋火
00:11:42
看到東西 想要偷拿那叫貪火
00:11:46
看到女孩漂亮 就想要染指 這叫淫火
00:11:51
種種我們人心的火 若生出時
00:11:55
我是觀音的弟子不可以
00:11:58
南無觀世音菩薩
00:12:00
這個火就熄了
00:12:02
你就要知道
00:12:04
你不要解釋火 是外面的火
00:12:08
所以這兩個字南無 很好用你知道嗎
00:12:11
本來我們正音 應該不能唸成南無
00:12:17
是唸成「南無」
00:12:19
為什麼 他會解釋成「南無」
00:12:21
你要知道佛教 是從印度來的
00:12:26
當時從印度來到我們中國
00:12:30
有很多地方 若沒藉著道教的名詞來取
00:12:37
沒辦法去解釋這個經
00:12:40
所以我們 道教的五行很厲害
00:12:44
像佛教說去西方
00:12:46
西方在哪裡
00:12:48
你說在西邊嗎
00:12:50
若說在西邊 就亂七八糟了
00:12:53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圓的
00:12:55
不然你向西方 飛機都不要停一直飛
00:12:59
我們若在淡水
00:13:01
飛機起飛 都不要回頭不要轉
00:13:06
地球繞一圈 回來還是回淡水
00:13:09
看你要不要相信
00:13:10
你若曾坐過飛機 坐過船就知道
00:13:14
你若研究過歷史地理
00:13:17
對科學你就知道
00:13:20
所以你就要知道 西方在哪裡
00:13:23
那是借名
00:13:26
因為我們中國有五行
00:13:29
東方甲乙木
00:13:31
木屬青
00:13:33
南方丙丁火
00:13:36
火屬紅
00:13:37
北方壬癸水
00:13:39
水屬黑
00:13:41
中央戊已土
00:13:42
土屬黃
00:13:44
若西方呢
00:13:45
西方庚辛金
00:13:47
金屬白
00:13:49
所以佛教說皈依 那個皈怎麼寫
00:13:54
這個皈要寫這個字
00:13:56
反白就是皈
00:14:03
我們人的心都烏漆抹黑的
00:14:07
你若反白就是皈
00:14:09
依呢
00:14:11
一個人穿衣服
00:14:13
這個人這個衣服
00:14:14
人要穿衣服
00:14:16
人若沒穿就露體了
00:14:20
道不能離身
00:14:23
所以中庸說
00:14:24
天命之謂性
00:14:25
率性之謂道
00:14:27
修道之謂教
00:14:29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00:14:31
可離非道也
00:14:33
我們道不能離開身體
00:14:35
所以人不能離衣
00:14:37
你反白就是皈 才叫做皈依
00:14:40
你要到西方就要反白
00:14:42
要反清白的身才能到西方
00:14:45
才說西方
00:14:48
本來他們不是說西方
00:14:50
是說極樂國
00:14:51
極樂的地方 極樂國
00:14:53
來到我們中國才取為西方
00:14:57
這個原因在那裡
00:14:59
那麼說南無…
00:15:01
你若說南無阿彌陀佛
00:15:03
南邊沒有阿彌陀佛就糟了
00:15:07
對不對
00:15:08
那不是這樣
00:15:09
南方丙丁火啊 對不對
00:15:14
若南無就沒這個火
00:15:19
我們人若生氣 一個火說是怒氣沖天
00:15:22
那個火一直冒出來
00:15:24
南無就是 你的火要降下來
00:15:28
這個火要降下來
00:15:29
南無南無
00:15:31
世上最好用 就是這兩字南無
00:15:34
你心情若很不好的時候
00:15:37
心裡若翻騰不止的時候
00:15:40
你都不要唸什麼 唸兩字就好
00:15:43
南無南無南無南…
00:15:46
不信你現在心情若不好
00:15:47
你儘管唸
00:15:49
不用唸超過十句 心就平靜下來
00:15:51
你唸唸看
00:15:53
南無很好用
00:15:54
南無南無南無南無…
00:15:58
心就平靜下來
00:15:59
那個火氣都降下來
00:16:01
所以它取做南無 就是你若修行…
00:16:05
要去西方火一定不能升高
00:16:10
才叫做南無
00:16:12
很多術語你要去研究
00:16:15
那麼現在他說 節節支解和說這個五百世
00:16:21
到底在講什麼
00:16:23
我們下期再來解釋
00:16:25
這個你若沒聽
00:16:26
有時候讀經讀到迷迷糊糊
00:16:29
下午說到這裡為止
00:16:33
在座同修
00:16:35
大家午安
00:16:37
我們現在來翻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00:16:45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16:51
須菩提
00:16:53
忍辱波羅蜜
00:16:55
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00:16:58
是名忍辱波羅蜜
00:17:01
我們上期就是說到這裡
00:17:05
現在從這裡接下去
00:17:07
何以故須菩提
00:17:14
如我昔為歌利王
00:17:17
割截身體
00:17:20
我於爾時
00:17:22
無我相無人相
00:17:23
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00:17:26
何以故
00:17:28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
00:17:32
若有我相人相 眾生相壽者相
00:17:35
應生瞋恨
00:17:38
針對這句話我們上期 有引世俗一般的解釋
00:17:46
世俗上一般的解釋
00:17:48
這段文就是說 釋迦佛祖的過去世
00:17:56
讓這個歌利王 將身體手腳四肢
00:18:03
被他節節支解的時候
00:18:05
他就沒有四相的存在
00:18:08
但是這個文 有一種比較矛盾的說法
00:18:14
所以我們現在最後的下午
00:18:18
就是要來說明呂純陽祖師
00:18:22
一種比較正確的說明
00:18:25
呂純陽祖師這樣跟我們說
00:18:28
釋迦佛善用譬如說法
00:18:36
如大乘之法華經
00:18:39
有譬如品
00:18:41
又有譬如經 百喻經
00:18:48
大集譬喻王經等
00:18:55
全以譬喻說法
00:18:59
又如鹿母經說
00:19:03
釋迦過去世曾經為鹿母
00:19:08
釋迦佛曾為鹿母否
00:19:12
非有其事
00:19:14
是譬喻也
00:19:16
金剛經云
00:19:19
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
00:19:25
亦如是
00:19:27
楞嚴經云
00:19:29
佛告阿難
00:19:32
如來實言告汝
00:19:35
諸有智者 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00:19:41
由此可見大小乘經
00:19:45
皆有譬如之語
00:19:48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9:55
釋迦佛祖他是很會 用這個比喻來講道理
00:20:06
好比像大乘經的法華經
00:20:12
有這個譬如品
00:20:15
法華經的裡面有譬如品
00:20:20
又另外有譬如經
00:20:24
有百喻經
00:20:27
有這個大集譬喻王經等
00:20:32
都是用比喻來講道理
00:20:36
又比如像鹿母經裡面說
00:20:43
釋迦過去世曾經做過鹿母
00:20:50
釋迦佛真的當過鹿母嗎
00:20:56
並沒有這種事
00:20:58
這是一種的比喻
00:21:01
所以我們讀這個經 就要很注意
00:21:04
這個經有的是 一種比喻的道理
00:21:09
你若當成真實的就糟了
00:21:12
比如說鹿母經 你若看過就知道
00:21:16
而且有時候佛教的雜誌 也常會刊登這個故事
00:21:22
過去世釋迦佛祖 是一隻鹿母
00:21:28
也可以說一隻鹿王就是了
00:21:32
那時候鹿群 都聽從他的命令
00:21:36
那時的國王 很喜歡吃鹿肉
00:21:41
找鹿王來交代牠
00:21:45
他說我交代你
00:21:48
你每一天 要送一隻鹿來給我吃
00:21:55
不然我就要叫獵人 去山上胡亂射殺
00:22:05
你的鹿就損失很大
00:22:09
你若每天送一隻鹿給我吃
00:22:12
我就不會 叫這些獵人去山上亂抓鹿
00:22:19
鹿王說好 我回去再交代這些鹿
00:22:26
一天送一隻來給你吃
00:22:29
鹿王回去後 就叫這些鹿輪流一天一隻
00:22:39
到王宮的廚房讓廚師烹殺
00:22:44
但是沒人要去
00:22:46
誰那麼傻要去受死
00:22:49
結果鹿王說不然用抽籤的
00:22:54
若抽到的人就要去
00:22:58
每一天每一天 都一隻鹿讓國王吃
00:23:07
結果有一天 一隻鹿母被抽到
00:23:17
這個鹿母就來請求鹿王
00:23:21
今天不要輪到我
00:23:26
因為我肚子 已經足月要生了
00:23:30
假使我若被他殺了
00:23:34
我若死了 連我的小孩都要死
00:23:38
能不能別人代替我去
00:23:41
等到我小孩生了之後 我再讓他吃
00:23:47
鹿王一想也有道理
00:23:50
就問所有的鹿伴
00:23:53
誰要代替這個鹿母 給國王吃
00:23:59
結果沒人要去
00:24:01
沒人要去逼不得已 鹿王自己就到了王宮
00:24:07
跟這個國王說
00:24:10
不然乾脆 我讓你殺掉 這樣說
00:24:13
國王說你是鹿王呀
00:24:17
你若讓我殺了 以後要怎麼來指揮鹿群
00:24:23
我若不讓你殺 不過鹿母已經懷孕了
00:24:31
你若殺牠就死了兩條命
00:24:35
我死沒關係
00:24:37
我死了 眼睛一閉 就隨國王你
00:24:42
國王被牠感動之後就說 從今天起我不再吃鹿肉
00:24:51
才設了鹿園 讓這些鹿自由活動
00:24:57
若這樣來說 這個故事你會相信嗎
00:25:01
鹿會說話嗎
00:25:02
你研究這樣就好
00:25:04
鹿要怎麼抽籤這個問題
00:25:08
這是一種比喻
00:25:10
所以此後若有機會
00:25:12
像這種比喻 我也會說一些給你們聽
00:25:14
到底這裡面 在說些什麼道理
00:25:17
這都是比喻的道理
00:25:19
所以你若不知道 這種比喻的道理
00:25:22
有時候經 會聽得迷迷糊糊的
00:25:25
我沒騙你
00:25:27
所以今天呂純陽祖師說
00:25:34
在鹿母經的裡面
00:25:36
釋迦佛祖 過去曾做過鹿王 鹿母
00:25:41
釋迦佛祖真的做過鹿母嗎
00:25:45
絕對沒有這回事
00:25:47
這是一種比喻而已
00:25:49
而且現在金剛經說
00:25:54
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
00:25:59
我以前被歌利王 將身體手腳一塊一塊砍下
00:26:07
這個也是一種比喻
00:26:10
所以這個楞嚴經 裡面一句話
00:26:15
釋迦佛祖 對阿難尊者這樣說
00:26:20
我今天實實在在地跟你說
00:26:25
都沒騙你 實實在在的跟你說
00:26:30
我們所有 有智慧的人
00:26:35
都要用這個比喻 才有辦法開悟
00:26:42
由此可見
00:26:44
無論大乘經小乘經 都有這個比喻的話語
00:26:52
無論什麼經 都有插一些比喻的話
00:26:56
比喻的話 你當成是真的就糟了
00:27:04
但是有人說 呂純陽祖師說這些是比喻
00:27:09
到底他是要比喻什麼
00:27:12
為什麼祖師他會沒有解釋
00:27:16
我們來看這個 僧肇法師的解釋
00:27:22
你就知道
00:27:23
因為祖師曾說過 我不用跟你解釋
00:27:28
你只要看 僧肇大師的解釋就好
00:27:33
所以這個晉朝僧肇大師說
00:27:38
歌者即是慧之別名
00:27:41
利者刃也
00:27:44
非謂世間之刀
00:27:48
王者心也
00:27:52
用慧刀割截 無明煩惱之身體也
00:28:00
這個僧肇法師是什麼人
00:28:04
是金剛經的翻譯者
00:28:08
我們這部金剛經 是晉朝的時候
00:28:13
這個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00:28:16
僧肇大師 是鳩摩羅什法師的大弟子
00:28:23
總而言之是金剛經 翻譯者的大弟子所解釋的
00:28:30
若這樣就絕對不會錯的
00:28:35
現在說歌利王
00:28:38
歌是什麼
00:28:40
歌是指我們的智慧
00:28:42
這是梵語
00:28:45
若是利呢
00:28:46
利就是刀
00:28:50
若這樣說起來歌利是什麼
00:28:54
歌利就是智慧的刀 這樣說較快
00:28:58
並不是我們世間的刀
00:29:02
王呢 王就是我們的心
00:29:07
所以我們常說心王 心王
00:29:10
心就是王
00:29:11
因為心在指揮我們的六識
00:29:16
眼睛 耳朵 鼻子 嘴巴 身體和我們的意念
00:29:22
全部都是心在指揮
00:29:26
才叫做心王
00:29:30
現在用我們智慧的刀
00:29:34
要來割這個無明煩惱的身體
00:29:38
無明就是無智慧
00:29:42
我們每一個人 都有很多這個煩惱
00:29:47
很多這個妄念
00:29:50
我們若是有智慧的人
00:29:52
就將煩惱用智慧的刀
00:29:57
將我們的惱煩 一塊一塊節節支解
00:30:01
一塊一塊割掉
00:30:03
割下去很痛呢 不是不會痛
00:30:06
不信這個人愛喝酒
00:30:09
你說要割掉他
00:30:11
我想酒想到這樣 眼睛都要眼花了
00:30:15
這個人手就喜歡賭博
00:30:18
你叫他不要賭
00:30:20
啊三天沒摸 手癢得很難過
00:30:24
就是用這個智慧的刀
00:30:27
一塊一塊 一塊一塊的一直割
00:30:30
所以有的壞習慣
00:30:32
所有的煩惱妄念都要割掉
00:30:36
所以才叫做節節支解
00:30:38
你就要瞭解這個問題
00:30:41
並不是說用真正的刀
00:30:46
要來割我們的手腳 我們的肉
00:30:49
並不是這樣
00:30:50
所以道理 若沒有深入研究來說
00:30:54
有時候一句話 你若解釋錯了就全都完了
00:31:00
所以我們現在 再看我們的本文
00:31:09
看下文下去
00:31:11
須菩提
00:31:15
又念過去於五百世
00:31:20
作忍辱仙人
00:31:24
於爾所世
00:31:27
無我相無人相
00:31:30
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00:31:33
這段文 若用一般的解釋來說
00:31:42
說須菩提我又想到 我過去五百世之前
00:31:50
就做了忍辱的仙人
00:31:54
修了忍辱的行 也是一樣
00:32:01
我無我相 無人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00:32:06
本文這個五百世
00:32:09
你若當成 一年兩年 一世兩世
00:32:14
這樣就錯了
00:32:17
若是釋迦佛祖 做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
00:32:21
若這樣世人就不用修行了
00:32:24
為什麼這樣說
00:32:25
你想一世不用長壽啦
00:32:29
不用像我說活七十多歲
00:32:31
一世活三十歲就好了
00:32:34
一世若三十歲
00:32:36
十世 十世就三百歲了
00:32:41
一百世就三千年了
00:32:50
你若是說五百世 就變成一萬五千年了
00:32:54
哇 做忍辱仙人 做一萬多年還不能成道
00:32:58
這樣還要修行嗎
00:32:59
並不是這樣子啦
00:33:01
五百世並不是 算一年兩年 一世兩世
00:33:06
我們現在先來看 惠能六祖的解釋
00:33:11
如來因中於五百世 修忍辱波羅蜜
00:33:20
以得四相不生
00:33:24
如來自述往因者
00:33:28
欲令一切修行人
00:33:31
成就忍辱波羅蜜行
00:33:35
行忍辱波羅蜜行者
00:33:40
不見一切人過惡
00:33:44
冤親平等
00:33:47
無是無非
00:33:50
被他打罵殘害
00:33:54
歡喜受之倍加恭敬
00:33:59
行如是行者
00:34:03
即能成就忍辱波羅蜜也
00:34:07
現在惠能六祖這樣說
00:34:12
如來就是指釋迦佛祖
00:34:16
說釋迦佛祖在這個因中
00:34:19
因中就是說前世
00:34:21
在這個前世的時候
00:34:24
在五百世 現在這個五百世
00:34:28
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
00:34:30
一世兩世那個五百世
00:34:33
這個五百世 就是一個地方的名字
00:34:37
我前世在五百世的地方 來修這個忍辱波羅蜜
00:34:47
有辦法得到四相不生
00:34:51
四相就是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00:34:55
因為我四相不生
00:34:59
這就是釋迦佛祖 自己說到過去的事情
00:35:09
目的就是 要讓一切修行的人
00:35:14
來成就忍辱波羅蜜的行為
00:35:20
要來行忍辱波羅蜜的修行
00:35:26
就不能看到 一切人的過失和罪惡
00:35:35
你無論是一個仇人 無論是一個親近的人
00:35:40
你都要平等
00:35:42
好比像釋迦佛祖說
00:35:45
有一個人 右邊的臉頰用香水抹我
00:35:51
左邊的臉頰用刀子割我
00:35:54
我的心還是一樣
00:35:56
這就是冤親平等
00:36:00
無是無非
00:36:03
絕對不會管是非的事情
00:36:07
假使若被人打被人罵
00:36:10
被人陷害
00:36:12
都歡喜接受
00:36:17
加倍我反而對他恭敬
00:36:20
你對我不好我反而對你好
00:36:24
來行這種行為的人
00:36:28
你才有辦法 成就忍辱波羅蜜
00:36:32
忍辱波羅蜜 就是說忍辱達到那邊岸
00:36:38
所以學道這個忍辱很要緊
00:36:43
當今我常說要修功果
00:36:47
修功很快
00:36:50
若要修果很困難
00:36:53
我敢說在座這些師兄弟
00:36:57
連我在內
00:36:59
你真的要修這個果啊 是困難中的困難
00:37:04
像說我本人 若是小忍辱可能可以
00:37:10
要大忍辱可能還沒辦法
00:37:15
因為這個忍辱道 是最難修的
00:37:20
假使說一個人為了要修行
00:37:25
說某人啊 你罵罵我
00:37:27
我要學忍辱道
00:37:29
世間是沒人這樣的
00:37:31
不過一旦遇到的時候
00:37:35
你若讓人罵一句糟蹋一句
00:37:38
你馬上翻臉受不了
00:37:41
若是功就很快了
00:37:43
怎麼樣功很快
00:37:45
你若有錢鋪橋造路 喜捨棺木 救濟貧民
00:37:50
若沒錢做義工
00:37:52
做不用錢的工作服務眾生
00:37:57
若會講道理 講經說法給人聽
00:38:02
這都有辦法去造功
00:38:05
但是果就很困難了
00:38:09
但是現在說忍辱
00:38:12
忍和辱本來是兩個字
00:38:15
忍和辱不一樣
00:38:17
你要修這個道果
00:38:21
若是有地位有錢的人
00:38:25
你就要修忍
00:38:29
沒錢沒地位的人 你就要修辱
00:38:34
因為你若有錢有地位 要修忍辱是很困難
00:38:39
怎樣困難
00:38:40
比如說我們這個七真傳
00:38:43
這個馬丹陽的妻子 孫不二就是這樣
00:38:51
孫不二的丈夫馬丹陽 是地方上第一富有的人
00:38:57
她是一個員外夫人
00:39:01
她的功是造很多
00:39:04
因為村子裡窮苦人家 或是有困難的地方
00:39:09
她都跑去幫忙人家
00:39:10
而且她的財產 獻給王重陽做道場
00:39:15
若說到她的功是很多
00:39:17
不過修果就很困難
00:39:19
為什麼修果困難
00:39:22
你想她是一個員外太太
00:39:25
這些婢女奴才 誰敢糟蹋她
00:39:28
絕對不敢
00:39:30
她在村裡處處都幫助別人
00:39:34
村裡的人誰敢糟蹋她
00:39:37
也不敢
00:39:39
若是師兄弟來說 她是大姊頭
00:39:43
誰敢欺負她
00:39:45
也不敢
00:39:46
這下子要命了
00:39:48
若沒修這個果 就不能了脫生死了
00:39:52
逼不得已只好裝瘋子
00:39:55
裝瘋子 不過在村子裡行不通
00:39:57
在村子裡面裝瘋子來說
00:40:00
大家不但不會欺負她
00:40:03
反而會照顧她
00:40:05
所以她才千里迢迢
00:40:08
從山東跑到洛陽的地方
00:40:12
在那邊裝瘋
00:40:14
人家罵她瘋婆子 瘋婆子瘋婆子
00:40:16
她都沒關係
00:40:17
在那裡鍛練十幾年
00:40:20
道果成就才做一代的神仙
00:40:25
但是你不要學她呢
00:40:27
不要說學她 為了修行而來裝瘋
00:40:30
那不是這樣子
00:40:31
那是要看環境而定
00:40:34
現在是說環境
00:40:37
所以修行 你們看起來很困難
00:40:41
其實修行很簡單
00:40:44
怕你們做不到
00:40:46
我們在法華經裡面有一品 叫做常不輕菩薩品
00:40:56
你若看過 常不輕菩薩品就知道
00:41:02
你有法華經翻翻看就知道
00:41:06
常就是永久
00:41:09
不輕就是我不敢輕視你
00:41:15
這個常不輕菩薩
00:41:21
這個常不輕菩薩 怎麼修行
00:41:26
若是這種修行法
00:41:28
你感覺說那麼簡單
00:41:31
這樣就能做菩薩
00:41:34
人家如果罵他
00:41:37
他就說我不敢輕視你
00:41:39
以後你就會做佛
00:41:41
人家若欺負他
00:41:44
他也說我不敢輕視你
00:41:46
以後你會做佛
00:41:48
就只有這樣而已
00:41:49
這樣他就做菩薩了
00:41:51
怎麼那麼簡單
00:41:54
簡單?
00:41:55
不然人家若罵你一句
00:41:57
你不跟他吵架就很好了
00:41:59
你還要跟他說
00:42:01
我不敢輕視你 以後你會做佛
00:42:03
看哪一個做得到
00:42:05
這樣三千功八百果 就會滿了
00:42:08
是啊
00:42:10
若說到他的功
00:42:13
他有法施
00:42:17
什麼法施
00:42:20
說好話啊
00:42:23
他說我不敢輕視你 以後你會做佛
00:42:27
這就是好話啊
00:42:29
不會咒咀人家 罵人家
00:42:31
都說好話 這就是法施
00:42:33
他若每說一次一功
00:42:36
說三千次就三千功
00:42:38
有什麼困難呢
00:42:41
若是果呢
00:42:43
讓人家糟蹋 讓人家罵他
00:42:45
他心平靜都不會生氣
00:42:47
這就是果
00:42:49
所以可以說 三千功八百果都圓滿了
00:42:53
那有什麼困難
00:42:55
學道看起來 很困難 又很快
00:43:01
說很快事實上要做 又很困難
00:43:06
這是現在說辱的部分
00:43:10
若是忍呢
00:43:11
你若是有錢人啦
00:43:13
或是說有地位啦
00:43:15
那沒有人敢糟蹋你
00:43:17
若是這樣來說 你就要修忍 怎麼樣
00:43:21
眼睛看不順眼的
00:43:23
耳朵聽不順耳的
00:43:27
你都心要把它放開
00:43:33
但是這樣說 你有時候聽不懂
00:43:36
我用個比喻
00:43:37
所以剛才說
00:43:40
歷代所有的講道 都重這個比喻
00:43:44
若沒這個比喻 有時候聽不懂啦
00:43:47
說到迷迷糊糊都聽不懂
00:43:49
我有一回曾跟人去進香團
00:43:55
那時我太太還在
00:43:57
去到日月潭
00:44:00
日月潭有一間文武廟
00:44:02
去文武廟的時候 那個雨是嚇死人的大
00:44:08
真的拿雨傘下車 褲腳都濕了
00:44:12
大家說來來來
00:44:15
若沒拿雨傘的兩人撐一支
00:44:18
那個車子就停在廟旁
00:44:22
用跑的爬到階梯 上去就到了
00:44:27
我太太就說 文武廟我來了好幾趟
00:44:32
我不下去這樣說
00:44:34
一些車子裡的人怎麼說呢
00:44:37
好啦 大家不要下去了
00:44:38
師母就不下去了
00:44:40
他們就尊重我太太
00:44:41
大家叫她師母
00:44:42
師母就不下去了 不然我們都不要下去
00:44:46
我跟我太太悄悄地說
00:44:47
我在她耳邊悄悄地說
00:44:48
妳要下去啦 身體淋濕也要下去啦
00:44:51
為了妳一個人沒下去 所有人都不下去
00:44:56
很多人不曾到過這間廟
00:44:59
為了我們一個人耽誤眾人
00:45:02
不過出去雨又這麼大
00:45:05
我說忍
00:45:07
這叫做 忍辱波羅蜜的忍 對不對
00:45:10
廟我也曾去過
00:45:12
總是讓別人跟
00:45:15
廟裡今天雨下得這麼大
00:45:18
為了眾人 讓身體濕了也沒關係
00:45:20
這叫做忍
00:45:21
這不是讓人侮辱的啦
00:45:23
這叫做忍
00:45:24
我說好啦 走啦
00:45:26
我一下車 每個人跟我下車
00:45:30
我跟我太太說 妳現在記一果了
00:45:34
這叫做忍辱
00:45:36
我再說一個比喻
00:45:39
因為沒比喻你聽不懂
00:45:42
有一次去飯店點了一碗麵
00:45:48
他端了米粉出來
00:45:51
我太太就說 叫麵怎麼端米粉 跟他換
00:45:56
我說不要
00:45:57
生意人 對不對
00:45:59
他現在煮得那麼辛苦端來 你現在退回去
00:46:02
別人若沒有點 那碗米粉冷了就不能吃了
00:46:07
對不對
00:46:08
我說沒關係
00:46:09
那碗米粉我吃 妳再叫一碗
00:46:12
我這樣跟她說
00:46:13
她說不要不要…忍耐一下
00:46:15
端出來的時候
00:46:17
旁邊的人聽見了跟他說
00:46:20
老闆人家 要吃麵你怎麼煮米粉
00:46:24
老闆說不然我再拿來換
00:46:26
不用換不用換
00:46:28
麵跟米粉 吃了都會飽 就吃了它
00:46:31
這叫做忍
00:46:32
忍有時候很多人都做不到
00:46:38
不用說讓人糟蹋
00:46:40
單單這個忍大家就做不到
00:46:43
比如說我們要睡覺
00:46:45
旁邊的人大小聲嚷睡不著
00:46:48
現在是怎樣 那麼大聲要做什麼
00:46:50
這樣就不是忍了
00:46:51
你耳朵當成聽不見 當成在唱歌
00:46:54
這就是忍了
00:46:55
這叫做比喻啦 若不引個比喻你就聽不懂
00:46:59
怎樣叫做忍 你就不知道了 對不對
00:47:03
所以忍辱波羅蜜
00:47:06
你有辦法 你有錢有地位
00:47:12
平常的人不敢侮辱我們 我們就學忍
00:47:16
你若是沒地位 沒錢 人家比較會欺負你
00:47:20
你就要學辱
00:47:22
所以忍辱就是兩條路
00:47:26
因為若是一個人…
00:47:30
窮苦人家要學忍較難
00:47:32
都是學辱
00:47:33
有錢人要學辱機會很少 你就要學忍
00:47:37
所以才說忍辱波羅蜜 這個道理在那裡
00:47:40
所以呢 假使一個人要學道
00:47:48
就要無是無非
00:47:50
假使別人糟蹋我們
00:47:52
我們要歡喜領受 我們反而恭敬他
00:47:57
有辦法做 這樣才是忍辱波羅蜜
00:48:01
過去我們孔子有三個學生
00:48:08
一個就是子貢
00:48:10
一個叫做子路
00:48:12
一個顏回
00:48:14
有一天三個師兄弟 在那裡辯論
00:48:21
這個子路說人家若對我好 我就對他好
00:48:26
人家若對我不好 我就對他不好
00:48:30
子貢說這樣子不可以
00:48:33
人家若對我好 我就對他好
00:48:36
人家若對我不好 我就勸解他
00:48:39
若不聽我就不理他
00:48:42
顏回說這樣也不行
00:48:45
人家若對我好 我就對他好
00:48:48
人家若對我不好 我也對他好
00:48:52
不然我們來問老師 看誰說得較對
00:48:57
孔子怎麼回答
00:49:00
子路說人家若對我好 我就對他好
00:49:05
人家若對我不好 我就對他不好
00:49:07
這就是平常的人嘛
00:49:09
每個人都是這樣嘛
00:49:10
每一個人問起來也是這樣
00:49:12
你好我好我對你好
00:49:14
你對我不好 我也對你不好
00:49:16
這就不是修行的材料
00:49:19
人家若對我好 我就對他好
00:49:23
人家若對我不好 我就勸解他
00:49:26
他若不聽就不理他
00:49:29
這是賢人
00:49:32
賢能的人
00:49:33
這是賢人
00:49:35
若人家對我好 我對他好
00:49:38
人家對我不好 我還要對他好
00:49:40
這就是聖人啦
00:49:42
所以後來顏回 做聖人就是這樣啊
00:49:47
所以孔子的學生 只有兩位聖人而已
00:49:52
就是曾子宗聖 顏回復聖
00:49:59
我們在儒家有五位聖人
00:50:03
孔子是至聖
00:50:05
曾子是宗聖
00:50:09
顏回是復聖
00:50:11
後來孔子的孫子叫做子思 這是述聖
00:50:16
再來就是這個孟子亞聖
00:50:19
剛好五位
00:50:20
在儒家有五位聖人
00:50:23
因為要做聖人 你若沒達到忍辱波羅蜜
00:50:28
你不用想做聖人
00:50:30
那不是那麼容易的
00:50:33
那麼有人問說
00:50:36
你為什麼說 五百世是地方名
00:50:41
一般普通若注解 都是說五百世前
00:50:46
就是說一世二世三世四世 十世百世那個世
00:50:51
為什麼你會說 是地方的名稱
00:50:54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50:59
印度地名五百世
00:51:06
今人注解云年歲
00:51:14
譯經說法小心言
00:51:19
度化眾生多引例
00:51:25
但是現在這個字你要注意
00:51:28
這個字一般說譯 都當成翻譯的譯
00:51:34
但是現在這個譯 不能讀成翻譯
00:51:39
辭海這樣說
00:51:40
譯音亦
00:51:43
這裡面注解有很多
00:51:47
若是第一個解釋 就是翻譯的譯
00:51:51
但是若第二個解釋 就不是了
00:51:53
凡詁釋經義亦曰譯
00:51:58
若是在注解經典 注解經的道理
00:52:03
這個叫做譯
00:52:04
所以現在這個就是注解
00:52:06
這樣說較快
00:52:09
呂純陽祖師這首詩這樣說
00:52:13
印度有一個地方名 叫做五百世
00:52:19
五百世是地方的名字
00:52:22
當今的人注解 大多數都說成年歲
00:52:27
好比說一年兩年 一歲兩歲
00:52:30
一世兩世那個五百世
00:52:35
今天你若要 注解經典講道理
00:52:39
你就要很小心地講
00:52:42
不可以講錯了
00:52:43
講錯了來說 誤了自己沒關係
00:52:46
誤了眾生就很糟糕了
00:52:49
所以你若要度化眾生啊
00:52:52
就要多引一些例子
00:52:55
引證一些道理
00:52:57
比喻一些道理
00:52:58
不然恐怕別人會聽不懂
00:53:01
所以這個五百世 本來是一個地方的名稱
00:53:07
現在卻解釋呢
00:53:10
卻變什麼 變成一世兩世的世
00:53:16
所以當今很多經典 解釋錯了很多很多
00:53:23
我再比喻引一個例子
00:53:28
台北縣 有一個萬里 萬里鄉
00:53:33
假使若是我李某某
00:53:36
跑到萬里鄉 去那裡講道理
00:53:39
以後若是這些師兄弟 要寫我的歷史
00:53:44
他絕對不會說去萬里鄉
00:53:46
一定會說萬里 對不對
00:53:48
像來我們這裡 說淡水天元宮
00:53:51
他會說去淡水鎮天元宮嗎 不會這樣說啦
00:53:56
現在若去萬里鄉傳道
00:53:58
他現在會說 李老師去萬里傳道
00:54:02
若經過一百年兩百年後 會變成怎樣
00:54:07
噢 李老師的腳很強壯
00:54:11
走一萬里去傳道
00:54:14
這樣就糟了 對不對
00:54:17
桃園有一個地方叫龍潭
00:54:21
假使說我若去龍潭 去那裡講道理
00:54:25
以後若師兄弟 寫歷史 會怎樣寫
00:54:28
李老師去龍潭傳道
00:54:31
若經過一百年兩百年之後 那個書一看
00:54:34
噢 李老師不得了 去龍宮講道理給海龍王聽
00:54:43
就龍潭嘛
00:54:45
看這樣會誤人 不會誤人
00:54:48
大陸有一個地方叫萬年縣
00:54:53
假使我若去大陸 萬年縣講道理
00:54:57
遇到這些師兄弟說 李老師去大陸萬年傳道
00:55:05
若經過一百年兩百年之後
00:55:08
那個李老師活一萬多歲呢
00:55:11
你怎麼知道活一萬多歲
00:55:13
他單單傳道就傳一萬年了
00:55:16
若沒活一萬多歲 怎麼傳一萬年
00:55:19
這樣會誤人 不會誤人
00:55:23
高雄有一個叫做半天府
00:55:29
像現在鹿谷 我現在也有在那裡講
00:55:32
鹿谷鄉有一個地方 叫小半天
00:55:35
這樣說來
00:55:37
現在有人就說 老師在半天府傳道
00:55:42
在小半天傳道
00:55:44
老師不得了會飛天呢
00:55:48
去到天上講道哩
00:55:51
就是半天府 和小半天都是天上
00:55:55
這就是傳說上的一個錯誤
00:56:00
所以我們今天若要看經典 感到有一個疑問的時候
00:56:06
要趕快翻資料
00:56:07
要翻歷史 要翻地理
00:56:10
因為地理 奇奇怪怪的名字很多
00:56:14
你若是奇奇怪怪的名字 你若當成照那個字去讀
00:56:21
就會誤了世間的人
00:56:25
所以現在說五百世 就是地方的名字
00:56:30
不是說釋迦佛祖 做忍辱仙人做五百世
00:56:34
並不是這樣子
00:56:36
是因為他去五百世的地方
00:56:41
去那裡修行做忍辱仙人
00:56:44
這樣才不會去誤了別人
00:56:46
不然你說五百世
00:56:47
若是最短命 像顏回活三十歲
00:56:51
也要一萬多年
00:56:52
若要長壽的 不是要活好幾萬年
00:56:55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對不對
00:56:58
我們再看下文的經下去
00:57:02
是故須菩提
00:57:08
菩薩應離一切相
00:57:13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0:57:20
現在釋迦佛祖又說
00:57:23
說因為我們菩薩 絕對不能有四相的存在
00:57:30
須菩提啊
00:57:32
我們修菩薩行的人
00:57:35
應該要就離開一切的相
00:57:38
來發出無上 正等正覺的菩提心
00:57:44
所以對於這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57:49
我們來做個說明
00:57:50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57:54
菩薩欲成佛道
00:57:58
必心常寂靜
00:58:01
不著諸相
00:58:03
而發無上正等正覺心
00:58:07
則清淨無相心
00:58:10
然後可成佛
00:58:13
故曰菩薩應離一切相
00:58:17
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也
00:58:23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58:25
說我們修菩薩行的人
00:58:29
你若想要成佛這條路
00:58:33
你的心一定要如如不動
00:58:38
常就是永久
00:58:40
寂靜就是不動
00:58:43
心不動才叫做寂靜
00:58:45
所以常寂靜 等於就是我們金剛經
00:58:49
後面會說的如如不動
00:58:52
不要被一切的相來黏住
00:58:57
來發出這個無上的 正等正覺的心
00:59:02
因為這個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00:59:05
我們在之前就有解釋過了
00:59:10
因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59:12
是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
00:59:18
所以現在說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0:59:22
等於就是無上無等正覺心
00:59:26
就是我們人清淨無相的心
00:59:30
之後你才有辦法成佛
00:59:34
所以現在金剛經才會說
00:59:36
菩薩應離一切相
00:59:38
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這句話
00:59:43
我們下午說來到這裡
00:59:45
時間的關係 就暫且告一段落
00:59:50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0:59:53
在座同修
00:59:55
大家午安
00:59:57
我們現在翻
00:59:59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01:00:06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01:00:11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00:13
現在下午從這裡接下去
01:00:16
不應住色生心
01:00:19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01:00:23
應生無所住心
01:00:26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01:00:31
他說我們人
01:00:33
不能住這個色 來生這個心
01:00:39
也不應該住 這個聲香味觸法等五塵
01:00:45
來生出妄念的心
01:00:48
應該要生出 無所住的清淨心
01:00:53
若心住在這個六塵
01:00:57
若這樣你就沒辦法 解脫本心
01:01:00
若這樣就不是 住在這個清淨的心
01:01:05
對於本文我們詳細 來看惠能六祖的解釋
01:01:13
不應住色生心
01:01:17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者
01:01:24
於此六塵起憎愛心
01:01:28
由此妄心積集無量業結
01:01:35
覆蓋佛性
01:01:37
雖種種勤苦修行
01:01:43
不除心垢
01:01:45
無解脫之理
01:01:49
推其根本
01:01:51
都由色上住心
01:01:54
如能念念常行般若波羅蜜
01:01:59
推諸法空不生執著
01:02:04
念念常自精進
01:02:07
一心守護無令放逸
01:02:11
常住般若波羅蜜多
01:02:14
相應作意
01:02:17
無時暫捨
01:02:19
若心住涅槃
01:02:22
非是菩薩住處
01:02:25
不住涅槃不住諸法
01:02:28
方是菩薩住處
01:02:31
上文說
01:02:32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01:02:37
現在對於本文 我們做詳細來解釋
01:02:44
惠能六祖這樣說
01:02:48
說不應住色生心
01:02:51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這句話
01:02:57
在這個地方 六塵
01:03:02
現在說六塵 等於就是色聲香味觸法
01:03:07
這些就是六塵
01:03:09
在六塵會生出憎愛的心
01:03:14
憎就是討厭
01:03:16
愛和憎這兩個字相反
01:03:21
愛…憎就是不愛的意思
01:03:25
因為這樣在這個妄心
01:03:29
妄心就是妄念的心
01:03:32
會來聚集很多很多的業 糾結在一起
01:03:40
因為這個業 會蓋住我們的佛性
01:03:44
我們佛性就顯現不出來
01:03:47
雖然說你有種種 很認真來苦修
01:03:53
你若沒將我們 心的污穢骯髒
01:03:58
這個妄念除掉
01:04:01
你就沒辦法有解脫的理由
01:04:05
一個人妄念若沒有除掉 絕對不可能解脫
01:04:11
你若說要這個根本
01:04:14
大多數都被這個色 住於我們的心
01:04:19
都是形形色色 有形有色來住我們的心
01:04:26
假使你若有辦法 念念來行這個般若波羅蜜
01:04:33
般若就是智慧
01:04:35
波羅蜜就是到那邊岸
01:04:39
來推想一切的妄念 都變成空
01:04:43
這個法 這個法是指什麼
01:04:46
就是指這個法塵
01:04:49
這個法不是佛法的法
01:04:51
諸法就是指我們的法塵
01:04:54
就是我們的妄念
01:04:56
一切的妄念都要空
01:05:01
不要來生出執著
01:05:05
我們每一個念頭 時常自己要精進
01:05:10
一心要來守護我們的心
01:05:17
不要這個心讓它放蕩
01:05:21
時常要住於般若波羅蜜多
01:05:26
要來相應作意
01:05:30
般若這個就是智慧
01:05:32
波羅蜜就是到那邊岸
01:05:35
這個多等於就是定
01:05:37
所以這個智慧和禪定 兩樣就要相應
01:05:43
不能起這個念意
01:05:47
一會兒都不能丟掉
01:05:52
一個人的心 若住於得果的心理
01:05:58
這樣你就不是菩薩的住處
01:06:02
我們修菩薩行的人 沒想要得果的心
01:06:07
不要住於得果
01:06:10
不要住於一切的妄念
01:06:14
這樣才是菩薩的住處
01:06:17
我們上文跟你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1:06:22
這句話就是了
01:06:24
因為這句話
01:06:26
我們在莊嚴淨土分 第十分就已經說過了
01:06:32
現在接著 來看黃檗禪師一句話
01:06:38
供養十方諸佛
01:06:42
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01:06:48
何故為無心也
01:06:52
無心者 如如之體
01:06:56
內如木石
01:06:58
不動不搖
01:07:00
外如虛空
01:07:02
不塞不礙
01:07:04
是名佛也
01:07:07
夫不蓋六塵者
01:07:11
譬如恆河之沙
01:07:15
佛說是沙
01:07:17
諸佛菩薩步履而過
01:07:21
沙亦不喜
01:07:23
牛羊蟲蟻
01:07:26
踐蹈而行
01:07:28
沙亦不怒
01:07:31
珍寶馨香
01:07:36
沙亦不貪
01:07:39
糞尿臭穢
01:07:42
沙亦不惡
01:07:44
此即無住之心
01:07:46
若心有住
01:07:48
即為非住者
01:07:50
真如之心
01:07:53
本無所住
01:07:55
若不住諸法相
01:07:57
即與道相應也
01:07:59
若住於法相即違正教
01:08:03
即為非住也
01:08:06
現在對於本文 我們來做個詳細說明
01:08:12
在這個黃檗禪師說 你供養十方諸佛
01:08:23
還比不上 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01:08:28
怎麼樣叫做供養十方諸佛
01:08:31
我今天要去進香
01:08:35
明天要去拜山種種
01:08:40
整天都在拜佛祖
01:08:43
比不上來供養 一個無心的道人
01:08:47
什麼叫做無心
01:08:51
有的人說這個無心
01:08:54
你不要曲解
01:08:56
不要曲解什麼
01:08:58
曲解說這個無心 當成沒心肝的無心
01:09:05
不是這樣
01:09:08
無心就是如如之體
01:09:13
無心… 無心就是如如的本體
01:09:18
我們的內 好比像木石不動不搖
01:09:24
內就是指我們的內心
01:09:27
我們的內心 好比像木偶 好比像石頭
01:09:32
什麼事情我們的心不會動
01:09:35
若是外呢
01:09:37
外就是好比像虛空
01:09:41
不會塞住不會受阻礙
01:09:44
這個名字就是佛
01:09:47
這句話要詳細解釋 你才聽得懂
01:09:51
這個內我的心都不會動
01:09:57
好似這個木頭 好似石頭
01:10:01
若這樣說來 就變成沒有作用
01:10:04
但是外呢 好比像虛空
01:10:09
一切不會受阻礙
01:10:12
這個意思 就是無所住的心啊
01:10:15
我的心 不管什麼時候都靜靜的
01:10:19
這個虛空有辦法容納一切
01:10:24
你誇讚我 我也有辦法容納
01:10:27
你嫌棄我 我也有辦法容納
01:10:31
你糟蹋我 我也有辦法容納
01:10:35
你對我兇 我也有辦法容納
01:10:39
一切我都有辦法容納在心
01:10:42
我不會生氣
01:10:44
這個就是外如虛空的道理
01:10:49
這個名字就是佛啊
01:10:54
我們要知道 不會被六塵蓋住
01:10:59
好比像什麼 好比像恆河的沙
01:11:05
佛祖常常 比喻恆河是為什麼
01:11:08
因為他在講道 全部在恆河四周圍講道
01:11:15
若是在中國 他就不會說恆河了
01:11:19
若是在中國 就會說黃河 或是說長江
01:11:24
絕對不會說這個恆河
01:11:26
若是基督教 每次都說約旦河
01:11:30
為什麼他會說約旦河
01:11:32
因為約旦河是在猶太
01:11:35
耶穌祂在傳道 都是在那個地方
01:11:39
所以釋迦佛祖 會來比喻恆河
01:11:42
他講道都全在 恆河的四周圍
01:11:47
所以呢 就地說法就是了
01:11:51
他說比如恆河的沙
01:11:56
佛祖說是沙
01:11:59
這些沙被所有的 佛祖菩薩走過
01:12:08
這個沙不會高興
01:12:11
為什麼沙不會高興
01:12:13
不會說很幸運 佛祖踏過我 菩薩踏過我
01:12:17
它不會高興
01:12:19
比如說我們家
01:12:21
一個高官來我們家
01:12:24
我跟沙一樣我也不會高興
01:12:27
不是說很幸運 今天高官來我們家這樣
01:12:33
假使若是一隻牛 一隻羊
01:12:36
一條蟲 一隻螞蟻踏過我
01:12:40
我也不會生氣
01:12:43
比如說一個乞丐羅漢 一個不像樣的人來我家
01:12:47
我也不會生氣
01:12:48
跟沙一樣嘛
01:12:52
珍寶 馨香 沙亦不貪
01:12:57
一些珍貴的寶貝 很香的東西
01:13:02
放在沙的上面 沙也不會貪心
01:13:07
比如說 你拿很有價值的東西來送我
01:13:10
我也不會貪心
01:13:12
不會說這個很有價值 我很高興
01:13:16
這個屎尿 骯髒的東西 把它潑在沙的上面
01:13:22
這個沙也不會討厭惡
01:13:25
比如說你來我家
01:13:27
對我說髒話 對我罵東罵西的
01:13:30
我也不會討厭
01:13:32
這個就是什麼 就是無所住心
01:13:35
就是現在說的無心道人 這樣說較快
01:13:42
假使一個人 心若有住即為非住這句話
01:13:48
你要知道我們真如的心
01:13:51
真如就是佛性
01:13:53
我們這個佛性的心 本來就無所住
01:13:58
你若不住於所有的法相
01:14:02
法相就是我們宗教的活動
01:14:05
宗教的節目 儀式 都叫做法相
01:14:11
若這樣你就跟道能相應
01:14:15
你若住在這個法相
01:14:18
吃飽只注重這個宗教活動 宗教的儀式
01:14:24
這樣來說你就違背正教
01:14:28
若這樣就是非住
01:14:31
非住就是 沒住在這個清淨的心
01:14:36
所以一個人學道 就像六祖說的
01:14:40
說什麼 於相離相 於空離空
01:14:44
這才是正法
01:14:47
我外為了要度化眾生
01:14:50
要有形有色
01:14:52
我內為了修養
01:14:54
我不會被有形有色迷住
01:14:59
就是要於相離 於空離空
01:15:02
這就是真正無住的心
01:15:06
我們另外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一個解釋
01:15:11
不應住色生心者
01:15:16
不可眼見色 而住愛惡之心也
01:15:22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者
01:15:27
不可耳聽聲而住喜怒之心
01:15:33
鼻聞香而住香臭之心
01:15:38
舌嘗味而住嗜厭之心
01:15:45
身觸物而住樂苦之心
01:15:49
意對法而住於念念之心
01:15:54
云應生無所住心者
01:15:58
謂凡六根對六塵時
01:16:02
皆不起妄心 而生清淨道心也
01:16:08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者
01:16:12
謂學道人
01:16:15
若心住於六塵
01:16:18
即不能解脫本心
01:16:20
即非住於清淨道心也
01:16:24
這裡面一個字要跟你注解
01:16:28
辭海這樣說
01:16:30
聞 鼻嗅亦曰聞
01:16:34
這個聞大多數都說是聽
01:16:38
也有人說 這個鼻子要怎麼聽
01:16:41
這個聞不是聽
01:16:43
這個聞要怎麼說
01:16:45
鼻子聞到味道 也是叫做聞
01:16:50
現在這個聞 等於就是聞到的意思
01:16:55
現在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17:00
我們金剛經 說不應住色生心這句話
01:17:05
就是說不要眼睛看到色
01:17:10
你就住在 這個愛和討厭的心
01:17:15
你若看到喜歡就愛
01:17:17
看到不喜歡就不愛那種心
01:17:22
不應住 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句話
01:17:28
就是說 你不要耳朵聽到聲音
01:17:33
就住於喜樂之心
01:17:36
聽到好聽的話你就高興
01:17:39
聽到壞話你就生氣
01:17:42
你的鼻子聞到這個香味
01:17:48
就來住在這個香臭之心
01:17:52
你聞到味道之後 你就感覺說
01:17:55
這個味道我喜歡聞 那個我不要
01:18:01
你這個舌頭 若嘗到這個口味呢
01:18:06
不要住在 愛吃和不愛吃的心
01:18:12
你的身體若去沾到東西
01:18:16
不要住在樂苦之心
01:18:19
快樂和痛苦的心
01:18:22
這個意對於法塵 就來住在念念不忘的心
01:18:30
好比對於法塵 就生出妄念的心
01:18:35
現在金剛經說應生 無所住心者這句話
01:18:42
我們這個六根
01:18:46
就是眼睛 耳朵 鼻子 嘴巴 身體 意
01:18:51
這個六根來對於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
01:18:58
都不要起這個妄念的心
01:19:03
我們應當要來 生出清淨的道心
01:19:08
金剛經來說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這句話
01:19:15
就是學道的人 你假使心若住在六塵
01:19:21
若這樣你就 不能解脫我們的本心
01:19:26
若這樣你就不是 住在清淨的道心
01:19:31
所以一個人 最要緊是我們的心
01:19:35
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清淨
01:19:37
不要被六塵來所住
01:19:42
現在下午說到這裡
01:19:44
時間的問題 就暫且告一段落
01:19:47
現在來翻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01:19:58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20:00
下午就是從這裡接下去
01:20:04
是故佛說菩薩心
01:20:08
不應住色布施
01:20:11
須菩提
01:20:13
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
01:20:17
應如是布施
01:20:20
現在釋迦佛祖 又再對須菩提這樣說
01:20:27
他說所以佛在前面 已經跟你說過
01:20:33
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這個願地菩薩
01:20:40
不應住色來布施
01:20:43
須菩提 願地菩薩 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的關係
01:20:51
應該這樣的無住布施
01:20:55
對於本文我們現在 看惠能六祖的說明
01:21:00
菩薩不為求望自身之快樂
01:21:07
而行布施
01:21:10
但為內破慳心
01:21:14
外利益一切眾生 而行布施也
01:21:20
這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21:25
智度論這樣說
01:21:28
慳心 慳貪之惑
01:21:34
不行布施也
01:21:38
智度論說慳心是什麼
01:21:44
就是有一個東西 緊緊起握住
01:21:48
貪心不肯給人
01:21:52
有這種的迷惑
01:21:54
所以他就沒辦法 行這個布施
01:22:00
所以針對慳貪
01:22:02
我們另外看 佛學辭典的說明
01:22:06
惜物而不與人曰慳
01:22:11
貪求而無飽足之心曰貪
01:22:17
一個東西緊緊握住 不給別人這個叫做慳
01:22:24
若是有還要再多
01:22:27
再多也不滿足的心這叫貪
01:22:33
佛學辭典又說
01:22:35
慳於財與法深為耽著
01:22:40
不能惠捨之心也
01:22:45
佛學辭典說慳
01:22:47
無論是錢無論是道理
01:22:51
都緊緊握住沒辦法給人
01:22:55
這個心就是慳
01:22:57
人家若要問道理他也不說
01:23:01
有錢 錢也不給人
01:23:04
有道理也不肯捨
01:23:07
這個都叫做慳
01:23:10
所以惠能六祖才說
01:23:14
說我們修菩薩行的人
01:23:18
不能為了求自身的快樂
01:23:24
來做布施
01:23:28
怎麼叫做 求自身的快樂來做布施
01:23:34
真正做布施就要有慈悲心
01:23:40
不是說為了我有錢
01:23:43
拿錢給人家 感到他很快樂
01:23:47
這樣就不是真正 達到修菩薩行的人
01:23:53
我就曾經遇到一群婦女 穿得很漂亮
01:24:01
在路旁聊天
01:24:03
某人啊 妳今天去哪裡
01:24:05
我很高興呀
01:24:07
今天去孤兒院
01:24:10
看到一些小孩可憐兮兮
01:24:14
我拿錢給他們 很快樂這樣說
01:24:18
你想你有什麼好快樂的
01:24:21
假使那群小孩是你的兒女 你會快樂嗎
01:24:24
我想你不會快樂
01:24:27
所以我們釋迦佛祖才說
01:24:31
天下父母皆我父母 天下子女皆我子女
01:24:37
所以我們現在 要援助一個老人家
01:24:41
你不要說他是歹命的人
01:24:44
你現在把他當成 好比像我們的長輩
01:24:48
好比像我們的父親 我們的母親
01:24:50
我們做晚輩的 應該要供養他照顧他
01:24:56
你看到一群孤兒很歹命
01:24:59
你不要想說你很有錢
01:25:01
那些孤兒很歹命
01:25:03
你拿錢給他很高興
01:25:05
你把他當成你的兒女
01:25:09
這些都是我的兒女 今天在受苦
01:25:12
我做父母親的 應當要照顧他們
01:25:16
你若那個心出來 那有什麼快樂
01:25:19
你就會發大慈悲的心 去幫助他們
01:25:26
但是我們道理是兩面的
01:25:30
你若後天當然 幫助人家是很快樂
01:25:35
但是先天要有悲心
01:25:37
有那個悲嘆的心 才叫慈悲
01:25:42
反而要有一種 心裡發出悲哀的心
01:25:48
我的父母親這麼辛苦
01:25:50
我的兒女這麼辛苦
01:25:52
我們做父母親 做人家兒女的
01:25:55
應當要盡義務去做
01:25:57
這才是真正 修菩薩行的人的做為
01:26:05
所以惠能六祖才說 修菩薩行的人
01:26:12
不能求望自身的快樂 來行這個布施
01:26:18
只要你的內要破慳心
01:26:22
若是外要利益 一切眾生來行布施
01:26:27
才是真正 一種修行人的布施
01:26:33
另外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6:38
不應住色布施者
01:26:42
不可求名利諸欲 而行布施也
01:26:48
德人心如虛空
01:26:52
名利皆不貪著
01:26:56
儉于自己
01:26:58
利益眾生
01:27:01
故云菩薩 為利益一切眾生也
01:27:05
凡夫不肯無住
01:27:08
不捨名利
01:27:10
雖廣施眾生而心有所求
01:27:15
如是布施 故不名利益眾生也
01:27:22
這裡面一個德人 首先做個說明
01:27:27
莊子這樣說
01:27:29
德人者
01:27:31
居無思 行無慮
01:27:36
不藏是非美惡
01:27:41
什麼叫做德人
01:27:44
德人就是在我們家裡
01:27:48
無思
01:27:49
無思就是沒有這個妄念
01:27:53
行就是我們在做事情
01:27:56
無慮
01:27:58
無慮也是沒有妄念
01:28:00
人家說思慮 思慮
01:28:02
這個意思一樣
01:28:05
他的身心裡面
01:28:08
沒有藏著對不對 什麼好壞
01:28:14
他都沒有想到這個事情
01:28:17
好比像六祖壇經裡面說的 不思善 不思惡這個道理
01:28:25
所以世間的人大多數 都不會看我們自己的內心
01:28:33
吃飽只會找人的缺點 找人的麻煩
01:28:39
所以一個人修行 是要轉我們的心境
01:28:45
所以我們王善人才說 找好處認不是
01:28:48
這個道理在那裡
01:28:52
現在我們呂純陽祖師 這樣跟我們說
01:28:57
不應住色布施這句話
01:29:02
就是說不要來求名求利
01:29:07
所有的貪欲來做布施
01:29:12
他假使沒有名他不行善
01:29:16
沒有利他不行善
01:29:19
若是德人就不是
01:29:23
他的心好比像虛空
01:29:29
有辦法容納一切
01:29:32
對這個名利他都不會貪
01:29:39
節省自己來利益眾生
01:29:44
所以才說 菩薩為利益眾生這句話
01:29:51
凡夫他就不肯無住
01:29:55
沒辦法將這個名和利捨掉
01:30:01
雖然他也做很多布施
01:30:07
說廣施眾生
01:30:10
不過他的心有所求
01:30:14
像這種的布施 就不能說是利益眾生
01:30:23
利益眾生就是等於自己 都沒有為了自己的利益
01:30:30
這樣才可以說是利益眾生
01:30:35
好比有人問我
01:30:38
說老師 我來請教你一個事情
01:30:41
我說好啊
01:30:43
現在我們台灣 有一個慈善團體
01:30:48
善事做得很廣大
01:30:52
不只在台灣做 連國外也有做
01:30:59
像這種的人有功德嗎 在問我這樣
01:31:05
我說我沒辦法評論
01:31:09
老師你為什麼沒辦法評論
01:31:13
因為我不知道他的心
01:31:17
老師沒有神通
01:31:20
不知道對方的心 在做的善事
01:31:26
到底是為了自己 或是為了他人而行布施
01:31:34
所以老師 既然不知道他的心
01:31:38
我就不敢評論
01:31:41
不過我可以簡單跟你說
01:31:45
一個人的布施 有功德沒有功德
01:31:48
我可以幫你做個分解
01:31:53
你看這個人的心怎麼樣
01:31:56
他有沒功德他自己知道
01:32:01
比如說我要做善事
01:32:06
做善事全然 都不跟人家募錢
01:32:12
都是我省下來的錢 來做布施
01:32:16
這樣功德無量
01:32:19
假使你若是一個慈善團體
01:32:23
雖然到處跟人家募錢
01:32:26
你若募十萬布施十萬
01:32:31
你若募一百萬 拿來布施一百萬
01:32:36
若這樣這個人功德無量
01:32:41
假使我跟人家募的錢
01:32:45
我拿來當費用
01:32:49
費用剩下的 這些錢再拿來布施
01:32:57
若這樣這個人 是有福德而已
01:33:01
沒有功德
01:33:03
因為他還有一些利益自己
01:33:07
但是他就鼓勵做善事
01:33:10
他有福德但是沒功德
01:33:15
假使若是這個人 他把人家拿收來的錢
01:33:20
拿來做財產
01:33:23
拿一點點意思意思 一部分去做善事
01:33:28
若這樣這個人就有罪
01:33:31
我是只能跟你這樣說而已
01:33:34
我不知道對方的心想什麼
01:33:37
對方的作風是怎麼樣
01:33:39
所以我不敢跟你說 這個人有功德沒有功德
01:33:43
所以一個人做善事 就是對於自己
01:33:47
沒為名沒為利 這樣才可以說是真正的善
01:33:55
像最近報紙常常刊登
01:33:59
這個慈善事業 若要選個領導人
01:34:04
都拚死拚活的
01:34:09
假使一個人 若沒有貪著名 貪著利
01:34:13
你拚死拚活要做什麼
01:34:17
很簡單
01:34:19
像我現在組織中道會
01:34:26
領導人都要用拜託
01:34:31
你若沒有很有善心的人
01:34:35
沒有真正要做善事的人 他不肯加入
01:34:41
若是選舉呢
01:34:42
某人啊 你就做得到 你來做領導人
01:34:45
某人你就有那力量 你來做領導人
01:34:49
都是用這樣拜託來的
01:34:52
選舉呢 根本政府機關說 你們若選舉我們不用監督
01:34:59
為什麼不用監督
01:35:00
你們選舉都互相推讓的 哪需要監督
01:35:04
那個相爭 在吵架的才要監督
01:35:09
什麼原因 領導人沒有人要爭啊
01:35:14
沒有利益 怎樣沒有利益
01:35:18
你想現在老師所組織的團
01:35:26
會員都不用出什麼錢
01:35:30
若是領導人呢
01:35:33
就要分攤著出錢
01:35:36
還要出力
01:35:39
若沒錢的人 也可以做領導人
01:35:43
但是沒錢的人 就是要做義工
01:35:47
有錢的人對於這個會 一切的支持經費
01:35:52
都是這些領導者拿出來
01:35:55
連去外面吃頓飯 都要分攤著拿出來
01:36:00
跟一般的團體 說要拿公的錢來做費用
01:36:04
沒有
01:36:08
若這樣來說 什麼人會爭著要
01:36:10
沒有人會爭啦
01:36:12
真正的要做善的人
01:36:15
真正要為了 這個會努力的人
01:36:18
他才要加入
01:36:20
不然他不要
01:36:23
好比初期在組織的時候 就有人在跟我計較了
01:36:29
因為我的章程理念 是談道不談錢
01:36:36
現在我栽培二十多個講師
01:36:40
像我們這裡那一天…
01:36:43
來替我講的李溫良先生
01:36:48
那也是我栽培出來的
01:36:51
我休息的期間呢
01:36:54
十九個道場 有十九個人在幫我講
01:36:57
一個道場 有一個人在幫我講
01:37:00
但是都是義務職的 都沒有津貼沒月俸的
01:37:09
若這樣來說 有的人就不要了
01:37:14
所以當時我組織這個會 有人跟我計較什麼
01:37:18
老師啊你的理念不對
01:37:21
說我的理念不對
01:37:22
我說為什麼不對
01:37:24
世間人做善事 若沒嚐點甜頭誰要做善事
01:37:33
每樣要花自己的
01:37:37
你若沒公費拿來出國遊玩
01:37:40
沒拿公費 來做我們自身的利益
01:37:44
只有樣樣 錢拿出去沒收進來
01:37:48
做善事那麼痛苦要做什麼
01:37:51
都是那種心理
01:37:53
我說你若這樣 不要做領導人
01:37:57
你去別的團體做 不要在我的團體做
01:38:02
若我的團體 雖然不像一般的做得很大
01:38:10
但是我的團體分成兩部分
01:38:15
一部分是講道
01:38:17
談道不談錢
01:38:19
出去講道理 絕對不能跟人家要錢
01:38:22
錄影帶給人 錄音帶給人 經書送人都不要錢
01:38:27
都是這些領導人 分攤著拿出來的
01:38:32
若是救濟部分呢 雖然沒像別人做那麼大
01:38:39
我們是限於宜蘭縣
01:38:41
若是外縣市是做得比較少
01:38:45
若是那個貧民若說要吃飯
01:38:48
不是只限於叫他 來拿米而已
01:38:51
他家米缸 還貼了一個電話號碼
01:38:55
沒米打電話來 米送到他家
01:38:59
米缸還整理整理 新米才倒下去
01:39:05
那種的服務
01:39:07
而且他要載米去給別人
01:39:13
若是像宜蘭… 我們南澳鄉也屬於宜蘭
01:39:18
來回要好幾個鐘頭
01:39:20
米載去給他 來回的費用都花自己的
01:39:25
沒拿公費的
01:39:27
連半路吃飯也要用自己的
01:39:32
若這樣來說 很少人願意做啦
01:39:34
我敢這樣說
01:39:36
若沒拿個車馬費 沒拿個便當錢 有誰願意
01:39:43
所以才說金剛經 說的這一段就很有意義
01:39:52
真正節省自己利益眾生
01:39:58
才可以說 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
01:40:04
所以假使 若說不肯無住不捨名利
01:40:08
雖然你廣施眾生 你心有所求
01:40:12
若是這種的布施 不可以說利益眾生
01:40:17
所以做善要分成很多種
01:40:21
所以六祖壇經 才說功德和福德別
01:40:25
功德和福德要分別
01:40:29
若是凡夫所做的 都是福德不是功德
01:40:35
一個人要了脫生死 一定要造功德
01:40:38
若是福德呢 除了得到福報以外
01:40:42
其它跟功德都沒有關係
01:40:47
現在再接著 再來看下文下去
01:40:52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01:41:00
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01:41:08
現在釋迦佛祖又說
01:41:13
說一切所有的相 本來是指色談空
01:41:21
借一個名說是某某什麼名
01:41:27
這都不是真相
01:41:30
所以我們道德經 第一句才說
01:41:32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這個道理
01:41:39
又說一切眾生
01:41:44
假使你若看出 自性佛的時候
01:41:48
那麼一切的眾生 也不是眾生了
01:41:53
對於本文我們來看 惠能六祖一個說明
01:41:59
如來說我人等相
01:42:04
畢竟可破壞
01:42:07
非真實體
01:42:09
一切眾生盡是假名
01:42:13
若離妄心即無眾生可得
01:42:17
故言非眾生
01:42:21
惠能六祖說 如來在說我人等相
01:42:29
就是說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這個四相
01:42:36
畢竟都可以破壞
01:42:41
不是真實的體
01:42:45
而且一切眾生 這都是借來的名
01:42:51
說眾生是借的名
01:42:54
假使一個人 若離開你的妄心
01:42:58
這樣你就沒眾生可得
01:43:01
所以才說非眾生
01:43:05
詳細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43:10
如來說一切諸相
01:43:13
皆虛妄假相
01:43:16
究竟可以破壞
01:43:18
非實相
01:43:20
故言即是非相也
01:43:23
一切眾生不悟時
01:43:26
暫假其名
01:43:28
曰眾生
01:43:30
若悟真空無相之理
01:43:33
則見自性之佛
01:43:35
故言即非眾生也
01:43:40
呂純陽祖師說 如來說一切諸相
01:43:48
這都是虛幻借來的相
01:43:52
假相
01:43:53
假就是借
01:43:54
借來的相
01:43:56
暫時用的相
01:44:00
若這個借來的假相 究竟都可以破壞
01:44:05
不是實相
01:44:08
所以才說即是非相
01:44:12
若是一切眾生 若還沒開悟的時候
01:44:17
暫時借這個名叫做眾生
01:44:21
假使你若悟出 真空無相的道理
01:44:25
若這樣就看出自性的佛
01:44:28
所以才說即非眾生這句話
01:44:32
涅槃經才說
01:44:34
見佛性者不名眾生
01:44:38
一個人你若看出你的佛性
01:44:40
你就不是眾生了
01:44:46
那麼現在惠能六祖 和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44:53
恐怕在座有的 還有所不了解
01:44:58
聽了還不能徹底瞭解
01:45:03
現在再舉一個比喻
01:45:07
有時候道理 沒用一個比喻
01:45:10
你沒辦法去體會那個含意
01:45:15
比如我們大家 眼睛看到的樓房
01:45:20
這個高樓大廈
01:45:23
這個高樓大廈 是用種種不一樣的東西
01:45:29
比如說水泥啦 砂子啦 石頭啦 水啦 鋼筋啦
01:45:38
用很多東西所組合起來的
01:45:44
目前雖然你說是高樓大廈
01:45:49
有這個大樓的存在
01:45:53
但是這棟大樓不是永久的
01:45:57
經過百年千年 最後一定會毀滅
01:46:04
這些東西都是無來生有
01:46:09
現在由這個有 再變成無
01:46:13
所以佛祖才說 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01:46:18
這個道理在那裡
01:46:21
你無論什麼東西來說
01:46:23
有相的東西 是沒辦法永久存在的
01:46:29
若是我們的眾生呢
01:46:32
是由我們的業力 和這個因緣來所生
01:46:39
由各人的業力不同
01:46:42
所以我們形成眾生的形相 所看到的也不一樣
01:46:50
才說是一切眾生
01:46:53
眾生既然是業力 因緣 所現的假相
01:47:01
等到假相的緣若盡了
01:47:05
就沒有實在的眾生可得
01:47:11
所以才說 一切眾生則非眾相
01:47:17
對這個問題 我再拿一個比喻來說
01:47:22
比如說這個水
01:47:25
水來做我們人的自性
01:47:31
因為現在來颳風
01:47:35
這個風一颳起來 這個水就起那個浪花
01:47:40
就是生出那個波浪
01:47:43
你就看到波浪的樣子出來
01:47:48
等到風停了之後
01:47:52
等於就是 我們的業力若消失
01:47:55
功成果滿的時候
01:47:58
因為一個人的浪花 就是好比像我們人的妄念
01:48:01
種種我們的業力
01:48:04
這個水當成我們的自性
01:48:08
這個風來當作 是我們的業力
01:48:13
現在我們看到浪花在起
01:48:17
看到我們人受種種業 的業相就跑出來
01:48:23
但是一旦這個風停了
01:48:26
就是等於我們業力 若停止的時候
01:48:29
風若止 這個水就平 就那個沒有浪花
01:48:37
這個浪花就好比像 我們的眾生
01:48:41
水就好比像我們的自性 我們的本性
01:48:45
風就好比像我們的業力
01:48:48
一旦風若停 好比像業力若消散
01:48:54
水若平我們的自性就靜
01:48:57
自性若靜來說
01:49:00
根本就沒有 浪花的性跑出來
01:49:04
所以才說現在 雖然我們說是眾生
01:49:10
但是你若有辦法 來止住一切的惡
01:49:14
不要造這個惡業
01:49:16
好比像說水的上面 不要起風浪
01:49:22
若沒有這個風 怎麼會有浪花
01:49:25
怎麼有波浪
01:49:28
人如果沒有 業力的因緣推動
01:49:32
怎麼會有什麼眾生的相
01:49:36
所以假使一個人 你若有辦法來修六度
01:49:41
將來你若進入四聖果
01:49:46
有辦法來脫出生死 成佛成菩薩
01:49:52
若這樣眾生在哪裡 就沒有眾生了
01:49:56
所以佛才會說 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01:50:00
這個道理在那裡
01:50:03
假使我說這些話 你若還聽不懂
01:50:07
無論什麼時候都沒關係
01:50:10
明年度我來你再問我
01:50:15
或是你若有所疑問
01:50:17
再打電話 來宜蘭問我都沒關係
01:50:20
本人是很誠意很誠意 才跟你做個圓滿的解釋
01:50:26
下午說到這裡 時間就差不多
01:50:30
若再進入下文來說 時間不夠
01:50:34
就說到這裡為止
金剛經
15/27部影片
金剛經 1
金剛經 2
金剛經 3
金剛經 4
金剛經 5
金剛經 6
金剛經 7
金剛經 8
金剛經 9
金剛經 10
金剛經 11
金剛經 12
金剛經 13
金剛經 14
金剛經 15
金剛經 16
金剛經 17
金剛經 18
金剛經 19
金剛經 20
金剛經 21
金剛經 22
金剛經 23
金剛經 24
金剛經 25
金剛經 26
金剛經 27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322000018
b7578121-00a2-4cdf-bb0e-19c5cbadb1d1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