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新片4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論語 31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論語 31
5410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02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在座同修
00:02:17
大家晚安
00:02:20
我們現在翻七十一頁
00:02:26
倒數第二行
00:02:31
後面算過來第四字
00:02:35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37
子曰 見賢思齊焉
00:02:43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00:02:49
對於這句話上期 我們有引很多事例
00:02:57
今晚我們來看 荀子修身篇裡面
00:03:04
和孔子說這句話 相同的地方
00:03:07
來做個參考
00:03:10
見善 修然
00:03:15
必以自存也
00:03:19
見不善 愀然
00:03:24
必以自省也
00:03:27
善在身 介然
00:03:31
必以自好也
00:03:34
不善在身 菑然
00:03:38
必以自惡也
00:03:41
這裡面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03:45
注解第一 荀子今註裡面這樣說
00:03:52
存 爾雅釋詁察也
00:03:59
謂審察也
00:04:02
見善必以自存
00:04:04
即見賢思齊也
00:04:09
對這個存康熙字典這樣說
00:04:13
存 察也
00:04:16
存就是審察
00:04:19
所以荀子今註說
00:04:21
存在爾雅釋詁裡面說
00:04:26
這個存字就是察
00:04:31
就是說要 詳細來查看 審查
00:04:39
這句話在荀子說 見善必以自存
00:04:46
和孔子說的見賢思齊
00:04:50
這兩句話意思一樣
00:04:54
注解第二
00:04:57
愀然
00:04:59
愀 警惕之貌也
00:05:04
見不善必以自省 即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00:05:11
對於這個愀字 首先做個說明
00:05:15
辭海這樣說
00:05:17
愀 容色變也
00:05:20
禮哀公問
00:05:22
孔子愀然作色而對
00:05:25
注愀然 變動貌也
00:05:30
辭海說愀
00:05:33
就是我們的臉色變了
00:05:36
他來引禮記哀公問篇
00:05:41
說孔子來對這個魯哀公
00:05:45
在問他事情
00:05:47
這個臉都有 一種的謹慎變色
00:05:55
那個注解說愀然 就是變動那個形貌
00:06:01
所以現在荀子今註說愀然
00:06:05
這個愀字就是 有一種警戒注意
00:06:12
好比一種憂懼的容貌
00:06:19
現在這句說
00:06:21
說見不善必以自省
00:06:25
和孔子說的 見不賢而內自省
00:06:30
意思一樣
00:06:32
這兩句話 可以說是相同的文詞
00:06:38
接下去現在我們來看 注解第三這個介然
00:06:44
現在來看荀子 修身篇裡面這段文
00:06:52
見善 修然
00:06:57
必以自存也
00:07:02
見不善 愀然
00:07:06
必以自省也
00:07:09
善在身 介然
00:07:11
必以自好也
00:07:14
不善在身 菑然
00:07:17
必以自惡也
00:07:20
剛才我們對這個注解第一 和注解第二已經說明了
00:07:27
現在接下去來看注解第三
00:07:31
荀子今註裡面這樣說
00:07:35
介然
00:07:36
介 堅固之意
00:07:40
易繫辭下
00:07:44
介如石焉
00:07:46
謂堅如石也
00:07:51
對這個介字
00:07:53
再來看康熙字典一個說明
00:07:58
凡堅確不拔 曰介
00:08:05
他說假如 若一個東西非常堅固
00:08:09
絕對不會動搖叫做介
00:08:14
所以現在荀子今註這樣說
00:08:18
介然
00:08:21
這個介就是很堅固的意思
00:08:28
在易經繫辭傳裡面 一句話這樣說
00:08:36
說介如石焉
00:08:40
就是說堅固得像石頭一樣
00:08:47
現在來看注解第四
00:08:51
荀子今註這樣說
00:08:54
菑 同災
00:08:57
謂如災害之在身也
00:09:03
這個菑字一般較少人寫
00:09:08
我們再看辭海
00:09:10
菑 同災
00:09:12
禮大學 菑害並至
00:09:18
辭海說現在這個菑字 和這個災字是同字
00:09:23
這個是古字
00:09:26
在禮記大學篇說
00:09:29
菑害都一起到來
00:09:34
所以荀子今註說
00:09:37
菑和這個災字一樣
00:09:41
就是好比災害 在我們身體一樣
00:09:48
現在看荀子 修身篇裡面這段文
00:09:56
他說看到善
00:10:01
我們就要修養
00:10:04
看到人家在做善
00:10:05
我們就要修養
00:10:10
但是要修養一定你自己
00:10:13
要觀察自己
00:10:16
我有做善嗎
00:10:20
看到人家做惡
00:10:22
不善就是惡
00:10:24
看人家做惡
00:10:26
我們自己就要驚恐
00:10:31
一定我們自己反省自己說
00:10:33
嗯 我不知道 有沒有做壞事
00:10:37
我不知道有沒有做惡啊
00:10:41
假如你的善在你的身體
00:10:46
你就像石頭那麼堅定
00:10:51
絕對不能讓 這個志氣被移走
00:10:56
一定你自己 要好好愛惜這個善
00:11:03
假如你自己若有做錯
00:11:06
在你的身體
00:11:09
你就要想說
00:11:10
啊我做錯了 很快地災害就要來臨了
00:11:16
你自己一定要 討厭你自己的行為
00:11:23
所以現在荀子說這句話
00:11:26
和孔子說的話一樣
00:11:35
我們現在繼續 看下文下去
00:11:47
子曰 事父母幾諫
00:11:55
見志不從
00:11:58
又敬不違
00:12:00
勞而不怨
00:12:03
孔子這樣說
00:12:07
說我們今天事奉父母
00:12:11
如果父母若做錯
00:12:16
我們應該要輕聲細語
00:12:21
勸解他
00:12:24
假如父母若是固執
00:12:29
不肯聽我們的話
00:12:32
若這樣你完全 也要尊敬父母
00:12:36
不能夠父母 不聽你的話你就反對
00:12:42
不能夠去違背父母
00:12:46
只有看機會
00:12:48
一次勸不動
00:12:50
二次勸不動
00:12:52
無論十次 百次
00:12:54
雖然你感覺很麻煩
00:12:58
但是你對父母絕對不能 生出一種怨恨的心
00:13:06
對本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13:11
幾 微也
00:13:14
幾諫
00:13:16
同微言進諫也
00:13:19
志者
00:13:21
父母之意也
00:13:24
父母有過
00:13:26
為人子者
00:13:28
當善言微諫
00:13:32
見父母執意不從己諫
00:13:37
則又敬不敢違父母意
00:13:42
待父母愉色時
00:13:47
依然微諫
00:13:50
再三不倦
00:13:53
雖勞不怨父母
00:13:56
故曰 事父母幾諫
00:13:59
見志不從
00:14:01
又敬不違
00:14:03
勞而不怨也
00:14:05
這裡面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14:09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14:13
幾 微也
00:14:16
易繫辭
00:14:19
幾者 動之微
00:14:21
吉之先見者也
00:14:25
辭海說幾
00:14:27
就是輕輕地
00:14:30
所以來引易經繫辭傳
00:14:33
說幾就是動的微
00:14:37
就是稍微動一下
00:14:40
所以我們若稍微動一下 就是好的吉兆
00:14:46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14:49
執意 謂執持己意
00:14:53
不稍遷就也
00:14:57
辭海說執意
00:15:00
就是固執自己本身的意思
00:15:04
一點都不要讓人家
00:15:08
一點都不要遷就人家
00:15:13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15:16
愉色 和悅之顏色也
00:15:20
禮祭義
00:15:23
有和氣者必有愉色
00:15:27
辭海說愉色
00:15:30
就是歡喜滿面的形容
00:15:36
所以禮記祭義篇說
00:15:39
若有和氣的人
00:15:41
一定就有這個愉色
00:15:44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0:15:48
依然 相同之義
00:15:52
依然就是一樣的意思
00:15:56
辭彙說依然 照舊之意
00:15:59
依然就是照以前這樣
00:16:03
現在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16:09
祂說幾就是輕輕地
00:16:14
幾諫就是 用輕聲細語勸解他
00:16:21
志就是父母的心意
00:16:25
父母有過失
00:16:28
我們做子女的人應該
00:16:31
要好言好語
00:16:33
輕輕地勸解他
00:16:37
看到父母固執 不要聽我們勸解
00:16:43
若這樣你不能和父母反對
00:16:47
你照常要尊敬父母
00:16:50
不要去違背父母的意思
00:16:54
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
00:16:59
照常和以前一樣
00:17:02
再輕輕地勸解他
00:17:05
一次又一次
00:17:07
你勸解他不倦
00:17:10
雖然很麻煩 但是你沒有怨嘆父母
00:17:15
所以才說事父母幾諫
00:17:18
見志不從
00:17:20
又敬不違
00:17:21
勞而不怨這句話
00:17:26
對於父母做錯
00:17:31
不是說做子女的人 不能勸解
00:17:35
父母做錯 我們完全可以勸解他
00:17:39
是只差不能和他大聲嚷嚷
00:17:43
和他起爭鬥而已
00:17:47
另外我們來看禮記 內則篇裡面一句話
00:17:52
子曰 父母有過
00:17:57
下氣怡色
00:18:00
柔聲以諫
00:18:03
諫若不入
00:18:05
起敬起孝
00:18:08
說則復諫
00:18:11
父母怒不說
00:18:14
不敢疾怨
00:18:19
禮記內則篇說
00:18:21
孔子一句話
00:18:24
說父母若有做錯
00:18:28
我們就輕聲細語
00:18:31
對父母勸解
00:18:35
假如勸解他 他不要聽
00:18:39
你完全要尊敬他
00:18:41
完全要孝順他
00:18:43
不是說父母做錯你勸解他 他不聽你就對他不孝
00:18:48
不能夠這樣
00:18:51
假如父母若不生氣了
00:18:54
若高興
00:18:57
你還要再勸解他
00:19:00
這個字要作悅
00:19:01
就是和這個字一樣
00:19:05
父母若生氣
00:19:07
你勸解他惱羞反而生氣啊
00:19:10
他不高興
00:19:13
你就不要和父母記恨
00:19:18
在禮記祭義篇裡面這樣說
00:19:22
曾子曰
00:19:24
父母愛之
00:19:26
喜而弗忘
00:19:29
父母惡之
00:19:31
懼而無怨
00:19:34
父母有過
00:19:35
諫而不逆
00:19:39
禮記祭義篇曾子一句話
00:19:44
說父母若疼惜我們
00:19:48
我們就高興 把它放在心裡面
00:19:51
不要忘記
00:19:54
父母若討厭我們
00:19:58
我們要有一種恐懼的心
00:20:01
就想說我一定做錯
00:20:03
父母才會討厭我
00:20:05
你不能怨嘆
00:20:09
父母若有做錯
00:20:12
你要勸解他
00:20:13
但是不要忤逆他
00:20:18
大戴禮記曾子 事父母篇裡面這樣說
00:20:24
父母之行
00:20:27
若合道則從
00:20:29
若不合道則諫
00:20:32
諫而不用
00:20:34
行之如由己
00:20:37
從而不諫
00:20:39
非孝也
00:20:40
諫而不從
00:20:42
亦非孝也
00:20:47
曾子這樣說
00:20:49
說父母所做的行為
00:20:55
假如他有合道義
00:20:58
你就要順從他
00:21:00
假如父母所做的 若不合道義
00:21:04
你就要勸解他
00:21:07
你勸解他 他若不要聽
00:21:12
我們當做我們自己笨拙
00:21:15
是我們自己笨拙
00:21:18
不是說父母不要聽
00:21:20
你就要想辦法去勸解他
00:21:25
假如你只是聽父母的話 沒有要勸解他
00:21:29
這樣不是孝子
00:21:32
你只有對父母勸解
00:21:34
沒有要順從他
00:21:36
這樣也不是孝子
00:21:40
所以禮記坊記篇 裡面這樣說
00:21:44
子云
00:21:46
微諫不倦 勞而不怨
00:21:48
可謂孝矣
00:21:51
孔子這樣說
00:21:53
說輕輕地對父母勸解
00:21:57
一次又一次不要厭倦
00:22:00
雖然很麻煩
00:22:03
但是你沒有怨嘆
00:22:05
這樣你就是一個孝子
00:22:08
所以世間 若說要做一個孝子
00:22:10
不是那麼簡單
00:22:12
所以這個孝的角度很多
00:22:16
你若在禮記
00:22:18
在這個論語
00:22:20
或是在這個 我們孝篇裡面呢
00:22:28
孝經裡面就說得很清楚了
00:22:32
今晚說來到這裡 時間的問題
00:22:34
就這樣暫且告一段落
00:22:37
在座同修
00:22:39
大家晚安
00:22:42
七十二頁
00:22:53
第二行
00:22:57
倒數第四字
00:23:0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23:05
子曰父母在
00:23:12
不遠遊
00:23:15
遊必有方
00:23:19
孔子這樣跟我們說
00:23:23
說父母在世的時候
00:23:28
做人家的子女
00:23:31
兒子 女兒 媳婦
00:23:35
為了要盡孝這個責任
00:23:41
不要去很遠的地方
00:23:45
去做事情
00:23:48
假如若是不得已要出門
00:23:52
比如若現代來說 我就要出差啦
00:23:56
或是要去留學啦
00:23:58
或是好比說 有什麼事情不出門不行
00:24:02
若這樣來說呢
00:24:05
你出門的時候
00:24:08
就要守規矩
00:24:10
不要做犯法的事情
00:24:14
來讓父母擔憂
00:24:17
而且呢
00:24:19
去到哪裡
00:24:21
一定你要有一個消息
00:24:25
譬如說我若到台南
00:24:27
你就要在台南…
00:24:28
以前寫信較麻煩
00:24:30
現在電話極快啊
00:24:32
電話說啊
00:24:33
爸爸媽媽我現在 此時來到台南了
00:24:36
我來到高雄了
00:24:37
要有一個消息
00:24:40
這樣才不會讓父母來煩惱
00:24:45
對本文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24:49
遊 出遊也
00:24:53
方 常也
00:24:56
言父母在
00:24:59
無事不離親遠遊
00:25:04
若有事遠遊
00:25:07
必有常軌
00:25:09
猶言
00:25:10
遊必合乎倫常之道
00:25:14
以免危辱父母
00:25:18
故曰
00:25:19
父母在不遠遊
00:25:22
遊必有方也
00:25:26
對於本文裡面有四個注解
00:25:28
首先做說明
00:25:31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25:35
方 常也
00:25:38
論語里仁
00:25:40
遊必有方
00:25:43
註方 常也
00:25:48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25:51
這個方等於就是常
00:25:56
在論語里仁篇 就是現在我們說的這篇
00:26:01
說遊必有方
00:26:04
註解說方就是常
00:26:08
那麼什麼叫做常
00:26:11
現在再看辭海
00:26:12
注解第二
00:26:14
常 典法也
00:26:17
國語越語
00:26:19
無忘國常
00:26:23
辭海說常就是典法
00:26:26
典法就是規矩
00:26:30
現在來引國語
00:26:32
現在這個國語是什麼
00:26:33
這個國就是指春秋戰國
00:26:37
國語就是 春秋戰國時代的記事
00:26:40
越語就是春秋戰國時代 越國裡面的故事
00:26:45
才叫做國語越語
00:26:48
因為這個國語裡面 有很多這個國家
00:26:53
譬如說若齊國就是齊語
00:26:55
魯國就是魯語
00:26:58
現在這個是越國的故事
00:27:01
才說國語越語
00:27:04
說無忘國常
00:27:07
你出門不要忘記 國家的規矩
00:27:11
譬如我們五常仁義禮智信
00:27:16
五項叫做五常
00:27:19
這是好比說做個注解
00:27:24
我們來看禮記 曲禮上篇裡面一句話
00:27:30
夫為人子者
00:27:33
出必告
00:27:36
反必面
00:27:38
所遊必有常
00:27:42
禮記曲禮上篇這樣說
00:27:47
現在這個字讀作夫
00:27:49
夫是發語詞
00:27:51
好比話語第一個字的語詞
00:27:56
說做人家的子女
00:28:00
你若要出門
00:28:03
一定要跟父母說
00:28:06
爸爸媽媽我去上課啦
00:28:08
爸爸媽媽我去做生意啦
00:28:11
爸爸媽媽我去上班啦
00:28:15
出門一定要稟告父母
00:28:19
反就是回來
00:28:22
回來一定這個面
00:28:24
面就是對面
00:28:26
好比說要見父母
00:28:28
回來回家之後
00:28:31
一樣要當面來稟告父母
00:28:36
你若出門
00:28:37
遊 遊就是出門
00:28:40
你若出門一定就要有規矩
00:28:44
好比出門要守 這個倫常之道
00:28:50
注解第三 辭彙這樣說
00:28:53
常軌 正常規範
00:28:57
常軌就是正常的規矩
00:29:01
注解第四 最新增訂本辭海這樣說
00:29:06
倫常
00:29:08
人倫之常道也
00:29:11
倫 謂人倫
00:29:13
常 謂五常
00:29:17
最新增訂本辭海 裡面說倫常
00:29:22
就是人倫應該做的常道
00:29:28
倫就是人倫
00:29:34
人倫就是父子 君臣 夫婦 兄弟 朋友
00:29:42
這個叫做五倫
00:29:44
人倫等於就是五倫
00:29:47
常就是指五常
00:29:50
仁義禮智信
00:29:53
我們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這個解釋
00:29:59
說遊等於就是出外
00:30:03
出遊等於就是出外
00:30:07
方就是常
00:30:10
等於方就是規矩
00:30:14
就是說父母在家裡
00:30:19
父母還在世
00:30:22
若沒有什麼事情
00:30:24
不要離開父母 去太遠的地方
00:30:29
假如若是有事情要出門
00:30:34
譬如說我就要出差啊
00:30:37
為了要生活工作啦
00:30:41
或是好比說種種 的原因要出門
00:30:46
但是你若出門
00:30:50
一定就要守規矩
00:30:55
就是說你若出門
00:30:57
一定就要合乎倫常之道
00:31:02
才不會說 來害到父母來丟臉
00:31:07
譬如說你出門 和人家吵架囉
00:31:10
出門或是做壞事情囉
00:31:13
你若被警察抓去來說
00:31:16
父母一張臉沒處放
00:31:21
所以才說父母在不遠遊
00:31:25
遊必有方這句話
00:31:31
再來我們再看下文下去
00:31:42
子曰
00:31:46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00:31:51
可謂孝矣
00:31:54
孔子這樣跟我們說
00:31:58
說父母死了之後
00:32:03
如果在這個 三年的守喪期間
00:32:08
你有辦法繼續
00:32:10
不要改變他的父親
00:32:14
生前的所為
00:32:17
若這樣算是一個孝子啊
00:32:24
話我們要說個較詳細
00:32:28
假如這句話若沒有說詳細
00:32:32
有時候會曲解
00:32:34
也會生出副作用
00:32:38
之前很多年 曾有一篇報紙怎麼說
00:32:47
有一個做扒手
00:32:50
不管何時都在牢籠裡
00:32:54
因為扒手罪不重
00:32:57
現在關幾個月放出去了
00:33:01
他又跑去扒人家
00:33:04
就又抓去關
00:33:05
再關幾個月又放出去
00:33:09
今天放出去 明天又跑去做扒手
00:33:14
刑事抓到快煩死了
00:33:17
快要氣死
00:33:19
說你這麼不受教
00:33:21
一次又一次 一次又一次這樣抓去關
00:33:25
你關不怕這樣說
00:33:28
這個扒手怎麼說
00:33:31
沒有辦法啊
00:33:34
這就聖人說的啊
00:33:40
他說聖人為什麼 會叫你做扒手
00:33:45
他說是啊
00:33:47
在論語裡面就已經 跟我們講的很清楚了
00:33:52
說怎樣
00:33:54
說父母若死
00:34:00
你在這個三年的中間
00:34:04
假如你若沒 改變父母的工作
00:34:12
若這樣算來就是孝順了
00:34:16
我父親以前在做扒手
00:34:20
現在我父親死了
00:34:23
我今天若沒照聖人的話
00:34:30
維持三年來做扒手
00:34:34
若這樣我對聖人過意不去
00:34:39
因為聖人就說
00:34:40
父母死你若有辦法
00:34:43
照著父母的工作 不要改變
00:34:46
你若有辦法三年之中 維持這樣來說啊
00:34:51
你就是一個孝子啊
00:34:54
所以我今天我父親做扒手 我這三年間
00:34:57
我假如若沒做扒手來說
00:35:00
一來對聖人過意不去 二來我不孝啊
00:35:04
刑事就搖頭
00:35:07
看有沒有糟糕
00:35:10
實在是很錯誤
00:35:14
我們聖人是 因時因地因人說法
00:35:21
所以孔子不論在論語
00:35:28
或是在孝經
00:35:31
裡面有時候的文 看到你會迷迷糊糊
00:35:36
所以我曾去遇到 一個中學生怎麼說呢
00:35:41
啊 聖人說話很矛盾
00:35:45
若要聽聖人的話 頭殼會壞掉
00:35:50
難怪大陸說要… 打倒孔家店
00:35:57
說這個孔子的學說 根本就沒用
00:36:00
我說你怎麼說這樣
00:36:02
是啊
00:36:03
只有一個孝就迷迷糊糊了
00:36:09
有一個人問孔子說 怎樣叫做孝順
00:36:13
他說你讓父母吃
00:36:17
讓父母穿
00:36:19
這樣你就是孝順
00:36:22
但是另外一個問孔子說
00:36:26
我要怎麼樣孝順
00:36:29
他說若只有給父母吃 只有給父母穿
00:36:34
若這樣你家的畜生 也在給牠吃
00:36:37
你家的畜生 你也在款待牠
00:36:40
這樣也算是孝順嗎
00:36:43
你若沒尊敬要怎麼分別
00:36:48
你不用給他吃
00:36:49
你要尊敬父母
00:36:52
另外一個學生就問說
00:36:54
哦 老師啊
00:36:57
若這樣我給父母吃
00:37:00
給父母穿
00:37:02
不是孝順
00:37:03
聽父母的話就是孝順
00:37:07
尊敬父母就是孝順 是不是這樣
00:37:10
孔子說 是何言歟 是何言歟
00:37:13
你說那個瘋話
00:37:17
父母若做錯你要勸解他
00:37:20
你不會勸解他來說喔
00:37:22
這樣算是什麼孝順
00:37:26
另外又一個說哦
00:37:27
若這樣我會了
00:37:29
若我的父母做壞 我就跟他嚷嚷
00:37:32
孔子搖頭 說不是這樣啦
00:37:35
那個上期就說過了
00:37:38
說你若要對父母勸解 是要輕聲細語
00:37:42
父母若不高興
00:37:44
你就不要硬要勸他
00:37:47
這樣會傷到父子的感情
00:37:51
他說若這樣來說很矛盾的
00:37:53
等一下給他吃孝順 等一下給他吃不孝
00:37:56
等一下要勸解 等一下不用勸解
00:37:58
現在要怎麼做
00:38:01
這就是不瞭解聖人的心
00:38:04
所以讀這個經書
00:38:07
你最要緊 要瞭解說因人說法
00:38:12
所以你若在台上在講 是照課本說的
00:38:17
真的若台下講要因人說法
00:38:21
你這個人的背景怎麼樣 就說什麼道理
00:38:27
他說給父母吃 給父母穿是窮苦人
00:38:32
父母你若勤勤儉儉
00:38:37
讓他吃得好 穿得好
00:38:39
他的能力就是這樣而已
00:38:41
這樣就是孝順啊
00:38:44
不過若另外一個說 若拿給他吃就是孝順
00:38:47
孔子說不是這樣
00:38:49
若這樣你家的畜生 你也給牠吃
00:38:52
這樣哪算是孝順
00:38:54
你若沒尊敬要怎麼分別
00:38:57
那是富有人家的花花公子
00:39:02
吃飽只有要拿他父親 的財產去花去賭
00:39:06
他父親跟他說 啊 你要守規矩啦
00:39:09
不要這樣花和賭啊
00:39:11
你父母有得吃 有得穿就好了
00:39:14
你管那些
00:39:16
他說你不用給父母吃
00:39:18
你反而要向父母伸手 你哪要給他吃
00:39:22
對不對
00:39:23
最好你聽你 父母的話就好了
00:39:27
另外一個說 聽父母的話就是孝順嗎
00:39:31
孔子搖頭
00:39:33
他父親在做土匪咧
00:39:35
你若聽你父親的話 你變土匪的孩子啊
00:39:38
他說這樣不行啦
00:39:40
你要勸解你父親啦 你若沒勸解他不行啦
00:39:46
現在另外一個而已
00:39:48
父親若譬如說 現在要抽根菸喝杯酒
00:39:52
就和父母嚷嚷
00:39:55
他說父母就這樣 壞習慣我就跟他嚷
00:39:59
他說這樣不對了啦
00:40:01
你是要好言跟他勸解
00:40:03
若要聽就聽
00:40:05
不聽你就不要這樣 和父母弄壞感情
00:40:09
那個道理是 因人說法的問題
00:40:13
現在最近
00:40:15
這幾年有一個報紙 我很愛剪這個報紙
00:40:19
寫怎樣
00:40:20
有一個人盲腸炎
00:40:23
救護車載到急診室
00:40:27
醫生要幫他手術他不肯
00:40:30
他說沒有手術會死啦
00:40:32
他說會死也沒關係
00:40:34
哦 我若手術就不孝了
00:40:37
誰跟你說手術不孝
00:40:38
那是孔子說的呀
00:40:42
怎麼說也是孔子抵帳
00:40:45
孔子真的說這樣嗎
00:40:47
有啊
00:40:48
孔子有一句話啊
00:40:50
你孝經去看就知道了
00:40:53
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00:40:56
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00:41:00
說我們這個身體 這個肌肉 皮膚
00:41:03
都是父母生給我們的
00:41:05
你不用把它劃傷
00:41:07
不用把它割傷
00:41:09
這樣你就是孝順的開始
00:41:13
他現在這句話不知道說 這句話是對誰說的
00:41:17
這句話是對 那些壞孩子說的
00:41:20
那些太保 那些壞孩子
00:41:23
結群結黨 吃飽只有吵架
00:41:26
氣起來刀子拿起來 砍殺大小傷口
00:41:30
血液一直流
00:41:31
讓父母來煩惱
00:41:34
孔子說這個肌肉 皮膚 父母生給你的
00:41:40
你若不要這樣去毀掉它
00:41:42
這樣你就是孝的開始
00:41:45
怎樣孝的開始
00:41:46
就真的啊
00:41:48
少年人就還不會賺錢咧
00:41:50
就孝的開始在這裡
00:41:53
手術是病啊
00:41:55
你沒手術人就要死啊
00:41:58
你若死你父母會高興嗎
00:42:01
走火入魔對不對
00:42:05
有的老人家說我現在壽命 活到六七十歲了啦
00:42:09
父母死掉了啦
00:42:11
我要怎樣孝順
00:42:12
也可以孝順啊
00:42:14
孝經裡面也有說啊
00:42:16
說什麼
00:42:17
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
00:42:22
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00:42:26
說你今天做人要守規矩
00:42:31
安分守己奉公守法
00:42:34
做一個好人好事
00:42:37
讓鄉內大家誇獎你
00:42:40
說啊 某人喔很有價值 生這個兒子這麼孝順
00:42:47
因為人家誇獎你 順便誇獎你父親
00:42:51
誇獎你母親
00:42:53
這就是孝的結束
00:42:55
怎樣孝的結束
00:42:56
他就沒有父母了
00:42:58
這就是最後一步而已 對不對
00:43:01
所以聖人是 因時說法 因人說法
00:43:05
他不瞭解啊
00:43:07
不瞭解才說啊 這個道理有矛盾
00:43:12
所以呢讀經書的人 就是要很注意
00:43:16
不是只有孔子的學說喔
00:43:19
不論是佛教
00:43:22
不論是基督教也一樣
00:43:25
你若曾看這個
00:43:29
佛教這個馬祖道一禪師 裡面一個故事
00:43:34
有一日一個學生說 師父啊什麼叫做佛
00:43:39
他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00:43:43
佛啊 你的心就是佛啊
00:43:47
另外還有一個來問說
00:43:49
師父啊什麼叫做佛
00:43:51
說非心非佛
00:43:53
你的心都沒有佛
00:43:56
嗯 奇怪
00:43:58
這個心就是佛
00:43:59
和你的心沒有佛 是相反的道理
00:44:02
做一個師父怎麼說 那個矛盾的話
00:44:06
他就是不同人
00:44:08
不同的性質
00:44:10
一個是吃飽只有 一直跪一直拜
00:44:13
整日唸經唸佛
00:44:16
都沒有要修養
00:44:18
嘴唸阿彌陀
00:44:19
心肝像利刀
00:44:21
嘴巴在講道理 心肝根本就沒照道理走
00:44:29
所以佛祖… 馬祖才跟他說
00:44:32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00:44:35
你的心就是佛啊
00:44:37
你若沒行正道 你的佛在哪裡
00:44:40
唸經有什麼用處
00:44:41
唸佛有什麼用處
00:44:44
但是另外一個就不是了
00:44:46
會驕傲咧
00:44:48
師父說我的心就是佛了
00:44:50
走在大雄寶殿
00:44:52
在佛祖的面前過去
00:44:55
連跟他點一下頭都沒有
00:44:57
不要說燒香
00:45:01
馬祖搖頭
00:45:03
你的驕傲心這麼重
00:45:05
你雖然說你是一個修行人
00:45:08
見到佛祖的神像 你也要拜祂啊
00:45:11
你從佛祖的面前走過
00:45:14
連跟祂點一下頭都沒有
00:45:16
他說你的心沒有佛
00:45:20
所以這叫做因人說法
00:45:23
好比像耶穌基督
00:45:26
祂的聖經裡面矛盾
00:45:30
現在耶穌… 結仇最深是什麼
00:45:36
一個叫做安息日會
00:45:40
一個叫做主日會
00:45:42
這兩個會好像仇人
00:45:46
若是主日會的教徒 是守禮拜天
00:45:52
禮拜天放假
00:45:55
若是安息日會的教徒
00:45:58
他是守禮拜六
00:46:01
所以過去
00:46:04
台東有一派安息日會
00:46:08
若禮拜六沒有人要去工作
00:46:13
醫生禮拜六門關起來
00:46:16
不看患者
00:46:18
學生禮拜六 沒有人要去上學
00:46:21
現在呢
00:46:24
一糾正他說 我們的會就是這樣
00:46:31
這也難怪啊
00:46:33
為什麼難怪
00:46:34
因為經裡面就寫這樣啊
00:46:37
因為耶穌 有一句話這樣說啊
00:46:41
說全世界都毀掉
00:46:44
我的安息日不能廢掉
00:46:48
安息日就是禮拜六
00:46:50
我不能把它廢掉
00:46:54
但是經裡面 又一段經文怎麼說
00:46:58
說我的安息日已經廢掉了
00:47:02
我是主日的主
00:47:07
奇怪咧
00:47:09
等一下說全世界把它毀掉 安息日不能廢掉
00:47:13
現在最後怎麼說 安息日把它廢掉
00:47:17
這樣不是矛盾
00:47:18
並沒有矛盾
00:47:21
因為這個安息日
00:47:23
是那當時摩西 來設十誡的時候訂的
00:47:29
基督教是從那裡傳下來的
00:47:32
所以基督教 就要守這個十誡
00:47:36
但是後來有一天啊
00:47:38
一個生病的人很嚴重
00:47:41
若要像說現在要掛急診
00:47:44
耶穌跑去醫他
00:47:47
跑去醫他人家就攻擊祂
00:47:49
說今天是安息日
00:47:51
你為什麼去醫人 你犯了戒律這樣說
00:47:55
祂說安息日我將它廢掉了
00:47:59
假如你家若一隻羊
00:48:02
掉入大坑
00:48:03
大坑就是糞坑裡
00:48:05
以前有那個大坑嘛
00:48:07
假如你家若有一隻羊
00:48:09
掉入大坑的時候
00:48:11
你說今天安息日 你不要救牠嗎
00:48:15
安息日救人是沒有關係
00:48:19
安息日做善事是沒有關係
00:48:21
我已將安息日廢掉了
00:48:25
這是因時因人說法的
00:48:28
你把他當成這樣就不對了
00:48:32
好比像這段說
00:48:34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可謂孝矣
00:48:39
你的父母若死
00:48:41
這三年的中間
00:48:43
你若不改你父母的工作
00:48:46
這樣你就是孝子
00:48:49
他是針對一個人
00:48:52
他父親在世鋪橋造路 施捨棺木 救濟貧民
00:48:57
他父親善事是做很多的
00:49:00
他來問孔子啊
00:49:02
說我現在父親死了 我要如何孝順他
00:49:06
他說你看 看你父親在世在做什麼
00:49:10
你父親的工作
00:49:14
你三年若不改
00:49:16
你就是孝子
00:49:18
是要鼓勵他做善啊
00:49:20
你這三年的期間 若有辦法再去行善來說
00:49:24
繼承你父親的善事
00:49:26
你就是孝子啊
00:49:28
這樣有哪裡不對啊
00:49:30
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一個解釋
00:49:34
此章
00:49:37
孔子因人施教也
00:49:43
曰三年 謂三年喪期內也
00:49:50
父在生好善
00:49:54
今已亡矣
00:49:57
子若父喪期之三年內
00:50:01
不改父之善行
00:50:05
此即是孝也
00:50:07
人亦云
00:50:09
善行終身無改可也
00:50:13
何故
00:50:15
惟三年無改於父之善道乎
00:50:20
答孝子守三年喪
00:50:24
哀慕父志
00:50:26
無所改於父之善道
00:50:30
即可謂為孝矣
00:50:33
故曰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00:50:38
可謂孝矣
00:50:40
詩曰
00:50:41
子云孝道因人宣
00:50:46
讀者小心莫說偏
00:50:50
切勿存疑謗古訓
00:50:53
當求師長釋其詮
00:51:02
現在呂純陽祖師說
00:51:04
現在這章
00:51:07
是孔子因人施教
00:51:13
看到一個人的資質
00:51:15
來施行教育
00:51:19
現在說三年
00:51:22
就是說三年喪期內
00:51:24
守孝三年
00:51:27
我們古時候 若守孝一定要三年
00:51:31
現在的人都偷工減料
00:51:35
現在大多數
00:51:37
若是比較注重的說
00:51:40
一年二節
00:51:43
就當三年了
00:51:45
怎樣叫做一年二節
00:51:47
例如說這個年內死掉
00:51:50
到過年就一個年
00:51:53
到端午節一個節
00:51:54
到冬至又一個節
00:51:57
到冬至過後就做這個三年
00:52:02
現在若再簡單的
00:52:05
有的死人抬出門
00:52:07
從頭七做到滿七
00:52:10
連週年三年合一次做
00:52:13
出殯回來 就請上神明桌上
00:52:16
這個又更簡單
00:52:18
古時候一定要守孝三年
00:52:22
就是說三年的喪期內
00:52:26
父親在世很好善
00:52:30
今天已經死了
00:52:33
做兒子的人
00:52:35
你有辦法將父親
00:52:38
死去的這三年內
00:52:41
不要改變父親善的行為
00:52:44
這樣就是孝順
00:52:48
但是也有人說啊
00:52:50
說做善一輩子不要改
00:52:54
難道不是更好嗎
00:52:55
是什麼原因 孔子會只跟他說三年
00:52:59
不改變父親的善道
00:53:03
祖師這樣說
00:53:05
說孝子來守三年的喪期
00:53:10
他就悲哀 仰慕他父親在世的做人
00:53:17
他不去改變 他父親的這個善道
00:53:23
這樣就是變成一個孝子
00:53:26
既然三年做善做習慣了 不會再改了
00:53:31
所以才說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00:53:35
可謂孝矣
00:53:37
現在說詩是祖師的詩
00:53:40
不是詩經的詩
00:53:44
祖師的詩這樣說
00:53:47
子 子就是指孔子
00:53:51
說孔子一句話
00:53:56
來說這個孝順
00:53:59
是看人說的
00:54:01
現在這字不能讀作「宣」
00:54:06
要讀作宣
00:54:08
這是詩韻的關係啦
00:54:12
假若沒有詩韻
00:54:14
這個詩的韻唸不好聽
00:54:19
這個字本來是讀作「詮」
00:54:22
但是現在要讀作詮
00:54:26
這好比說是詩韻的關係
00:54:32
所以他說孔子說孝道 是看人說的
00:54:39
你是讀書的人
00:54:41
要比較小心
00:54:42
不要說錯了
00:54:45
絕對不能有一個疑問
00:54:48
來毀謗古聖賢的教訓
00:54:52
若不懂要去求 知道道理的人
00:54:57
來解釋這個真理
00:55:00
這是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55:05
今晚說到這裡 時間就差不多
00:55:08
我們就是到這裡一段落
00:55:10
就這樣要來結束
00:55:14
諸位這些學員
00:55:19
大家晚安
00:55:21
我們今晚繼續 要說這個論語
00:55:26
現在就來翻七十二頁
00:55:34
第四行
00:55:38
倒數算起來第六個字
00:55:43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55:46
子曰
00:55:49
父母之年
00:55:52
不可不知也
00:55:55
一則以喜
00:55:57
一則以懼
00:56:01
孔子這樣跟我們說
00:56:05
說我們父母的年歲
00:56:09
不能夠不記在心裡
00:56:13
一方面感覺說又過一年了
00:56:18
一年又過一年了
00:56:22
父母的身體健康
00:56:26
這個是天賜給父母的長壽
00:56:31
你心裡感覺很高興
00:56:35
一方面想到父母 年歲一年一年老
00:56:43
要來侍奉父母的日子
00:56:46
一年一年減
00:56:50
恐父母無法得到 這個健康來煩惱
00:56:57
等於就是一方面高興
00:56:59
高興父母長壽命
00:57:02
一方面煩惱說父母
00:57:05
壽命漸漸短起來
00:57:08
對於本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57:14
父母之年齡日增
00:57:19
為人子者
00:57:21
不可不知其年
00:57:24
而豈惟知父母之年哉
00:57:29
孝子之事親
00:57:32
見其父母壽考則喜
00:57:37
養則致其樂
00:57:40
見父母衰朽則懼
00:57:45
養則謹侍奉
00:57:52
故父母在
00:57:54
當及時行孝
00:57:56
恐一旦父母逝世
00:58:00
子欲養而親不在
00:58:04
故曰 父母之年
00:58:06
不可不知也
00:58:08
一則以喜
00:58:10
一則以懼也
00:58:13
這個裡面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58:17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58:21
年齡 謂年歲也
00:58:25
辭海說年齡就是年歲
00:58:29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58:33
壽考 謂年高也
00:58:36
辭海說壽考
00:58:38
就是活很多歲的意思
00:58:43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58:46
衰朽
00:58:48
謂老邁無用也
00:58:50
辭海說衰朽
00:58:52
就是年老沒用
00:58:56
注解第四 大戴禮記這樣說
00:59:00
親既歿
00:59:02
雖欲孝
00:59:05
誰為孝
00:59:08
大戴禮記說父母已經死了
00:59:12
你想要孝順
00:59:14
什麼人要讓你孝順
00:59:17
人都死了誰要讓你孝順
00:59:21
韓詩外傳才說
00:59:24
往而不可還者 親也
00:59:27
至而不可加者 年也
00:59:31
是故孝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00:59:37
韓詩外傳說
00:59:39
往 往就是死
00:59:41
死之後不能回來
00:59:44
就是父母
00:59:46
死了絕對沒辦法回來
00:59:49
死期到了
00:59:52
沒辦法替他添壽命
00:59:54
就是他的年歲
00:59:57
為了這樣呢
00:59:59
你孝子想要供養父母親
01:00:03
不過父母親不等你了
01:00:08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00:12
說父母的年歲 一日一日增加
01:00:18
做人家子女的人
01:00:21
你不能夠不知道 你父母的年紀
01:00:26
人家問你說你父親幾歲
01:00:27
不知道啊
01:00:28
你母親幾歲
01:00:29
不知道啊
01:00:31
父母的年歲你不能不知道
01:00:35
不是只有說知道父母 的年歲就可以
01:00:41
孝子來供養父母親
01:00:45
看到父母年紀大 身體勇健就高興
01:00:55
我們就趕緊讓 父母得到快樂
01:00:59
不要讓父母煩腦
01:01:03
看到父母年紀大
01:01:06
沒有用你就要煩惱
01:01:12
你要供養他就要真的 謹慎來侍奉他
01:01:20
所以父母還在
01:01:24
你就趕緊孝順他
01:01:27
恐怕有一日父母若死
01:01:31
你做人子女想要孝順
01:01:34
父母已經死了
01:01:38
所以呢才說父母之年
01:01:42
不可不知也
01:01:44
一則以喜
01:01:45
一則以懼也
01:01:49
父母還在
01:01:53
身體若健康
01:01:54
你就讓他高興快樂
01:01:58
父母身體若衰弱
01:02:00
你就要煩惱 要小心去侍奉他
01:02:05
現在接下去又看下文下去
01:02:13
子曰
01:02:15
古者言之不出
01:02:19
恥躬之不逮也
01:02:22
孔子這樣說
01:02:25
說古早的人一句話
01:02:29
說講話不要隨便說出口
01:02:35
不要說沒有想一下 話就講出去了
01:02:39
就是因為自己做不到
01:02:44
自己做不到這句話說出去
01:02:48
變做一件真的丟臉的事情
01:02:53
對本文首先來看 邢昺先生的解釋
01:02:59
逮及也
01:03:02
言古人之言
01:03:06
不妄出口
01:03:08
為身行之
01:03:10
將不及故也
01:03:13
這個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03:17
辭海這樣說
01:03:18
逮音代 及也
01:03:23
辭海說這個字讀作代
01:03:27
就是達到的意思
01:03:31
邢昺先生是宋朝的學者
01:03:35
他說逮就是達到的意思
01:03:39
就是說古早的人
01:03:43
他不隨便說出口
01:03:47
他是什麼
01:03:48
怕我們今天要做
01:03:51
做不到的關係
01:03:54
所以做不到的話 盡量不要說
01:03:58
你若一旦這句話說出去 一定要做得到
01:04:02
不論再怎麼艱苦
01:04:05
不論什麼逆境
01:04:07
一定就要做得到
01:04:08
不然就不要說
01:04:12
包咸先生這樣說
01:04:15
古人之言
01:04:17
不妄出口者
01:04:19
為恥其身行之
01:04:21
將不及也
01:04:24
包咸先生是漢朝的學者
01:04:29
他說古早的人說話
01:04:32
不敢隨便說出口
01:04:35
他就是怕說萬一若做不到 就很丟臉這樣
01:04:42
皇侃先生這樣說
01:04:45
躬 身也
01:04:47
逮 及也
01:04:49
古人不輕出言者
01:04:52
恥其身行之
01:04:54
不能及也
01:04:56
故子路不宿諾也
01:05:00
皇侃先生是梁朝時代的人
01:05:05
他現在說躬 就是我們的身體
01:05:09
逮就達到
01:05:12
古早的人不敢隨便說出口
01:05:17
他就是怕丟臉說這句話 說之後做不到
01:05:23
所以孔子的學生這個子路
01:05:27
他說的話不曾放過隔夜
01:05:32
對於這句話 我們看辭海解釋
01:05:36
論語顏淵
01:05:39
子路無宿諾
01:05:41
按謂一諾必急踐其言
01:05:45
無隔宿之諾言
01:05:49
留待次日行之者
01:05:52
辭海引著論語顏淵篇
01:05:57
說子路不宿諾
01:06:00
就是子路的人
01:06:03
一句話答應人家
01:06:06
他就趕緊一定要去實踐 他說的這句話
01:06:10
他說的話沒放隔夜那個話
01:06:16
這句話說出去
01:06:19
一定那日做得到
01:06:22
不留在隔日做這樣說
01:06:25
這個就是子路的做人
01:06:27
子路雖然他是一個
01:06:31
脾氣不好的人
01:06:33
雖然他是一個很急性的人
01:06:36
不過呢起碼他做事情呢 很乾脆這樣
01:06:42
另外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06:47
古者
01:06:49
猶言古訓也
01:06:52
言之不出者
01:06:54
言不敢輕率出口也
01:06:58
躬者 己也
01:07:01
逮 及也
01:07:03
君子不妄啟齒者
01:07:06
為恥其身
01:07:08
行之將不及其言也
01:07:11
故曰 古者言之不出
01:07:14
恥躬之不逮也
01:07:17
這裡面五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07:21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07:24
古訓 亦作故訓
01:07:28
故訓 先王之遺典也
01:07:33
對這個先王首先說明一下
01:07:36
辭海續篇這樣說
01:07:39
先王 先代聖王之謂也
01:07:43
辭海續篇說先王就是古代
01:07:47
有道明君 所留下來的那些話
01:07:52
所以現在辭海說古訓
01:07:54
有時候作故訓
01:07:57
這個故訓就是先王 留下來的古典
01:08:02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08:05
輕率 謂不慎重
01:08:09
辭海說輕率
01:08:11
等於就是不慎重的意思
01:08:15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08:18
躬 身也
01:08:20
己也
01:08:21
辭海說躬等於 就是我們的身體
01:08:25
指自己的意思
01:08:28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1:08:30
逮 及也
01:08:32
辭海說逮就是及
01:08:34
什麼叫做及
01:08:36
辭彙這樣說
01:08:37
及 達到
01:08:39
及就是達到的意思
01:08:42
注解第五 辭海這樣說
01:08:45
啟齒 謂發言也
01:08:48
辭海說啟齒等於就是發言
01:08:52
在禮記雜記下篇 裡面一句話
01:08:56
有其言
01:08:57
無其行
01:08:59
君子恥之
01:09:02
禮記雜記篇說
01:09:04
假如一個人話說出去
01:09:06
沒辦法做
01:09:08
這是最丟臉的事情
01:09:11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09:17
現在說古者這句話
01:09:20
等於就是古聖賢說的話
01:09:24
言之不出這句話
01:09:26
就是說話不隨便說出去
01:09:31
現在說躬就是自己
01:09:34
逮就是達到
01:09:37
君子不隨便發言
01:09:40
就是怕所做的 做不到啊丟臉
01:09:47
所以呢才說 古者言之不出
01:09:51
恥躬之不逮也這句話
01:09:55
所以我們說話呢
01:09:58
我就常常說
01:09:59
做得到才可以說
01:10:00
做不到就不要隨便說
01:10:03
所以禮記表記篇才這樣說
01:10:07
君子恥有其辭而無其德
01:10:14
恥有其德而無其行
01:10:19
禮記表記篇說
01:10:21
君子的人啊感覺丟臉說
01:10:25
這句話說出去
01:10:28
但是自己沒有那個德行
01:10:31
自己修養不好
01:10:34
只想要說別人
01:10:37
最大的丟臉是 雖然說你有德行
01:10:42
但是你做不到
01:10:46
所以在禮記疏裡面才說
01:10:50
君子感到最可恥之事
01:10:54
就是徒有其言辭 而無其德行
01:10:59
又最可恥之事
01:11:01
就是徒有其德行 而所說之話
01:11:06
無法去實行
01:11:09
譬如作人修養好
01:11:13
但為恐得罪於人
01:11:17
常所說之話
01:11:19
無法實行
01:11:20
例常說守信
01:11:24
在聚會時
01:11:26
聞人未到 而不敢準時開會等等
01:11:32
現在禮記疏裡面這樣說
01:11:36
說君子感覺最丟臉是什麼
01:11:41
就是只有自己會說
01:11:44
沒有那個德行 自己沒辦法做
01:11:49
又最丟臉的事
01:11:52
就是雖然說 你的人有那個德行
01:11:57
但是你所說的話
01:11:59
沒辦法去實行
01:12:02
來做個比喻
01:12:05
比喻說 做人你本人修養很好
01:12:11
你本人這個做事情呢
01:12:15
都不會做錯
01:12:18
不過為了怕得罪人
01:12:22
時常你所說的話 沒辦法去實行
01:12:27
比一個例
01:12:29
你時常說人就要守信
01:12:34
真的你自己本人很守信
01:12:37
你本人呢所做所為
01:12:40
都守時守約
01:12:43
不過在聚會的時候啊
01:12:46
出名人還未到達
01:12:48
你不敢準時開會
01:12:51
啊不好意思 再等一下啦…這樣
01:12:55
這個就是君子的人啊
01:12:58
不能夠怕得罪人
01:13:01
你敢說守時就是守時
01:13:03
守信就是守信
01:13:05
這個才是真正的君子這樣
01:13:09
今晚說來到這裡時間的問題
01:13:11
暫且告一段落
01:13:14
在座同修
01:13:16
大家晚安
01:13:19
我們今天現在用新的課本
01:13:23
因為以前那個舊的課本呢
01:13:29
本文和注解文 這樣摻和在一起
01:13:33
有的這樣看得霧煞煞
01:13:36
而且字又小字
01:13:39
現在用這個新的課本呢
01:13:41
只有本文而已
01:13:47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13:53
子曰
01:13:57
古者言之不出
01:14:01
恥躬之不逮也
01:14:05
這句話我們 上期有引很多事例
01:14:10
這章雖然大概都說完
01:14:16
但是呢有一點還要補充
01:14:20
對於說一個人學道
01:14:25
不能夠只說大聲話
01:14:27
做得到才可以說
01:14:30
話說出去一定要實踐的
01:14:34
所以在法言學行篇 裡面一句話這樣說
01:14:39
學 行之
01:14:41
上也
01:14:44
言之
01:14:45
次也
01:14:47
說一個人學道
01:14:51
照我們學的道要去實踐
01:14:55
這個才是上等的人
01:14:59
若只有用說的
01:15:02
沒有去實踐
01:15:03
這個是排第二的
01:15:07
所以難怪說王善人啊
01:15:12
說道不是用說的 不是用聽的
01:15:15
道是要去實踐的
01:15:19
所以修真錄說
01:15:21
道由行 非由言
01:15:24
君子重於行
01:15:26
小人重於言
01:15:30
修真錄說道是由要去實行
01:15:34
不是用嘴巴說的
01:15:37
所以君子的人重視這個行
01:15:40
小人就重視這個言
01:15:45
所以在 道德經的六十三章說
01:15:50
夫輕諾 必寡信
01:15:55
道德經說無論做什麼 每項都說好…
01:16:00
這個人一定沒有信用
01:16:03
每項都好但是你做得到嗎
01:16:06
做不到不能說這句好
01:16:10
要稍微考慮一下
01:16:13
格言說
01:16:14
言而不能行
01:16:16
不若勿言
01:16:18
格言說你今天說的話 若沒辦法做
01:16:22
乾脆不要講這樣
01:16:24
既然沒辦法做就不要說啊
01:16:28
在六祖壇經般若品裡面說
01:16:32
迷人口說
01:16:33
智者心行
01:16:36
口莫終日說空
01:16:40
心中不修此行
01:16:44
六祖壇經般若品說
01:16:47
迷的人只有用嘴巴說的
01:16:50
有智慧的人 他的心照這條路去走
01:16:55
你的嘴巴不要 整日都說空理
01:16:58
但是你的心裡 不修這個空的道理
01:17:04
這個是六祖壇經說的話
01:17:11
現在看到下文去
01:17:16
他的每一章就一頁
01:17:18
要換過頁
01:17:21
子曰
01:17:24
以約失之者鮮矣
01:17:30
約就是約束
01:17:34
他說意思就是說 孔子一句話這樣說
01:17:39
他說自己若有 約束自己的人
01:17:43
他的過失就比較少
01:17:47
對於這句話我們現在看 漢朝劉向先生的解釋
01:17:53
約 即曾子守約之約
01:17:59
禮記曲禮上篇曰
01:18:02
敖不可長
01:18:05
欲不可從
01:18:08
志不可滿
01:18:10
樂不可極
01:18:13
此皆言約之道也
01:18:20
劉向先生說這個約是什麼
01:18:25
約就是曾子守約這個約
01:18:30
所以在禮記曲禮上篇 裡面一句話
01:18:35
說敖不可長
01:18:40
我們現在現代字 多一個人字邊
01:18:44
這個敖字 跟這個傲字一樣
01:18:48
就是說不可以 起這個傲慢的念頭
01:18:53
傲慢等於也可以說驕傲
01:18:57
欲不可從
01:19:01
現在這個字 不可以讀作「從」
01:19:05
這個字跟這個字一樣
01:19:06
現在字要寫這個字
01:19:08
讀作縱
01:19:10
縱就是放縱
01:19:13
放蕩的意思
01:19:16
就可以受這個欲望的支配
01:19:20
一個人啊 我們 不可以讓欲望來支配
01:19:26
志不可滿
01:19:30
等於就是我們 的志向不可以自滿
01:19:36
你不要自己認定說 我每樣我都會
01:19:41
樂不可極
01:19:45
一個人享樂 不可以享到太極端
01:19:51
樂極就會生悲痛
01:19:55
現在說這些話 全部都說這個約的道理
01:20:00
約就是要約束自己
01:20:04
就是要有那個守約的心
01:20:08
對著劉向先生說
01:20:12
約就是曾子守約的約
01:20:16
曾子怎樣守約
01:20:20
在韓非子裡面這樣說
01:20:25
曾子之妻之市
01:20:28
其子隨之而泣
01:20:32
其母曰
01:20:34
女還 顧反 為女殺彘
01:20:40
適市來
01:20:42
曾子欲捕彘殺之
01:20:46
妻止之曰
01:20:48
與嬰兒戲耳
01:20:51
曾子曰
01:20:54
嬰兒非可與戲也
01:20:58
嬰兒非有知也
01:21:01
待父母而學者也
01:21:04
聽父母之教
01:21:06
今子欺之
01:21:08
是教子欺也
01:21:11
父欺子而不信其母
01:21:14
非以成教也
01:21:16
遂烹彘
01:21:20
對這個彘字
01:21:22
首先做個解釋
01:21:24
辭海這樣說
01:21:26
彘 豕也 說文
01:21:30
豬 關東西 或謂之彘
01:21:36
現在這彘字等於就是豕
01:21:40
在說文裡面說這個豬
01:21:44
在這個關東西
01:21:47
就是這個關東 跟關西的人
01:21:51
他這個彘 等於就是說豬
01:21:55
豬就是叫做彘
01:21:57
所以這個字讀作豕
01:22:00
這個讀作彘 這個讀作豬
01:22:03
但是彘也是豬 豕也是豬
01:22:07
這樣說較快
01:22:08
那是大多數地方不同
01:22:14
字寫不同
01:22:16
讀就讀不一樣
01:22:19
現在這篇是古文
01:22:23
若沒有注意 這篇會讀到亂糟糟
01:22:28
韓非子說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場
01:22:36
他兒子 衣裾把她拉住 就哭
01:22:40
哭著要跟
01:22:44
他母親就跟他說
01:22:45
你回去 這不是女人
01:22:50
現在多一個三點水就是汝
01:22:53
論語裡面也都寫這樣子
01:22:56
說你回去 等到我回來
01:23:02
我再為你來豬舍抓豬來殺
01:23:07
殺給你吃
01:23:10
就這樣去市場回來
01:23:14
曾子就去豬舍抓豬要殺
01:23:19
他妻子就阻止他
01:23:22
說我是跟小孩開玩笑 什麼你真的要殺
01:23:27
曾子就說
01:23:29
說這個小孩不可以開玩笑
01:23:34
小孩根本就不懂
01:23:37
是只有看父母 的模樣來在學
01:23:44
聽父母的教導
01:23:48
今天你這個小孩 開玩笑來騙他
01:23:54
這就是教小孩騙人
01:23:58
父親來騙小孩
01:24:01
他就不會相信 他母親說的話
01:24:05
以後他若出去騙人說 這就我父母教我的
01:24:11
這不是成功的教導
01:24:15
就這樣就豬舍 豬抓來就把牠殺了
01:24:20
這就是信 就是約束自己
01:24:25
所以呢 一個人若一次說謊
01:24:28
百次說謊
01:24:30
你平常時若不會開玩笑 不會說謊話
01:24:36
一次兩次沒有說實話 人家也說真的
01:24:40
你平常時都在騙人
01:24:42
有時候說真實的話
01:24:44
人家都不要相信
01:24:48
另外我們再來看 南懷瑾先生的解釋
01:24:56
約 就是約束 謹慎
01:25:01
意思是要常常約束自己
01:25:06
謹慎的人
01:25:08
過失比較少
01:25:11
放蕩的人
01:25:13
容易犯錯
01:25:15
所以個人的行為道德 能自我約束
01:25:21
自我管理
01:25:23
失敗的事情就少了
01:25:28
南懷瑾先生說
01:25:31
約是什麼
01:25:32
約就是約束
01:25:33
約束就是管束自己
01:25:36
現在的人都要管別人
01:25:38
他不管自己
01:25:40
所以約就是要管束自己
01:25:44
要謹慎
01:25:45
意思就是說 要常常約束自己
01:25:49
謹慎的人 過失就比較較少了
01:25:55
放蕩的人
01:25:57
就容易犯到這個錯誤
01:26:01
所以個人的行為道德 你若有辦法自己管束自己
01:26:08
自己管理自己
01:26:11
不要去管別人
01:26:13
若這樣 失敗的事情就很少了
01:26:18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26:21
約 非唯儉約也
01:26:26
約者 約束己身也
01:26:30
人能善自約束
01:26:34
儉約亦在其中矣
01:26:38
失 過失也
01:26:42
鮮 讀上聲 少也
01:26:47
以約則不致驕傲
01:26:51
奢侈 放從等
01:26:55
能如此者
01:26:57
必然甚少過失
01:26:59
故曰
01:27:01
以約 失之者 鮮矣
01:27:05
呂純陽祖師說這個約
01:27:08
有的解釋叫做儉約
01:27:11
好比人較節儉一點
01:27:14
這個不是只有說儉約而已
01:27:18
約就是要約束自己
01:27:22
一個人 你若有辦法約束自己
01:27:26
這個儉約也在裡面啊
01:27:31
這個失就是過失
01:27:35
鮮現在讀上聲
01:27:38
但是有的讀作「鮮」
01:27:39
鮮是新鮮的東西
01:27:42
新鮮的東西
01:27:43
現在讀作鮮就是很少
01:27:48
以約 一個人若有辦法以約
01:27:51
他就不會驕傲
01:27:53
就不會奢侈浪費
01:27:55
就不會放縱放蕩等
01:28:00
你若有辦法這樣做
01:28:03
若這樣一定 你的過失就很少
01:28:08
所以才說 以約失之者 鮮矣
01:28:15
今晚說到這裡 就是要較早下課
01:28:19
在座同修
01:28:22
大家晚安
01:28:24
九十二頁
01:28:27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28:34
子曰
01:28:36
君子欲訥於言
01:28:41
而敏於行
01:28:44
孔子這樣說
01:28:46
說一個君子的人
01:28:50
說話要較謹慎
01:28:53
因為一個人你說話 若沒有謹慎來說
01:28:56
常常會出事情
01:28:59
但是做事情要勤快
01:29:04
這就是描寫說一個人啊
01:29:08
有的很會說話口才很好
01:29:12
口才好是除了 傳道 教書 外交以外
01:29:21
我們說話不要太利
01:29:24
你一個人說話若太利
01:29:27
很會辯解
01:29:30
做事情沒想要謹慎 容易會出事情
01:29:37
就是說做事情說話 一定要先做再來講
01:29:46
不過現在的人 都有說沒有做
01:29:50
事實我們一個東西 沒有能力做我們就不要說
01:29:55
這句話說出去 一定就是要做 要去實踐
01:30:00
一句話你說話沒實踐 你就是變成一個說空話
01:30:06
變成沒有用了
01:30:08
所以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30:13
訥 言之難也
01:30:17
敏 迅速也
01:30:21
行 讀去聲
01:30:24
意識之動作也
01:30:28
君子戒妄言賈害
01:30:32
故慎以發言
01:30:35
如言之難
01:30:38
作事則迅速而行
01:30:41
以利大眾
01:30:44
故曰君子欲訥於言
01:30:47
而敏於行也
01:30:50
這裡面有五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30:56
訥 遲鈍也 言之難也
01:31:01
辭海說訥是什麼
01:31:04
就是好比 說話就好像大舌頭
01:31:08
說話覺得很困難
01:31:11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31:15
敏 疾也
01:31:19
敏的意思就是疾
01:31:21
但是這個疾不是生病哦
01:31:23
現在你們 這個疾再來看詳細
01:31:27
疾 速也
01:31:29
疾就是迅速
01:31:31
做事情很勤快的意思
01:31:34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31:38
行 事也
01:31:40
如德行 學行之類
01:31:45
辭彙說
01:31:46
現在這字一般讀作行
01:31:50
但是現在不是 要讀作去聲
01:31:53
要讀作行
01:31:56
這字有四種的音
01:32:00
你若說行 就是好比像說走路
01:32:04
行等於就好比像德行 學行
01:32:08
像我們說修行
01:32:10
都要讀作行
01:32:12
你若讀作「行」
01:32:14
像銀行 行家都讀作「行」
01:32:18
也會讀作行
01:32:20
行就是覺得很剛強的意思
01:32:24
現在這個場合讀作行
01:32:26
行就是做事情
01:32:29
注解第四
01:32:31
賈害 謂得禍也
01:32:35
曰賈者 自取之
01:32:40
辭海說賈害
01:32:42
等於就得到禍端
01:32:45
現在說賈就是自己惹來的
01:32:50
注解第五 辭海這樣說
01:32:54
大眾
01:32:55
謂大多數之人民
01:33:00
大眾就可以說 大多數的人民
01:33:03
等於就是很多人的意思
01:33:06
現在看呂純陽祖師 的全文解釋
01:33:14
祂說訥
01:33:18
就覺得說話很困難
01:33:23
這個敏是迅速
01:33:26
很勤快那個意思
01:33:30
現在這個字 讀去聲 讀作行
01:33:35
就是我們的意識的動作
01:33:39
我們做一個君子
01:33:43
要注意這個妄言 自己害自己
01:33:50
所以呢 就要謹慎來發言
01:33:53
說一句話要很謹慎
01:33:57
就好比像說話很困難
01:34:01
做事情要迅速要勤快
01:34:06
來利益大家
01:34:09
所以才說君子欲訥於言
01:34:13
而敏於行這句話
01:34:20
我們現在繼續看下文下去
01:34:28
子曰
01:34:32
德不孤必有鄰
01:34:37
孔子這樣說
01:34:40
說有德行的人
01:34:43
他不會孤立
01:34:46
一定有志向相同的人
01:34:50
來親近他
01:34:53
對本文我們現在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35:00
有德者
01:35:03
同志嚮邇
01:35:06
德立於己
01:35:08
善士自遠方來
01:35:12
同道相成
01:35:14
如居之有鄰
01:35:17
是以不孤
01:35:19
故曰
01:35:20
德不孤
01:35:21
必有鄰也
01:35:24
這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35:28
辭海這樣說
01:35:30
嚮邇
01:35:31
猶言接近
01:35:34
嚮邇等於就是接近的意思
01:35:39
呂純陽祖師說
01:35:42
有道德的人
01:35:45
一樣志向的同志 他自然會接近我們
01:35:53
所以我們人的道德
01:35:55
若站得住 一些善的人
01:36:01
從遠的地方 來到我們的地方
01:36:06
走同一條路 互相就會相幫助
01:36:12
就好比像住在鄰居一樣
01:36:17
所以才說叫做不孤
01:36:21
才會孔子說一句話
01:36:24
德不孤 必有鄰這句話
01:36:31
再繼續 再看下文下去
01:36:39
子游曰事君數 斯辱矣
01:36:49
朋友數 斯疏矣
01:36:55
子游是孔子的學生
01:36:59
子游這樣說
01:37:02
說你若是侍奉君上
01:37:07
古時候就是我們封建時代
01:37:13
各地方都有那個諸侯
01:37:18
我們都稱呼說叫做君
01:37:20
但是若現在 若要是民主時代來說
01:37:24
就是老闆這樣說比較快
01:37:27
我們公司也好 什麼也好
01:37:29
就是我們的老闆
01:37:32
說你要侍奉上面的人
01:37:36
假如上面的人若有做不對
01:37:40
你要跟他勸解
01:37:43
他假如若不聽
01:37:47
我們就要離開
01:37:50
不可以一次又一次 三番兩次
01:37:54
一直要跟他諫正
01:37:58
若這樣呢 我們就會受到侮辱
01:38:03
好比像你員工 對老闆一次又一次
01:38:06
跟他囉嗦來說哦
01:38:08
他心情不好 搞不好把你辭掉
01:38:13
你若交往朋友
01:38:16
他若做不對 你跟他勸解
01:38:19
一次兩次 他若不聽
01:38:23
不要太囉嗦
01:38:25
這樣一次又一次 一直跟他說
01:38:30
說到最後呢 朋友就這樣疏遠了
01:38:34
就這樣不要跟你在一起
01:38:36
說你這麼囉嗦 我不要跟你在一起
01:38:40
對著這句話我們來看 朱熹夫子一個解釋
01:38:45
數 煩數也
01:38:50
事君 諫不行則當去
01:38:56
導友 善不納則止
01:39:01
至於煩數
01:39:03
則言者輕
01:39:05
聽者厭矣
01:39:08
朱熹夫子說 數是煩數
01:39:13
煩數就是很嘮叨
01:39:16
一次又一次的意思
01:39:21
我們侍奉主人
01:39:26
若勸解若勸不動 我們就要走
01:39:32
你若要引導朋友
01:39:36
他好的話若不會接納 我們就要停止
01:39:42
你若囉嗦一次又一次 這樣跟他說
01:39:47
我們說的人 人家不要跟我們聽
01:39:52
言輕啊
01:39:54
若聽的人覺得會很討厭
01:39:59
所以呂純陽祖師才說
01:40:02
數 音朔 頻數也
01:40:09
諫君 諫不行則止
01:40:14
若頻數嘮叨
01:40:16
忠言逆耳
01:40:19
必受其辱
01:40:22
諫友 諫不納則止
01:40:25
若頻數嘮叨
01:40:28
聽者厭煩
01:40:31
必疏遠矣
01:40:34
故曰 事君數 斯辱矣
01:40:38
朋友數 斯疏矣
01:40:42
這裡面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40:47
數 音朔
01:40:49
屢也 頻數也
01:40:54
數這個音讀作朔
01:40:58
屢的意思 也可以說叫做頻數
01:41:01
就是這樣 做事情一次又一次…
01:41:04
說話一次又一次 很囉嗦就對了
01:41:10
辭海說
01:41:11
嘮叨 聲多也
01:41:14
多言不已也
01:41:17
嘮叨我們一般若方言說 你的人說話那麼囉嗦
01:41:24
嘮叨我們一般說囉嗦
01:41:27
嘮叨就是話很多
01:41:30
說話說不停的意思
01:41:35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41:39
說數音朔
01:41:43
是一次又一次的意思
01:41:48
你勸解主人
01:41:50
勸解若沒有要把跟們接納
01:41:53
我們就要停止
01:41:56
假如你若太嘮叨
01:41:59
一次又一次跟他說
01:42:01
忠言逆耳
01:42:03
一定受到他的侮辱
01:42:06
你嫌棄…若不然 你工作不要做嘛
01:42:09
不然你去別的地方這樣
01:42:11
就會受到侮辱
01:42:14
勸解朋友
01:42:16
勸解若不要接納 我們就要停止
01:42:20
你若這樣 一次又一次 太囉嗦
01:42:24
聽的人會討厭
01:42:26
一定會跟我們疏遠
01:42:29
所以才說事君數 斯辱矣
01:42:33
朋友數 斯疏矣這句話
01:42:39
現在我們論語的第四篇 到這裡就是完結
01:42:48
現在接下來 就是說公冶長第五
01:43:00
子謂公冶長
01:43:04
可妻也
01:43:06
雖在縲絏之中
01:43:11
非其罪也
01:43:14
以其子妻之
01:43:19
孔子祂說祂的 徒弟公冶長
01:43:25
可以將祂的女兒 嫁給他做妻子
01:43:30
招來做女婿
01:43:33
雖然公冶長 曾經一次讓人抓去關
01:43:39
犯罪抓去關
01:43:41
但是這不是他應當受的罪
01:43:47
是可以說冤屈的 冤枉的
01:43:52
所以孔子呢 將祂的女兒來嫁他
01:43:57
對著本文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44:03
公冶長 姓公冶 名長
01:44:10
魯人 孔子之弟子
01:44:14
妻 讀去聲
01:44:17
以女嫁人也
01:44:21
縲絏
01:44:22
以黑索縛囚入獄之謂也
01:44:28
公冶長曾因事入獄
01:44:33
罪非其罪
01:44:36
孔子以女妻之
01:44:39
為弟子昭明正義
01:44:44
立千古之是非
01:44:47
故子謂公冶長可妻也
01:44:51
雖在縲絏之中
01:44:53
非其罪也
01:44:56
以其子妻之
01:44:58
子 猶女也
01:45:01
這裡面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45:05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45:09
公冶 複姓
01:45:11
春秋魯季氏之族子
01:45:17
季冶 字公冶
01:45:20
子孫以字為氏
01:45:23
孔子之弟子有公冶長
01:45:28
公冶這個字你就要注意
01:45:31
不可以寫三點水哦
01:45:34
你若寫三點水就變成治
01:45:37
這兩點水 只有一點一撇而已
01:45:41
讀作冶
01:45:43
公冶是複姓
01:45:46
複姓就是兩個字的姓
01:45:49
是春秋時代魯國的 季氏的族內的孩子
01:45:57
叫做季冶
01:45:59
季是姓 冶是名
01:46:02
叫做季冶
01:46:04
但是這季冶 他的字號叫做公冶
01:46:08
後來這個公冶的子孫
01:46:12
用著這個公冶的字
01:46:14
拿來做他的姓
01:46:18
孔子的徒弟有一個 公冶長很出名
01:46:24
注解第二
01:46:27
古人對所生男女 皆稱子
01:46:33
我們古時候對著自己生的
01:46:38
不管你是男生 不管你是女生
01:46:41
都叫做子
01:46:44
無論現在若遇到人說 啊 這我孩子
01:46:48
絕對沒有說 這我兒子這我女兒
01:46:50
沒有這樣說
01:46:52
不管你是男生 不管你是女生
01:46:54
都說這我孩子
01:46:56
子就是可以…寫這個子 等於就是說他女兒的意思
01:47:05
現在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47:11
祂說公冶長
01:47:14
是姓公冶
01:47:17
他的名字叫做長
01:47:21
是魯國的人
01:47:24
孔子的徒弟
01:47:28
現在這個字 不能讀作「妻」
01:47:30
妻就變成妻子
01:47:33
妻這是讀去聲
01:47:37
是用女兒嫁人叫做妻
01:47:42
縲絏就是用那個黑繩子 來綁犯人抓去關的意思
01:47:51
公冶長曾經一次 為了事情抓去關
01:47:57
但是這個罪不是他的罪
01:48:02
孔子將女兒要嫁給他
01:48:05
但是有人反對
01:48:08
說現在他那種的人抓去關
01:48:11
犯罪的人你女兒要嫁他
01:48:14
孔子他女兒嫁他 就是要為了公冶長
01:48:20
要來說清楚就是他冤枉的
01:48:24
來建立著千古 對不對 是非曲折
01:48:31
所以孔子才說公冶長 可以女兒嫁他
01:48:37
雖然他的人讓人家抓去關
01:48:41
這不是他的罪
01:48:44
所以才將他的女兒 嫁給他做妻子
01:48:49
這個子等於就是女兒
01:48:54
話說到這裡
01:48:56
但是就有人會一種疑問
01:49:02
一旦人抓去關 不是犯罪怎麼會被抓去關
01:49:08
所以你就要知道說公冶長 為什麼冤枉會被抓去關
01:49:12
這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01:49:15
因為今晚沒有那個時間 可以說這個故事
01:49:20
等到明天再說這個公冶長
01:49:24
讓人家 把他抓去關這個原因
01:49:28
你就知道說啊 公冶長 是一個被冤枉的人
01:49:32
讓人家抓去關 實在是很冤枉的
01:49:35
並不是他犯罪做壞事情
01:49:39
所以我們今晚 只有跟你說到這裡為止
01:49:43
明天才來說明公冶長
01:49:47
他被抓去關的原因
論語
31/85部影片
論語 1
論語 2
論語 3
論語 4
論語 05
論語 6
論語 7
論語 8
論語 9
論語 10
論語 11
論語 12
論語 13
論語 14
論語 15
論語 16
論語 17
論語 18
論語 19
論語 20
論語 21
論語 22
論語 23
論語 24
論語 25
論語 26
論語 27
論語 28
論語 29
論語 30
論語 31
論語 32
論語 33
論語 34
論語 35
論語 36
論語 37
論語 38
論語 39
論語 40
論語 41
論語 42
論語 43
論語 44
論語 45
論語 46
論語 47
論語 48
論語 49
論語 50
論語 51
論語 52
論語 53
論語 54
論語 55
論語 56
論語 57
論語 58
論語 59
論語 60
論語 61
論語 62
論語 63
論語 64
論語 65
論語 66
論語 67
論語 68
論語 69
論語 70
論語 71
論語 72
論語 73
論語 74
論語 75
論語 76
論語 77
論語 78
論語 79
論語 80
論語 81
論語 82
論語83
論語84
論語85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金剛經
頓悟入道要門論
1060907000601
59cdfcf8-2ffb-4c3e-ba38-c73e4363b625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