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論語 30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論語 30
5842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02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06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02:12
我們現在翻 七十一頁
00:02:16
第六行
00:02:2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24
子曰不患無位
00:02:30
患所以立
00:02:33
不患莫己知
00:02:35
求為可知也
00:02:39
對於本章 我們上期有引證很多事例
00:02:49
但是孔子說一句話
00:02:52
在論語裡面前後有說四遍
00:03:00
雖然文法不同
00:03:02
不過裡面內容一樣的
00:03:06
重複說四遍
00:03:09
現在我們來看 朱熹夫子的解釋
00:03:16
此章凡四見
00:03:22
而文皆有異
00:03:25
則聖人於此一事
00:03:29
蓋屢言之
00:03:32
其丁寧之意
00:03:34
亦可見矣
00:03:38
他說孔子現在這章說的話
00:03:44
在論語裡面共計有四次
00:03:50
單單就這個文有出現四次
00:03:53
但是這個文的文法不一樣
00:03:57
寫 寫不一樣
00:04:00
但是意思一樣
00:04:03
就是聖人對於這個問題
00:04:08
一次又一次叮嚀來說
00:04:13
若說他叮嚀的心意
00:04:15
你就看出聖人的心
00:04:20
所以對於說 本章裡面的涵意
00:04:28
孔子共計 在論語裡面說四次
00:04:32
現在都把它寫上黑板
00:04:34
讓大家做個參考
00:04:38
第一次是在論語 學而第一篇裡面說的
00:04:4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00:04:49
患不知人也
00:04:53
孔子這樣跟我們說
00:04:56
說你不用煩惱
00:04:59
人家不知道我們的修養
00:05:05
你應該要煩惱什麼
00:05:08
煩惱你不知道 對方的人的修養
00:05:14
這句話等於就是說
00:05:16
你不用常說我們自己做好 要讓人家知道
00:05:21
你最要緊 要找別人的好處
00:05:24
這是最重要的
00:05:29
所以在這個論語 里仁第四篇就是本章
00:05:35
我們今天所說的這章
00:05:38
子曰不患無位
00:05:41
患所以立
00:05:43
不患莫己知
00:05:45
求為可知也
00:05:48
這句話 我們昨天已解釋完了
00:05:51
不用再重新解釋
00:05:53
重新解釋是多耽誤時間
00:05:56
這章就是我們現在
00:06:00
今天所說 這個里仁第四篇
00:06:06
第三次是在 論語憲問第十四章
00:06:1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00:06:19
患其不能也
00:06:25
孔子這樣說
00:06:27
說你不用煩惱
00:06:31
人家不認識你
00:06:33
你要煩惱什麼
00:06:34
煩惱你自己沒修養
00:06:40
你雖然有才能
00:06:43
雖然你做人很行
00:06:45
你假如沒修養來說
00:06:47
再怎麼厲害也沒用
00:06:51
像今天報紙也有刊登啊
00:06:55
電視也有播啊
00:06:58
有某某一個法師
00:07:01
老師都對事不對人
00:07:03
你們新聞自己有看 電視自己有看就好了
00:07:10
若口才很厲害
00:07:13
拿人家錢也很厲害
00:07:17
可以說施主的錢 拿好幾億萬的
00:07:23
結果一次三四年前
00:07:28
被人家檢舉
00:07:31
捉去來說
00:07:32
在第一審判無罪
00:07:35
一判無罪越囂張
00:07:38
揚揚得意說哼
00:07:40
我這個哪有什麼罪
00:07:44
結果呢現在在高等法院
00:07:51
判決判五年
00:07:55
兩個兒子
00:07:57
一個判四年
00:07:57
一個判三年
00:08:00
看你多有才能
00:08:04
才能沒用
00:08:06
厲害也沒用
00:08:08
修養才有用
00:08:12
所以為什麼 我昨天會說一句話
00:08:17
講道理沒用
00:08:20
聽道理也沒用
00:08:22
這樣就不用說 不用聽
00:08:25
不是
00:08:27
說了就要會做
00:08:30
聽了就要會做
00:08:33
這樣才有用
00:08:37
難怪當時王善人
00:08:41
他是一個不識字的人
00:08:47
是一個長工
00:08:51
不過他的道理每樣都懂
00:08:55
好比像惠能六祖
00:08:57
他也是不識字
00:09:00
人家拿經書要問他字說
00:09:03
師父啊這要怎麼讀
00:09:08
他說你不要問我文字
00:09:10
文字我不認識
00:09:12
你若問我道理 我就會告訴你
00:09:19
王善人現在在我們 萬國道德會是最被尊重的
00:09:26
而且稱呼他 叫做儀聖王善人
00:09:30
把他稱呼是聖人
00:09:35
道德會本來是 江希張先生發起的
00:09:41
江希張先生是一個神童
00:09:46
七歲就會注解經
00:09:50
像注解論語
00:09:52
注解金剛經
00:09:53
注解道德經
00:09:55
三教的理論他都會注解
00:10:00
但是道德會不發達
00:10:05
人家建議他
00:10:07
說你今天道德會 若要讓它發達
00:10:09
就去找王善人
00:10:14
江希張先生聽到這句話 真的就去找了
00:10:18
一去之後 要命了一個長工
00:10:21
這個哪懂什麼道理
00:10:25
就坐在那裡和王善人 兩個人在那裡談論
00:10:29
才知道哦 這個人道理懂很多
00:10:35
不過呢
00:10:36
人若厲害的人 都是有驕傲心
00:10:42
所以我常常說呢
00:10:43
我們人有這個才華
00:10:47
而且若知識很高的人
00:10:51
或是口才很好的人
00:10:53
千萬就不要驕傲
00:10:56
驕則敗
00:10:59
所以我們易經 裡面在說怎樣
00:11:01
說謙受益 滿招損
00:11:05
這是一個大道理
00:11:11
江希張先生問王善人
00:11:16
說王先生
00:11:20
講金剛經會成道嗎
00:11:23
在他想說你這不識字的
00:11:27
我全都在講金剛經的
00:11:29
問他說講金剛經會成道嗎
00:11:33
王善人對他搖頭和搖手
00:11:35
說不會成道
00:11:39
哦 若這樣注解 金剛經會成道嗎
00:11:44
因為他注解過金剛經
00:11:46
注解過論語
00:11:47
注解過這個道德經
00:11:50
可以算是一個天才
00:11:56
當時人家稱呼神童
00:11:58
七歲就會講經了
00:12:02
他說注解金剛經會成道嗎
00:12:05
王善人又搖頭又搖手
00:12:07
說不會成道
00:12:11
講金剛經不會成道
00:12:13
注解金剛經也不會成道
00:12:16
不然怎樣才會成道
00:12:18
他說你照金剛經 的腳步去走就成道
00:12:25
所以老師說的就是這樣
00:12:26
說的沒有用啊
00:12:28
站在台上 一張嘴呱呱叫在說人家
00:12:32
下台後被人家講
00:12:37
有的道理這樣子努力研究
00:12:39
耳朵什麼道理都聽
00:12:43
結果這耳聽這耳出去
00:12:48
耳朵和內心對抗
00:12:52
嘴和內心對抗
00:12:54
若這樣哪有用
00:12:57
道是行的
00:12:59
德是做的
00:13:01
這是王善人說的
00:13:03
道 是要行才會到達
00:13:06
德 就要做才有功德
00:13:12
所以呢
00:13:16
論語憲問第十四篇孔子說
00:13:20
你不用煩惱說沒人認識你
00:13:25
你要緊的是要煩惱說 是不是有修養
00:13:30
你若沒修養來說
00:13:33
你再有才能也沒用啊
00:13:37
所以在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篇才說
00:13:43
子曰 君子病無能焉
00:13:47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00:13:51
這個病字
00:13:53
不是生病的病
00:13:55
這個病字是什麼
00:13:56
辭海這樣說
00:13:58
病 憂也 患也
00:14:02
病就是煩惱
00:14:05
就是憂 就是患
00:14:07
所以這個才說不患
00:14:09
不患和病意思一樣
00:14:13
患和病意思一樣
00:14:18
他說君子應當要煩惱什麼
00:14:23
煩惱你沒才能
00:14:26
煩惱你沒德行
00:14:29
你不用煩惱 人家不認識我們
00:14:30
人家不認識我們哪有要緊
00:14:33
我修養 修養我的
00:14:35
人家不認識我 哪有什麼要緊
00:14:38
我們修行 又不是要讓人家知道
00:14:43
有人認識 沒人認識都沒關係
00:14:49
所以孔子強調說 最要緊要修養
00:14:53
不用煩惱說人家認識你
00:14:56
最要緊你要認識別人
00:14:59
這是最重點的
00:15:01
這章說到這裡
00:15:03
現在看下章下去
00:15:06
現在看七十一頁的第八行
00:15:12
子曰
00:15:16
參乎
00:15:19
吾道一以貫之
00:15:23
曾子曰 唯
00:15:27
子出
00:15:29
門人問曰
00:15:31
何謂也
00:15:34
曾子曰
00:15:36
夫子之道
00:15:38
忠恕而已矣
00:15:42
孔子這樣說
00:15:46
他說參啊
00:15:49
這個字一般我們 都讀作「參」或是「參」
00:15:54
但是這是人名
00:15:56
現在讀作參
00:15:58
好比我們人參
00:16:01
高麗叫做人參
00:16:03
這參現在讀作參
00:16:07
他說參啊
00:16:08
參就是曾子的名字
00:16:11
說我平常所說的道理
00:16:16
是用這個一理來貫通起來
00:16:21
曾子應聲說 是的
00:16:25
唯 唯就是好比說是啊
00:16:30
孔子出去之後
00:16:33
其他的徒弟
00:16:36
不瞭解孔子說的這句話
00:16:41
他就來問曾子
00:16:44
說師父說他的道一以貫之
00:16:48
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00:16:51
曾子就說
00:16:53
他說師父一貫的道
00:16:57
就是忠恕二字
00:17:01
但是這個字 也有人讀作「恕」
00:17:03
有的讀作忠「恕」
00:17:05
有的讀作忠恕
00:17:07
恕 「恕」這只是只 漳泉口音不同而已
00:17:15
現在對於本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一個解釋
00:17:21
參 曾子之名
00:17:26
孔子呼曾子欲語之
00:17:32
故曰參乎
00:17:34
吾道者
00:17:36
孔子語曾子云
00:17:39
我所行之道也
00:17:42
一者
00:17:43
前後左右
00:17:46
是平行之道
00:17:50
所謂人道也
00:17:54
〡者
00:17:56
上下通
00:17:58
是直行之道
00:18:02
所謂天道也
00:18:05
孔子之道
00:18:07
天人合一
00:18:10
並行而不悖
00:18:12
若能道一以貫之
00:18:15
則能超凡入聖
00:18:19
曾子曉其理
00:18:23
故答曰 唯
00:18:26
唯 讀上聲
00:18:29
應聲也
00:18:32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8:37
參是曾子的名
00:18:44
他姓曾名叫做參
00:18:47
叫做曾子
00:18:50
他的名叫做參
00:18:52
所以有時候叫做曾參
00:18:57
孔子叫曾子 是有話要對他說
00:19:04
現在這不能讀作「語」
00:19:06
讀作語
00:19:07
語就是要對人家說話
00:19:12
所以才說參乎
00:19:16
現在說吾道
00:19:19
吾道是孔子要對曾子說的
00:19:24
說我今天所行的道
00:19:29
我所行的道是什麼
00:19:35
現在說一
00:19:37
一就是前後左右
00:19:41
前就是面前
00:19:43
後就是後面
00:19:45
前後就這樣走去
00:19:49
左右也一樣啊
00:19:51
一邊左一邊右也是這樣
00:19:54
一樣也是一
00:19:55
這橫豎一橫
00:20:01
什麼叫做〡
00:20:03
現在對這個〡 等一下再另外做注解
00:20:07
現在這些文先解釋完畢
00:20:11
〡就是上下通
00:20:14
上面通到下面
00:20:16
就是直
00:20:20
一 一就是這樣啊
00:20:24
現在〡就是這樣啊
00:20:28
就是直行的道
00:20:30
所說的天道
00:20:34
孔子的道是天人合一
00:20:39
一個人修行 一定要天道配人道
00:20:45
你只有修人道
00:20:49
沒辦法了脫生死
00:20:53
你只有修天道
00:20:54
也不能了脫生死
00:20:59
因為你若修人道不修天道
00:21:02
人道好比像地基啊
00:21:07
你若不修天道來說
00:21:10
你地基構築下去
00:21:12
若沒蓋房子
00:21:14
沒蓋房子就好比一個廣場 而已沒房子可以住
00:21:22
你只有修天道沒修人道呢
00:21:26
好比蓋樓房沒打地基呀
00:21:29
遇到颱風 大水 地震
00:21:32
一下子就倒了
00:21:35
所以一定天道要配人道
00:21:38
人道不修
00:21:39
天道就難成
00:21:43
所以呢孔子的道理 是天人合一
00:21:48
兩樣要一起走
00:21:52
不能去違背
00:21:54
你違背人道也不行
00:21:57
違背天道也不行
00:22:01
假如一個人 你如果有辦法這個道
00:22:04
這個一把它貫通
00:22:09
這樣你就有辦法超凡入聖
00:22:15
曾子知道孔子說的話
00:22:19
所以他才應說 唯
00:22:24
唯 這個普通讀作唯
00:22:28
讀平聲
00:22:30
但是現在讀作唯
00:22:31
是讀上聲
00:22:34
上聲是台語第二聲
00:22:39
就是應的聲音
00:22:42
所以我們現在要來 注解這個〡的之前
00:22:46
首先瞭解這個唯字
00:22:49
康熙字典這樣說
00:22:52
唯 讀上聲
00:22:55
音偉 諾也
00:22:58
現在這個字音讀作上聲
00:23:02
音讀作偉
00:23:04
諾 諾就是應聲
00:23:07
回應他的聲音
00:23:12
現在我們來看 這個字〡的注解
00:23:17
彙音寶鑑裡面這樣說
00:23:21
彙音寶鑑 是我們台語的字典
00:23:26
現在一豎這個音 讀作君二去
00:23:33
怎樣叫做君二去
00:23:34
我們台語是呼音
00:23:37
君的第二聲
00:23:39
二就是第二聲
00:23:42
君 袞
00:23:45
第二聲讀作袞
00:23:48
現在這個注音讀作去
00:23:50
去聲
00:23:52
君 袞 去袞
00:23:55
現在讀作袞
00:23:57
去袞啦
00:23:59
君 袞 去袞 袞
00:24:03
這是上下通的意思
00:24:08
好比說上面通下面
00:24:13
君 袞去聲等於呢
00:24:19
好比說上面通到下面
00:24:24
現在這讀作袞
00:24:28
現在辭海呢這一橫 讀和這個字袞同音
00:24:33
這個字也讀作袞
00:24:39
是下面要通到上面
00:24:44
下面要通到上面和 上面要通到下面一樣啊
00:24:48
下面上去 上面下來 意思一樣
00:24:56
現在康熙字典
00:24:58
這一豎這國語音我不會讀
00:25:01
因為老師我沒讀國語
00:25:05
若照象數就是縱
00:25:08
縱就是直的
00:25:10
只是現在讀作直的意思
00:25:21
六祖壇經這樣說
00:25:25
一念平直
00:25:27
即是眾生成佛
00:25:32
我們的心念若有平直
00:25:34
什麼叫做平
00:25:35
平就是橫的啊
00:25:37
直就是豎直啊
00:25:38
就變十字
00:25:41
這樣你就是眾生成佛
00:25:43
你雖然是眾生來說
00:25:46
天人若有辦法合一
00:25:51
天道有辦法配人道來說
00:25:54
自然你就會成道
00:26:03
路加福音這樣說
00:26:09
凡不背自己 十字架跟從我的
00:26:16
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00:26:21
路加福音是基督教的 新約聖經的四福音之一
00:26:29
這個路加福音說
00:26:31
假如你沒背自己的十字架
00:26:36
這個十字架不是我們釘在 那個一根木頭的十字架
00:26:41
不是這樣
00:26:42
是在說我們的心境
00:26:45
說你如果不肯背自己
00:26:51
這個十字架來跟我走
00:26:55
你就沒辦做我的門徒
00:26:59
若十字架等於就是 和六祖壇經說的平直
00:27:05
意思一樣
00:27:09
現在我們又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結論
00:27:15
孔子出
00:27:18
諸門人不知其問答何
00:27:24
故問曰
00:27:26
何謂也
00:27:28
曾子答曰
00:27:31
夫子之道
00:27:33
忠恕而已矣者
00:27:36
忠 中心也
00:27:39
恕 如心也
00:27:41
中心者
00:27:43
不偏心
00:27:44
所謂人心也
00:27:47
如心者不動心
00:27:49
所謂天心也
00:27:51
云道一以貫之者
00:27:55
所謂天心貫通人心
00:27:59
成為十字
00:28:01
成聖之訣
00:28:03
盡在此十字之中矣
00:28:07
顏回明曉一貫之道而行之
00:28:11
故成復聖
00:28:13
子貢嘗曰
00:28:15
回也聞一以知十
00:28:18
是言顏回明曉 此一貫之大道也
00:28:23
曾子亦曉此一貫之大道
00:28:27
故成就宗聖而繼承道統也
00:28:34
所以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8:39
他說孔子出去之後
00:28:43
所有的徒弟
00:28:45
都不瞭解孔子和曾子兩個
00:28:50
所問和答這個意思
00:28:56
所以才來問曾子
00:29:00
老師是在說什麼
00:29:03
曾子才跟他應答
00:29:07
若老師的道理
00:29:09
是只有忠恕兩字而已
00:29:13
什麼叫做忠
00:29:15
忠就是中心
00:29:19
恕就是如心
00:29:23
怎樣叫做中心
00:29:25
中心就是置中
00:29:28
不偏的心
00:29:29
就是中庸的心
00:29:32
所說的做人的心
00:29:37
如心就是不動的心
00:29:40
好比我們佛教說如如不動
00:29:43
也可以說無住的心
00:29:46
就是所說的天心
00:29:50
現在說道一以貫之
00:29:55
就是所說這個天心 來貫通人心
00:30:00
就變做什麼
00:30:00
變做十字
00:30:03
就橫的和直的
00:30:07
兩劃畫下剛好十字
00:30:10
今天要做聖人的要訣
00:30:14
都在十字的裡面
00:30:18
顏回知道這一貫的道來行
00:30:23
所以才成為復聖
00:30:26
子貢曾一句話這樣說
00:30:29
回也聞一以知十
00:30:33
說顏回聽到人道
00:30:37
他就知道天道來貫通人道
00:30:43
就是說顏回他明白瞭解 一貫的大道
00:30:50
曾子一樣也知道 這個一貫的大道
00:30:54
所以才成就這個宗聖
00:30:58
來繼承孔子的道統
00:31:03
所以呢我們現在當今
00:31:05
這些道親 說我們這個一貫道
00:31:08
一貫道就是天道貫通人道
00:31:12
真的人道 若沒天道貫入來說
00:31:18
你只有修人道
00:31:21
也沒有用
00:31:23
說沒用不是完全沒用
00:31:26
是說了脫生死沒用
00:31:28
你來生是只有什麼
00:31:31
去受人間的享受而已
00:31:36
你只有修天道沒修人道
00:31:38
也是沒用
00:31:40
說沒用不是說你不會成道
00:31:43
是沒辦法了脫生死
00:31:45
你是只有在享受 諸天的天福而已
00:31:51
所以我們今天 真的要了脫生死
00:31:56
一定要一以貫之
00:31:58
要瞭解這個一貫之道
00:32:00
你若不知道 這個一貫之道來說
00:32:03
絕對沒辦去了脫生死
00:32:06
要怎樣才有辦法了脫生死
00:32:10
因為曾子應那些師兄弟說
00:32:15
老師的道理只有忠恕而已
00:32:21
這個忠恕是剛才只有說
00:32:25
忠是忠心
00:32:29
恕是如心
00:32:31
是天道貫通人心
00:32:33
要怎樣去貫通
00:32:35
因為今晚沒時間
00:32:38
等到明天再來…
00:32:40
看一個人 要怎樣天道來貫通人道
00:32:43
這個忠恕真正的解釋
00:32:47
我們再來做個結論
00:32:50
不然今晚 只有說到這裡為止
00:32:53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32:59
我們現在翻七十一頁
00:33:03
第八行
00:33:13
我們現在翻 七十一頁第八行
00:33:31
子曰 參乎
00:33:36
吾道一以貫之
00:33:40
曾子曰 唯
00:33:44
子出
00:33:45
門人問曰
00:33:47
何謂也
00:33:50
曾子曰
00:33:51
夫子之道
00:33:53
忠恕而已矣
00:33:56
對於本文我們上期 已經有詳細解釋過了
00:34:04
但是對於一貫忠恕之道
00:34:09
在中庸裡面也有記載
00:34:12
我們現在我們來看 中庸第十三章
00:34:17
忠恕違道不遠
00:34:23
施諸己而不願
00:34:26
亦勿施於人
00:34:30
現在這個違字
00:34:34
要首先做個解釋
00:34:37
因為這違字 大家都解釋違背
00:34:40
這不能解釋違背
00:34:44
辭海說違
00:34:47
一離也
00:34:48
二背也
00:34:51
行事而違背之
00:34:55
三避也
00:34:57
四邪惡也
00:35:01
辭海說這個違字
00:35:06
有四種的說法
00:35:09
第一就是離開
00:35:12
第二就是違背
00:35:14
就是做事情違背的意思
00:35:17
第三就是避
00:35:20
第四就是邪惡
00:35:23
但是現在本文解釋 不要解釋成違背
00:35:31
他說這個忠恕之道
00:35:36
你若有辦法去做
00:35:39
若這樣離開 中庸的道就不遠了
00:35:43
因為這是中庸篇
00:35:45
所以說違道就是指中庸
00:35:48
你有辦法做到忠恕
00:35:50
若這樣離開 中庸的道就不遠了
00:35:58
人家假使是做給我們
00:36:01
我們感覺不要
00:36:04
若這種事情 你也不要做給別人
00:36:10
對本文朱熹夫子 解釋這個忠恕怎麼說
00:36:17
朱熹夫子說
00:36:18
盡己之謂忠
00:36:22
推己之謂恕
00:36:26
怎樣叫做盡己
00:36:28
盡己就是修養自己
00:36:31
自己修養好
00:36:34
就是忠
00:36:37
等於就是獨善其身
00:36:41
獨善其身 就是自己要修養完整
00:36:46
推己就是將我做的事情
00:36:51
我再推給別人
00:36:54
這個叫做恕
00:36:56
就是兼善天下
00:36:58
兼善天下就是好比說
00:37:01
我首先度自己
00:37:04
我再去度別人
00:37:08
所以程子才說
00:37:10
忠者人道
00:37:12
恕者天理也
00:37:16
程子說忠是什麼
00:37:18
忠就是人道
00:37:21
我們人應當要做的道理
00:37:24
恕就是天理
00:37:26
天理就是天道
00:37:30
所以一個人 修養自己就是人道
00:37:36
你再將自己的道理 推給別人
00:37:39
這個就是天道
00:37:43
所以皇侃先生這樣說
00:37:46
忠謂中心也
00:37:50
忠就是中心
00:37:53
因為這個中庸就是中
00:37:55
就是不偏的心
00:37:58
恕就是度自己順便度別人
00:38:03
等於就是 剛才朱熹夫子說的
00:38:06
說兼善天下這個道理
00:38:10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38:13
忠者 中心也
00:38:15
所謂中心者
00:38:17
不偏之心
00:38:19
恕者 如心也
00:38:21
所謂如心者
00:38:23
如如不動之心也
00:38:27
呂純陽祖師說什麼叫做忠
00:38:29
忠就是中心
00:38:32
所說的中心就是不偏的心
00:38:36
不偏左不偏右
00:38:39
恕就是如心
00:38:42
如心就是什麼
00:38:43
如如不動的心
00:38:45
就是無所住心
00:38:50
我們現在對於 中庸這個本文再讀一遍
00:39:02
忠恕違道不遠
00:39:04
施諸己而不願
00:39:07
亦勿施於人
00:39:11
對於這句話
00:39:14
我們來看修真錄的解釋
00:39:18
忠者 獨善其身
00:39:23
則人心也
00:39:26
云恕者
00:39:29
兼善天下
00:39:32
則天心也
00:39:35
度己度人
00:39:37
則佛家所謂自行化他
00:39:42
吾人若能行忠恕之道
00:39:47
則違道不遠
00:39:51
己之所不欲
00:39:54
亦必人之所不欲
00:39:59
譬如禍者己之所不欲
00:40:04
勿施於人是人道也
00:40:08
己之所欲
00:40:10
亦必人之所欲
00:40:14
譬如福者己之所欲
00:40:17
加施於人是天道也
00:40:21
此二合之為一
00:40:24
是名忠恕
00:40:27
行忠恕
00:40:28
則違道不遠
00:40:30
故曰忠恕違道不遠
00:40:34
施諸己而不願
00:40:36
亦勿施於人也
00:40:41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0:40:44
說忠是什麼
00:40:47
忠就是獨善其身
00:40:50
就是度自己
00:40:52
修養自己
00:40:54
這就是人心
00:40:57
應當我們人要做的
00:41:01
現在說恕
00:41:03
就是兼善天下
00:41:06
等於是度別人
00:41:09
度別人就是天心
00:41:14
度自己度別人
00:41:18
這就是我們佛家 所說的自行化他
00:41:24
我們人假如你有辦法 來行這個忠恕的道
00:41:31
若這樣你就離開 這個中庸的道不遠
00:41:37
自己所不要的
00:41:41
你一定要知道說 別人也是不要
00:41:47
但是這句話呢
00:41:50
有人若解釋錯誤就糟了
00:41:53
很多人呢
00:41:55
有的會強辭奪理
00:41:58
因為我們古時候這個文呢
00:42:01
大多數都很短
00:42:04
不像現在白話文說那麼…
00:42:06
那麼詳細
00:42:10
你若強辭奪理說
00:42:12
自己所不要的
00:42:14
別人也一定不要
00:42:17
不一定啊
00:42:20
例如說我不愛喝酒
00:42:24
別人難道不愛喝嗎
00:42:28
我自己不愛吃素
00:42:30
別人難道一定不愛吃素 有的人愛吃素
00:42:34
這句話不是解釋成這樣
00:42:39
現在這句話 就是譬如說這個禍端
00:42:42
是我們所不要的
00:42:45
不然哪一個 禍端誰愛
00:42:47
大家都不愛
00:42:51
你將這個禍端不拿給別人
00:42:55
這個就是人道
00:42:57
怎樣禍端
00:42:58
人家罵我 我也不要啊
00:43:00
人家毀謗我 我也不要啊
00:43:03
人家糟蹋我 我也不要啊
00:43:05
人家欺負我 我也不要啊
00:43:07
對不對
00:43:10
所以我們自己不要
00:43:12
別人也一定不要
00:43:14
就是只有這個禍端
00:43:16
若是其它不是啊
00:43:17
我不要別人要啊
00:43:18
所以你現在就要瞭解這樣
00:43:23
所以若說這個禍
00:43:26
我們自己不要
00:43:27
但是別人也一定不要
00:43:30
沒一個人說 你禍端不要我要
00:43:33
世間的人沒那種人
00:43:38
所以你絕對不要做給別人
00:43:41
你不要去糟蹋人家
00:43:43
不要去侮辱人家
00:43:45
不要去欺負人家
00:43:47
這就是人道啊
00:43:50
你自己所愛
00:43:53
別人也一定所愛的
00:43:56
就是我剛才說的
00:43:58
這個道就要 有絕對的才可以
00:44:03
不可以好比說
00:44:06
說我愛別人也一定愛
00:44:09
不然我愛喝酒 別人一定就愛喝嗎
00:44:12
對不對
00:44:13
我愛抽煙 別人一定就愛抽煙嗎
00:44:16
我愛賭博 別人一定就愛賭博嗎
00:44:19
這就已經話說不通
00:44:23
什麼東西我愛別人也愛
00:44:27
譬如福者己之所欲
00:44:31
若說到福大家都愛啊
00:44:34
你若不相信三支香拿起來
00:44:36
保佑我平安啦
00:44:39
保佑我賺錢啦
00:44:40
保佑我怎樣
00:44:42
說到福大家都愛
00:44:44
求福哪一個不要
00:44:45
對不對
00:44:47
所以福就是自己所愛
00:44:50
你這個福若加給別人
00:44:53
賜福給人家
00:44:56
這就是天道啊
00:44:57
要賜給人家 就是等於布施啊
00:45:02
幫忙人家啊
00:45:04
這就是加福給人家
00:45:06
這個大家都愛
00:45:08
這就是天道
00:45:11
這兩樣人道 和天道把它合成一個
00:45:15
就是叫做忠恕
00:45:18
你行這個忠恕
00:45:21
離開中庸的道就不遠了
00:45:25
所以才說忠恕違道不遠
00:45:28
施諸己而不願
00:45:30
亦勿施於人
00:45:35
那麼現在修真錄說
00:45:39
忠恕這句話等於就是 我們佛家所說的自行化他
00:45:46
對這個自行化他 來看佛光大辭典
00:45:51
自行化他
00:45:53
是自行與化他之並稱
00:46:00
指自己修行正法
00:46:04
並以該正法教化他人
00:46:07
又作自利利他
00:46:12
佛光大辭典說
00:46:14
自行化他
00:46:18
就是自己去修行
00:46:22
又要感化別人修行
00:46:26
兩項合起來說的話
00:46:31
自行就是度自己呀
00:46:33
化他就是度別人啊
00:46:36
就是指自己修行正法
00:46:42
而且將這個正法 再教給別人
00:46:47
這個自行化他 有時候叫做自利利他
00:46:53
我們現在再來看 自利利他的解釋
00:46:57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7:00
自利利他
00:47:03
又作自益益他
00:47:07
自利利人
00:47:09
自行化他
00:47:12
自利他利
00:47:14
自他二利
00:47:16
同義語
00:47:19
尚有自覺覺他
00:47:21
自信教人信等
00:47:26
自利乃利己之意
00:47:29
即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
00:47:36
利他乃利益他人之意
00:47:39
即非為己利
00:47:41
而為諸有情教其致力行善
00:47:48
現在佛光大辭典 這樣跟我們說
00:47:51
說自利利他
00:47:53
有時候叫做自益益他
00:47:59
有時候叫做自利利人
00:48:02
有時候叫做自行化他
00:48:05
有時候說自利他利
00:48:09
自他二利
00:48:11
這都是一樣的話
00:48:14
是字寫不一樣
00:48:16
意思都一樣
00:48:20
還有自覺覺他
00:48:23
自信教人信等很多文詞
00:48:27
我這個把它寫略記 為什麼略記
00:48:30
只有一句話而已
00:48:33
說幾十種的文詞
00:48:38
好比說度己度人也是一樣
00:48:42
所以這個話就是 意思解釋起來都一樣
00:48:48
但是文詞寫不同
00:48:50
所以才說等
00:48:51
全都一樣的話
00:48:54
自利是什麼
00:48:56
自利就是利己的意思
00:48:58
對自己有利益
00:49:01
對自己有利益就是說
00:49:03
自己做這個功德
00:49:06
認真努力來修行
00:49:10
利他就是 要利益他人的意思
00:49:15
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00:49:19
就是為了所有的眾生
00:49:22
有情 有情就是眾生
00:49:26
教這些眾生努力行善
00:49:29
這樣叫做自利利他
00:49:34
我自己行善
00:49:36
自己做好事
00:49:37
還要教別人做好事
00:49:42
那麼對於這個忠是人心
00:49:47
恕是天心
00:49:49
對這句話
00:49:50
我們再來看修真錄
00:49:52
另外一段文的解釋
00:49:56
行慈者
00:49:58
人心也
00:50:00
行悲者
00:50:02
天心也
00:50:04
能忍者
00:50:06
人心也
00:50:07
能受辱者
00:50:09
天心也
00:50:11
度己者
00:50:12
人心也
00:50:14
度人者
00:50:15
天心也
00:50:17
度己謂之忠
00:50:20
度人謂之恕
00:50:24
修真錄這樣說
00:50:27
一個人若行慈
00:50:30
怎樣叫做慈
00:50:32
布施啊
00:50:36
像鋪橋造路 施捨棺木 救濟貧民等等
00:50:41
這都是行慈
00:50:44
這是人心
00:50:47
行悲
00:50:49
悲等於就是…
00:50:51
行慈等於就是財施
00:50:53
行悲等於就是法施
00:50:58
拔人之苦
00:50:59
行慈就是施人以樂
00:51:03
行悲就是天心
00:51:07
你有辦法忍就是人心
00:51:11
眼睛看不順眼
00:51:14
耳朵聽不順耳
00:51:16
有辦法忍起來
00:51:18
這是人心
00:51:20
有辦法受辱
00:51:23
人家糟蹋我們
00:51:24
人家侮辱我們
00:51:26
我們有辦法去忍受
00:51:28
這個叫做天心
00:51:32
度自己就是人心
00:51:36
去度別人就是天心
00:51:40
所以度自己叫做忠
00:51:43
度別人叫做恕
00:51:47
對這個忠恕
00:51:49
在論語衛靈公篇 裡面也有說起
00:51:56
所以論語 衛靈公第十五篇說
00:52:01
子貢問曰
00:52:04
有一言而可以 終身行之者乎
00:52:09
子曰其恕乎
00:52:14
子貢來問孔子
00:52:17
說有一句話
00:52:20
可以一輩子來做
00:52:25
孔子說只有一個恕字
00:52:29
這可以讓你 一輩子做修養
00:52:33
所以呂純陽祖師才說
00:52:37
孔子曰其恕乎
00:52:39
而前言作忠恕者何
00:52:45
忠恕一貫
00:52:48
言恕時
00:52:50
忠行乎其間
00:52:53
非忠不能行恕
00:52:56
故孔子今惟曰
00:52:59
其恕乎而不言忠恕也
00:53:04
呂純陽祖師說
00:53:07
現在 在這個 衛靈公篇說其恕乎
00:53:11
不過前面
00:53:13
前面就是我們今天的主章
00:53:16
今天主要的這個本章
00:53:20
說忠恕
00:53:22
吾道一以貫之
00:53:25
忠恕而已
00:53:29
現在衛靈公篇來說恕
00:53:33
不過之前說忠恕
00:53:35
到底這是什麼原因
00:53:39
忠和恕是一貫
00:53:42
所以才會孔子在本章說
00:53:45
吾道一以貫之這個道理
00:53:49
你今天要來說這個恕字
00:53:52
忠已經在那個裡面了
00:53:56
一個人若不是行這個忠
00:54:02
你沒辦法行恕
00:54:06
為什麼
00:54:07
因為你沒辦法度自己 要怎樣去度別人
00:54:13
所以孔子今天 只有說一字其恕乎
00:54:17
他就沒說這個忠恕
00:54:22
對這恕字
00:54:25
這個尸子一句話這樣說
00:54:28
恕者 以身為度者也
00:54:33
恕是什麼
00:54:34
以身就是以身作則
00:54:38
自己做模範去度人家
00:54:41
就是叫做恕
00:54:43
你自己沒做好模範 去度人家
00:54:47
要怎樣去度人家
00:54:49
你酒喝到天天醉倒說
00:54:50
你不要喝酒
00:54:52
不合啊
00:54:55
你賭博賭到頭快掉下去了
00:54:57
說你不要賭博
00:54:59
你說得通嗎
00:55:00
不通啊
00:55:02
一定你要做個 好模範去度人家
00:55:04
叫做恕
00:55:07
皇侃先生說
00:55:09
恕 謂度己度人也
00:55:13
恕就是度自己才去度別人
00:55:18
朱熹夫子說
00:55:20
推己謂之恕
00:55:22
我們自己的修養
00:55:24
再推給別人
00:55:25
叫做恕
00:55:28
所以現在忠恕 等於就是什麼
00:55:30
首先自己修養
00:55:33
自己修養好之後
00:55:37
將我們好的道理 再推給別人
00:55:41
所以兩項要合在一起
00:55:44
才叫做一貫
00:55:47
今晚說到這裡時間的問題
00:55:50
就暫且告一段落
00:55:54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55:58
現在我們翻到七十一頁
00:56:07
七十一頁倒數第三行
00:56:13
後面算過來第二個字
00:56:1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56:19
子曰 君子喻於義
00:56:26
小人喻於利
00:56:30
孔子這樣跟我們說
00:56:32
說一個君子學這個正道
00:56:37
他的心裡 只有知道這個義理
00:56:41
所以君子每樣事情
00:56:45
只問說道德上 該做或不應該做
00:56:52
若是小人就不是
00:56:54
小人學道
00:56:57
他心中只有想要利益
00:57:00
只有想要利
00:57:02
所以小人做事情
00:57:05
他要做就首先問說 有利益或沒利益
00:57:09
沒有利益他就不要做了
00:57:12
對於本文
00:57:14
我們首先來看 朱熹夫子的解釋
00:57:19
義者 天理之所宜也
00:57:25
利者 人情之所欲也
00:57:31
朱熹夫子說義是什麼
00:57:34
義就是我們天理
00:57:37
所應該要做的
00:57:41
若是利呢
00:57:43
是若以我們的人情
00:57:46
大家都愛利益
00:57:49
范寧先生這樣說
00:57:52
棄貨利而曉仁義則為君子
00:57:58
曉利而棄仁義則為小人
00:58:03
說假如一個人
00:58:07
自認應該得的利益
00:58:13
但是呢我不要利
00:58:16
我只有知道仁義而已
00:58:20
這就是君子
00:58:23
你吃飽只有知道利益
00:58:27
對這個仁義都不顧
00:58:29
仁義把它丟掉
00:58:32
這是什麼 這就是小人
00:58:36
所以呂純陽祖師才說
00:58:40
喻 知曉也
00:58:44
利者 人人所欲
00:58:47
君子薄利而依義行
00:58:51
故曰君子喻於義也
00:58:55
小人唯曉利而忘義
00:58:59
故曰小人喻於利也
00:59:06
對於本句
00:59:08
我們裡面這個喻 這個來先做個說明一下
00:59:14
辭海這樣說
00:59:16
喻 明曉也
00:59:18
論語里仁第四
00:59:20
君子喻於義
00:59:24
辭海說現在這個喻字
00:59:27
是明白知道的意思
00:59:30
所以來引論語我們這篇 里仁篇第四裡面這樣說
00:59:36
說君子喻於義
00:59:40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59:44
現在說喻就是知道的意思
00:59:49
若論到我們人這個利益
00:59:53
大家都愛
00:59:56
不過君子的人看利益
00:59:59
看得很薄
01:00:02
做什麼事情都依道義而行
01:00:07
所以才說君子喻於義
01:00:10
若是小人呢
01:00:14
開口閉口 只有知道利益而已
01:00:18
對於這個義把它丟掉
01:00:21
管你有仁義沒有仁義
01:00:23
我有錢可以賺就好了
01:00:26
所以才說小人喻於利 這句話在那裡
01:00:32
那麼現在對於
01:00:38
論語里仁第四篇這句
01:00:43
孔子說君子喻於義 小人喻於利
01:00:49
我們來看修真錄 另外一個解釋
01:00:55
子曰 君子喻於義者
01:01:01
與孟子所云
01:01:03
舍生取義同
01:01:07
亦與克己利人之義同也
01:01:13
是故修行欲脫出生死輪迴
01:01:19
必克己利人
01:01:22
其次者利人利己
01:01:26
利人利己之人
01:01:29
死後登天為神
01:01:32
享受天福
01:01:34
受人禮拜
01:01:37
再次者利己利人
01:01:40
利己利人之人
01:01:42
死後輪迴人間作人
01:01:46
亦富亦貴
01:01:48
享受人間之福報
01:01:51
最下流者克人利己
01:01:56
克人利己與孔子所云
01:01:59
小人喻於利之義同
01:02:04
克人利己之人
01:02:06
死後輪迴三惡道
01:02:09
受其應受之苦果焉
01:02:14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1:02:18
現在孔子跟我們說一句話
01:02:21
說君子喻於義這句話
01:02:26
和孟子一句話說 舍生取義意思一樣
01:02:32
也是和克己利人 的意義一樣
01:02:38
為了這樣呢
01:02:40
一個修行人
01:02:42
你若想要脫出 這個生死的輪迴
01:02:47
一定要克己利人
01:02:51
克己利人再來
01:02:54
第二就是利人利己
01:02:58
利人利己的人
01:03:01
死之後
01:03:04
登天去做神
01:03:07
享受著天福
01:03:10
受人禮拜
01:03:13
再接下來就是利己利人
01:03:17
利己利人之人
01:03:20
死之後輪迴 在這個人間再去做人
01:03:26
有的出生有錢人
01:03:28
有的出生有地位的人
01:03:32
享受著人間應受的福報
01:03:37
若是最下流是什麼
01:03:38
就是克人利己
01:03:41
克人利己和孔子所說的
01:03:45
說小人喻於利 這個意思一樣
01:03:51
克人利己的人
01:03:53
死之後他就輪迴三惡道
01:03:57
受著他應該受的苦果
01:04:02
因為老師是一個傳道者
01:04:06
對於克己利人等這四項
01:04:09
無論士農工商
01:04:12
都可以應用
01:04:14
但是我是在講道
01:04:16
用這個講道來做主體
01:04:19
來分解這四項
01:04:23
什麼叫做克己利人
01:04:26
克己利人就是不顧自己
01:04:29
只有為了眾生
01:04:34
所以老師強調常說一句話
01:04:37
談道不談錢
01:04:40
就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啊
01:04:43
我有收入沒有收入 我就不管啊
01:04:46
我只有是為了眾生而已
01:04:49
這就是克己利人
01:04:52
有的說這樣就是傻子啊
01:04:54
世間人既然錢不要
01:04:57
那要做什麼人
01:04:59
也很多人罵我傻子
01:05:02
傻是傻沒有錯
01:05:05
老師才一個小傻而已
01:05:07
老師還沒有大傻
01:05:10
天下最傻的人是什麼人
01:05:12
釋迦佛祖
01:05:14
第一大傻瓜
01:05:16
嗯 你怎麼罵佛祖
01:05:17
是啊
01:05:20
因為我小傻
01:05:22
大傻瓜是釋迦佛祖
01:05:26
我是學釋迦佛祖的傻
01:05:28
照他的腳步 學一點這樣子而已
01:05:33
他怎麼樣傻
01:05:35
我說給你們聽 看到底傻不傻
01:05:38
他父親是國王
01:05:43
他是一個王子
01:05:46
他父親若死之後
01:05:49
他會做國王啊
01:05:51
若做國王地位很高啊
01:05:55
錢很多啊
01:05:57
對不對
01:05:58
他不要
01:06:00
甘願去出家
01:06:02
去修行
01:06:05
修行之後
01:06:09
他若說要錢跟他父親
01:06:12
撥一些錢 來蓋一間廟大大間的
01:06:15
要蓋得再大間 也有辦法啊
01:06:17
來享受啊
01:06:19
徒弟收得很多個
01:06:21
翹腳捻鬍鬚啊
01:06:23
他不要
01:06:25
甘願赤腳
01:06:28
托缽去求乞
01:06:30
你想想到底傻還是不傻
01:06:34
老師都還沒去求乞咧
01:06:36
老師還有在享受
01:06:39
只是差不拿人家錢而已
01:06:42
所以老師是小傻
01:06:45
釋迦佛祖才是大傻
01:06:47
不過想來很好笑
01:06:50
什麼好笑
01:06:52
世間一些聰明的人
01:06:55
全部都在拜傻子
01:06:58
你看看若要拜佛祖
01:07:00
什麼要朝山
01:07:02
三步一跪
01:07:05
五步一拜
01:07:07
跪到膝蓋破皮
01:07:09
磕到額頭紅通通
01:07:12
都在拜傻子
01:07:14
都是聰明的人在拜
01:07:16
當聰明的較好 還是當傻的較好
01:07:18
真的若要了脫生死
01:07:22
若沒有克己利人 你不用想要了脫生死啦
01:07:25
我沒騙你啦
01:07:28
那麼第二呢
01:07:29
第二就是利人利己
01:07:33
怎樣叫做利人利己
01:07:35
我就出來 講道理給人家聽嘛
01:07:39
你有供養我 沒有供養我 我不計較
01:07:43
拿多拿少都沒關係
01:07:47
不過多少有利益 蓋一間廟來住
01:07:51
徒弟收一個來享受
01:07:54
這就是利人利己
01:07:57
首先利益別人嘛
01:07:59
我就沒跟你計較錢嘛
01:08:02
有也好 沒有也好
01:08:03
這就是首先利益人
01:08:06
接下來才利益自己
01:08:10
這是什麼
01:08:10
以後他就去做神
01:08:13
去諸天做神讓人朝拜
01:08:18
那再接著下去呢
01:08:20
就是利己利人
01:08:23
怎樣叫做利己利人
01:08:25
我就有利益我才要說 沒有利益我不肯
01:08:29
首先我廟 蓋得大大間較要緊啊
01:08:33
交椅大大的拿來坐啊
01:08:35
我有得享受啊
01:08:37
多多少少 出來說道理給人家聽
01:08:40
首先利益自己
01:08:42
再去利益別人
01:08:44
若這樣喔
01:08:45
因為你有去利益別人
01:08:47
後出世去做有錢人啦
01:08:51
去受一個福報啦
01:08:54
因為你若有 去講道給人家聽
01:08:56
你就有法施啊對不對
01:08:59
這是只有你自己享受而已
01:09:02
若這樣後世你再去做人
01:09:06
若是克人利己呢
01:09:09
克人利己就是 一直刻薄人家的口袋
01:09:14
錢再多也要把它拿來
01:09:18
沒顧到眾生的痛苦
01:09:23
我若有利益
01:09:24
廟如果大大間
01:09:26
我住得舒適舒適的
01:09:29
有得享受就好
01:09:32
再多錢也拿走
01:09:37
最近有一個出名的法師
01:09:41
現在在牢籠裡關
01:09:45
那多過分你知道嗎
01:09:47
那就是台北那邊的 師兄弟說給我聽
01:09:52
說他去聽道理說
01:09:54
我們這些在座 也好幾個知道說給我聽的
01:09:59
都坐在這裡
01:10:00
我不要說名字
01:10:02
說道理說完了 跟他那些徒弟說
01:10:06
所有的門都把它封起來
01:10:09
封門要做什麼
01:10:11
他那些徒弟每個人 拿一個緣金箱站在門邊
01:10:17
人家要回去 就隨緣隨緣隨緣
01:10:22
人家若說我就沒帶錢
01:10:23
沒帶錢你的戒指也好啦
01:10:25
不然你手環也好啦
01:10:27
就有一個婦人說
01:10:29
怎麼師父這樣子 錢一直要拿去
01:10:32
啊 你不要 說師父的壞話喔
01:10:34
說師父的壞話有罪這樣說
01:10:37
現在有罪自己先犯罪 現在去牢籠裡關
01:10:43
世間人這就是克人利己
01:10:47
只有若我可以享受
01:10:51
眾生管你死光光也沒關係
01:10:54
這是修真錄所說的
01:10:58
那麼現在修真錄說
01:11:02
君子喻於義這句話
01:11:05
和孟子的舍生取義一樣
01:11:09
所以現在就來引 一個孟子說的話
01:11:13
大家做參考
01:11:15
孟子曰
01:11:18
生亦我所欲也
01:11:23
義亦我所欲也
01:11:27
二者不可得兼
01:11:30
舍生而取義者也
01:11:37
孟子告子章句上裡面說
01:11:42
說到利益
01:11:44
說到錢
01:11:46
是我所愛的
01:11:49
不過若說到道義
01:11:52
也是我所愛的
01:11:55
不過假如兩樣沒辦法兼得
01:12:00
我若要賺錢要損道義
01:12:04
若要守道義就要賠錢
01:12:08
若兩樣沒辦法 兼的時候怎麼辦
01:12:13
我寧願這個利益把它丟掉
01:12:16
我要取這個道義
01:12:19
詳細看修真錄解釋
01:12:24
孟子曰 舍生取義
01:12:31
世人以為舍生者必死焉
01:12:37
非也
01:12:39
此云生者
01:12:42
生財之義
01:12:45
世人皆惟利是視
01:12:49
孟子謂生之與義皆我所欲
01:12:55
而二者不可兼
01:12:59
欲生財必損義
01:13:03
欲取義必損生
01:13:06
是時
01:13:08
君子必舍生而取義
01:13:12
故孟子曰
01:13:16
生亦我所欲也
01:13:19
義亦我所欲也
01:13:22
二者不可得兼
01:13:25
舍生而取義者也
01:13:29
這裡面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13:33
注解第一
01:13:35
辭海這樣說
01:13:37
生 謂生財也
01:13:41
詩邶風谷風
01:13:46
箋 生謂財業
01:13:52
辭海說生
01:13:54
就是說賺錢的事情
01:13:58
現在來引詩經的 邶風谷風裡面
01:14:03
因為這個再引詩太過長
01:14:06
所以這個詩文簡略
01:14:08
目的是要瞭解這個生字
01:14:13
箋等於就是注解的意思
01:14:17
在這個詩經的注解 裡面這樣說
01:14:22
生謂財業也
01:14:25
生就是做事業賺錢
01:14:29
注解第二辭海這樣說
01:14:33
生財 猶生利
01:14:36
能生財利之意
01:14:39
對生利首先做個解釋
01:14:42
辭彙這樣說
01:14:44
生利
01:14:45
能生產財富上的利益
01:14:49
辭彙說生利是什麼
01:14:52
就有辦法生產 致使賺錢富有
01:14:57
這個利益的事情叫做生利
01:15:00
所以辭海說生財
01:15:03
和生利意思一樣
01:15:06
就是有辦法 做事業賺錢富有
01:15:12
注解第三
01:15:13
辭海這樣說
01:15:15
惟利是視
01:15:18
猶言惟利是圖也
01:15:22
辭海說惟利是視
01:15:25
等於和惟利是圖意思一樣
01:15:29
就是眼睛只有看利益而已
01:15:33
現在看修真錄的說明
01:15:38
修真錄說孟子一句話
01:15:42
說舍生取義
01:15:47
若是世間人
01:15:49
他把它當做舍生 就一定要死
01:15:53
生死嘛
01:15:55
生當做是活
01:15:58
和死相對
01:16:00
但是現在說這個生
01:16:02
和生死的生沒關係
01:16:06
所以舍生取義
01:16:08
世間人以為說 舍生就是要死
01:16:12
不對
01:16:14
現在說這個生是說什麼
01:16:17
說賺錢的意思
01:16:20
世間人眼睛只有看什麼
01:16:23
看利益
01:16:25
若有賺錢其他的都不管他
01:16:29
孟子這樣說
01:16:33
說生存賺錢
01:16:36
和道義這個我全都要
01:16:41
賺錢我也要啊
01:16:43
若是道義我也要啊
01:16:46
不過二樣若沒辦法兼得
01:16:51
我若想要賺錢
01:16:53
一定要損義
01:16:56
為什麼賺錢會損義
01:16:59
比如若賣吃的東西
01:17:02
摻一些什麼防腐劑囉
01:17:06
像現在過年到了
01:17:08
要做那個香腸 裡面就摻硼砂囉
01:17:12
做蘿蔔糕就要放一些 好比說會吸水的藥下去
01:17:24
結果呢
01:17:26
你若適量是沒關係適量 放適量
01:17:29
你若放超過真的啦
01:17:32
那個香腸放整年也不會壞
01:17:35
不過吃了導身體不好
01:17:37
防腐劑也一樣
01:17:39
你若放太多
01:17:40
對我們身體都不好
01:17:44
所以呢你今天 為了要賺錢
01:17:50
你道義就要失去了
01:17:55
但是你今天若要取道義
01:17:59
一定就要賠錢
01:18:01
你為了要賺錢 一定要損道義
01:18:05
在這個時候你要怎麼辦
01:18:10
我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
01:18:13
譬如說若做工來包工程
01:18:17
我把你承包這個承包五萬
01:18:20
算一算沒賺錢
01:18:23
沒賺錢怎麼辦要偷工減料
01:18:27
偷工減料啊
01:18:28
萬一若發生危險的時候 要怎麼辦
01:18:33
你為了你賺錢 就要損道義啊
01:18:37
我若要照規矩幫你做
01:18:43
我白工白做的賠錢呀
01:18:46
在這個時候要怎麼辦
01:18:48
這就是說你今天 要賺錢就是要損義
01:18:52
想要取義就要賠錢
01:18:55
在這個時候
01:18:56
若君子的人 一定要舍生取義
01:19:01
沒賺錢沒關係啊
01:19:03
一定要守道義
01:19:05
所以孟子才會跟我們說
01:19:09
生亦我所欲也
01:19:13
義亦我所欲也
01:19:16
二者不可得兼
01:19:18
舍生而取義者也
01:19:23
話說來到這裡
01:19:26
現在若再說下文下去
01:19:28
剩十來分鐘
01:19:29
只有寫黑板就沒辦法
01:19:32
就到這裡結束告一段落
01:19:35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19:41
我們現在翻七十一頁
01:19:45
倒數第三行
01:19:51
倒數第二字
01:19:54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19:57
子曰
01:19:59
君子喻於義
01:20:02
小人喻於利
01:20:05
孔子這樣說
01:20:07
說君子學正道
01:20:11
心中只有知道這個義理
01:20:15
所以君子在談事情
01:20:18
只問道德上該做不該做
01:20:22
小人他所學非道
01:20:27
他心中只有知道利益
01:20:30
所以小人說事情
01:20:33
首先問到底 有或沒有這個利益
01:20:38
對本文我們上期 有引孟子告子章
01:20:43
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
01:20:47
義亦我所欲也
01:20:49
二者不可得兼
01:20:52
舍生而取義者也
01:20:55
這就是在說這個君子
01:20:58
總是晚上另外再來引 一個孟子梁惠王章裡面
01:21:05
一句話來做參考
01:21:09
孟子見梁惠王
01:21:15
王曰
01:21:17
叟 不遠千里而來
01:21:21
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01:21:27
孟子曰
01:21:29
王何必曰利
01:21:33
亦有仁義而已矣
01:21:38
王曰何以利吾國
01:21:43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01:21:47
士庶曰何以利吾身
01:21:51
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01:21:56
萬乘之國
01:21:58
弒其君者
01:22:00
必千乘之家
01:22:03
千乘之國
01:22:04
弒其君者
01:22:06
必百乘之家
01:22:09
萬取千焉
01:22:11
千取百焉
01:22:14
不為不多矣
01:22:17
苟為後義而先利
01:22:21
不奪不饜
01:22:23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
01:22:29
未有義而後其君也
01:22:33
王亦曰仁義而已矣
01:22:36
何必曰利
01:22:40
對於本文
01:22:44
裡面有一些注解
01:22:48
我們對於這個注解 首先做個說明
01:22:54
注解第一
01:22:56
辭海這樣說
01:22:59
大夫曰家
01:23:03
按天子 諸侯曰國
01:23:07
大夫之邑曰家
01:23:12
現在辭海說大夫
01:23:16
他所管理的地方叫做家
01:23:21
這個家不是家庭的家
01:23:23
家庭就是好比 有一個地方的管理
01:23:29
照著古時候的編制
01:23:35
若是皇帝 諸侯叫做什麼
01:23:40
叫做國
01:23:42
若是大夫管理的地方
01:23:45
叫做家
01:23:47
因為我們古時候
01:23:49
做官和現在不同
01:23:52
現在都是領錢的
01:23:55
古時候不是
01:23:57
古時候是都領糧食的
01:24:02
你現在若皇帝封諸侯
01:24:08
一個地方看有多少田
01:24:13
現在諸侯再封這個大夫
01:24:17
現在大夫再分配小地方
01:24:23
給他們像現在的 地主這樣去管理
01:24:27
若一般的公務人員
01:24:32
就是一年看要領幾十石
01:24:38
幾百石的米給他領
01:24:41
他假如吃剩的可以賣
01:24:44
古時候是只有領糧食而已
01:24:49
所以若是天子 和諸侯就是叫做國
01:24:53
大夫所管理的地方叫做家
01:24:57
所以我們現在說 國家國家就是這樣子
01:25:00
有國沒家不行啊
01:25:02
因為你有一個皇帝
01:25:06
你裡面沒有大臣
01:25:08
怎麼會成為一個國家
01:25:12
現在接下去看注解第二
01:25:15
辭海這樣說
01:25:17
萬乘 兵車萬乘
01:25:21
謂天子也
01:25:24
現在說萬乘就是 有戰車一萬輛這就是皇帝
01:25:34
皇帝就管理一萬輛的車
01:25:39
辭海又這樣說
01:25:41
千乘之家者
01:25:43
天子之公卿
01:25:45
出車千乘也
01:25:47
千乘之國
01:25:48
諸侯之國也
01:25:51
現在你就要注意 這個千乘之家和千乘之國
01:25:59
好比這裡在說
01:26:02
這個萬乘之國弒其君者
01:26:07
必千乘之家
01:26:09
千乘之國弒其君者
01:26:12
必百乘之家
01:26:14
這個是寫千乘之家
01:26:17
這個寫千乘之國
01:26:19
是怎樣分別
01:26:25
辭海說千乘之家
01:26:30
是皇帝的公卿
01:26:34
等於就是諸侯
01:26:38
可以出車一千輛
01:26:42
若是千乘的國
01:26:44
就是諸侯的國家
01:26:48
這個千乘… 一樣是諸侯
01:26:52
為什麼他會說天子之公卿
01:26:56
這個千乘之國 怎麼說諸侯的國
01:27:01
我們若皇帝裡面的公卿
01:27:06
都是諸侯在擔任的
01:27:10
比如說周公
01:27:13
他把他封是在魯國
01:27:16
但是他本人 雖然是魯國的國王
01:27:22
不過呢
01:27:24
他的國家的事務 都是他兒子在掌管
01:27:30
他就是在皇帝的旁邊
01:27:33
在幫助皇帝
01:27:37
好比是姜子牙
01:27:41
武王把他封齊國
01:27:43
他是齊國的國王
01:27:46
不過他在朝內在幫助皇帝
01:27:50
他這個齊國的國政 就是給他兒子在掌管
01:27:55
好比諸侯在朝內幫助皇帝
01:27:59
這個什麼
01:27:59
這個叫做天子之公卿
01:28:03
等於也是諸侯
01:28:05
現在說千乘之國
01:28:08
他就不是在朝廷做官
01:28:11
千乘之國就是諸侯的國家
01:28:16
所以若是諸侯
01:28:19
他可以出戰車一千輛
01:28:25
又再來辭海說
01:28:26
百乘之家
01:28:28
卿大夫有兵車百乘者也
01:28:32
現在說百乘之家
01:28:35
就是諸侯的大夫
01:28:39
剛才這個是皇帝的公卿
01:28:44
現在這個是諸侯的卿大夫
01:28:49
因為大夫有很多種
01:28:52
這個卿大夫若現在說 好比是院長級的
01:28:56
是內閣
01:28:58
中大夫好比是部長級的
01:29:01
下大夫又再降一級
01:29:03
這卿大夫他有兵車一百輛
01:29:08
所以才叫做百乘之家
01:29:12
但是一乘
01:29:15
一輛車要有四匹馬
01:29:18
所以辭海說
01:29:19
乘 車也
01:29:21
謂一車四馬也
01:29:24
辭海說乘就是車
01:29:27
就一輛車四匹馬
01:29:30
現在若說萬乘
01:29:32
等於就有四萬匹的馬
01:29:35
千乘就有四千匹的馬
01:29:38
若百乘等於 有四百匹的馬
01:29:41
這樣說比較快
01:29:42
每一輛戰車
01:29:44
一定要有四匹馬來拖
01:29:47
所以我們有時候 一句俗語在怎麼說
01:29:51
一言說出駟馬難追
01:29:53
他怎麼不說五馬 六馬
01:29:56
不說二馬怎麼說四馬
01:29:59
他那個車一定四匹在拖
01:30:01
才說你一個人話說出去
01:30:05
那個戰車這樣四匹馬 在拖也追不到這樣說
01:30:09
才說一言說出駟馬難追
01:30:12
我們一乘的車 一定就是四匹馬
01:30:18
現在來看 孟子梁惠王章這段文
01:30:27
有一日這個孟子 來見這個梁惠王
01:30:36
梁惠王知道孟子是聖人
01:30:42
看到他來很高興
01:30:45
他說你老人家
01:30:47
叟 叟就是老人
01:30:50
好比稱呼說你老人家
01:30:54
他說你老人家
01:30:56
這樣不惜幾千里的路途
01:31:00
來到我的國家
01:31:03
你到底要拿什麼樣的利益 來給我的國家
01:31:09
你來找我
01:31:10
你有什麼利益 要給我這樣說
01:31:14
孟子隨口回答他
01:31:17
說王何必你開口就說利
01:31:24
我今天來 只有仁義兩字而已
01:31:28
我來不是要和你說利
01:31:31
是只有要跟你說兩字
01:31:34
這個仁義而已
01:31:38
今天國王
01:31:42
你說要怎樣讓我的國利益
01:31:49
假如若大夫的人來問我說
01:31:51
你要用什麼來利益我的家
01:31:58
若是一般公務人員
01:32:01
士就是一般的公務人員
01:32:03
庶就是百姓
01:32:06
一般的公務人員 一般的百姓
01:32:09
他說你今天 要怎樣利益我的身體
01:32:14
可以讓我富有
01:32:15
可以讓我利益
01:32:21
上下互相為了利益來爭鬥
01:32:28
這樣國家危險
01:32:33
上面的人和下面的人 為了利益來爭啊
01:32:39
好比現在老闆
01:32:43
寧願這些下面的人 錢領少一點較好
01:32:48
下面的人想說 我領較多較好
01:32:52
你搞怪我把你裁員
01:32:55
你搞怪我把你罷工
01:32:57
就是這樣互相在爭鬥啊
01:33:01
上下交征利
01:33:03
這樣國家很危險
01:33:08
今天皇帝會死從哪裡來
01:33:15
會來殺皇帝的人 一定是諸侯對不對
01:33:20
諸侯要跟他拚帝位啊
01:33:22
一定是諸侯
01:33:26
若是這個諸侯呢
01:33:28
會和諸侯拚地位 一定就是大夫啊
01:33:35
每一個國家
01:33:36
國王會敗都是為了大夫啊
01:33:40
大夫就是要拚這個國啊
01:33:44
若是皇帝呢
01:33:47
他就要來奪這個諸侯的權
01:33:52
諸侯就是要奪大夫的權
01:33:55
若這種例子有史以來很多
01:34:01
上面的人要奪你的權嘛
01:34:04
下面我要殺死你 我要來做王嘛
01:34:09
互相就是這樣在爭鬥 一個國家就很危險了
01:34:16
好比像現在若執政黨來說 在野黨就想把你拉下台
01:34:23
執政黨就想把在野黨消滅
01:34:27
互相就爭鬥了
01:34:30
這樣國家就很危險
01:34:35
世間你假如若說沒講道理
01:34:45
首先開口就說利益
01:34:49
若這樣呢
01:34:51
你若沒得到手就不會滿足
01:34:56
所以你電視在看
01:34:59
你看到最後都是為了利啦
01:35:02
為了分財產父子也吵架啦
01:35:06
為了財產兄弟相殺
01:35:09
你若為了一點利益來說
01:35:14
大家都拚命
01:35:18
所以呢你若假如不說道義 首先說私利
01:35:23
若這樣沒讓你得到手 你不會滿足
01:35:29
不過世間的人
01:35:32
我還沒聽過有仁的人
01:35:36
會拋棄父母的
01:35:38
若是有仁的人 絕對不會拋棄父母
01:35:42
世間若有說道義的人
01:35:45
絕對不會將我們的主人 把他丟到腦後啦
01:35:53
所以今天王
01:35:56
我今天來找你的目的
01:35:59
是只有兩個字仁義而已
01:36:03
王啊你不要和我說利啦
01:36:05
說利沒用啦
01:36:06
所以世間人就是 道義比利還要緊
01:36:13
所以那個孟子才會說
01:36:15
生亦我所欲也
01:36:18
義亦我所欲也
01:36:22
利益我也要啊
01:36:24
賺錢我也要啊
01:36:26
不過道義我也要啊
01:36:28
不過兩樣 沒辦法兼怎麼辦
01:36:30
沒辦法兼 我就捨去利益
01:36:34
我就守道義
01:36:37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說
01:36:40
君子是只有知道義
01:36:43
小人開口閉口 只有知道利益而已
01:36:50
這篇可以教化 很多世間人的良心道德
01:36:58
昨天和現在 跟你們所說這段
01:37:01
你回去再靜靜想想看
01:37:04
真正講道義的人 不會違背良心
01:37:08
若是說利益的人 到最後大家都是爭權奪利
01:37:15
這段說到這裡為止
01:37:17
接下去看下文 本文
01:37:22
子曰
01:37:26
見賢思齊焉
01:37:32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01:37:39
孔子這樣說
01:37:42
說看到有德行的人
01:37:46
你就要和他學
01:37:50
學什麼 學和他一樣
01:37:54
你若看到失德的人
01:37:57
你要從你的內心
01:38:00
自我反省自己
01:38:02
說嗯 對方的人失德
01:38:06
我不知道會不會失德
01:38:08
你就要自己去檢討
01:38:12
我們來引一個 明朝王陽明先生一句話
01:38:18
見人之為善
01:38:21
我必愛之
01:38:24
我能為善
01:38:27
人豈不愛我者乎
01:38:31
見人之為不善
01:38:34
我必惡之
01:38:37
我苟為不善
01:38:41
人豈有不惡我者乎
01:38:46
故兇人之為不善
01:38:51
至於隕身亡家者
01:38:54
由其不能自反也
01:39:01
這個明朝的王陽明先生 一句話這樣說
01:39:07
說我們今天 看到一個人做善
01:39:12
我就感覺很羨慕
01:39:14
說啊 那個人做善真好
01:39:19
我今天若會做善
01:39:23
人家會和我們 去愛別人一樣
01:39:28
人家也會愛我們啊
01:39:29
人家也會羨慕我們 也會和我們親近
01:39:34
每一個都想說要親近善人
01:39:39
我們既愛那個人善
01:39:42
人家別人我們若做善 他也會愛我們啊
01:39:47
看到一個人做惡
01:39:50
不善 不善就是惡
01:39:53
我感覺會討厭
01:39:55
這個惡 惡就是討厭
01:39:59
假如我若做惡
01:40:03
人家不會討厭我們嗎
01:40:07
別人做惡我們會討厭
01:40:10
今天我們自己若做惡
01:40:12
人家別人不會討厭我們嗎
01:40:16
所以你一個人若做壞事
01:40:20
來做惡
01:40:24
有的人到最後家破人亡
01:40:30
隕身就是人亡
01:40:33
亡家等於就是家破
01:40:37
一個人你做壞事
01:40:40
最終變成家破人亡
01:40:43
為什麼會家破人亡
01:40:45
他就是不會自己反省
01:40:50
你若做錯若會反省
01:40:52
這都還不晚
01:40:54
若不會反省就糟糕了
01:40:59
另外就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41:03
賢 有道德聲望之人也
01:41:11
齊者 相等也
01:41:16
見人之賢
01:41:19
則敬而思與之相等
01:41:24
見人之不賢
01:41:26
則內心自省察
01:41:30
諦視己亦有不善之處否
01:41:37
故曰見賢思齊焉
01:41:42
見不賢內自省也
01:41:46
這裡面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41:51
注解第一
01:41:54
辭海這樣說
01:41:56
賢 有善行也
01:42:00
書咸有一德
01:42:03
任官惟賢材
01:42:07
周禮天官大宰
01:42:10
三曰進賢
01:42:12
注賢 有善行也
01:42:18
辭海說賢是什麼
01:42:24
就是有善行的人
01:42:26
等於就是有道德的人
01:42:30
現在來引書經咸有一德篇
01:42:36
說你今天若要派官
01:42:40
一定要派一些 有道德的人才
01:42:46
在周禮天官大宰篇裡面說
01:42:52
朝廷第三若要推薦做官 就要推薦有道德的人
01:43:02
所以裡面的注解說賢 就是有賢德的行為的人
01:43:10
注解第二
01:43:13
辭海這樣說
01:43:15
聲譽隆重
01:43:18
眾所仰望
01:43:20
曰聲望
01:43:25
辭海說他的名聲 名譽
01:43:28
非常的隆盛
01:43:31
眾人所欽敬 所仰望的人
01:43:35
叫做聲望
01:43:38
注解第三
01:43:40
辭海這樣說
01:43:42
齊 同也
01:43:45
楚辭九歌雲中君
01:43:49
與日月兮齊光
01:43:52
注齊 同也
01:43:57
辭海說齊就是同樣
01:44:02
來引楚辭九歌雲中君篇
01:44:07
裡面說與日月兮齊光
01:44:11
注解說齊就是同
01:44:14
等於就是說 今天我們要像什麼
01:44:19
像太陽和月亮一樣的光
01:44:26
注解第四
01:44:28
辭彙這樣說
01:44:30
諦視 詳細觀看
01:44:36
辭彙說諦視是什麼
01:44:38
就是詳細看他
01:44:42
對這個諦視看辭海續編
01:44:47
諦視 定睛凝視也
01:44:52
辭海續編說 諦視就定睛凝視
01:44:58
什麼叫做凝視
01:45:00
詳細再看辭海續篇
01:45:02
凝視 凝目注視之謂
01:45:07
凝視就是兩隻眼睛集中
01:45:11
詳細看一個東西
01:45:15
所以現在辭海續篇說
01:45:17
諦視就是眼睛 這樣注目一個地方
01:45:22
詳細看它
01:45:25
現在看呂純陽祖師 這個全篇詳細的解釋
01:45:33
他說賢是什麼
01:45:36
賢就是有道德 有聲望的人
01:45:43
現在說齊就是一樣
01:45:46
相等和同意思一樣
01:45:51
現在看一個人有德行
01:45:54
我們就要尊敬
01:45:57
我們就要想說 可以和這個有德行的人一樣
01:46:04
看人不賢 不善
01:46:10
我們的內心自己省察
01:46:13
詳細看我們自己
01:46:16
我們自己 有做不善的地方嗎
01:46:20
我們自己 有做不對的地方嗎
01:46:25
詳細看自己
01:46:28
是不是有不善的地方
01:46:32
所以才說見賢思齊焉
01:46:37
見不賢內自省也
01:46:43
這篇是教育我們人
01:46:47
我們在這社會上 看到一個人良善
01:46:52
我們啊 那個人那麼良善
01:46:54
我們就是學他 和那個人一樣
01:46:58
看到一個人做壞事
01:47:01
我們自己看自己
01:47:04
我不知道有沒有做錯
01:47:07
而且那個人做錯
01:47:10
我們不要去學他
01:47:12
我們自己要檢討要反省
01:47:15
這篇就是這樣
01:47:18
晚上說到這裡時間的問題
01:47:21
就暫且告一段落
01:47:23
下文等到下期再分解
論語
30/85部影片
論語 1
論語 2
論語 3
論語 4
論語 05
論語 6
論語 7
論語 8
論語 9
論語 10
論語 11
論語 12
論語 13
論語 14
論語 15
論語 16
論語 17
論語 18
論語 19
論語 20
論語 21
論語 22
論語 23
論語 24
論語 25
論語 26
論語 27
論語 28
論語 29
論語 30
論語 31
論語 32
論語 33
論語 34
論語 35
論語 36
論語 37
論語 38
論語 39
論語 40
論語 41
論語 42
論語 43
論語 44
論語 45
論語 46
論語 47
論語 48
論語 49
論語 50
論語 51
論語 52
論語 53
論語 54
論語 55
論語 56
論語 57
論語 58
論語 59
論語 60
論語 61
論語 62
論語 63
論語 64
論語 65
論語 66
論語 67
論語 68
論語 69
論語 70
論語 71
論語 72
論語 73
論語 74
論語 75
論語 76
論語 77
論語 78
論語 79
論語 80
論語 81
論語 82
論語83
論語84
論語85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907000598
30e3eba3-8c39-4940-a039-ca754b52d8cc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