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論語 7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論語 7
6557
5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30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23
我的老師 到底肚子裡有多少
00:02:25
他在說聖人
00:02:26
他的學問 到底多少我不知道
00:02:33
景公聽到這句話就說 善豈其然,善豈其然
00:02:37
啊!實在是真的 你的老師很厲害就對
00:02:40
沒有辦法去測量
00:02:43
這就是子貢厲害的地方
00:02:48
另外一則吳國有一個宰相
00:02:58
叫做伯嚭
00:03:00
這個伯嚭要來問子貢
00:03:07
要來問孔子的學問
00:03:10
我們現在來看說苑這段文
00:03:13
子貢見太宰嚭
00:03:19
太宰嚭問曰
00:03:21
孔子何如
00:03:24
對曰,臣不足以知之
00:03:28
太宰曰 子不知,何以事之
00:03:34
對曰,惟不知,故事之
00:03:38
夫子其猶大山林也
00:03:42
百姓各足其材焉
00:03:46
太宰嚭曰,子增夫子乎
00:03:51
對曰,夫子不可增也
00:03:55
夫賜猶一累壤也
00:04:00
以一累壤增大山
00:04:03
不益其高
00:04:04
且為不知
00:04:07
太宰嚭曰 然則子有所酌也
00:04:11
對曰,天下有大樽 而子獨不酌焉
00:04:17
不識誰之罪也
00:04:22
對於本文我們 來做一個詳細的分解
00:04:29
說苑說子貢 有一天去見太宰嚭
00:04:41
太宰嚭
00:04:43
太宰是一個官名
00:04:46
當時的太宰 就是現在的行政院長
00:04:51
嚭是他的名字
00:04:55
他這是只有說一個名字
00:04:57
不然應該說伯嚭
00:05:01
他這個人的名字
00:05:04
太宰嚭來問子貢
00:05:10
說你的老師學問到底如何
00:05:15
你的老師 到底有多少學問的意思
00:05:21
當時子貢回答說我不知道
00:05:28
到底我的老師 肚子裡有多少
00:05:31
他的學問多少我不知道
00:05:35
這個太宰又問
00:05:39
子是你
00:05:41
說你不知道 你的老師有多少學問
00:05:46
不知道你的老師 肚子裡有多少
00:05:49
你要如何拜他為師呀
00:05:51
對不對
00:05:52
到底有多少學問 你要拜他為師
00:05:56
子貢才說
00:05:59
我就是不知道 才要拜他為師
00:06:04
因為我挖 我老師的學問
00:06:08
怎麼挖都挖不完
00:06:10
我的師兄弟有三千個
00:06:13
孔子有三千弟子
00:06:15
有三千個弟子 拚命挖他的學問
00:06:18
挖都挖不完
00:06:20
所以我就是不知道啦
00:06:21
不知道他的學問有多少
00:06:24
所以我才要拜他為師
00:06:27
他的學問若挖得完 就不稀罕了
00:06:30
他的學問挖不完
00:06:33
夫子就是指我的老師
00:06:37
像一座很大的山林
00:06:43
樹木就對了
00:06:44
木材就對了
00:06:46
原始林就對了
00:06:49
百姓若要木材將樹鋸一棵
00:06:56
一棵樹就可以用很久了
00:06:58
以前要蓋一間房子
00:07:00
一棵樹用不完
00:07:01
我沒騙你
00:07:03
若像阿里山太平山 那十人合抱的樹將它砍下
00:07:11
不要說一間房子
00:07:12
三間房子 那棵樹的材料都用不完
00:07:18
這個太宰嚭聽到這句話說
00:07:20
增就是增加
00:07:24
可能是你捧你的老師
00:07:27
要增加你老師的人格 是不是這樣
00:07:33
子貢這樣說
00:07:35
若是我老師不用人家捧
00:07:39
我的老師 也不用增加他的學問
00:07:44
賜就是子貢的名字
00:07:48
我像什麼
00:07:50
像一畚箕的土
00:07:54
壤就是土壤
00:07:56
土壤就是土啦
00:07:58
我像一畚箕的土
00:08:02
我將這一畚箕的土
00:08:06
端到山頂上往下倒
00:08:12
這座山根本沒有更高
00:08:15
你若不相信
00:08:17
你將一畚箕的土 拿到山上往下倒
00:08:20
看山會不會變高
00:08:22
倒下去那泥土就散了
00:08:25
連高一寸 都沒有我敢說這樣
00:08:29
我像一畚箕的土
00:08:33
我將這一畚箕的土 跑去山上倒下
00:08:38
這座山又不會更高
00:08:41
而且我也是個沒智慧的人
00:08:44
現在這不能讀成知
00:08:46
要讀成智
00:08:48
這字讀成知
00:08:50
這字讀成智
00:08:52
破音字就對
00:08:54
我真有那麼笨嗎
00:08:56
將一畚箕的土往山下倒
00:09:00
山沒有變高
00:09:01
而我爬得氣喘喘
00:09:03
我沒智慧呀
00:09:04
我的老師學問那麼多
00:09:07
我這個小卒 一點道理來添我的老師
00:09:11
我不就被人笑死啊
00:09:15
太宰嚭他就說
00:09:17
若這樣你老師的 肚子裡你到底挖多少
00:09:23
你挖多少
00:09:25
酌就是將它舀起
00:09:28
好像酒杓將它舀起
00:09:32
到底你在你老師 的肚子裡挖多少
00:09:36
子貢就說
00:09:39
天下有一個很大桶的酒桶
00:09:44
這酒桶大家都拚命的挖
00:09:47
拚命舀來喝
00:09:48
喝得大家臉紅咚咚的
00:09:51
只有你不想挖而已對不對
00:09:54
大家知道是寶
00:09:56
這個大酒桶裡的酒很滿
00:09:59
大家拚命舀拚命喝
00:10:01
喝得爽歪歪
00:10:03
只有你不會舀
00:10:04
你沒有想要 舀一匙來吃吃看
00:10:07
意思是說你 沒有要來請教我的老師
00:10:11
來向我的老師學一些道理
00:10:13
那就是在批評他就對
00:10:16
你今天不知道 要去挖我老師的肚裡
00:10:20
到底這誰的罪啊
00:10:22
意思就是你是一個大傻瓜
00:10:27
聖人在面前 你都沒有要去求學問這樣
00:10:33
若說到子貢的口才
00:10:36
在論語子張 十九篇裡面有一句話
00:10:41
這論語我們本來就是要說
00:10:44
不過你要說到 論語第十九篇
00:10:48
差不多還要十年後
00:10:50
真的是這樣
00:10:52
內湖十年前就說這個論語
00:10:57
說到現在 才說到十九篇而已
00:10:59
現在這篇內湖還沒說
00:11:02
只有注解好了還沒說
00:11:04
我的一本論語要說十幾年
00:11:09
所以你要聽這篇 還要十年後
00:11:13
應該這是最後一道菜
00:11:19
先拿來前面讓你們聞個香
00:11:22
論語子張十九篇裡面說
00:11:27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
00:11:33
子貢賢於仲尼
00:11:37
子服景伯以告子貢
00:11:43
子貢曰譬之宮牆
00:11:47
賜之牆也及肩
00:11:50
窺見室家之好
00:11:54
夫子之牆數仞
00:11:57
不得其門而入
00:11:59
不見宗廟之美
00:12:02
百宮之富
00:12:03
得其門者
00:12:05
或寡矣
00:12:06
夫子之云
00:12:08
不亦宜乎
00:12:13
這裡面有二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12:17
注解第一
00:12:19
辭海這樣說
00:12:21
仞,古以周尺
00:12:24
八尺或七尺為仞
00:12:27
說文,仞
00:12:29
伸臂一尋八尺
00:12:33
論語子張
00:12:34
夫子之牆數仞
00:12:37
集解,引 包注,則云七尺曰仞
00:12:45
現在辭海說古時候
00:12:50
這個仞若用周朝的尺
00:12:56
一仞有時說八尺
00:12:59
有時說七尺
00:13:03
在說文裡面這樣說
00:13:06
說仞
00:13:09
伸臂就是我們手張開
00:13:12
一仞八尺
00:13:16
現在說八尺你要注意喔
00:13:19
這八尺是周朝的八尺
00:13:23
不是現在的八尺
00:13:25
在周朝一尺才八寸而已
00:13:31
等一下會向你解釋
00:13:33
一尺才八寸
00:13:34
八尺就八八六尺四
00:13:40
但是看到這文我故意
00:13:45
我的人也好奇啦
00:13:47
故意去量
00:13:49
我家的牆壁故意去量
00:13:53
我用尺去量
00:13:54
我才五尺三而已
00:13:57
手張開才五尺三
00:14:01
他說一仞 有的八尺有的七尺
00:14:06
七尺才多少
00:14:08
七八才五尺六而已
00:14:14
七尺,七八剛好五尺六
00:14:18
這可能是以前的人比較高
00:14:21
像魏先生這種體格來量
00:14:26
可能有七尺多
00:14:30
我是五尺三
00:14:32
我故意去量的
00:14:34
七尺來說才五尺六
00:14:36
差不多啦
00:14:37
一仞嘛較高的人
00:14:40
就是八尺
00:14:42
較矮的人七尺
00:14:44
因為周朝當時的人較高大
00:14:50
所以在論語子張篇說
00:14:54
夫子就是說 孔子的牆有好幾仞
00:15:02
好幾仞就可以說一般來說
00:15:05
我來量
00:15:06
手這樣一張開 和人的身高差不多
00:15:10
我也五尺多啊,對不對
00:15:12
現在量差不多
00:15:14
數仞就是好幾個人高
00:15:16
牆有好幾個人高
00:15:17
這樣說比較快
00:15:18
一仞就等於一個人高
00:15:20
這樣說比較快
00:15:21
有好幾個人高
00:15:23
集解才說
00:15:25
引包咸的注解說
00:15:28
七尺一仞
00:15:30
這是漢朝時代的注解
00:15:33
漢朝和周朝 又差幾百多年了
00:15:37
人就愈矮
00:15:39
那時的人愈矮
00:15:40
現在的人比漢朝的人還矮
00:15:42
這樣說比較快
00:15:45
那麼我剛才說一尺八寸
00:15:47
我們看辭海
00:15:49
說文,周制以八寸為尺
00:15:52
十尺為丈
00:15:54
人長八尺
00:15:56
故曰,丈夫
00:15:59
說文說周朝 的制度八寸一尺
00:16:02
十尺剛好一丈
00:16:04
他說十尺 是現在的八尺而已
00:16:07
以前的十尺 就是現在的八尺
00:16:11
因為一尺才八寸而已
00:16:13
所以一個人若有八尺
00:16:16
一個人高若有八尺
00:16:18
就是等於現在的六尺四
00:16:21
就可以說是丈夫
00:16:22
八八六尺四嘛
00:16:25
丈夫就是說
00:16:26
六尺四就是 可以稱呼丈夫就對
00:16:35
因為十尺一丈
00:16:37
等於十尺就是八尺而已
00:16:40
八尺就可以說一丈
00:16:42
那時的八尺
00:16:44
就是等於 現在的六尺四而已
00:16:47
若周朝說一丈 就是現在的六尺四
00:16:51
這樣說比較快
00:16:52
我這都要用引證出來
00:16:56
只有解釋的話你會不服啊
00:16:58
注解第二辭海這樣說
00:17:04
夫子
00:17:05
(一)一般之敬稱
00:17:07
(二)師長之稱
00:17:09
(三)妻以稱夫
00:17:13
這以上的無論是 一二三的引文都省略
00:17:18
因為你再弄這些引文
00:17:20
這就是引文啦
00:17:22
像論語子張 夫子之牆數仞這就是引文
00:17:26
因為再引這些文來說
00:17:28
因為黑板寫不下
00:17:29
又很牽扯
00:17:31
只有寫主文而已
00:17:34
我們現在說夫子
00:17:36
一般說先生這也是夫子
00:17:42
老師的稱呼也是夫子
00:17:45
稱呼老師也是夫子
00:17:47
現在妻子 稱呼丈夫也是夫子
00:17:51
現在丈夫 稱呼太太說是妻子
00:17:53
太太稱呼丈夫叫夫子
00:17:57
丈夫稱呼太太叫妻子
00:17:59
妻子夫子
00:18:02
所以這兩個夫子 要注意就是什麼
00:18:07
現在這個夫子是指孔子
00:18:10
我的老師
00:18:12
現在這個夫子就不是了
00:18:14
這個夫子就是指叔孫武叔
00:18:18
這兩個夫子的涵義不同
00:18:23
現在來看本文
00:18:27
叔孫武叔 這是一個人的名字
00:18:31
叔孫是姓
00:18:33
武叔是名
00:18:36
現在這不能 讀成語要讀成語
00:18:39
語就是談論
00:18:40
就像我們 坐在那裡談話這叫語
00:18:46
朝就是朝廷
00:18:49
大夫就是朝內的大官
00:18:52
就是叔孫武叔在朝廷內
00:18:56
和一些大官小官 來座談談論就對了
00:19:00
這句話怎麼說
00:19:02
說子貢比孔子還厲害
00:19:06
說子貢賢於仲尼
00:19:08
子貢的人比孔子還厲害
00:19:12
子服景伯
00:19:16
子服景伯 這也是孔子的學生就對了
00:19:21
子服是姓
00:19:23
景伯是名
00:19:25
人家在批評老師
00:19:28
將這些話說 給他的師兄子貢知道
00:19:34
師兄你不得了
00:19:38
人家朝內都在說 說你的學問比老師還好
00:19:44
子貢的人修養很好
00:19:46
修養不好的人 鬍子就翹起來了眼光高了
00:19:52
哼!我的學問 比老師還厲害對不對
00:19:57
子貢不是
00:19:58
子貢怎樣說
00:20:01
說我來譬喻
00:20:03
譬喻什麼
00:20:04
一片牆壁
00:20:06
宮牆以前不是皇宮的宮
00:20:09
宮是一間房子
00:20:11
我們以前 若有房子就有牆壁
00:20:14
例如一片牆壁
00:20:17
賜就是子貢自己稱呼我
00:20:21
因為這賜是子貢的名字
00:20:24
我的牆只到肩膀而已
00:20:29
因為我家的牆壁 只到肩膀而已
00:20:33
在肩膀
00:20:34
人家現在站在牆邊
00:20:37
人家一探頭就看到裡面了
00:20:41
說我的牆到肩膀
00:20:44
若看到裡面 就知道我家裝潢如何
00:20:48
神明桌在哪裡
00:20:50
椅子擺在哪裡
00:20:52
家裡的裝飾
00:20:55
家裡長什麼樣子 都被看光光了
00:20:59
一下子就看到家裡的好
00:21:03
這間房子蓋得很好這樣
00:21:06
若是我的老師就不是
00:21:09
我老師的牆有好幾個人高
00:21:12
幾個人高 你要看裡面怎麼看得到
00:21:17
你踮腳尖也看不到
00:21:19
人疊人來看也看不到
00:21:23
你若沒進他的門
00:21:25
你要看裡面就要從門進去
00:21:28
若沒進他的門 你無辦法看到大廳
00:21:33
美美到什麼程度
00:21:34
宗廟以前說宗廟 就是放神明祖先的地方
00:21:39
神明桌大廳就對了
00:21:43
說你若沒從門進來
00:21:45
根本沒辦法看大廳有多好
00:21:49
我的牆只到肩牆
00:21:52
人家一看就說子貢 他家的神明廳做得那麼舒適
00:21:57
若是我的老師 牆有好幾個人高
00:22:00
你沒從門進去
00:22:02
根本無法 看到裡面的裝潢如何
00:22:05
你根本就不知道
00:22:06
這是一種描寫譬喻啦
00:22:09
我的肚子裡看得清楚啦
00:22:11
因為我好像 小丑啦愛誇口啊
00:22:14
我的腸子多長
00:22:16
我的學問多少多長
00:22:18
人家都看出來了
00:22:19
我的老師就靜靜的啊 默默的啊他不說
00:22:24
不愛炫耀啊
00:22:26
所以你若不進他的門
00:22:28
入他的門就是拜師啦
00:22:31
話說起來學生說是門下
00:22:35
門的下面
00:22:36
學生叫門下
00:22:38
你若不拜我老師
00:22:41
你怎麼知道 我老師的肚子裡如何
00:22:43
我老師的肚子裡 好像廳堂很寬啊
00:22:47
我的客廳很狹窄
00:22:48
放兩張沙發就滿了
00:22:50
我老師的大廳 多寬你知道嗎
00:22:54
你看不到啊
00:22:57
百宮之富
00:22:59
得其門者
00:23:00
或寡矣
00:23:01
你看有的一些學問家的人
00:23:06
若要和我老師 學問來做比較
00:23:09
有辦法得到 我老師的道理的人還很少
00:23:14
寡就是很少
00:23:16
夫子就是指什麼
00:23:19
指叔孫武叔
00:23:22
說若是叔孫武叔 今天說我比我老師還厲害
00:23:28
說這樣也沒錯啦
00:23:30
不亦宜乎 就是說這樣也沒錯啦
00:23:35
為什麼沒錯誤
00:23:36
他好像井底之蛙
00:23:38
只知道古井有多寬
00:23:39
他不知道天下有多寬啊
00:23:42
他就沒有學問
00:23:44
他是沒學問的人
00:23:46
看我誇口幾句
00:23:47
他就說喔很厲害
00:23:50
他就沒有和我老師學道理
00:23:52
根本就不知道 我老師的肚子裡有多少啊
00:23:55
你看子貢有沒有厲害
00:23:57
他這個口才 實在沒有人擋得住
00:24:01
這樣一聲就把它彈出去了
00:24:03
你說我比我老師還厲害
00:24:05
我沒學問愛誇口的
00:24:09
我看也知道 我是厲害還是愚笨
00:24:11
不過我老師 的肚子裡你看不到
00:24:14
真正有學問的人
00:24:16
要試探我老師都沒有辦法
00:24:18
沒有辦法進那個門嘛
00:24:19
沒有辦法啊
00:24:21
你這個臭屁的怎麼知道 我老師的肚子裡有多少
00:24:26
所以這段就是複習本文
00:24:33
你看第五十八頁倒數第二行
00:24:40
現在子禽
00:24:42
這子禽等於 就是孔子的學生嘛
00:24:47
子禽問於子貢曰
00:24:49
夫子至於是邦也
00:24:52
必聞其政
00:24:53
求之與
00:24:55
抑與之與
00:24:57
子貢曰
00:24:58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00:25:02
夫子之求之也
00:25:04
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00:25:09
子禽對他師兄這樣說
00:25:11
對子貢
00:25:12
老師到了別人的國家
00:25:15
就探聽人家的政治
00:25:19
他是要求做官
00:25:22
或是要提供政策 給這個國家強起來
00:25:28
子貢說若是老師
00:25:32
老師是用溫良恭儉讓
00:25:37
可以讓對方的人高興
00:25:40
他會自動說自己國家 的政事來向老師請教
00:25:47
老師不是像一般人的思想
00:25:52
對於一件事情
00:25:55
責任推卸給別人
00:26:00
假若有功勞要搶來做
00:26:03
老師並不是那一種人
00:26:06
我們老師 是他用謙讓做事情
00:26:14
人家若叫他做事情 都推給別人
00:26:19
他不敢和別人搶功
00:26:21
但是推不了才勉強出來做
00:26:25
假若你認為 我們老師是要求官做
00:26:29
他要求官做和一般人 要求官也不一樣這樣說
00:26:34
所以這篇文來談到 孔子的宗旨溫良恭儉讓
00:26:42
這是要如何去解釋
00:26:44
因為我們 今天晚上已經沒有時間
00:26:47
對於溫良恭儉讓這五字
00:26:52
我們下文再來分解
00:26:54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27:00
我們現在來翻 五十八頁倒數第二行
00:27:11
現在這篇怎麼說
00:27:14
子禽完全是孔子的學生
00:27:18
有一天來向 他的師兄子貢問
00:27:24
說我們老師
00:27:26
每到一個國家
00:27:29
都探聽人家的政治
00:27:34
他是想要求做官
00:27:36
或是要提供政策
00:27:39
讓這個國家富強起來
00:27:42
子貢才這樣說
00:27:45
老師是用著溫良恭儉讓
00:27:50
讓對方的人聽得會高興
00:27:54
自動向老師請教政事
00:28:00
老師不是像一般的思想
00:28:04
對於一件事情
00:28:06
總是將別人推開
00:28:11
自己搶來做的
00:28:13
或是事事都謙讓 做給人家看
00:28:18
實在是推不開 才勉強出來做
00:28:23
假若你認為老師 是要求官來做
00:28:28
他也和一般的人 求官求職的方法
00:28:32
有一點不一樣
00:28:35
這一章我們就要 先瞭解時代的背景
00:28:41
當時周朝的末期
00:28:45
列國紛爭
00:28:47
各國諸侯都互相爭鬥
00:28:50
孔子周遊列國
00:28:53
每到一個國家
00:28:55
他就首先瞭解 這個國家的政治
00:28:59
好壞興衰
00:29:01
因時因地因人的說法
00:29:05
子禽不能體會 孔子問政的原因
00:29:11
所以將疑問來問子貢
00:29:15
所以子貢才來解釋
00:29:17
孔子問政 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00:29:22
他完全是由因時因地因人
00:29:27
用溫良恭儉讓這五項
00:29:31
來感化對方來問政
00:29:35
那麼我們首先來瞭解 溫良恭儉讓這五字
00:29:41
是要如何解釋
00:29:42
我們先來解釋這溫字
00:29:45
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29:49
溫者,和也
00:29:53
不暴也
00:29:55
和者,如溫潤者是也
00:30:01
如溫克者是也
00:30:06
這裡面總共有四個注解
00:30:11
我們有必要 首先對注解來做說明
00:30:17
注解第一
00:30:18
辭海這樣說
00:30:21
溫,和也
00:30:24
詩春風小戎
00:30:29
言念君子
00:30:33
溫其如玉
00:30:37
箋,念君子之性
00:30:40
溫然如玉
00:30:42
此謂性情和也
00:30:45
現在辭海說溫等於就是和
00:30:51
現在來引詩經
00:30:56
詩經的春風 小戎篇裡的一句話
00:31:02
來念君子的人
00:31:06
他的溫就像是一塊玉
00:31:14
現在這個箋 就是注解的意思
00:31:19
一般的書寫注
00:31:24
但是獨獨這詩經
00:31:26
他注都寫箋就是注解
00:31:31
在詩經的注解 念著君子的性
00:31:37
他的溫宛如一塊玉
00:31:43
就是說他的性情 非常的溫和這樣
00:31:49
再來注解第二來看辭彙
00:31:57
暴,劇烈
00:32:00
例酒性太暴
00:32:04
現在這不能讀成暴
00:32:07
暴是什麼
00:32:08
像鞭炮爆發
00:32:10
那就可以說是暴
00:32:11
但是我們現在加火字旁
00:32:15
但是這個暴
00:32:17
像東西爆發那也是暴
00:32:21
但是現在讀成暴
00:32:23
意思就是劇烈的意思
00:32:26
像皇帝無道就說他暴君
00:32:33
不能說暴君
00:32:36
這暴就是劇烈的意思
00:32:39
現在來引個例子
00:32:42
酒若太濃
00:32:44
有四五十度的酒精濃度
00:32:46
這酒性太過於激烈
00:32:49
酒性太暴
00:32:53
注解第三辭海這樣說
00:32:57
溫潤
00:32:59
禮聘義 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
00:33:06
溫潤而澤,仁也
00:33:09
疏,言玉色溫和 柔潤而光澤
00:33:15
仁者亦溫和潤澤
00:33:19
故云仁也
00:33:22
辭海說溫潤 現在來引禮記的聘義篇
00:33:30
以前君子的德性 將它比做一塊玉
00:33:37
君子的德性 將它比做一塊玉
00:33:41
因為這個玉 是非常溫潤且光澤
00:33:47
所以才說仁
00:33:50
在裡面的注疏 說玉的色很溫和
00:33:57
所以大家 愛戴玉的原因就是這樣
00:33:59
玉的顏色不會豔
00:34:02
不會覺得很討厭很豔麗
00:34:04
不會這樣
00:34:05
不會很素不會很豔
00:34:08
可以覺得很秀氣很溫和
00:34:11
玉的色澤就是這樣
00:34:14
可以說溫和柔潤
00:34:17
那個光澤 光澤就是玉的色澤的光彩
00:34:23
仁者的人他的溫和潤澤
00:34:27
和那個玉一樣
00:34:29
人家看到不會感到討厭
00:34:33
像要做善事
00:34:35
有的人做善事 好像不情願做的樣子
00:34:37
裝一個架子
00:34:39
拿一些錢 給別人還裝個派頭
00:34:42
那就不溫潤了
00:34:45
假若真的要 援助一個人來說
00:34:48
我就時常口頭上說
00:34:51
說天下父母皆我父母
00:34:54
天下子女皆我子女
00:34:56
你幫助老年人 就像幫助自己的長輩
00:35:00
幫助這些孩子 當成自己的晚輩
00:35:03
當成是一種義務去幫助他
00:35:05
你不要認為說 你這可憐我在施捨你
00:35:08
有那種心情
00:35:10
這才是溫潤
00:35:12
人笑咪咪很溫和
00:35:16
看了就令人印象很好這樣
00:35:22
所以才叫做仁
00:35:25
注解第四辭海這樣說
00:35:28
詩小雅小宛
00:35:32
人之齊聖
00:35:34
飲酒溫克
00:35:36
箋,飲酒雖醉
00:35:40
猶能溫藉
00:35:42
自持以勝
00:35:45
朱傳,言齊聖之人雖醉
00:35:51
猶溫恭自持以勝
00:35:53
所謂不為酒困也
00:35:57
辭海來引詩經 的小雅小宛篇
00:36:04
說一個人若要學聖人
00:36:07
齊聖
00:36:08
齊就是站在一起 肩並肩就是齊啊
00:36:13
齊聖就是要學聖人的態度
00:36:19
喝酒就要溫克
00:36:22
怎樣叫飲酒溫克呢
00:36:25
箋我剛才說是注解
00:36:29
你真的要學聖人 喝酒雖然酒醉
00:36:35
但還是笑容滿面 溫溫和和笑咪咪的
00:36:40
不會說三八話
00:36:42
不會說不營養的話
00:36:44
不會大小聲嚷嚷
00:36:46
不會眼睛這麼大個
00:36:48
以前孔子不是反對喝酒
00:36:52
酒無量不及亂
00:36:56
我有二卷錄影帶談酒道
00:36:59
你再詳細研究
00:37:00
佛家的人才有戒酒
00:37:06
有五戒
00:37:08
道家儒家就沒有禁止
00:37:12
但是有人說 修行人難道可以喝酒啊
00:37:17
怎麼不能喝
00:37:19
我就在說戒律有二種啊
00:37:23
這我說很多次了
00:37:24
不是只有說一次而已
00:37:27
一種是性戒
00:37:32
怎樣叫性戒
00:37:34
性戒若道家說共同的戒
00:37:38
管你有沒有受戒
00:37:42
一旦犯了就要受罪
00:37:45
以五戒來說 殺盜婬妄這叫性戒
00:37:50
你若殺人你沒信教 還是要被捉去關要受罪啊
00:37:55
你死也是要下地獄啊
00:37:57
盜當賊
00:38:00
管你有沒有受戒
00:38:01
你不能 我沒受戒當賊有什麼關係
00:38:03
不能這樣啊對不對
00:38:05
你也是要捉去關
00:38:08
譬如說你去強姦人家淫
00:38:11
你說我沒受戒
00:38:13
這不能通過
00:38:14
這叫做性戒
00:38:17
但是另外一個叫做遮戒
00:38:23
若這遮戒來說 有受戒的人要受罪
00:38:28
沒受戒不用受罪
00:38:31
吃肉喝酒這叫遮戒
00:38:36
你若沒去受戒
00:38:38
不用受罪
00:38:39
你若去受戒就要受罪
00:38:41
有人說這樣哪有理
00:38:43
有受戒的人才有罪
00:38:45
沒受戒的人沒有罪
00:38:46
當然啊
00:38:48
因為喝酒本來不是罪啊
00:38:51
吃肉本來也不是罪啊
00:38:53
不信的話佛經
00:38:55
或是其他的經 你慢慢去研究沒關係
00:38:58
他有戒殺沒有戒吃肉
00:39:01
這叫做遮戒
00:39:03
遮戒是說你萬一說要受戒
00:39:10
要受戒自己就要約束自己
00:39:12
一旦受戒你就要受罪啊
00:39:16
沒受戒你就不用受罪
00:39:18
我今天在
00:39:21
不是今天是昨天,在鹿谷
00:39:27
一個人對我說一句話
00:39:28
我覺得也有理
00:39:31
他說他是信一貫道
00:39:35
他太太信佛教
00:39:37
他太太有去受戒
00:39:41
一直跟他先生說 你也去受戒啦
00:39:44
去受戒啦
00:39:45
他說我哪要受戒
00:39:47
沒受戒不好啦
00:39:49
他說我又沒做壞事
00:39:52
我又沒喝酒也沒抽煙
00:39:55
其它的我也不會做壞事啊
00:40:00
對不對
00:40:00
我安分守己哪要受什麼戒
00:40:03
你這樣說不行啦
00:40:06
我師父說一貫道不是正教
00:40:09
他說好啊不然 我跟你師父說
00:40:13
他就去了
00:40:14
他有聽我的道理
00:40:16
有聽我的道理才會跟他辯
00:40:18
他就去了
00:40:20
那個師父就說
00:40:22
你太太就叫你受戒 你怎麼不要
00:40:25
他說師父啊
00:40:28
我守無戒之戒
00:40:34
他說你怎麼說無戒之戒
00:40:37
他說這句話是學我的
00:40:39
因為我說無得之得
00:40:41
無得才有得
00:40:42
無得之得
00:40:43
用我這句話去應用就對了
00:40:46
說他無戒之戒
00:40:47
他說很流利
00:40:49
我也聽得很有趣味
00:40:50
說你怎麼回答他無戒之戒
00:40:53
我就問師父啊
00:40:54
我沒賭博要守賭的戒律嗎
00:40:58
他說不用啊
00:41:00
我沒喝酒要守酒的戒律嗎
00:41:03
他說不用啊
00:41:05
我沒當賊要守偷盜的戒
00:41:11
他說不用啊
00:41:12
師父啊你說 這項不用那項不用
00:41:15
我就沒有戒不用受戒
00:41:17
不用受戒 但我規距都有守啊
00:41:20
你若說有受戒 有拘束才有守戒
00:41:25
繩子綁住才要守戒
00:41:26
沒被拘束就胡亂做
00:41:30
不然這樣啦
00:41:30
五戒裡面沒有說吃毒品
00:41:34
我吃毒品沒罪嗎
00:41:36
五戒裡面 也沒有說不要不孝順
00:41:45
我不孝也沒罪嗎
00:41:47
一路問下去問一大堆
00:41:49
問得那個師父說 你不用受戒,不用受戒
00:41:52
你回去你回去
00:41:54
我學老師的無得之得
00:41:57
我應變說成無界之界
00:42:00
我太太便被我考倒
00:42:02
師父就沒辦法 再跟我說這樣說
00:42:05
那離譜離譜啦
00:42:07
說離譜也有理啊
00:42:09
你說要受戒
00:42:13
戒律裡面若沒有
00:42:15
新的裡面有很多戒律
00:42:17
抽煙來說
00:42:20
戒律裡面也沒有啊
00:42:21
對不對
00:42:22
鴉片戒律裡面也沒有啊
00:42:24
我來吃應當沒罪
00:42:26
我自己守規距就好了嘛
00:42:28
我若安分守己奉公守法
00:42:30
像六祖壇經裡面說的
00:42:35
心平何勞持戒
00:42:37
心若平和哪要持什麼戒
00:42:39
這個人是說
00:42:41
他到底住在哪裡
00:42:45
他住在烏日
00:42:48
他說晚上要來 卻沒看到他來
00:42:50
他說我也要來聽課這樣說
00:42:53
所以東西是很有趣的問題
00:42:59
現在這篇辭海說 詩經的小雅小宛篇
00:43:05
一個人若學聖人
00:43:08
喝酒你若能夠溫克
00:43:12
箋就是注解
00:43:14
喝酒雖然醉了
00:43:17
不過他說話有禮有貌
00:43:21
小心翼翼
00:43:22
笑容滿面
00:43:24
這樣來說他自已
00:43:26
持就是守啊
00:43:28
自己守自己比什麼
00:43:30
比沒喝酒的人還好
00:43:32
沒喝酒的話 出口都是沒營養的話
00:43:35
滿口粗言
00:43:38
不要說什麼
00:43:39
我不能指人就是了
00:43:41
你電視台裡面看 有幾個影星歌星
00:43:45
那都是大法師的徒弟咧
00:43:47
全是大法師的徒弟
00:43:50
說得是滿口粗言
00:43:52
師父也不會諫正一下
00:43:54
你來受戒還說得滿口粗言
00:43:59
因為你說得滿口粗言
00:44:01
在十惡之中就變成綺語啊
00:44:04
嘴巴的四惡之一
00:44:06
對不對
00:44:07
像這樣說得不得體的話
00:44:11
做師父的 也不會幫他諫正
00:44:13
受戒有用嗎
00:44:14
這樣說比較快
00:44:17
學聖人的人雖然酒醉
00:44:21
不過我有禮貌
00:44:24
我覺得比沒喝酒的人還勝
00:44:28
我喝酒不會說瘋話
00:44:30
你沒喝酒 卻瘋話連篇亂說
00:44:34
所以朱傳裡面才說
00:44:37
你若和聖人一樣性質的人
00:44:41
雖然你酒醉
00:44:43
不過你還是很溫和
00:44:46
恭就是恭敬
00:44:48
很有禮貌
00:44:49
這樣你勝過沒喝酒的人
00:44:52
所說的就是沒被酒給綁住
00:44:56
不會藉酒來說瘋話
00:45:01
所以我們儒家的人 沒禁酒的原理在這裡
00:45:05
酒飲而不醉
00:45:07
醉而不亂
00:45:08
謂之酒仙
00:45:09
酒一喝下就要霧煞煞
00:45:13
那就不是酒仙是什麼
00:45:14
酒鬼呀,對不對
00:45:16
所以現在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45:20
溫就是和
00:45:24
就不會劇烈
00:45:27
和等於就是溫潤 溫克的意思
00:45:33
這都注解過不用解釋
00:45:35
這就是溫
00:45:38
第二就是良
00:45:41
怎樣叫做良
00:45:42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45:46
良者,良心也
00:45:48
則人本有之善心也
00:45:53
則心之本體也
00:45:57
這裡面有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46:00
辭海這樣說
00:46:02
良心,善心也
00:46:04
孟子告子
00:46:06
所以放其良心者
00:46:10
朱注,良心者
00:46:12
本然之善心
00:46:14
即所謂仁義之心也
00:46:17
這放字你要注意
00:46:20
這放字不是放領的放
00:46:22
不是要放他走的放
00:46:24
辭海說
00:46:26
放,逃逸也
00:46:27
失也
00:46:28
放等於就是逃走 或是遺失的那個意思
00:46:35
所以辭海說良心就是善心
00:46:39
現在引孟子告子篇
00:46:41
今天你的良心遺失了
00:46:46
這就要解釋為失字
00:46:48
良心被丟了
00:46:50
所以朱熹夫子注解說
00:46:53
良心就是本然的善心
00:46:55
就是所說的仁義之心
00:46:59
所以呂純陽祖師 說良是什麼
00:47:02
良就是良心
00:47:03
就是人本來有的善心
00:47:06
就是我們心的本體
00:47:09
但恐怕這樣你還不會瞭解
00:47:12
對於這孟子告子篇 說所以放其良心者
00:47:16
來看孟子裡 的全文來做參考
00:47:22
不然這句 怕你還不會體會這句話
00:47:25
我們來看孟子告子章句上
00:47:29
孟子曰
00:47:31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
00:47:36
亦猶斧斤之於木也
00:47:40
旦旦而伐之
00:47:42
可以為美乎
00:47:45
仁,人心也
00:47:48
義,人路也
00:47:50
令其路而弗由
00:47:52
放其心而不知求
00:47:55
哀哉
00:47:57
人有雞犬放
00:47:59
則知求之
00:48:01
有放心而不知求
00:48:04
學問之道
00:48:05
無他
00:48:07
求其放心而已矣
00:48:10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48:14
注解第一
00:48:16
朱熹夫子這樣說
00:48:18
放,亡失也
00:48:20
放就是遺失的意思
00:48:24
注解第二
00:48:25
辭海這樣說
00:48:27
斧,伐木之具
00:48:30
斤,斫木斧也
00:48:33
按亦作斫木也
00:48:37
王注,斤之刃橫 斧之刃縱
00:48:47
辭海說斧就是伐木的工具
00:48:54
斤是砍樹木的斧頭
00:49:03
這中略就是引證很多事例
00:49:06
現在是要讓你瞭解這二樣
00:49:10
我們要砍樹木就是叫斧斤
00:49:17
但是在王的注解裡面說
00:49:20
斤是什麼
00:49:21
斤就是刀刃橫的
00:49:25
斧的刀刃是直的
00:49:30
等於斤就是柴刀
00:49:34
斧就是斧頭
00:49:36
柴刀斧頭
00:49:39
注解第三
00:49:41
辭海這樣說
00:49:42
求,索也
00:49:43
這求不是要求的求
00:49:45
求就是要找的意思
00:49:48
所以朱熹夫子說求
00:49:50
索也
00:49:51
尋求也
00:49:53
求就是索要找回來的意思
00:49:58
那麼對於這篇 我們首先來做個解釋
00:50:03
孟子這樣說
00:50:07
說今天來遺失良心 的意思是什麼
00:50:13
放就是遺失了
00:50:16
遺失這良心是什麼
00:50:20
就像斧頭 和柴刀在砍伐樹木
00:50:27
每日
00:50:28
旦旦就是每日
00:50:29
每日一直砍伐它 一直砍伐它
00:50:31
你看這棵樹會不會漂亮
00:50:35
現在這中略
00:50:37
用這句來引證頭一句
00:50:41
仁是我們人的心
00:50:46
義是我們人要走的路
00:50:52
叫你走這條路你不走
00:50:55
由就是經由
00:50:57
叫你人就要守仁守義
00:51:00
叫你走這路你又不走
00:51:04
放其心就是良心遺失了
00:51:08
良心遺失了你不想找回來
00:51:12
啊!真悲哀
00:51:16
一個人一隻雞 一隻狗遺失了
00:51:21
你就知道要去找
00:51:23
有時候一隻雞丟了
00:51:25
到左鄰右舍說
00:51:26
我家裡的一隻雞 有跑來你們這裡嗎
00:51:29
你有看到我的雞嗎
00:51:31
仔細地去找
00:51:32
一隻狗若遺失了
00:51:34
有的用報紙登報
00:51:37
你知道要去找回來
00:51:40
一個人的良心 遺失了不知道要找回來
00:51:45
學問大家都說我要求學問
00:51:48
學問的道沒有什麼
00:51:51
大家說要學道、學道
00:51:53
學道沒有什麼
00:51:54
為什麼沒有什麼
00:51:55
找你的良心回來 就是學道了
00:51:58
這很簡單啊
00:52:00
良心遺失了沒人要找啦
00:52:02
一隻狗丟了你也要找
00:52:04
一隻雞丟了你也要找
00:52:06
良心丟了 不知道要找回來
00:52:09
實在是很悲哀
00:52:11
所以王陽明先生這樣說
00:52:14
見父自然知孝
00:52:17
見孺子入井
00:52:18
自然知惻隱
00:52:20
此便是良心
00:52:22
不假外求
00:52:24
良心每個人都有啦
00:52:27
是你要不要找回來而已
00:52:30
你看到父親 自然就知道要孝順
00:52:35
看到我們的孩子 要跌入井底
00:52:37
自然就有惻隱之心 要將他救回來
00:52:40
對不對
00:52:41
這就是良心啊
00:52:42
這良心 不是從外面找回來的
00:52:45
是從內心發出來的
00:52:48
你的內心丟了 不想去找回來
00:52:50
看有沒有很悲哀
00:52:53
現在我們說 溫良恭儉讓這五字
00:52:58
溫和良已經解釋好了
00:53:03
對於恭儉讓
00:53:06
因為今晚沒時間可以說
00:53:08
等到下期再做詳細的說明
00:53:11
我們上期已經說溫和良
00:53:16
晚上從這恭字來說起
00:53:19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53:23
恭,恭敬也
00:53:27
則待人有禮也
00:53:31
呂純陽祖師說恭是什麼
00:53:33
恭就是一種恭敬
00:53:36
恭敬就是什麼
00:53:38
對人要有禮貌
00:53:41
所以自古以來說敬老尊賢
00:53:49
這就是恭
00:53:51
我們要敬重老人
00:53:55
要恭敬賢人
00:53:58
這恭就是對人有禮貌
00:54:03
論語衛靈公篇裡面這樣說
00:54:08
子曰,無為而治者
00:54:11
其舜也與
00:54:14
夫何為哉
00:54:16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00:54:21
那麼對這南面首先做說明
00:54:25
辭海這樣說
00:54:28
古帝王之位向南
00:54:32
故稱人君曰南面
00:54:37
現在辭海說 古帝王的位置都坐北朝南
00:54:48
說到坐北朝南
00:54:50
你們假若去 孔子廟看就知道了
00:54:58
現在所有廟的標準
00:55:02
是只有孔子廟而已
00:55:05
每一間孔子廟都坐北朝南
00:55:10
古時候百姓的房子 不能朝南
00:55:17
以前百姓的房子 若朝南要被捉去殺頭
00:55:22
所以按照先天八卦
00:55:27
乾在南坤在地
00:55:32
坤在北邊
00:55:36
乾卦在南邊
00:55:39
乾為天
00:55:41
坤為地
00:55:43
所以皇帝為天子
00:55:46
為什麼是天子
00:55:47
天的兒子
00:55:50
所以一定要坐北朝南
00:55:54
而且我們百姓
00:55:56
有的是用偷的
00:55:58
稍微東南或是西南
00:56:02
但是牆門不能向正南邊
00:56:07
要放在側邊
00:56:10
到清朝為止都還這樣
00:56:13
到了中華民國 之後好像民主化才沒有
00:56:18
以前可以向南就是廟
00:56:21
廟宇寺廟和皇宮 以外絕對不能向南
00:56:29
向南就是指 你是至尊的意思
00:56:34
所以古時候的帝王家
00:56:36
他的位置都要向南
00:56:38
所以若說是 皇帝諸侯這叫做南面
00:56:45
現在論語衛靈公 第十五篇裡面這樣說
00:56:50
他來引孔子一句話
00:56:54
無為而治
00:56:56
怎樣是無為而治
00:56:58
無為而治就是順其自然
00:57:01
不用很嚴厲的法律
00:57:03
也不用什麼有拘束
00:57:09
只有姚大舜一個
00:57:13
為什麼呢
00:57:16
因為這個姚大舜
00:57:18
他一輩子 都不和人爭名和爭利
00:57:23
他得到皇帝並不是爭來的
00:57:30
他當皇帝是 堯帝讓位給他的
00:57:37
所以他一點拘束都沒有
00:57:40
而且後來他的帝位 並沒有傳給他的兒子
00:57:45
順其自然 將他的帝位傳給禹帝
00:57:50
上無拘束下無拘束
00:57:54
而且他對百姓 自己都恭恭敬敬
00:58:00
見到百姓很親善很親民
00:58:04
只有坐在正的南向
00:58:08
坐正北向南意思就是說
00:58:11
他對百姓非常的親善
00:58:14
當一個皇帝的本位而已
00:58:19
今天我當皇帝
00:58:23
百姓算是他的子民呀
00:58:26
百姓當成是他的兒子
00:58:28
所以他只有 坐北向南做一個皇帝的本位
00:58:33
我對百姓恭恭敬敬
00:58:36
沒有絲毫的拘束
00:58:39
這才叫做恭
00:58:41
所以他才說恭己
00:58:47
恭己就是 自己恭恭敬敬去對待人
00:58:52
若真的一個政治家 對百姓恭恭敬敬來說
00:58:57
社會就很安定了
00:58:59
不過現在當官的 都擺一個派頭
00:59:02
他哪要恭恭敬敬
00:59:04
所以這就是古聖人 所說的話和普通人不一樣
00:59:12
現在恭字再來就是儉
00:59:15
我們現在來看 論語八佾第三篇裡面說的
00:59:20
子曰,禮 與其奢也,寧儉
00:59:28
在論語八佾第三篇 孔子這樣說
00:59:33
什麼是禮
00:59:35
一個人奢侈浪費
00:59:40
寧可節儉一點
00:59:44
在論語述而第七篇裡面說
00:59:48
子曰,奢則不孫 儉則固
00:59:54
與其不孫也,寧固
00:59:58
現在對於這字首先要注意
01:00:01
這字不能讀成孫
01:00:04
現在讀成孫
01:00:05
現在這字音讀成巽
01:00:08
就是順的意思
01:00:10
現在說這個禮 等於就是順禮
01:00:14
要順這個禮
01:00:18
所以現在 論語述而第七篇說
01:00:22
孔子說一個人 若奢侈浪費就不順這個禮
01:00:30
若儉呢
01:00:31
儉就太過於小氣
01:00:34
固就是小氣
01:00:36
人家說你 這個人也不要那麼小氣
01:00:40
但是一個人若不順禮
01:00:43
寧可小氣一點
01:00:47
我們來看隋朝 有一個學者
01:00:49
劉炫先生的說明
01:00:52
孫,去聲,順也
01:00:56
禮貴得中
01:00:59
奢則過禮而敗德
01:01:02
儉則不及乎禮而無他失也
01:01:07
劉炫先生說 現在這字若平音就讀成孫
01:01:14
但是讀去聲
01:01:17
這去聲就是台語的第三聲
01:01:22
平音再來就是上音
01:01:25
再來去音才入音
01:01:29
所以平音讀成孫
01:01:33
上音第二聲
01:01:36
現在是說台語音喔
01:01:38
國語音不同喔
01:01:40
國語音第二聲也是平音
01:01:43
說陽平和陰平
01:01:46
台語說上平和下平
01:01:50
現在這個以台語做標準
01:01:53
台語這平聲讀成孫
01:01:57
第二聲上音就讀成筍
01:02:00
孫筍
01:02:02
孫若是竹筍的筍就是上聲
01:02:05
去聲第三聲就讀成遜
01:02:09
第四聲就是要讀成術
01:02:14
孫筍遜術
01:02:17
現在讀成第三聲
01:02:20
孫讀去聲讀成遜
01:02:22
孫的意思就是順
01:02:26
禮最要緊要走中庸
01:02:31
走中間這條路
01:02:34
一個人奢侈浪費 就已經超過禮
01:02:39
就會敗德性
01:02:41
怎麼敗
01:02:42
東西弄得很多 吃不完把它通通倒掉
01:02:46
損五穀損莊稼物資
01:02:50
你若這樣奢華來說
01:02:53
例如熱鬧叫康樂隊來表演
01:02:58
有的沒有的陣頭
01:03:02
或是請客東西
01:03:04
吃不完用得很多
01:03:07
這就要敗德
01:03:09
儉呢,儉就不禮貌
01:03:13
總不能今天熱鬧
01:03:14
連請一個客人都沒有
01:03:16
今天熱鬧 連拿個東西去廟裡拜都沒有
01:03:20
這樣來說就變成無禮
01:03:24
儉也無禮
01:03:26
但是無禮是無禮,無他失
01:03:30
無他失就是不敗德就對了
01:03:33
譬如引一個例
01:03:36
你若奢侈浪費來說
01:03:38
會損道德的地方很多
01:03:41
你若儉來說
01:03:43
人家會說那個人那麼節儉
01:03:44
小氣成這樣
01:03:45
你們這裡熱鬧
01:03:47
連去廟裡拜拜都沒有
01:03:49
請客都沒有去
01:03:50
頂多讓人家說而已
01:03:52
但他不會敗德啊
01:03:54
所以最好是走中間
01:03:58
不要奢侈浪費
01:04:00
簡單隆重
01:04:02
我也準備 簡單的東西去拜拜
01:04:05
也簡單的請幾個客人
01:04:08
不要說大肆鋪張
01:04:10
這就是禮貴得中這個意思
01:04:13
走中間這條路最好就對了
01:04:17
現在針對 論語述而篇說的這句話
01:04:24
我們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04:28
奢,浪費也
01:04:32
孫,讀去聲,順也
01:04:37
不孫,則不順正道也
01:04:41
固,儉觳也
01:04:44
奢固二者
01:04:48
俱不及禮
01:04:50
奢敗德
01:04:51
固無他失
01:04:54
是故固勝奢也
01:04:57
故曰,與其不孫也
01:05:00
寧固也
01:05:02
這裡面有 三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05:06
注解第一
01:05:08
辭海這樣說
01:05:10
奢,侈也,儉之對
01:05:15
奢就是侈
01:05:17
所以我們說 奢侈浪費就是這樣
01:05:20
儉的相對
01:05:23
奢的相對就是儉
01:05:27
儉的相對就是奢
01:05:29
所以奢和儉是相對的
01:05:32
注解第二
01:05:34
辭海這樣說
01:05:36
正道
01:05:37
謂中正之理也
01:05:39
禮中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01:05:45
辭海說正道是什麼
01:05:48
就是中正的理
01:05:52
在禮記中庸裡面說
01:05:56
中是什麼
01:05:57
就是天下的正道
01:06:00
所以一個人 走中庸之道就是正道
01:06:04
中庸就是不偏左不偏右
01:06:08
走到中間這條路
01:06:10
所以不會奢侈浪費
01:06:12
也不會小氣過頭
01:06:16
但是有人說中庸是四書啊
01:06:21
你怎麼說中庸是禮記
01:06:25
我們要知道本來 中庸這篇是在禮記裡面
01:06:31
後來宋朝 有一個學者叫做朱熹
01:06:38
這朱熹他想說 儒家有五個聖人
01:06:45
儒家五個聖人
01:06:47
第一個是至聖孔子
01:06:52
第二個就是復聖顏回
01:06:57
第三個就是宗聖曾子
01:07:02
第四個就是述聖子思
01:07:07
第五個就是 亞聖孟子剛好五個
01:07:15
但是這五個之中 顏回沒著書
01:07:19
顏回沒書
01:07:22
其他四個有書
01:07:25
這論語就是孔子說的話
01:07:29
大學就是曾子
01:07:33
中庸就是子思
01:07:36
孟子就是孟子作的
01:07:39
朱熹夫子才想說
01:07:42
儒家五個聖人 之中有四個著書
01:07:49
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01:07:52
當時朱熹夫子才將 禮記裡面的中庸篇抽出來
01:08:00
和論語大學孟子合為一本
01:08:05
才叫四書
01:08:06
四書是到了宋朝 之後才有四書
01:08:09
朱熹夫子的手上才有四書
01:08:13
不然以前就是 一人一本都單獨就對了
01:08:18
現在在禮記中庸篇說 中就是天下的正道
01:08:25
正道就是指中庸
01:08:27
不偏的道理
01:08:30
注解第三
01:08:32
辭海這樣說
01:08:34
儉觳
01:08:36
猶節儉也
01:08:38
儉觳就是一個人 節儉到欲罷不能的地步
01:08:41
那種叫儉觳
01:08:43
我們現在來看全文
01:08:48
呂純陽祖師說奢就是浪費
01:08:53
孫要讀去聲
01:08:56
就是順的意思
01:08:59
不孫就是不順正道
01:09:03
等於就是不順中庸之道
01:09:07
這固就是儉觳
01:09:11
就是太過於節儉
01:09:13
我們現在土話說小氣
01:09:17
一個人若奢侈浪費 和小氣這二樣都無禮
01:09:24
奢侈浪費也無禮
01:09:26
一個太過於小氣也無禮
01:09:29
不過奢侈浪費會敗德
01:09:33
小氣呢
01:09:34
雖然是無禮
01:09:36
不過沒有其他的過失
01:09:39
所以才說小氣勝過於奢
01:09:44
所以孔子 才會說與其不孫也
01:09:47
寧固這句話在這裡
01:09:51
另外我們再來看 白虎通義裡面這句話
01:09:55
禮者
01:09:57
使豐年不奢
01:10:02
他說什麼是禮
01:10:05
禮就是豐年
01:10:06
豐年就是好收成
01:10:09
在收成好的時候 不要奢侈浪費
01:10:14
所以自古有一句話說
01:10:16
晴天積雨天糧
01:10:19
不要有錢就將它花光光
01:10:22
沒錢才來哀哀叫
01:10:25
這是白虎通義說的
01:10:28
在顏氏家訓裡面這樣說
01:10:33
儉者,省約為禮之謂
01:10:40
顏氏家訓說什麼是儉
01:10:44
儉就是每樣都節省 來做禮的意思
01:10:52
另外看春秋左傳 莊公二十四年
01:10:58
儉,德之共也
01:11:02
侈,惡之大也
01:11:07
春秋是我們中國五經之一
01:11:13
五經就是詩經 書經、易經、禮經、春秋
01:11:18
這是我們中國五經之一
01:11:22
春秋左傳裡面一句話說
01:11:25
儉就是禮之共
01:11:30
共就是一種恭敬
01:11:34
侈就是惡之大
01:11:37
有的說這不是共嗎
01:11:39
共產的共你怎麼讀成恭
01:11:42
我們現在來看左傳注解
01:11:47
共,同恭
01:11:52
勤儉是德行的最恭敬者
01:11:56
奢侈是惡行的最大者
01:12:00
左傳注解說
01:12:02
現在這字 不能讀成共讀成恭
01:12:06
這恭就是 勤儉的德性最為恭敬的
01:12:14
奢侈就是我們惡行的最大
01:12:18
為什麼說奢侈的惡行最大
01:12:22
因為一個人若奢侈浪費
01:12:26
吃第一賺最後
01:12:30
沒錢有的跑去用搶的
01:12:34
所以奢侈浪費 會容易去犯罪
01:12:38
儉的人不會去犯罪
01:12:40
儉他就窮苦的出身啊
01:12:43
他受得了苦不會做壞啊
01:12:48
但是我剛才說 這儉完全是無禮
01:12:57
現在說勤儉是恭敬
01:13:01
剛才不是說儉是說固
01:13:05
固就是超過儉
01:13:08
這固是小氣
01:13:11
儉是好現象
01:13:13
固就不好了
01:13:14
固就是小氣啦
01:13:17
太過於儉
01:13:18
儉過頭了
01:13:21
所以這個恭再來看辭海
01:13:24
共,音恭,同恭,敬也
01:13:28
現在這字不能讀成共
01:13:29
要讀成恭
01:13:31
和這恭字意思一樣
01:13:34
就是敬的意思
01:13:35
我們再來看論語八佾第三篇
01:13:43
林放問禮之本
01:13:47
子曰,大哉問
01:13:51
禮,與其奢也
01:13:54
寧儉
01:13:57
論語八佾第三篇說
01:14:00
林放這是一個人的名字
01:14:03
林放來問孔子 禮的根本是什麼
01:14:10
孔子這樣說
01:14:12
你問得問題很大
01:14:16
若說到禮 你若奢侈浪費寧可節省一點
01:14:24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14:27
儉,德之本
01:14:30
奢,惡之根
01:14:33
儉則寡欲
01:14:35
安分守己
01:14:37
謹身節用
01:14:40
遠罪興家
01:14:42
奢則多欲
01:14:44
貪慕名利
01:14:46
為官必賄
01:14:48
為民必盜
01:14:50
多求妄用
01:14:52
敗家喪身
01:14:54
故曰,儉,德之本
01:14:57
奢,惡之根也
01:15:00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15:03
儉就是道德的根本
01:15:07
奢就是罪惡的根源
01:15:12
因為一個人若儉就會寡欲
01:15:17
寡欲就不會想要 這樣想要那樣
01:15:21
他會安分守己
01:15:24
儉的人較會安分守己
01:15:27
做什麼都注意自己
01:15:30
買東西都比較節用
01:15:33
自然會離開罪
01:15:36
這不能讀成遠
01:15:38
遠就是遠
01:15:39
現在讀成遠
01:15:41
遠就是離開
01:15:42
就是離開這個罪家 就會興旺
01:15:47
一個人若奢就會多欲
01:15:51
多欲就會貪慕名利
01:15:53
想要和人爭名爭利
01:15:57
這種人若當官
01:15:59
一定會貪污
01:16:02
賄就是貪污
01:16:04
百姓一定當賊
01:16:08
但是這當賊包含很廣
01:16:11
不是去搶去劫才是賊
01:16:16
漏繳稅金也是賊
01:16:18
就是說不應當得的錢
01:16:23
像做生意的錢
01:16:25
偷斤減兩這也是賊
01:16:27
這賊就是說 不應當得的錢將它拿來就是賊
01:16:33
對不對
01:16:35
所以當官一定會貪污
01:16:37
當百姓一定沒良心
01:16:40
做生意就奸商種種
01:16:43
多求妄用就會敗家喪身
01:16:49
有的長輩說 三代累積一代傾空
01:16:53
所存的錢把它花光光
01:16:56
這不能讀成喪
01:16:58
喪是喪事的喪
01:17:00
讀成喪
01:17:01
喪就是斷送 他的身體致使沒命
01:17:06
所以才會說這句儉,德之本
01:17:09
奢,惡之根
01:17:12
但是話說到這裡 你還要注意一樣
01:17:16
有人做善事
01:17:19
一毛錢都拿不出來
01:17:22
就說某人很儉拿不出來
01:17:27
這不是儉
01:17:30
這是小氣
01:17:32
小氣和儉是不同喔
01:17:35
我們現在來看 晏子春秋裡面一句話
01:17:40
嗇于己
01:17:43
不嗇于人
01:17:44
謂之儉
01:17:47
嗇于人
01:17:48
不嗇于己
01:17:50
謂之吝
01:17:52
儉者
01:17:53
君子之德也
01:17:55
吝者
01:17:56
小人之事也
01:17:58
但是你現在要注意
01:18:01
這個嗇 和這個吝和剛才說的固
01:18:08
這三字寫不一樣
01:18:10
但是意思一樣
01:18:12
都是小氣
01:18:13
這嗇也是小氣
01:18:16
吝也是小氣
01:18:17
固也是小氣
01:18:19
為了文法的關係
01:18:21
有時寫這字也時寫那字
01:18:25
晏子春秋說 一個人若嗇於自己
01:18:31
不嗇於別人
01:18:33
這叫做儉
01:18:36
你若聽不懂 我說明白一點你聽比較懂
01:18:40
以前羅東 有一間旅社叫大新旅社
01:18:46
這是好的人我才有說名字
01:18:49
我常常說好的人表揚
01:18:52
大家會在背後稱讚他
01:18:55
若壞的人 我都對事不對人我都不說名字
01:19:01
大新旅社的老老闆很儉
01:19:06
小氣自己
01:19:07
怎麼小氣
01:19:09
那老人家已經過世了
01:19:14
現在若在的話九十多歲了
01:19:17
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事情
01:19:20
那時一碗陽春麵五塊錢
01:19:25
捨不得吃
01:19:27
捨不得吃啦
01:19:29
都叫他的家人 將剩飯煮成稀飯
01:19:34
瓜子拿來我配這樣而已
01:19:37
一碗麵五塊錢捨不得吃
01:19:41
但是若羅東熱鬧
01:19:45
晚上客人 幾個就知道了
01:19:50
辦桌
01:19:52
有的客人再怎麼晚回來
01:19:56
他都會留一份
01:19:58
譬如三個五個 還沒回來就會留一份
01:20:01
他們一回來 就說喝一杯再去睡
01:20:03
喝一杯再去睡
01:20:04
今天是熱鬧讓我請
01:20:08
花再多的錢都沒關係
01:20:11
做善事都搶先
01:20:14
有人邀他去 做善事都很慷慨
01:20:18
自己五塊錢一碗麵捨不得吃
01:20:21
這就是什麼
01:20:23
小氣自己啦
01:20:25
小氣自己不小氣別人
01:20:28
這叫做儉
01:20:30
小氣別人不小氣自己
01:20:34
這叫做吝啦
01:20:36
真正的小氣
01:20:38
人家說吝嗇吝嗇 這就是吝嗇,非常吝嗇
01:20:43
我再引一個例子給你聽
01:20:45
但是這現在不說名字
01:20:47
為什麼不說名字
01:20:49
有某某一個人 小氣到什麼程度呢
01:20:55
自己三餐吃吃很好
01:20:59
那是我認識的人
01:21:00
認識的人
01:21:03
有一次殺豬公 要謝神請客
01:21:10
請廚師來
01:21:12
豬公殺下了
01:21:15
廚師找不到豬的大腿
01:21:18
找不到好料
01:21:20
若二三十年前
01:21:22
說那個一點兒的 像豬肝內臟都還很有價值
01:21:26
現在內臟較沒人喜歡吃
01:21:29
一付豬肝怎麼不見了
01:21:32
蹄膀怎麼不見
01:21:34
在那一直找
01:21:36
他先生就幫忙找
01:21:39
奇怪廚師 怎麼說豬腿會不見
01:21:42
他太太將他拉到廚房裡
01:21:45
湊巧
01:21:46
為什麼湊巧
01:21:47
廚房裡都有廁所啊
01:21:49
遇到客人在廁房裡
01:21:51
不知他太太 多大聲跟他先生說
01:21:53
不用找了啦
01:21:55
再多人也吃掉
01:21:57
好料的我都拿去放了啦
01:21:59
對不對
01:22:00
那些零零落落有的沒的
01:22:03
我們根本沒有要吃
01:22:05
將它全清出去
01:22:06
我們那個再慢慢吃
01:22:09
客人一出來很氣
01:22:11
這桌說一下
01:22:12
那桌說一下
01:22:13
說到客人都跑光了
01:22:15
之後煮得那些都沒吃
01:22:18
他自己又不愛吃
01:22:20
又沒人幫他吃
01:22:22
鄰居人家知道他小氣
01:22:23
他要拿剩菜 給別人都沒人要
01:22:26
結果都全拿去 倒在餿水桶裡
01:22:29
那叫做小氣啦
01:22:31
自己吃好的
01:22:33
若是別人一點都捨不得
01:22:36
但儉不是喔
01:22:38
儉是自己吃不好沒關係
01:22:41
慷慨別人
01:22:42
這是不同的
01:22:44
你要注意
01:22:45
你若不注意這儉和小氣 就攪和在一起就完蛋了
01:22:51
所以一個人 自己很儉不敢用
01:22:57
做善事布施很肯做
01:22:59
那就是真正儉的人
01:23:01
小氣的人自己吃好
01:23:04
做善事一毛錢都拿不出去
01:23:06
所以才說嗇于人
01:23:09
不嗇于己
01:23:10
這叫做吝
01:23:10
吝就是小氣
01:23:12
儉者,君子之德也
01:23:14
儉的人這是君子的德性
01:23:17
小氣的人 是小人的事情這樣說
01:23:20
所以古聖賢 說的道理很有趣
01:23:24
我們晚上說到這裡
01:23:26
時間的關係
01:23:27
暫且告一段落
01:23:28
對本文我們 解釋溫良恭儉讓
01:23:35
我們已經說了四項
01:23:37
這溫良恭儉我們已經都講完了
01:23:41
今晚對這字讓字
01:23:44
我們來做個參考
01:23:47
我們現在看辭海一個說明
01:23:51
讓,己之所有
01:23:55
推以予人也
01:23:58
辭海說這個讓是什麼
01:24:01
本來是我們自己所有的
01:24:04
將所有的推給別人
01:24:08
這樣你若 聽不懂我說明白一點
01:24:12
比如說我現在坐車
01:24:16
我就排在前面
01:24:18
現在看到老人 看到婦女帶小孩
01:24:23
說前面給你
01:24:25
本來這是我占有的東西
01:24:28
我現在讓給你
01:24:29
就是讓
01:24:31
比如說要選舉
01:24:38
你要出來我也要出來
01:24:40
但我想說你才華好
01:24:43
話也比較會說
01:24:45
不然乾脆 讓你選看看我不要
01:24:48
這就是讓
01:24:49
本來我的東西
01:24:51
我推給別人
01:24:52
這就叫做讓
01:24:55
但是針對這個讓字
01:24:57
我們看孟子 一篇文來做參考
01:25:02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01:25:08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01:25:14
無辭讓之心非人也
01:25:19
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01:25:23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01:25:29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01:25:34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01:25:38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01:25:43
人之有是四端也
01:25:46
猶其有四體也
01:25:50
有是四端
01:25:52
而自謂不能者
01:25:55
自賊者也
01:25:58
現在我們對本文
01:26:01
我們來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1:26:08
但是裡面有六個注解
01:26:11
對這六個注解 我們先說一下
01:26:14
注解第一
01:26:16
朱熹夫子這樣說
01:26:19
羞,恥己之不善也
01:26:24
惡,憎人之不善也
01:26:29
現在說這個羞
01:26:31
羞就是慚愧自己不會做善
01:26:36
我們自己 不會做善我們要慚愧
01:26:40
現在這個不能唸惡
01:26:41
要唸成惡
01:26:43
惡就是討厭
01:26:45
憎也是討厭
01:26:47
這個惡就是討厭人不善
01:26:52
不善就是惡
01:26:54
羞就是慚愧自己做壞
01:26:57
惡就是討厭別人做壞
01:27:00
才叫做羞惡
01:27:03
注解第二
01:27:04
辭海這樣說
01:27:07
辭,解使去己也
01:27:12
讓,推以與人也
01:27:18
朱熹夫子說辭是什麼
01:27:21
現在這個不能唸解
01:27:23
唸成解
01:27:26
這個解是什麼
01:27:28
解就是我們 有的東西拿給人
01:27:31
這叫做解
01:27:34
我們自己有的東西給人
01:27:40
這本來是我的
01:27:42
我就去己
01:27:43
東西推給別人
01:27:46
讓就是人要跟我們爭
01:27:51
我們就推給別人
01:27:52
好啦,我讓你
01:27:55
讓,若土話叫做讓
01:27:58
讓人
01:28:02
注解第三
01:28:04
辭海這樣說
01:28:05
是,知其善而以為是也
01:28:11
非,知其惡而以為非也
01:28:16
他說什麼為是
01:28:18
是就是知道這個善
01:28:21
將他當成是對
01:28:23
說這是善這個對
01:28:25
非就是知道做錯
01:28:29
現在這個唸惡
01:28:31
我們這字唸惡
01:28:32
但是現在唸惡
01:28:35
現在知道這個惡
01:28:38
這個不能做
01:28:41
我們這個叫做非
01:28:43
知道善就是對
01:28:45
知道惡就是錯
01:28:47
這樣叫做是非
01:28:50
注解第四
01:28:51
辭海這樣說
01:28:53
端,始也,本也,首也
01:28:59
辭海說端
01:29:01
開始的意思
01:29:02
也可以說是根本的事
01:29:04
也可以說最要緊的事
01:29:08
注解第五
01:29:10
禮記曲禮上篇
01:29:13
退讓以明禮
01:29:16
一個人你明白禮教
01:29:19
怎樣叫做禮
01:29:20
禮就是我們 做什麼都退一步讓人
01:29:24
這樣就是禮
01:29:25
你若沒有 退一步讓人你就無禮
01:29:29
所以禮記曲禮 上篇又有句話這樣說
01:29:33
不辭讓而對,非禮也
01:29:38
這個對是什麼
01:29:41
我們兩人在對答講話
01:29:44
人家一句話都還未講完
01:29:48
你就硬要插話進去
01:29:50
要跟人爭著講
01:29:52
若這樣是不禮貌
01:29:54
我們跟人講話
01:29:56
不管對方講的話 你喜不喜歡聽
01:29:59
讓對方的人講完 我們再來講
01:30:02
不能說那個人話講一半
01:30:04
你就在旁邊插進去
01:30:06
若是這樣你就無禮
01:30:10
注解第六
01:30:11
辭海這樣講
01:30:13
四體,四肢也
01:30:15
四體就是兩隻手
01:30:17
兩隻腳
01:30:19
可以說是全身
01:30:21
這叫做四體
01:30:23
現在看孟子 公孫丑章這裡頭所講的
01:30:30
一個人若無惻隱的心
01:30:33
這樣你就不是人了
01:30:38
一個人若無羞惡的心
01:30:44
你這就不是人了
01:30:46
一個人若無辭讓的心
01:30:49
你也不是人
01:30:52
你若不明白對或錯的心
01:30:56
你也不是人
01:30:59
惻隱的心
01:31:01
什麼叫做惻隱的心
01:31:03
看到一個困苦的人
01:31:06
看到一個歹命人
01:31:08
你會想到要去幫助他
01:31:12
這就是惻隱
01:31:14
若是佛家就說慈悲
01:31:16
這樣說比較快
01:31:18
我們這個惻隱的心
01:31:20
就是仁的開端
01:31:22
也可以說是仁的根本
01:31:26
你有羞惡的心
01:31:32
知道善就是好
01:31:37
我們說我今日沒有行善
01:31:41
討厭別人為惡
01:31:44
你知道慚愧
01:31:47
知道做錯就是慚愧的事情
01:31:49
這就是義的開端
01:31:52
知道慚愧來說 你就不會做壞事
01:31:56
不做壞事 就不會做不義的事
01:32:02
這個辭讓的心 就是禮的開端
01:32:06
就是剛才禮記裡所說的
01:32:09
一個人知道對或不對的心
01:32:13
這就是有智慧的根本
01:32:15
就是有智慧的開端
01:32:19
一個人若有四端
01:32:23
像一個人有腳有手
01:32:26
假若四端不齊全
01:32:29
就好像破相
01:32:30
不是斷手就是斷腳
01:32:35
假使若一個人
01:32:38
說這我沒辦法做
01:32:42
而自謂不能是沒辦法做
01:32:45
那這樣是傷害自己
01:32:49
現在這賊不是小偷
01:32:51
是傷害
01:32:53
怎麼傷害
01:32:54
這要讓你做功德的機會
01:32:57
已經破功傷害自己了
01:33:03
所以這個辭讓是很重要
01:33:06
這個辭讓就是四端之一
01:33:09
這讓就是四端之一
01:33:14
我們現在另外
01:33:18
我們再來看十駕齋養新錄
01:33:24
因為這個讓就是禮的作用
01:33:26
像剛才這個 禮記曲禮篇所說的
01:33:31
讓就是禮的作用
01:33:33
一個人做事
01:33:36
你若一直要跟人爭
01:33:40
沒有想要讓
01:33:44
若這樣的人 你不用跟人說禮
01:33:47
說我這個人很有禮
01:33:48
不用跟人說禮
01:33:50
一個人一旦沒有 辭讓的心怎麼會有禮
01:33:54
所以現在十駕齋 養新錄才這樣表明說
01:33:59
禮者
01:34:01
自卑而尊人
01:34:05
人與己相接
01:34:08
而不知退讓
01:34:10
則橫逆及之矣
01:34:14
孔子至聖而自言
01:34:18
竊比老彭 謙之至,讓之至也
01:34:25
有禮者敬人
01:34:28
敬人而恒敬
01:34:31
舍讓何以哉
01:34:35
現在十駕齋 養新錄裡頭跟我們說
01:34:42
禮是什麼
01:34:44
禮就是自己感覺頭較低
01:34:49
不想跟人比高
01:34:54
而且尊重別人
01:34:56
像覺得自己較笨 而你較聰明
01:35:01
別人跟我們兩人接洽
01:35:05
你假若不知要退讓
01:35:09
那麼這個橫逆就到了
01:35:13
因為我不讓你 你不讓我
01:35:16
兩人不相讓就吵架了
01:35:19
就惹事情了
01:35:22
孔子是一個至聖的人
01:35:26
所以他自己說
01:35:30
若我的道理 是只在老彭祖那偷來的
01:35:39
我的道理較輸人
01:35:41
我的道理 都是從別人的地方拿來的
01:35:45
可以說非常的謙虛
01:35:50
也是非常讓人不會跟人爭
01:35:57
有禮的人就會尊重別人
01:36:02
尊重別人 就要有永久的尊重
01:36:06
不是嘴上說尊重人而已
01:36:10
你今日想要永久尊重人
01:36:15
除了這個讓之外 還有什麼辦法
01:36:20
你若沒有讓 就沒辦法去尊重別人了
01:36:26
那麼這十駕齋 養新錄是什麼樣的書
01:36:33
這辭海裡頭這樣說
01:36:35
十駕齋養新錄 書名,凡二十卷
01:36:42
考訂歷史
01:36:44
地志及文字
01:36:46
音韻等學
01:36:48
頗為賅備
01:36:53
他說十駕齋養新錄這本書
01:36:57
這是一本書的名
01:37:00
總共有二十卷
01:37:04
這個十駕齋 養新錄是全部來考證
01:37:10
來修訂歷史地理種種
01:37:15
和文字音韻
01:37:17
音韻就是我們做詩的韻
01:37:19
音韻等的學問
01:37:23
可以說很多人採用
01:37:31
可以說這本書 的內容非常的完備
01:37:34
非常的齊備這樣子
01:37:37
這個賅備
01:37:38
辭彙就這樣講
01:37:40
賅備,完備,齊備,完全
01:37:43
都叫做賅備
01:37:45
可以說這本書非常的完全
01:37:49
那麼孔子說 竊比老彭這句話
01:37:56
因為黑板的關係
01:37:58
我們現在 另外做專文來說明
01:38:01
在論語述而第七篇這樣說
01:38:06
子曰,述而不作
01:38:10
信而好古
01:38:14
竊比於我老彭
01:38:19
子曰就是孔子這樣說
01:38:24
說我平常時
01:38:26
述,什麼是述
01:38:28
像我現在在講的叫做述
01:38:31
述就是 將古聖賢的話說給你聽
01:38:37
這樣就叫做述
01:38:39
而不作,什麼是不作
01:38:41
就是我自己不作新學說
01:38:47
我的道理都是 自古聖賢的道理拿來的
01:38:52
我不是自己 有那種才能做新學說給你聽
01:38:58
信而好古
01:39:02
等於就是說平常時
01:39:04
做任何事都講信用
01:39:09
而且我很愛 研究古聖賢的道理
01:39:14
若是說我的道理
01:39:19
我是平常時
01:39:21
將古聖賢老彭祖 的道理偷拿來用而已
01:39:28
他說他的道理 是偷拿別人的來說而已
01:39:34
我沒有什麼學問
01:39:36
他的意思是這樣
01:39:37
孔子難道真是述而不作
01:39:41
孔子也有著作
01:39:43
不是沒有
01:39:44
我們來看辭海
01:39:46
這是簡略說明
01:39:49
辭海說孔子的歷練
01:39:53
是將他出生到他歸天為止
01:39:57
現在目的是要讓你瞭解說
01:40:00
孔子真是述而不作
01:40:03
他也有著作不是沒有
01:40:06
所以現在辭海說
01:40:07
孔子刪詩書
01:40:12
訂禮樂
01:40:14
贊周易
01:40:16
作春秋
01:40:20
刪可以說是刪除
01:40:25
因為這個詩經裡面 有很多好的
01:40:32
也有一點是有點黃色色彩
01:40:37
或者不是很好的詩
01:40:41
這個詩經裡面 並不整本都是好的
01:40:45
文章裡有的些好的
01:40:48
較有修養的詩
01:40:49
有的是較世俗的詩
01:40:53
像這個書也一樣
01:40:55
這個書裡有好的文章
01:40:59
也有壞的文章
01:41:01
要刪除這個好的拿起來
01:41:06
壞的拿掉
01:41:08
所以有很多詩經、書經
01:41:11
孔子以前 和孔子以後所刪定的
01:41:16
有一部分被拿掉
01:41:20
訂禮樂就是禮經和樂經
01:41:26
把它修訂
01:41:28
像是說裡頭寫錯的地方
01:41:33
不要說什麼
01:41:34
像我自己在 寫黑板有時也會寫錯
01:41:38
像是字句有那錯了
01:41:44
他又去修訂這個禮樂
01:41:49
贊周易
01:41:50
很稱讚文王所作的易經
01:41:56
本來易經不是文王作的
01:42:01
是文王完成的
01:42:04
易經開始是伏羲
01:42:09
伏羲做八卦
01:42:12
那當時叫做連山易
01:42:17
後來黃帝將八卦 演變成六十四卦
01:42:30
那當時就叫做歸藏易
01:42:36
後來文王起爻
01:42:38
每一卦六個爻
01:42:41
才叫做三百八十四爻
01:42:45
那當時才叫做周易
01:42:50
到周易那當時 就已經有卦有爻
01:42:56
文王死後周公做卦辭
01:43:03
到孔子他來做十翼
01:43:09
有十本書
01:43:10
繫辭傳、雜卦傳、說卦傳
01:43:16
文言種種十本書
01:43:19
讓他瞭解易經內容
01:43:22
這個易經才完成
01:43:24
說實在易經是孔子完成的
01:43:27
但他不敢說是他完成的
01:43:31
他說我贊嘆周易很好
01:43:36
作這本春秋
01:43:39
春秋就是孔子作的
01:43:41
這些剛好叫做六經
01:43:45
詩經、書經、禮經、樂經
01:43:49
易經、春秋叫做六經
01:43:52
但是現在剩五經而已
01:43:55
為何只剩五經
01:43:57
因為這本樂經不見了
01:44:01
因為當時中途 可能被毀掉了
01:44:12
或是原作文失落了
01:44:16
所以在孔子時還有樂經
01:44:19
但是傳說是 樂經被秦始皇燒掉了
01:44:25
所以現在才只有五經
01:44:27
五經就是詩經 書經、禮經、易經、春秋
01:44:33
現在只剩五經
01:44:35
在孔子時有六經這樣
01:44:39
那麼現在說這個老彭
01:44:43
我們一般說彭祖
01:44:45
不懂的人說彭祖姓彭
01:44:48
不是
01:44:49
彭祖不是姓彭
01:44:52
彭祖姓什麼
01:44:53
姓籛
01:44:56
所以我們來看 邢昺先生的解釋
01:45:00
老彭,姓籛
01:45:05
封於大彭
01:45:08
故世人稱謂彭祖
01:45:14
說老彭是姓籛
01:45:18
因為封在大彭
01:45:21
大彭就是 現在的江蘇省銅山縣
01:45:25
古時叫做大彭
01:45:27
因為他是大彭的諸侯
01:45:30
堯帝封他在大彭做諸侯
01:45:34
也可以說是 大彭的祖師就對
01:45:37
所以才說彭祖
01:45:40
彭祖就是大彭的祖師
01:45:43
才叫做彭祖
01:45:44
你們要注意這點
01:45:46
所以在史記 五帝本紀裡頭說
01:45:50
彭祖,自堯時皆舉用
01:45:54
彭祖就是在堯帝時 就被封在大彭做祖師
01:46:03
在舜本紀正義裡頭說
01:46:07
彭祖,姓籛,名鏗
01:46:11
堯時封於大彭
01:46:14
在堯本紀正義說
01:46:17
彭祖姓籛名鏗
01:46:21
堯帝時封在大彭
01:46:25
這個就是我們彭祖的經過
01:46:31
但是當今我們有一齣古書
01:46:38
電影也有演
01:46:41
說叫做周公鬥法桃花女
01:46:46
這雖然是小說
01:46:49
你不能將之當真
01:46:51
你想說在小說中間
01:46:56
說周公的一個奴才 叫做彭祖
01:47:00
夭壽的活了二十歲
01:47:04
他說他活不過二十歲
01:47:11
那當時桃花女
01:47:14
叫他去求八仙
01:47:16
說八仙一人添一百
01:47:19
所以彭祖才活了八百歲
01:47:21
這全都胡說
01:47:24
彭祖是堯帝時的人
01:47:28
我們要研究這樣
01:47:30
周公是周文王的兒子
01:47:35
也是周武王的小弟
01:47:37
年代差很多
01:47:39
堯帝才舜帝
01:47:42
舜帝才禹帝
01:47:44
禹帝才商湯,對吧
01:47:47
商湯後來才周
01:47:50
那年代差太多
01:47:53
那麼彭祖 怎麼會是周公的奴才
01:47:57
那八仙呢
01:47:59
八仙最早是李鐵拐
01:48:03
他叫做李玄
01:48:05
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
01:48:09
第二個呢
01:48:12
等於就是張果老
01:48:18
張果老是什麼時代
01:48:20
無人知道
01:48:22
在歷史上 張果老是什麼時代無人知道
01:48:27
當時在唐朝時
01:48:32
這唐玄宗
01:48:34
唐玄宗是另名
01:48:35
我們說是唐明皇
01:48:38
那當時有個人姓張叫張果
01:48:43
這張果在唐朝時
01:48:49
被唐玄宗聘做客卿
01:48:54
這個客卿用現代文辭來講
01:48:59
可說是總統的國策國顧
01:49:02
這樣說比較快
01:49:05
所以那當時唐玄宗問他
01:49:09
問他果老仙
01:49:11
他怎麼說果老
01:49:13
老就是像老先生的意思
01:49:15
他的名字叫做果
01:49:17
說果老仙貴庚
01:49:20
問他幾歲
01:49:21
他說幾歲我不記得了
01:49:24
我不知道了
01:49:25
我記得好像是 堯帝甲子年生的
01:49:29
這句話是張果 自己對唐玄宗說的話
01:49:34
所以若要照他的話說起來
01:49:37
這個張果就活了很多歲
01:49:39
想說堯帝經過到唐朝來了
01:49:43
現在當做是堯帝手邊的人
01:49:46
這樣說起來也可說是 跟彭祖同年代的人
01:49:52
不過張果 照歷史上李鐵拐度的
01:49:59
李鐵拐是八仙頭
01:50:02
所以張果才排第二
01:50:04
第三就是漢鍾離
01:50:07
漢鍾離不是姓漢
01:50:11
他是漢朝的人
01:50:14
姓鍾離
01:50:16
鍾離是姓
01:50:17
名權叫做鍾離權
01:50:20
這是第三個
01:50:24
漢鍾離再來就是韓湘子
01:50:28
不是韓湘子是藍采和
01:50:32
這藍采和也是漢朝的人
01:50:36
再來就是呂洞賓
01:50:40
呂洞賓是唐朝的人
01:50:43
呂洞賓再來就是韓湘子
01:50:47
韓湘子是韓文公的姪子
01:50:50
也是唐朝的人
01:50:52
韓湘子再來就是何仙姑
01:50:57
何仙姑的本名叫做何素女
01:51:00
她也是唐朝的人
01:51:04
最後就是曹國就
01:51:07
現在很冤枉有時會說錯
01:51:10
曹姓曹
01:51:17
曹國就
01:51:21
曹是姓國就是名
01:51:24
現在人都稱他曹國舅
01:51:27
因為就和舅音相近
01:51:31
就變曹國舅了
01:51:33
因為在宋朝時 根本就沒有一個國舅姓曹
01:51:40
所以這是一個錯誤的傳說
01:51:45
所以這叫做曹國就
01:51:48
曹國就是宋朝時期的人
01:51:50
至曹國就到現在
01:51:53
才千年而已
01:51:55
你想說曹國就 不足一千年
01:52:01
彭祖四千多年了
01:52:04
彭祖是要如何求八仙
01:52:06
要如何求
01:52:07
你研究一下這道理就好
01:52:09
所以才說歷史和小說 不盡相同的道理在此
01:52:15
彭祖姓籛名鑑
01:52:18
堯帝時候封於大彭城
01:52:23
我們對論語這句話 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52:29
孔子謙己誨人
01:52:31
言竊比謙之辭也
01:52:36
孔子至聖
01:52:37
賢於老彭
01:52:39
而自言竊比老彭
01:52:43
不敢顯然自附於聖之名
01:52:47
而讚古聖賢之德
01:52:49
是讓之至也
01:52:52
呂純陽祖師說
01:52:54
孔子為人很謙虛
01:52:58
他說偷拿來
01:53:01
這是種很謙虛的話
01:53:05
孔子是至聖
01:53:08
中國的聖人很多
01:53:11
不過孔子最高
01:53:13
可以說是至聖
01:53:16
孔子是比老彭厲害很多
01:53:20
老彭也是聖人
01:53:22
不過可說勝過老彭很多
01:53:25
但是他自己 不敢說跟彭祖比較
01:53:32
所以人家說孔子是聖人
01:53:35
他說你說我是聖人 我不敢當
01:53:37
這是論語說的
01:53:39
你若說我學聖人的腳步
01:53:43
這樣我就敢說
01:53:44
你若說我是聖人
01:53:45
那我不敢當
01:53:46
若聽到這段話
01:53:48
當今稱呼為名師
01:53:50
稱呼為活佛噢 稱呼為無上士噢
01:53:55
實在是慚愧
01:53:57
都要跟佛祖比較
01:53:59
孔子聖人 他不敢跟佛祖比較
01:54:02
不敢跟聖人比較
01:54:04
他不是咧
01:54:05
現在人說我是本尊
01:54:07
我比佛祖還厲害
01:54:09
都這樣
01:54:11
所以孔子至聖 是比老彭還厲害
01:54:15
但自己說道理 是從老彭那偷來的
01:54:21
不敢宣揚稱呼自己是聖人
01:54:27
而且讚揚古聖賢的德行
01:54:31
一直稱讚古聖賢
01:54:33
所以論語你看 孔子誇讚堯帝
01:54:36
誇讚舜帝
01:54:37
誇讚禹帝
01:54:38
誇讚彭祖
01:54:42
誇讚黃帝
01:54:44
他都一直讚嘆古聖賢
01:54:46
不曾說自己很厲害,不曾
01:54:50
這就是讓之至
01:54:52
德行都推給別人
01:54:55
他說我不會,我愚笨啦
01:54:57
我道理都是 自古聖賢那拿來的
01:55:01
一個人若有辦法做到這樣
01:55:03
那就叫做聖人了
01:55:05
所以世人有句話怎麼說
01:55:07
十個誇耀九個出醜
01:55:09
你若不信高高在上
01:55:11
很自誇、很會愛現的人
01:55:14
大多都是很蹩腳的人
論語
7/85部影片
論語 1
論語 2
論語 3
論語 4
論語 05
論語 6
論語 7
論語 8
論語 9
論語 10
論語 11
論語 12
論語 13
論語 14
論語 15
論語 16
論語 17
論語 18
論語 19
論語 20
論語 21
論語 22
論語 23
論語 24
論語 25
論語 26
論語 27
論語 28
論語 29
論語 30
論語 31
論語 32
論語 33
論語 34
論語 35
論語 36
論語 37
論語 38
論語 39
論語 40
論語 41
論語 42
論語 43
論語 44
論語 45
論語 46
論語 47
論語 48
論語 49
論語 50
論語 51
論語 52
論語 53
論語 54
論語 55
論語 56
論語 57
論語 58
論語 59
論語 60
論語 61
論語 62
論語 63
論語 64
論語 65
論語 66
論語 67
論語 68
論語 69
論語 70
論語 71
論語 72
論語 73
論語 74
論語 75
論語 76
論語 77
論語 78
論語 79
論語 80
論語 81
論語 82
論語83
論語84
論語85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30000226
85ef8117-b867-4ad1-90bc-122d1447bcbb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