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還鄉直指 9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還鄉直指 9
3712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18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在座同修 大家早安
00:02:20
現在我們來翻第二頁第八行
00:02:3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36
孔子三十而立
00:02:41
四十而不惑
00:02:45
其精進之功
00:02:49
已基於十五志學時矣
00:02:55
對於本文這是論語為政篇裡面所說的
00:03:01
這就要全句寫上黑板你才會了解
00:03:08
不然我們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這一段文
00:03:15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者
00:03:21
有 音右 通又
00:03:26
夫子聖人不學而知
00:03:31
而以學生自居
00:03:34
是勉後進也
00:03:37
言吾年十五而立志向學也
00:03:43
這裡面有一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03:47
辭海這樣說
00:03:49
有 音右 通又
00:03:54
書堯典
00:03:57
二十有八載放勳乃殂落
00:04:06
這裡面又二個註解首先解釋一下
00:04:10
註解第一史記五帝本紀裡面這樣說
00:04:18
帝堯者
00:04:20
放勳其仁如天
00:04:25
堯立七十年得舜
00:04:30
令舜攝行天子之政
00:04:36
堯辟位
00:04:38
凡二十八年而崩
00:04:43
史記這個五帝本紀裡面這樣說
00:04:49
說帝堯
00:04:51
帝堯就是堯帝
00:04:52
他的名字叫做放勳
00:04:56
他的仁德就好比像天
00:05:00
堯帝做皇帝七十年來得到這個姚大舜
00:05:10
命令姚大舜代替他來攝行皇帝的政
00:05:17
好比說給他這個政治讓他掌管
00:05:21
這個堯帝他給姚大舜掌管這個政治之後
00:05:29
經過二十八年就歸天了
00:05:34
這個崩
00:05:35
皇帝死說叫做崩
00:05:37
就是死了
00:05:39
在史記的正義裡面這樣說
00:05:45
堯即位九十八年
00:05:49
通舜攝二十八年也
00:05:54
凡年百十七歲
00:05:59
說堯帝他在位全部有九十八年
00:06:06
在這個九十八年的當中
00:06:09
給姚大舜攝政有二十八年
00:06:13
活到一百十七歲才來歸天
00:06:18
若這樣看起來
00:06:20
堯帝他十七歲就做皇帝了
00:06:25
再來注解第二辭海這樣說
00:06:29
殂落 書堯典 帝乃殂落
00:06:34
疏 殂落 堯帝死之稱
00:06:39
現在說殂落 在書經堯典說
00:06:44
帝就是指堯帝
00:06:48
這個堯帝來殂落啊
00:06:51
那個注疏說殂落就是堯帝死的意思
00:06:56
現在我們就來看這個辭海這段文
00:07:03
現在這個字不能讀作有
00:07:05
讀作右
00:07:06
有跟這個又字通用
00:07:10
在書經的堯典裡面說
00:07:14
二十八載
00:07:16
二十八載就是讓姚大舜掌管政治二十八年之後
00:07:21
放勳就是堯帝
00:07:25
堯帝就死了
00:07:27
所以現在呂純陽祖師這一段文說
00:07:32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句話
00:07:40
現在這字讀作右
00:07:42
跟這個又通用
00:07:45
夫子就是指孔子
00:07:47
說孔子是一個聖人
00:07:50
祂不用學就知道了
00:07:54
但是祂說我學才會
00:07:57
這是要來勉勵後進的人
00:08:01
說我十五歲的時候
00:08:03
就立志來研究學問這樣說
00:08:09
這是在論語為政篇的第一句
00:08:13
說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0:08:20
現在來解釋第二句
00:08:23
第二句就是說三十而立這句話
00:08:27
三十而立是說什麼
00:08:29
現在我們來寫看注解
00:08:32
程子這段文
00:08:35
立 能自立於斯道也
00:08:43
對於這程子說這句話
00:08:46
有一個注解做個說明
00:08:50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08:53
道之顯者 謂之斯道
00:08:57
是指以道教化之也
00:09:02
呂純陽祖師說
00:09:05
道所有辦法顯明出來
00:09:08
就是叫做斯道
00:09:11
就是在指孔子的道在教化眾生那個形態
00:09:20
所以現在程子說立
00:09:24
就是孔子有辦法自立來教化眾生這樣說
00:09:30
朱熹夫子這樣說
00:09:33
有所自立 則守之固
00:09:39
朱熹夫子說
00:09:42
孔子祂自己有辦法創立
00:09:48
來守之固的意思就是說
00:09:51
祂的守道非常的堅固
00:09:55
現在的人守道不堅固
00:09:59
有的人也有啦 很少
00:10:01
怎麼樣
00:10:02
你守道若有堅固
00:10:05
說的話就要去實踐
00:10:08
有說就要有做
00:10:10
假使若有說沒有做
00:10:12
就守不堅固了
00:10:16
邢昺先生這樣說
00:10:18
三十而立者 有所成立也
00:10:24
邢昺先生說
00:10:25
三十而立這句話
00:10:29
就是孔子祂已經有成功來建立這個道
00:10:38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0:41
立 立道也
00:10:43
孔子至三十立道授業
00:10:48
故曰 三十而立也
00:10:52
呂純陽祖師說立是什麼
00:10:55
立就是立道
00:10:56
立道來創這個教門來教化眾生
00:11:02
孔子到三十歲
00:11:04
祂就有辦法來設立教門來教化眾生
00:11:09
授業也是教化眾生
00:11:11
就是來傳授這些弟子
00:11:13
所以才說叫做三十而立
00:11:18
現在我們已經解釋兩句了
00:11:22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0:11:26
三十而立
00:11:28
現在就來解釋第三句
00:11:31
四十而不惑
00:11:35
對於這個四十而不惑
00:11:37
這個解釋
00:11:38
我們現在就來寫上黑板
00:11:41
程子這樣說
00:11:43
不惑 則無所疑矣
00:11:48
一個人若說不惑
00:11:51
事情就無疑問了
00:11:54
一個人若心裡還過來有疑問
00:11:57
過去有疑問
00:11:59
你就還有迷惑在這個道
00:12:04
邢昺先生這樣說
00:12:06
四十而不惑者
00:12:09
志強學廣 不疑惑也
00:12:14
這個疑惑一個注解
00:12:17
辭海這樣說
00:12:19
疑惑盲於事理不能決定是非也
00:12:26
疑惑的意思
00:12:28
就是對於這個事理的問題
00:12:31
好比像瞎子都不知道
00:12:34
我們事是後天 理是先天
00:12:39
有時候講道很多人說
00:12:43
你上次跟我說就不是這樣子
00:12:45
你現在怎麼說這樣子
00:12:48
他就不知道說的話
00:12:51
對後天說的話跟先天說的話不一樣
00:12:57
比如說對孩子說的話跟對大人說的不一樣
00:13:01
他不會去判斷
00:13:03
說上次說的這樣今天說的這樣
00:13:05
怎麼不一樣這個道理很多
00:13:10
所以他就對於事理啊
00:13:14
好比像瞎子不知道
00:13:16
沒辦法決定是非
00:13:18
對不對 他沒辦法決定
00:13:22
所以邢昺先生說四十而不惑這句話
00:13:27
就是孔子的志很強
00:13:31
祂的學問很廣無論什麼事情都沒有疑惑
00:13:38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3:40
孔子至四十
00:13:43
悟一貫至理
00:13:46
不為塵緣所迷惑
00:13:49
故曰 四十而不惑也
00:13:54
呂純陽祖師說孔子到四十歲
00:13:58
祂就悟出一貫最高的道理
00:14:03
所以我們常常說一貫道 一貫道
00:14:07
知道一貫的有幾個
00:14:10
孔子說吾道以一貫之
00:14:13
我的道就是以一貫之
00:14:15
就是一貫之理
00:14:18
一貫是最高的道理
00:14:21
祂就不會被這個塵緣把祂迷惑了
00:14:25
塵緣就是世俗的事情
00:14:28
所以才說四十而不惑這句話
00:14:34
現在接著說第四句
00:14:37
就是說五十而知天命
00:14:42
怎麼叫做五十而知天命
00:14:44
我們現在再來看注解
00:14:47
天命之謂性
00:14:52
中庸說什麼叫做天命
00:14:56
天命就是我們的本性
00:14:59
所以朱熹夫子才說
00:15:02
天命者謂天所命生人者也
00:15:08
朱熹說天命是什麼
00:15:11
就是上天賜給我們而生我們人的
00:15:19
我們人若沒有這個天命
00:15:20
你不會活在世間
00:15:22
天命等於就是
00:15:24
若土話說我們的靈魂
00:15:28
讀經書要說
00:15:30
天命者本體具萬善至美者
00:15:36
天命這個本體會具備所有一切的善
00:15:44
可以最完美的
00:15:48
新唯識論裡面這樣說
00:15:51
夫天命者
00:15:53
以其無聲無臭
00:15:56
而為吾人與萬物所同具之本體
00:16:02
新唯識論裡面說
00:16:05
你要知道天命是什麼
00:16:08
這個天命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
00:16:13
就是我們人跟萬物所共同有的本體
00:16:19
本體就是我們的本性
00:16:21
這是我們佛家所說的
00:16:25
所以萬物
00:16:29
在我們佛經裡面說四生皆有佛性
00:16:34
四生就是胎生 卵生
00:16:39
卵生有的說卵生 生蛋的
00:16:43
溼生 就是魚類
00:16:48
跟化生
00:16:50
化生是什麼
00:16:51
化生牠開始也是生蛋的
00:16:55
不過牠不能屬在卵生
00:16:59
因為化生是不直接的
00:17:04
引一個例子
00:17:05
比如說水蛙 青蛙 蟾蜍這樣來說
00:17:09
那也是化生
00:17:10
雖然牠會下蛋
00:17:12
但是蛋 牠不會生青蛙不會生水蛙出來
00:17:16
牠就生這個蝌蚪出來
00:17:19
這個蝌蚪開始有尾巴啊
00:17:23
到尾巴縮起來 腳伸出來
00:17:27
才變成水蛙 變青蛙
00:17:31
比如說蒼蠅來說
00:17:33
蒼蠅牠也是下蛋
00:17:35
不過下蛋牠沒有直接出蒼蠅
00:17:38
變成什麼
00:17:39
變成糞坑蛆才變成蒼蠅
00:17:44
像蚊子來說
00:17:46
蚊子也是下蛋
00:17:47
不過蛋生出來之後牠沒有直接變蚊子
00:17:51
變成孑孓
00:17:52
再來才化蚊子
00:17:55
那個叫做化
00:17:57
比如說蝴蝶來說
00:17:59
蝴蝶也是一樣
00:17:59
蝴蝶也是下蛋
00:18:01
不過蛋生出來之後牠不會直接變蝴蝶
00:18:04
變成毛毛蟲啊
00:18:06
毛毛蟲結繭才化蝴蝶
00:18:08
這個叫做化生
00:18:10
化的就對 沒有直接生的
00:18:14
所以四生皆有佛性
00:18:16
這個天命就是佛性啊
00:18:21
這禮記樂記篇裡面這樣說
00:18:25
人生而靜 天之性也
00:18:30
感於物而動 性之欲也
00:18:34
說我們人出生本來是靜體
00:18:40
才會這個中庸說天命之謂性
00:18:44
這句話在這裡
00:18:47
我們感到一個東西才會動
00:18:51
這是我們的性的欲
00:18:55
我們的本性是第九識
00:19:00
墮落第六識…
00:19:02
第八識這個心識
00:19:05
現在感到外境
00:19:07
感到這個六塵之後
00:19:09
這個叫做第六識就動了
00:19:14
這個第六識若動這是什麼
00:19:15
這是我們人的性的欲念
00:19:20
等於後天的習性
00:19:22
看到好的學好
00:19:23
看到壞的學壞
00:19:25
所以三字經才說人之初 性本善
00:19:30
性相近 習相遠這個道理在那裡
00:19:35
所以傳習錄這樣說
00:19:38
何為天命 曰去得人欲 便識天命
00:19:45
他說什麼叫做天命
00:19:48
一個人若去掉這個人欲
00:19:51
你就知道天命
00:19:54
一個人若還有這個欲念在
00:19:56
你說要看本性絕對沒辦法
00:20:00
你要看出你的本性
00:20:01
一定這個人欲要拿掉
00:20:04
人欲若沒有拿掉
00:20:05
你活到上百歲你也還沒看出本性
00:20:09
大家說見性
00:20:10
你一個還有那個欲念在
00:20:14
你說要看本性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00:20:18
再來 程子這樣說
00:20:22
知天命 窮理盡性也
00:20:25
這個窮理盡性
00:20:27
跟佛家所說的明心見性一樣
00:20:33
所以這個窮理盡性
00:20:35
這個在易經說卦傳裡面這樣說
00:20:40
窮理盡性 以至於命
00:20:44
說你窮理盡性才有辦法達到這個天命
00:20:49
這個命的疏文這樣說
00:20:53
易經淺注
00:20:56
追求理之本
00:20:57
以盡性之原
00:21:00
最後達到命
00:21:02
命者 天命也
00:21:04
說追求著這個真理的根本
00:21:10
達到盡我們本性的起源
00:21:14
最後達到天命
00:21:17
這個命就是指天命啊
00:21:19
天命 天命就是我們的本性啊
00:21:23
所以現在孔子祂說五十而知天命
00:21:30
孔子到五十歲才看出本性
00:21:35
若孔子五十歲之前的道理
00:21:39
都是說後天的道理
00:21:42
祂孔子會說這個了脫生死的道理
00:21:46
就是五十歲以後的
00:21:49
但是有的人說孔子五十歲才看出本性
00:21:52
有根據嗎 有
00:21:55
老師沒有根據的話一句話我都不敢說
00:22:00
所以我們 早上已經沒有時間
00:22:03
下期來 我再證明說
00:22:05
孔子確實五十歲才看出本性這個道理
00:22:10
五十歲有辦法看出本性還很厲害了
00:22:15
若要在座這些師兄師弟
00:22:18
有的活到七八十歲本性都還沒看出來
00:22:21
不要說孔子說五十歲看出本性
00:22:25
雖說做一個傳道者
00:22:28
做一個老師
00:22:30
他說五十歲要看出本性
00:22:34
還很難啦
00:22:36
老師五十歲還在地上爬啦
00:22:38
還沒辦法看出本性啦
00:22:40
這樣說比較快
00:22:41
孔子五十歲看出本性這樣算很厲害了
00:22:45
像釋迦佛祖祂幾歲才看出本性
00:22:50
祂書沒有寫
00:22:52
不過在這個無量義經裡面說
00:22:56
釋迦說 吾四十餘年來未談真理
00:23:04
釋迦說祂講道理講了五十年還沒說真理
00:23:09
若這樣來說
00:23:12
釋迦佛祖說五十年
00:23:15
聽說三十五歲得道
00:23:16
到七十多歲祂還沒看出本性
00:23:19
這是我們用推測的
00:23:22
祂說我五十年以來我不曾說真理阿
00:23:26
真的難哦
00:23:28
你想說要看本性
00:23:29
就像他說的一個人人欲既然沒有拿掉
00:23:32
你要怎麼看出本性
00:23:35
話若說比較難聽
00:23:36
你心裡還想要賺錢
00:23:38
你就不會看出本性
00:23:39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23:41
你若像王重陽說我財產都給你了
00:23:44
都把它丟出去本性就看出來了
00:23:48
這是…這不是書寫的
00:23:51
是老師想的
00:23:53
看出本性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00:23:57
像說有的這樣煩惱兒子 煩惱孫子
00:24:02
自己煩惱不夠 還煩惱別人來湊
00:24:04
你要看出本性那很拚了
00:24:08
慢慢地多少勉勵啦
00:24:10
老師在背金斗甕在看風水
00:24:13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24:15
我也要趕快學
00:24:17
你們大家也要快學
00:24:19
你們若要看出本性要成菩薩道就不困難了
00:24:24
早上說到這為止
00:24:27
在座同修 大家早安
00:24:33
我們現在就來翻還鄉直指這個課
00:24:41
在第二頁第八行
00:24:51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24:53
孔子三十而立
00:24:58
四十而不惑
00:25:01
其精進之功
00:25:04
已基於十五志學時矣
00:25:10
他說孔子在三十歲的時候
00:25:15
就立道來教學生傳道
00:25:21
到四十歲的時候
00:25:24
祂就不會受到一切塵緣把我們迷惑
00:25:31
對於孔子這個精進的工夫
00:25:35
是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向學
00:25:40
已經來築了祂的地基
00:25:44
這句話本來是出在論語
00:25:48
所以我們上期才引證論語的全文
00:25:53
在論語為政第二篇說
00:25:56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0:26:01
三十而立
00:26:02
四十而不惑
00:26:04
五十而知天命
00:26:06
六十而耳順
00:26:09
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踰矩
00:26:14
但是這個雖然短短幾個字
00:26:18
沒辦法說一口氣都說下去
00:26:20
所以我們從上期以來
00:26:22
一句一句下去說明
00:26:25
說來到這個五十而知天命這句話
00:26:29
對這個五十而知天命
00:26:32
早上再來引證邢昺先生的說明
00:26:38
五十而知天命者
00:26:42
命 天之所稟受也
00:26:47
這裡面一個注解
00:26:49
辭海這樣說
00:26:51
稟受 言人之體性
00:26:55
所受於天者
00:26:58
稟受就是說我們人的體性
00:27:02
體就是我們的身體
00:27:04
性是指本性
00:27:06
總之我們人的身體跟本性
00:27:11
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
00:27:14
所以邢昺先生說
00:27:17
五十歲才知道天命這句話
00:27:21
這個命就是天所賜給我們的
00:27:27
這是簡單這樣說
00:27:30
詳細我們再來看錢地先生的說明
00:27:36
孔子之言天命
00:27:39
是指德命也
00:27:42
德命者何
00:27:44
德命與祿命不同
00:27:47
無論吉凶 夭壽 禍福 皆能行天賦之德也
00:27:56
乃如聖門之徒
00:27:59
顏回可代表
00:28:02
至於祿命
00:28:04
非聖門所求
00:28:07
孟子曰
00:28:08
修其天爵
00:28:10
以待人爵是也
00:28:15
錢地先生說
00:28:17
孔子說的話
00:28:19
說這句天命
00:28:21
這個天命是指我們人的德命
00:28:26
那麼什麼叫做德命
00:28:29
德命跟祿命是不一樣的
00:28:35
無論是好運壞運
00:28:38
短壽 長壽 禍端 福運
00:28:44
全都有辦法順從著天所賜給我們這個道德
00:28:52
等於就是中庸說的率性而行
00:28:58
好比像孔子的門徒
00:29:03
顏回可以代表這個德命
00:29:08
若對於祿命不是聖人的門戶所求的
00:29:16
孟子這樣說
00:29:19
說一個人你首先修天命
00:29:23
再等待這個人爵
00:29:26
天爵首先修再等待這個人爵就是了
00:29:34
那麼這句話
00:29:36
說孟子說的
00:29:37
我們來看孟子這條文
00:29:40
孟子告子章句上這樣說
00:29:45
仁義忠信
00:29:48
樂善不倦
00:29:51
此天爵也
00:29:54
公卿大夫
00:29:56
此人爵也
00:29:59
古之人 修其天爵
00:30:01
而人爵從之
00:30:05
先修天爵 人爵為次要
00:30:11
今之人以要人爵
00:30:15
而棄天爵
00:30:17
則惑之甚者也
00:30:22
終亦必亡而已矣
00:30:27
孟子說
00:30:30
仁義忠信
00:30:35
行仁行義 盡忠守信
00:30:40
樂善不倦做善事不會想懶惰
00:30:48
這就是我們的天爵
00:30:51
怎麼天爵
00:30:52
人若死看要歸神 歸仙 歸佛
00:30:56
這就是天爵
00:31:00
若做大官小官
00:31:03
這就是人爵
00:31:06
他說古代的人是來修這個天爵
00:31:10
之後這個人爵就跟著後面來了
00:31:15
根本這個人爵是次要的事情
00:31:22
我們若以周朝的時候沒科舉
00:31:30
這個科舉的制度就到隋朝開始
00:31:37
但是隋朝設這個科舉到唐朝才實施
00:31:41
什麼秀才啦 什麼舉人 進士啦
00:31:46
這都是從唐朝才開始的
00:31:50
若在周朝漢朝的時候說叫做舉孝廉
00:31:55
現在一個地方若出了一個盡忠盡孝
00:32:03
或是好比說樂善好施的人
00:32:07
現在他那裡的地方官把他報上去上司
00:32:11
上司再報上朝廷
00:32:14
皇帝見面之後
00:32:17
你若是有學問就弄一個官職給你做
00:32:22
若沒有學問的設一個空殼官
00:32:26
掛一個官名不用上班的
00:32:29
掛一個空官給你做
00:32:31
這就是叫做人爵
00:32:33
因為你有修天爵
00:32:36
人爵你不用去求自然就會得到
00:32:41
但是現在的人就不是
00:32:45
古代的人就是修這個天爵
00:32:49
人爵看成次要
00:32:52
但是你天爵有修人爵就跟著後面來了
00:32:57
當今的人他要求什麼
00:33:00
這個要就是要求
00:33:03
當今的人要求人爵
00:33:06
將這個天爵丟掉了
00:33:10
怎麼天爵丟掉了
00:33:13
你就用錢去賄賂啦
00:33:17
用錢來買官啦
00:33:19
有的不擇手段來把對方拉下台
00:33:25
他自己來當官
00:33:27
都是這樣
00:33:29
所以現在可以說不是只有我們台灣
00:33:33
全世界都這樣啦
00:33:36
全部都是用這個錢跟權勢做事情的
00:33:41
才會我曾一次聽電視台好像半開玩笑的
00:33:48
說一個人要去拜託那個大官
00:33:53
看有沒有能求一個好處嗎
00:33:57
他說好啦 研究研究啦
00:34:00
他說研究啦
00:34:02
他就聽得懂了
00:34:04
我說哦就是沒有菸酒啦
00:34:06
菸就是香菸嘛
00:34:07
酒就是燒酒
00:34:09
禮數也沒有拿來
00:34:11
只有這樣而已要來拜託
00:34:17
他說盡量拜託啦
00:34:19
好啦 好啦三天再來啦
00:34:22
三天再來
00:34:23
你再三天再來啦
00:34:25
這樣你看得懂嗎
00:34:28
世間就是這樣
00:34:30
才會上去大陸
00:34:33
大陸一尊大佛
00:34:36
那個大佛是站著啦
00:34:38
我們彰化那個大佛是坐著
00:34:40
他們那是站著
00:34:42
他們那裡的叫做地陪
00:34:47
地陪就是好比像我們這裡說導遊
00:34:50
那地陪說老先生啊 你看怎麼樣啊
00:34:54
他說你看這尊佛你怎麼樣
00:34:57
說我不敢講
00:34:58
我不敢說這樣
00:34:59
他說沒有關係嘛 講啊
00:35:02
說我講了你不能生氣
00:35:05
不會 不會說不會
00:35:07
我說你做這一尊不適合
00:35:10
他那個佛站什麼樣
00:35:12
我們通常若說阿彌陀佛是這樣子
00:35:15
對不對
00:35:16
祂那隻手舉這樣子
00:35:17
你若有去看那張圖就這樣子
00:35:20
左邊這隻手擺這樣
00:35:24
我說哈囉錢來沒有錢你不用說
00:35:28
那個地陪是笑到肚子抱著
00:35:33
所以現在的人都是求錢
00:35:35
沒有修天爵
00:35:37
只是要求人爵而已
00:35:40
所以天爵跟人爵就不同
00:35:43
你將這個天爵丟掉了
00:35:47
這個迷惑已經很重了
00:35:51
但是你若沒有修天爵只有求人爵
00:35:56
到後面都要滅亡
00:36:00
所以你看像監牢裡的全都關那些貪污官
00:36:05
現在大家說黑黑…
00:36:07
什麼最黑你知道嗎
00:36:11
政治最黑啦
00:36:14
再來就是媒體啦
00:36:16
大家說流氓
00:36:17
流氓還沒有黑
00:36:19
流氓有的還有講義氣
00:36:21
第一黑是政治
00:36:23
我不是說全部的
00:36:25
我們現在說大體的
00:36:26
第二黑是媒體
00:36:28
第三才是黑社會
00:36:31
黑社會是稍微黑啦
00:36:32
沒有黑到很黑
00:36:35
所以才說世間人都不要修天爵
00:36:40
一味要修這個人爵
00:36:43
不過你天爵沒有去修
00:36:46
你只有修這個人爵
00:36:49
最後就是滅亡的
00:36:52
另外我們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36:56
上天所給與人者
00:37:01
天命是也
00:37:04
是謂天性
00:37:06
中庸云
00:37:08
天命之謂性者是
00:37:12
天性亦言本性
00:37:18
亦言自性
00:37:21
亦言佛性
00:37:23
亦言靈性
00:37:26
則吾人本來面目也
00:37:30
曰 知天命者
00:37:33
所謂見性也
00:37:35
孔子五十見性
00:37:38
故曰 五十而知天命也
00:37:43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37:47
說上天來所賜給我們人的
00:37:51
就是天命
00:37:53
天命等於就是天性
00:37:57
所以中庸才說天命之謂性
00:38:03
天性有時候叫做本性
00:38:06
我們人本來有的性
00:38:10
有時候說叫做自性
00:38:12
自己的性
00:38:15
有時候說佛性
00:38:17
有時候說靈性
00:38:19
等於就是我們人本來的面目
00:38:24
現在說知天命
00:38:27
就是所說的見性
00:38:30
孔子五十歲才見性
00:38:35
所以才說五十而知天命
00:38:40
所以一個人常常說他見本性
00:38:43
見本性不是那麼容易的
00:38:46
頓悟入道要門論裡面才說
00:38:50
說無住者 本性也
00:38:53
一個人你要達到看出本性
00:38:57
一定要無住心
00:39:00
才會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0:39:04
這個道理在那裡
00:39:07
當今宗教很多個
00:39:10
派門也很複雜的
00:39:14
一個人有見性沒有見性都不用爭辯
00:39:19
吃飽說他好 說他不好
00:39:22
是非滿滿皆是
00:39:26
他說修得再好也沒有見性
00:39:30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39:32
一個人若看出本性之後
00:39:36
他就有辦法三車並行
00:39:41
絕對不會去評論一切的事情
00:39:45
假使若會說是說你這個經典解釋不對
00:39:49
要拿一個根據出來說
00:39:52
不是只有說我說的才對 你說的不對
00:39:58
所以一個人說見性
00:40:00
那不是談…
00:40:02
不是說簡單這樣來說就說他看出本性的
00:40:10
真的若問我說誰講的對嗎
00:40:12
我說對啊
00:40:14
某人說的對嗎
00:40:15
我說對啊
00:40:17
就說不一樣 你說對
00:40:20
是啊
00:40:22
因為各人的心境跟他的境界不同
00:40:29
當然說法就不同
00:40:32
最簡單在春秋戰國的時候
00:40:37
孟子說人之初 性本善
00:40:41
我們人的性是善的
00:40:46
但是告子跟荀子說的就不同了
00:40:52
荀子他的理論說人之初 性本惡
00:41:00
跟孟子說的就不一樣了
00:41:06
另外一個告子
00:41:07
他說人之性 半善半惡
00:41:13
誰說的才對
00:41:15
三個人說的都對
00:41:19
孟子說我們人的性本來是善
00:41:25
是怎麼樣善
00:41:26
這個惡是被社會把我們污染了的
00:41:32
才會說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00:41:35
這個道理在那裡
00:41:38
那麼這樣荀子說性惡 不就錯誤
00:41:41
他沒有錯誤
00:41:44
荀子他是看那個惡的一面
00:41:48
他說我們人的善是要去修養要去學來的
00:41:53
本來我們的性就是惡的
00:41:56
不過你的善就是學來的
00:42:00
這樣也是對啊
00:42:03
若告子
00:42:04
說我們人的性半善半惡
00:42:07
學善變善 學惡變惡
00:42:10
他也是對 哪有不對
00:42:15
像說一般的人說
00:42:18
你不要殺生 對不對
00:42:25
對啊 不要殺生
00:42:26
殺生沒有那個慈心
00:42:30
但是佛的大乘法
00:42:34
他說菩薩行可以吃肉
00:42:41
一個說不能吃肉 一個說可以吃肉
00:42:45
誰說的才對
00:42:47
境界的關係
00:42:50
凡夫會吃肉是餓鬼要吃
00:42:54
殘忍的方法去吃
00:42:58
以前我去大陸也有吃過這個大匣蟹
00:43:04
那種好像螃蟹那個
00:43:07
現在我看到電視
00:43:08
我現在光是看我就怕死了
00:43:11
要吃那個很殘忍
00:43:15
那個這樣一隻一隻把牠綁住 活生生的哦
00:43:18
還在吐泡 嘴巴還在動哦
00:43:22
排一排在蒸籠的裡面
00:43:24
蓋子蓋起來火點著
00:43:27
在那裡面蒸死的
00:43:30
真的那個場合讓你看到 你吃得下嗎
00:43:35
不過菩薩他在吃的心境不同
00:43:40
菩薩的心境想說
00:43:43
比如說要吃一塊豬肉
00:43:45
說你這隻豬你很可憐哦
00:43:48
你過去做不好這世來做豬
00:43:52
你的罪業我幫你擔
00:43:54
我吃這些肉 擔你的罪
00:43:56
你去往生去
00:43:59
這是叫做大悲心
00:44:02
不過誰會願意
00:44:04
我又不是發瘋了我幫你擔業
00:44:08
吃你一塊肉我還要幫你擔業
00:44:10
沒有人要啦
00:44:12
所以一樣吃的心境不同啊
00:44:16
有哪裡不對
00:44:19
所以這個理論啊不能用爭的
00:44:23
現在宗教家哦
00:44:25
就是說你來信我的道才對
00:44:28
信別人的道不對
00:44:30
你說的話不對我說的才對
00:44:33
這個都很大的錯誤
00:44:37
所以經書要多看一些
00:44:40
道德經的結論最好
00:44:44
道德經的最後一句怎麼說
00:44:47
天之道 利而不害
00:44:52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00:44:58
說天的道理是對人有利益
00:45:04
對人沒有損害
00:45:06
聖人的道理
00:45:09
為 什麼叫做為
00:45:10
為就是有所做為
00:45:12
像我站在這講道理也是為
00:45:15
你在那寫字也是為
00:45:17
做生意士農工商也是有一個行為
00:45:22
但是不爭
00:45:23
不爭就是不要跟你爭論
00:45:27
一個人若會爭論的人
00:45:29
你說見性我絕對不要相信
00:45:32
說你學很好我也不要相信
00:45:36
所以萬般都是境界
00:45:40
好比讀國民小學 跟讀中學 跟讀大學
00:45:47
你讀大學難道可以去評論你這個讀國民小學的不對
00:45:52
不行這樣啊
00:45:56
像說一些這種若比較初學的
00:46:00
你不能殺生哦蚊子 蟲子也不能殺
00:46:03
怎麼樣哦
00:46:05
他說的對嗎 對啊
00:46:08
也有的人說這個害蟲要殺
00:46:12
好的要留起來
00:46:13
這也對啊
00:46:16
好比像你教小孩
00:46:19
說啊 那個蟑螂要捏死
00:46:22
那個蟲要捏死
00:46:23
不好哦 這是罪惡哦
00:46:26
他的教化在哪裡
00:46:28
就是為了衛生問題啊
00:46:31
蟲把牠弄死了有細菌 有骯髒
00:46:34
手沒有洗 東西拿來吃等一下生病 對不對
00:46:39
他教你說不能殺 不能殺
00:46:41
因為小時偷採瓠長大就偷牽牛 對不對
00:46:46
就是要制止你不要給你
00:46:50
你若大人你說這個蟲不要殺害
00:46:54
那不然這樣啦
00:46:55
你種菜不要噴農藥
00:46:58
那些菜都被蟲吃光光
00:47:02
你種菜種得半死怎麼可以
00:47:05
所以害蟲要把牠殺光
00:47:08
對不對
00:47:10
所以萬般東西要去了解
00:47:15
像說當今現在重視這個人權
00:47:19
連那個犯人他也說要有人權
00:47:22
這是後天的說法
00:47:25
雖然他壞來說
00:47:28
但是你也要給他有一個生存的機會
00:47:31
但是你若真的若說境界較高來說
00:47:35
這惡的人要除掉
00:47:37
善的人要留著
00:47:38
他也是對啊
00:47:39
各人的境界看法不同啊
00:47:43
所以我常常要聽這個宗教家說
00:47:46
你們就要來洗禮
00:47:48
若沒有洗禮以後你沒辦法去天堂
00:47:52
你就來皈依哦
00:47:54
若沒有皈依西方你不能去
00:47:57
好比我們道中說你就要一指玄關哦
00:48:00
地獄除名 天堂就掛號
00:48:04
這樣也對啊
00:48:06
有哪裡不對
00:48:07
那是鼓勵人來走這條善路
00:48:09
不能說你才對我才對
00:48:14
有的人現在很多我曾聽我們這些道親說
00:48:19
說到玄關而已好像很…非常秘密
00:48:24
說你洩漏天機不能說
00:48:28
對嗎 對啊
00:48:30
因為你若這樣隨便說
00:48:32
過來說過去說
00:48:35
說到後面就會出事啊
00:48:37
像以前跑江湖的人說
00:48:40
江湖一點訣 妻子不可說
00:48:43
連妻子都不要說
00:48:45
因為說了什麼
00:48:46
現在你跟你妻子你兒子說
00:48:48
你妻子又跟鄰居說
00:48:50
鄰居又跟鄰居說
00:48:52
一些秘訣被你知道光了
00:48:54
就不用賺錢了
00:48:57
好比這回這個大陸有一些變臉的那個嗎
00:49:03
這樣轉一下 臉就變
00:49:04
轉一下 臉就變
00:49:07
我們覺得很稀奇
00:49:09
只有這樣轉過去回來臉不一樣 對不對
00:49:14
你要化妝也來不及啊
00:49:16
但是都不稀奇了
00:49:19
怎麼不稀奇
00:49:21
日本人說一句說
00:49:22
(日文)
00:49:24
就是說把你打破那個秘密
00:49:31
好比說洩漏天機就對了
00:49:35
那本來他就有一個種子
00:49:38
怎麼樣
00:49:40
他用那個絲布非常薄的絲布
00:49:44
去畫那個人臉畫十幾張都把它黏在臉上
00:49:50
還有一個暗繩
00:49:52
那個繩子我們通常眼睛這樣看去看不到
00:49:56
現在轉過去那條繩子拉一下
00:49:59
那塊布掉在脖子上的衣服裡去
00:50:03
轉過去就變另外一張臉
00:50:05
再拉一下 再轉頭就又變一個臉
00:50:09
那些絲巾拉到完沒有了
00:50:13
這樣說比較快
00:50:14
這是誰暴露
00:50:15
日本把他暴露出來的
00:50:18
總之一句那個師傅哦
00:50:21
貪圖錢啦 就誤事
00:50:23
怎麼貪圖錢
00:50:24
那個日本人一直要拜他為師
00:50:27
他就不教他
00:50:28
不教他 錢就塞下去
00:50:30
我有錢啊
00:50:33
口袋熱熱的就教他
00:50:35
教他那個日本人就暴露出來
00:50:37
那個報紙我就有剪下來
00:50:41
什麼都不稀奇
00:50:45
才會我們這個金剛經裡面說這個叫做幻術
00:50:53
迷人的眼睛啦
00:50:55
萬般就是那個而已…
00:50:59
那個種子若把它暴露之後
00:51:02
什麼都沒有了
00:51:05
所以各人的思想不同
00:51:07
各人的頭腦不同
00:51:09
各人的環境不同
00:51:11
各人的宗教不同
00:51:13
各人他的修養的程度不同
00:51:17
要怎麼去爭說你對我對
00:51:20
對不對
00:51:22
所以我才想起孔子兩個學生一個言論
00:51:26
很有趣
00:51:27
把它寫在黑板讓你做參考
00:51:29
此後宗教中最好不要爭論
00:51:32
討論沒關係
00:51:33
互相討論
00:51:35
這個叫做切磋
00:51:36
我看法這樣你看法這樣
00:51:39
我們大家來切磋這樣沒關係
00:51:41
不要在那裡爭
00:51:42
爭到這樣面紅耳赤快要打架這樣不好啦
00:51:47
現在對於這個孔子這兩個學生的講法
00:51:52
我們現在來做引證
00:51:54
現在我們看韓詩外傳這一段文
00:52:00
孔子過季康子
00:52:06
子張子夏從
00:52:11
孔子入座
00:52:13
二子相與論
00:52:17
終日不決
00:52:20
子夏辭氣甚隘
00:52:24
顏色甚變
00:52:26
子張曰
00:52:29
子亦聞夫子之議論耶
00:52:34
徐言誾誾
00:52:38
威儀翼翼
00:52:41
後言先默
00:52:43
得之推讓
00:52:45
巍巍乎
00:52:48
道有歸矣
00:52:50
小人之論也
00:52:52
專意自是
00:52:54
言人之非
00:52:57
瞋目搤腕
00:53:01
痴言噴噴
00:53:03
口沸目赤
00:53:05
一幸得勝
00:53:07
疾笑嗌嗌
00:53:10
威儀固陋
00:53:12
辭氣鄙俗
00:53:15
是以君子賤之也
00:53:21
現在這個字不能讀作「過」
00:53:23
讀作過
00:53:25
這個過的意思就是訪問
00:53:27
好比像去訪道
00:53:30
孔子來訪問這個季康子
00:53:34
他的學生子張跟子夏隨從
00:53:39
跟孔子去
00:53:42
孔子進去內廳
00:53:45
跟季康子談論
00:53:48
二子就是子張跟子夏
00:53:51
他們兩個人在外廳
00:53:54
在那討論他們老師的道理
00:53:58
說整天不能解決
00:54:01
你的意見跟我的意見兩個說不能解決
00:54:06
這個子夏他說話就口氣很不好
00:54:13
這個辭就是言辭
00:54:15
那個話啦
00:54:17
說話的那個語氣非常好比說沒有好意
00:54:24
整個臉都變色
00:54:26
一下變青 一下變紅這樣子
00:54:29
子張就說
00:54:33
現在這個子是指你
00:54:37
說師兄弟啊
00:54:39
你難道沒有聽到老師在說道理給我們聽
00:54:46
說話要慢慢地說
00:54:49
徐言就是說話要慢慢的
00:54:52
慢慢的說
00:54:53
口氣好一點
00:54:57
威儀就是我們的態度
00:55:00
我們的態度要比較嚴肅一點
00:55:04
我們若後面說的人
00:55:06
嘴巴安靜不要跟人爭著說
00:55:09
現在的人最差勁的是什麼
00:55:11
我話還沒說完你話就插下去
00:55:14
那種的最沒有禮貌
00:55:16
你要聽別人說
00:55:19
我說完再換你
00:55:21
我就還沒說完你就把我插話下去
00:55:24
這樣就亂糟糟
00:55:26
君子的人
00:55:27
絕對對方說的話說完再換我們說
00:55:31
你就要這個後面說的人
00:55:37
要先嘴巴安靜
00:55:38
默就是安靜 不要出聲
00:55:42
互相都相讓
00:55:45
你先說 你先說
00:55:47
互相都相讓
00:55:49
這難道不是很偉大嗎
00:55:51
巍巍就是很偉大
00:55:55
若是小人
00:55:56
若這樣來說這個道才有結局 結果啦
00:56:00
我們在討論的道才有結果
00:56:03
若小人就不是哦
00:56:05
小人若在爭論
00:56:08
他的心裡都是自己才對
00:56:12
我說的才對 你說的不對
00:56:15
說言人之非
00:56:17
就我說的才對你不對啦 這樣子
00:56:21
瞋目
00:56:22
瞋目就是眼睛睜得很大
00:56:25
搤腕就捲袖子
00:56:28
說得眼睛這麼大袖子就捲起來這樣
00:56:33
說話就快就大聲
00:56:38
口水噴得到處是
00:56:41
眼睛紅紅的
00:56:46
如果僥倖讓你爭嬴了
00:56:50
被你笑到肚子抱起來的
00:56:54
唉 他的態度是很不好的
00:56:57
陋就是很不好
00:56:59
他的威儀就是態度
00:57:01
態度就很不好
00:57:03
說話的口氣就很粗魯
00:57:07
若這種的人君子瞧不起
00:57:11
君子的人看到
00:57:13
你這什麼人說話這是什麼態度
00:57:18
所以真正君子跟小人就要有分別
00:57:22
君子的人就老子道德經說
00:57:28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00:57:30
這個道理要記得
00:57:33
世間沒有說我才對你才不對
00:57:36
世間沒有
00:57:39
大家說的都對
00:57:40
是你的思想不同啦
00:57:44
像現在世界的主義
00:57:47
有一個民主主義跟共產主義
00:57:50
他有他的理由
00:57:52
我有我的理由
00:57:54
誰才對 誰不對
00:57:56
很簡單啊
00:57:58
好比我愛吃中國料理的人
00:58:01
你跟我說你吃那個西洋料理不好
00:58:05
你吃西洋料理的人說
00:58:09
那個中國料理光是看到就這樣骯髒相 骯髒相
00:58:13
我不要吃
00:58:14
你難道不會這樣嗎
00:58:16
各人的感想不同
00:58:19
你不知道會不會感覺到
00:58:21
若是我們的中國料理是吃嘴巴的
00:58:25
吃下去 才知道好吃
00:58:27
看是不怎麼好吃
00:58:29
不過吃到肚子裡很好吃
00:58:31
若日本的料理他不是吃嘴巴的
00:58:35
吃眼睛
00:58:37
光是看到就覺得很好吃的樣子
00:58:39
不一定是很好吃
00:58:40
不過光是眼睛看就很好吃
00:58:43
小小盤一點點東西很雅緻 很好吃
00:58:47
西洋料理是吃鼻子的
00:58:50
你若走從西洋料理的旁邊過
00:58:54
香味就跑出來
00:58:57
各人的觀念不同
00:59:01
各人的思想不同
00:59:02
若我的思想我愛吃日本料理
00:59:06
你若說去那個大飯店一盤這麼大盤
00:59:08
光是看那盤肚子就飽了
00:59:10
光是看那盤我就吃不下了
00:59:14
不過吃很好吃但是沒有胃口
00:59:16
光是看到沒有胃口
00:59:19
若去日本料理店
00:59:22
一塊豆腐差不多大拇指那麼大 也一盤
00:59:25
他就都一人份一人份
00:59:28
若好命是我們中國女人比較好命
00:59:32
你若日本的女人很辛苦
00:59:35
光是洗那些碗大家都駝背
00:59:38
你若去日本玩若上六七十歲每個都駝背
00:59:43
日本的特色啦
00:59:46
你若去日本就看什麼
00:59:48
老人沒有駝背的很少
00:59:50
現在說婦人家 男的不會
00:59:53
每個婦人家都駝背
00:59:55
就光是洗碗筷就洗到駝背了
00:59:58
就這樣彎腰
01:00:00
你若十個人若弄十樣就要用一百個碗了
01:00:06
他們就沒有摻在一起吃
01:00:08
一人份一人份
01:00:13
若是這個一般的人吃日本料理不喜歡
01:00:20
吃不飽 一點點而已
01:00:25
若大吃的不要吃日本料理
01:00:27
就要吃中國料理
01:00:28
若小吃的就吃日本料理
01:00:32
你若要氣氛好聞香的就去吃西洋料理
01:00:36
西洋料理氣氛比較好
01:00:39
光是坐在椅子隔壁桌的香味
01:00:42
也跑過我們這來
01:00:43
那裡的香味也跑來我們這裡
01:00:44
光是鼻子聞到 心裡就爽
01:00:48
你難道可以說他的比較好 我的比較好
01:00:52
愛吃米粉的人 覺得米粉很好
01:00:55
你若愛吃麵的人覺得麵很好
01:00:58
若愛吃飯的人說吃麵跟吃米粉吃不飽
01:01:04
我們這有好幾個師姐說
01:01:08
怎麼吃就是愛吃飯
01:01:10
若這個飯沒有吃下去
01:01:13
你這樣米粉吃了四五碗說肚子還空空的
01:01:18
說不會飽啦
01:01:20
就各人的思想不同
01:01:23
所以不要爭辯
01:01:25
爭辯就是鬥氣盡命
01:01:28
又態度不好
01:01:31
所以我們在這個宗教中
01:01:33
人若說什麼教好每教都好
01:01:37
程度啦
01:01:38
他的境界不同
01:01:41
之前我就曾說一次給你聽
01:01:44
有幾個淨土宗的信徒來我們家裡
01:01:49
說老師 老師
01:01:51
我現在聽道理聽到頭腦快要打死結了
01:01:54
你怎麼會打死結
01:01:57
你說唸經不好是嗎
01:02:03
我聽你在說道理說唸經不好
01:02:08
我說對啊
01:02:09
不過我師父說唸經功德無量
01:02:13
唸佛功德無量
01:02:15
那麼這樣我師父說的話不對嗎
01:02:17
我說對 你師父說的對
01:02:20
我師父說的話對那老師你說的呢
01:02:23
我說我講的也對
01:02:25
奇怪應該一個對一個不對
01:02:28
什麼你說的也對我師父說的也對
01:02:31
我說是啊
01:02:33
你師父在說的是說一些初學的
01:02:38
唸佛好什麼
01:02:40
唸佛不會造業啦
01:02:42
怎麼不會造業
01:02:44
說不會造業是造什麼業
01:02:46
造眼前的業
01:02:49
你在唸佛不會造口業
01:02:51
你在唸佛會去罵人嗎
01:02:54
對不對
01:02:55
你若在唸佛不會造我們人的意業
01:03:01
你若假使在唸佛你心裡會去想東想西嗎
01:03:07
想那些不正當的事情
01:03:09
絕對不會啊
01:03:14
假使一個人
01:03:18
你若唸佛不會造身業
01:03:22
怎麼不會造身業
01:03:24
你絕對沒有說在喝酒還唸佛
01:03:27
你若沒有說去這個酒店在那裡亂搞
01:03:33
你在唸佛 不可能
01:03:34
你不會走到壞的去
01:03:37
你三業若沒有造 多壞
01:03:40
很好啊 對不對
01:03:42
好比說這個孩子若不要去外面跟人吵架打架
01:03:46
不要做太保學生這樣就很好了 對不對
01:03:50
老師說的是說要了脫生死的道理
01:03:54
你自己沒有自修自悟你要怎麼了脫生死
01:04:00
這很簡單啊
01:04:01
所以說要度眾生
01:04:04
後天的度眾生是度外面的眾生
01:04:09
先天的度眾生是度我們心裡的眾生
01:04:13
六祖壇經就說啊
01:04:15
你心裡眾生沒有度你要度誰
01:04:19
什麼叫做心裡的眾生
01:04:21
惡毒心 誑妄心 嫉妒心這都我們的心裡眾生
01:04:26
已不能度 焉能度他人
01:04:29
最簡單就是這樣子
01:04:33
現在我們這個施先生很努力
01:04:37
到處現在第四台都在交涉
01:04:40
都在播放給這些師兄師弟看
01:04:46
宜蘭最先播
01:04:49
我早上十點到十一點我一定要聽節目
01:04:55
那一天我們嘉義許先生去我家
01:04:59
他說老師這個你自己在說的
01:05:01
你也努力聽成這樣子
01:05:02
我說是啊道理自己不聽要叫誰聽
01:05:07
我裡面不知道有沒有說錯的嗎
01:05:10
裡面我自己會說的不知道有沒有去做嗎
01:05:13
我自己說的話
01:05:16
到底我有做幾分
01:05:20
我們自己要去回想
01:05:22
對不對
01:05:23
若說錯了要修改
01:05:25
做不到的要去做 對不對
01:05:29
就是要說給自己聽
01:05:31
好比以前孔子出去傳道
01:05:34
遇到兩個孩子坐在那裡聽
01:05:39
說得很努力
01:05:41
一個鄉下人從那過
01:05:42
說老先生才兩個孩子而已你也努力說成這樣子
01:05:47
要做什麼
01:05:48
他說三個人
01:05:50
奇怪就兩個人你怎麼說三個
01:05:53
三個
01:05:54
不然你算算看 怎麼三個
01:05:56
一二三…
01:05:59
啊 你說道理自己也要聽
01:06:02
說我自己不要聽那我說要做什麼
01:06:06
你若說到孝
01:06:07
我就想說我不知道有沒有孝順
01:06:11
你若說仁
01:06:12
我的為人有仁嗎還是不仁
01:06:15
說到那要回想到那裡
01:06:18
自己要說給自己聽
01:06:20
自己不要聽我們要說給誰聽
01:06:22
最簡單就是這樣子
01:06:24
所以希望我們這些道親
01:06:26
此後…一樣道親門派也很多
01:06:32
好比我一次去高雄
01:06:35
高雄有一派跟我們一樣寶光組的
01:06:43
我在跟他說
01:06:44
我現在也在台南寶光組講道
01:06:48
他說那個跟我們不一樣的
01:06:51
怎麼不一樣
01:06:52
就不同前人
01:06:54
他們的理念跟我們不一樣
01:06:58
一樣同組的就說不同
01:07:01
也曾來這說那個林浴淇
01:07:05
他是基礎組的
01:07:08
我們台南也有一個博士
01:07:14
人家介紹去我那裡
01:07:16
他跟我說我是基礎組的
01:07:18
我跟浴淇說你們同組的
01:07:21
你們可以下去討論一下
01:07:23
他跟我們不同門派的
01:07:25
一樣都基礎的怎麼不同門派
01:07:27
就前人不同啊
01:07:29
要命了 說一貫道十八門派
01:07:35
我看起來一百多個門派
01:07:38
對不對
01:07:39
前人不同就不同門派了
01:07:42
一樣同組就不同門派了
01:07:44
就傷腦筋了
01:07:46
道理是差不多啦
01:07:49
不過多多少少會不同啦
01:07:52
好比我們道德會前任的理事長陳清雲說
01:07:56
我去一指六次了
01:08:00
我說你怎麼會去一指這麼多
01:08:02
就不同門派進去 他說
01:08:05
我的金線接不到 要再指
01:08:08
去到那裡要指到那裡也要指
01:08:12
說一共去一指 指五六次
01:08:17
那很傷腦筋
01:08:20
所以不要爭論
01:08:22
爭到底 昏天暗地
01:08:25
所以我每次若說到起爭論
01:08:28
我就走我都認輸 我快走
01:08:31
我不要跟人爭
01:08:34
老師說每樣都好
01:08:37
只有這個沒有根據的話 我不要說
01:08:41
你無論說什麼
01:08:42
像這些話是韓詩外傳說的
01:08:46
我有一個證據
01:08:47
像這個論語說的這道德經說的
01:08:50
這個金剛經說的都有一個證據
01:08:53
沒證沒據光是說這個我就聽佛祖說的
01:08:56
佛祖說什麼對不對
01:08:59
是你自己說的還是佛祖說的
01:09:01
也不知道啊
01:09:04
所以希望我們現在來看孔子祂一輩子的經過
01:09:08
現在說孔子五十而知天命
01:09:13
五十才見性 有證據嗎
01:09:16
有
01:09:17
下次來我就說孔子五十見性的證據給你看
01:09:22
沒有證據
01:09:22
沒證據我變妄言啊
01:09:25
對不對
01:09:26
說話不能沒有證據
01:09:29
不然我們時間已經超過五分鐘了
01:09:32
說到這裡為止
01:09:34
等到下期來我們再大家來討論
01:09:37
互相切磋
01:09:39
不要說你厲害 我厲害
01:09:42
眾人若沒有互相切磋道不會進
01:09:45
這樣說比較快
01:09:47
在座同修 大家早安
01:09:52
因為我們這次在台南
01:09:56
所說的這些經都是上乘經
01:10:01
都說上乘之法
01:10:04
但是對於這個上乘之法有很多人都不能接受
01:10:09
好比像我昨天說的這個道理也一樣
01:10:17
好比像今天有一位我們的道親
01:10:22
他現在出去說說佛不會度人
01:10:27
要度人就要化做菩薩身
01:10:30
但是一些同修的人不接受
01:10:35
但是我們不能跟他計較
01:10:39
因為大人跟小孩計較沒有用
01:10:43
好比像我們大學教授要說一些大學的道理
01:10:49
國民小學的學生在那裡吵 不接納
01:10:53
那你要怎麼去理他啦
01:10:55
絕對不可能去理他
01:11:00
我們研究說佛有三身
01:11:03
三身就是報身 法身 應身
01:11:10
所以這個佛
01:11:12
達到佛的境界就是如如不動
01:11:15
祂絕對不可能去度人
01:11:17
要度人一定要化成菩薩身下來
01:11:22
好比像這個電燈
01:11:24
你電燈把它關掉
01:11:26
裡面絕對不會亮啦
01:11:29
你一定要把開關打開
01:11:32
這個光線才會出來
01:11:34
不然現在彌勒佛是為什麼在兜率宮講經
01:11:41
祂就是一定要應化化身下來這個下界
01:11:49
在兜率天化做菩薩身才叫做彌勒菩薩
01:11:54
祂才有辦法出來度人
01:11:57
我們所有的經大多數都說什麼如來啦
01:12:03
什麼佛啦 什麼世尊啦
01:12:06
這是翻譯的人為了尊重而寫的
01:12:12
若要真正涅槃經裡面在說都說釋迦菩薩
01:12:17
絕對沒有說釋迦佛
01:12:18
都說釋迦菩薩
01:12:20
祂要度人一定要化菩薩身
01:12:24
沒有化做菩薩身
01:12:25
祂不可能發這個大慈悲的心出來
01:12:29
因為這個佛是如如不動
01:12:32
是沒有作用的
01:12:34
是我們尊重祂而已
01:12:37
你說這些話給人家聽
01:12:40
若初學的人有的不接受
01:12:44
說到初學有的不高興
01:12:47
已經歸天去了那個林六先生
01:12:53
他也是一貫道跟黃明東先生同支脈的
01:12:59
最初去我家 拜訪我
01:13:02
說一些道理
01:13:04
說到後來我說你的道還很幼稚
01:13:07
跟他說一句幼稚
01:13:09
那張臉都變青了不高興
01:13:12
車子一坐 轉頭就走了
01:13:16
走了之後又經過一個多月又來找我
01:13:20
他說老師 我感覺我很幼稚
01:13:22
我現在才覺悟我很幼稚
01:13:26
我不曾看人家說送客人送到沒看到人
01:13:33
你們若這些常常去我家的 我沒有啦
01:13:36
若第一次去我家訪問我哦
01:13:39
你要回去我一定站在大馬路
01:13:42
你的車子走到沒看到了我才有進去
01:13:44
不然我不進去
01:13:48
所以人啊要知道這個禮
01:13:52
也要知道道理
01:13:55
你道理不懂
01:13:57
你根本就不了解這個修行的角度
01:14:03
很多道理我們覺得奇奇怪怪
01:14:09
你若初學的人你去看
01:14:11
三牲酒禮 豬頭五牲 殺豬屠羊
01:14:16
學到上乘法去他不會這樣拜 對不對
01:14:21
你跟他說他這個迷信
01:14:22
他不接納
01:14:23
絕對不接納
01:14:26
才會我昨天說的這個法華經
01:14:29
這個下期就會說了
01:14:31
下期的晚上就會說
01:14:34
法華經釋迦佛祖有四萬眾的人在聽
01:14:39
聽到後來剩幾十個
01:14:41
為什麼剩幾十個
01:14:43
起初第一個是這些初學的人都走了
01:14:48
第二段就是這些天上的神都走了
01:14:53
為什麼神都走了
01:14:54
以前祂就說有燒香有保佑
01:14:58
你保佑人功德很大
01:15:01
現在開始說的不是咧
01:15:03
你不能隨便保佑啊
01:15:06
你要去保佑有修行的人
01:15:09
有善根的人有道德的人你才可以去保佑
01:15:14
你若隨便保佑的話會犯罪
01:15:17
這些神不要聽
01:15:21
到第三次而已
01:15:22
連自己的弟子 連自己的徒弟都走不要聽
01:15:27
怎麼樣
01:15:28
以前說稱呼我活佛哦
01:15:30
什麼我無上師什麼
01:15:33
這些增上慢的比丘啊
01:15:35
現在不是啊
01:15:38
什麼修行人要謙虛
01:15:42
要那個比別人小種種的
01:15:45
就要忍辱波羅蜜
01:15:46
那個我不要聽 溜了
01:15:50
境界的關係
01:15:52
道理沒有說你對 我對
01:15:54
人家問我說這個道理對不對
01:15:56
我說對啊
01:15:58
我的道理對不對 對啊
01:16:00
不然誰不對
01:16:02
不對在哪裡
01:16:03
是境界的關係
01:16:05
你是修佛道是修菩薩道
01:16:09
你是修聲聞道你是修人天的道
01:16:13
各種不同的道啊
01:16:15
在這個六道的其中也有這個三善道三惡道
01:16:20
道就有各種不同的道啊
01:16:22
對不對
01:16:23
好比路高速公路也是路
01:16:26
快速道路也是路
01:16:28
快車道也是 路慢車道也是路
01:16:33
你田埂路也是路 山上的路也是路
01:16:36
也是各種不同的路啊
01:16:38
所以呢 都不用計較
01:16:41
什麼人的道理都對
01:16:43
是只有境界的關係
01:16:46
才會觀世音菩薩 祂有三十三應身
01:16:52
祂的法身以外還化做三十二應身
01:16:58
祂要跟小孩說話 化做小孩
01:17:02
要跟大人說話 化做大人
01:17:05
要跟男的說話 化做男的
01:17:08
要跟女的說話 化做女的
01:17:10
跟修行人說話 化做修行人
01:17:14
若要跟政治家講話
01:17:16
祂化做政治家
01:17:19
那是境界的關係
01:17:20
不能說誰對跟不對
01:17:22
那就沒有對跟不對的
01:17:26
所以呢 若聽這個上乘經的人
01:17:30
都不要去管那些
01:17:32
你要管 管不完
01:17:34
你若去管 煩惱就跑出來
01:17:39
我們道在煩惱中要把它鍊出來
01:17:42
才會說煩惱是菩提
01:17:46
若普通人 怎麼聽都聽不懂
01:17:49
煩惱跟菩提就相反的
01:17:52
怎麼會說煩惱是菩提
01:17:54
因為在煩惱中你有辦法斷絕煩惱
01:17:59
才是菩提
01:18:01
好比說有那個金礦的石頭才有辦法鍊金子
01:18:06
不然普通的石頭去鍊看有沒有金子
01:18:09
這樣最簡單就是這樣子
01:18:12
所以我們現在恢復我們的本課
01:18:16
你就翻第二頁
01:18:22
第二頁第八行他說
01:18:30
孔子三十而立
01:18:33
四十而不惑
01:18:36
其精進之功
01:18:39
已基於十五志學時矣
01:18:45
這句話本來是論語裡面所說的
01:18:49
在論語為政第二篇
01:18:52
我們之前就有幫你寫在黑板了
01:18:56
子曰
01:18:57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1:19:02
三十而立
01:19:03
四十而不惑
01:19:05
五十而知天命
01:19:08
六十而耳順
01:19:10
七十而從心所欲
01:19:14
對於這一篇我們已經說到
01:19:17
四十而不惑
01:19:20
我們早上就從這個五十而知天命來開始
01:19:28
怎樣叫做五十而知天命
01:19:32
天命就是我們的本性
01:19:35
說起來孔子到五十歲才看出本性
01:19:41
祂五十歲之前還沒見性
01:19:45
所以你若看論語裡面有的說
01:19:48
孔子有時說話也很世俗化
01:19:51
那是祂五十歲之前說的話
01:19:55
若五十歲以後祂所說的就是說先天大道
01:20:00
所以對於說孔子五十歲才看出本性
01:20:05
我們現在來引證太平御覽裡面一句話
01:20:10
孔子曰 丘少而好學
01:20:18
五十而聞道
01:20:20
此以博矣
01:20:25
但是要注意這個字
01:20:28
你不能讀作「聞」要讀作「問」
01:20:32
這個聞的意思…說聞道
01:20:35
等於就是說達到這個道來看出本性
01:20:41
叫做聞道
01:20:44
他說孔子這樣說
01:20:47
說我小時候很好學
01:20:52
五十歲才看出本性
01:20:56
所以我道理才會很博
01:21:01
這本太平御覽是什麼書
01:21:06
辭海這樣說
01:21:09
太平御覽凡一千卷
01:21:14
宋李昉等奉敕撰
01:21:19
考證家藉以考見古籍佚文
01:21:26
它說太平御覽這本書有一千卷
01:21:33
是宋朝這個李昉等
01:21:36
等就是有很多學者
01:21:39
以前說叫做博士
01:21:42
以前的博士跟現在的博士
01:21:44
說起來很相像但是不太一樣
01:21:49
以前的博士就是每一樣都懂
01:21:51
道理每一樣都懂叫做博士
01:21:54
現在的博士…
01:21:55
醫學博士 只知道醫學而已
01:21:58
哲學博士 只知道哲學而已
01:22:02
古代的這個博士就是要每樣都知道
01:22:07
所以當今一些考證家
01:22:11
知道說要…
01:22:12
像說這個字…
01:22:15
這個字這樣來說
01:22:16
這個等一下再解釋
01:22:18
剛剛阿保先生說不是要多一個口字嗎
01:22:21
這個就變這樣子
01:22:24
這個字通用的很多
01:22:25
古代的字很少
01:22:29
他受到皇帝的命令
01:22:34
奉敕就是皇帝的命令
01:22:37
來作這本書
01:22:39
是為什麼要作這本書
01:22:40
因為這個古文很複雜的
01:22:43
有時你看不出來
01:22:47
像說你若論語你要怎麼寫
01:22:52
你我的你
01:22:55
他把它寫這樣
01:22:57
就女的啊 你怎麼說你我的你
01:23:02
不信的話 論語的裡是寫這樣子
01:23:05
這沒辦法啊
01:23:07
你就要慢慢去考證這個問題
01:23:11
它是說考證家藉著這本的太平御覽
01:23:18
藉就是著
01:23:20
藉這個太平御覽來考證
01:23:24
來看到古籍被失落的文
01:23:30
很多古文被失落了
01:23:33
有的不了解的地方很多
01:23:35
要去考證這個文
01:23:37
現在的考證家 大多數都要靠這本書
01:23:41
才會了解像四書五經
01:23:45
四書就是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01:23:49
五經就是詩經 書經 禮經
01:23:53
以及這個易經 春秋等
01:23:57
這叫做五經
01:23:59
以前是六經是多一個樂經
01:24:01
但是這個樂經已經失落了
01:24:07
所以現在對於這個問題
01:24:09
現在來研究這個聞字
01:24:14
這個可以讀作兩個音
01:24:18
現在這些文是來錄自全國的所有的辭典
01:24:24
辭典是好比說像辭海啦辭庫啦 辭源啦
01:24:29
這叫做辭典
01:24:30
或是這個字典
01:24:33
辭典是一個文詞成語
01:24:36
字典是只有一字一字的解釋
01:24:39
像那個唐熙字典那就是字典
01:24:41
那不能說辭典 那是字典
01:24:46
現在這字聞 音文
01:24:52
一 聽而得其聲也
01:24:57
二 鼻臭亦曰聞
01:25:03
三 知識也
01:25:06
四 傳知也
01:25:09
五 姓
01:25:12
第二聞 音問
01:25:15
一 名譽也
01:25:18
二 通作問
01:25:20
三 達也
01:25:24
現在這個字第一個讀作文
01:25:29
這個聞的解釋
01:25:30
第一 聽到知道那個聲音
01:25:35
好比像一個聲音聽到耳朵裡
01:25:39
這個叫做聞
01:25:41
第二我們這個鼻子去聞到味道
01:25:46
也叫做聞
01:25:48
所以有時說聞香
01:25:51
聞香 香要怎麼聽
01:25:55
不是聞到 聞到香味
01:25:58
但現代字多一個口字
01:26:03
古字沒有口字你要注意
01:26:07
鼻子聞到味道也叫做聞
01:26:13
第三就是知識
01:26:16
像論語說友多聞
01:26:19
友多聞就是說朋友很有知識
01:26:24
那個叫做多聞
01:26:27
第四就是傳知
01:26:29
傳那個消息進來
01:26:32
所以我們在看報紙叫做新聞
01:26:35
新的消息叫做新聞
01:26:39
第五就是我們人的姓
01:26:43
好比像是在紂王的時候
01:26:47
我們若封神榜寫一個聞太師
01:26:52
他應該叫做聞仲
01:26:54
他做太師才叫做聞太師
01:26:58
一個姓聞 人的姓
01:27:03
現在第二
01:27:05
現在這個字不能讀作「聞」讀作問
01:27:09
這個聞第一就是叫做名譽
01:27:13
我們若說聞人
01:27:15
聞人就是很出名的人
01:27:18
比如說那個人做立法委員
01:27:22
那個人做部長 做議長
01:27:24
聞人 很出名的人
01:27:27
第二通作問
01:27:31
我們說我要跟你問話
01:27:33
寫這個字沒有算錯
01:27:36
這不是聽而已
01:27:38
說也寫這個聞字
01:27:42
所以中國的字…讓你這樣看得眼花撩亂
01:27:46
就是這樣
01:27:47
因為古文的裡面
01:27:49
有時候 你沒有去考證去注意
01:27:53
啊 這個字寫錯了
01:27:55
會變這樣子
01:27:57
所以有時候老師站在台上講
01:27:59
寫那個古文很多人跑來問我說
01:28:02
老師你寫錯了
01:28:03
怎麼寫錯了
01:28:05
這個就不是解釋這樣子
01:28:07
我就翻字典給他看
01:28:09
每個人我都翻字典給他看
01:28:11
你要了解這個問題
01:28:15
現在這個字可以通作問
01:28:21
這個字讀作聞
01:28:22
跟這個字通用
01:28:25
第三就是達
01:28:28
達就是我們佛家說達彼岸
01:28:32
到那邊等岸
01:28:34
所以康熙字典才說
01:28:36
聞 音問 達也
01:28:39
你去翻康熙字典就是達
01:28:43
所以說孔子
01:28:47
這個…年輕的時候很好學
01:28:52
五十歲才看出本性才叫做聞道
01:28:56
你要注意這一點
01:28:58
不然你看經書看到會頭腦混沌去了
01:29:06
再來呢
01:29:08
我們再來引一個莊子的天運篇裡面一句話
01:29:15
孔子行年五十而不聞道
01:29:24
乃見老聃
01:29:27
孔子見老聃歸
01:29:31
三日不談
01:29:34
弟子問曰
01:29:36
夫子見老聃
01:29:39
亦將何規哉
01:29:43
孔子曰
01:29:45
吾乃今於是乎見龍
01:29:51
龍合而成體
01:29:54
散而成章
01:29:57
乘雲氣而養乎陰陽
01:30:05
予口張而不能嗋
01:30:10
予又何規老聃哉
01:30:15
這裡面兩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30:20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30:25
以法正人亦曰規
01:30:30
這個規是什麼
01:30:32
就是有這個法去糾正別人
01:30:37
好比說你這句話說錯了
01:30:39
或是說你這句話有差誤
01:30:43
好比像是一種挑錯誤的意思
01:30:48
注解第二 莊子注這樣說
01:30:53
養 翔古通
01:31:01
這個字不能讀作養
01:31:04
讀作翔
01:31:07
因為這個字的音很多音
01:31:11
像我們現在去敬神明啦 敬佛祖啦
01:31:17
說供養 不能說供「養」
01:31:23
「養」是上對下
01:31:26
養是下對上
01:31:29
比如說養子就是養孩子
01:31:33
養豬 養狗就是養狗 養豬
01:31:39
養就是晚輩對長輩
01:31:42
才叫做養 才叫做供養
01:31:46
不能說供養
01:31:48
現在不是
01:31:49
現在讀作翔
01:31:52
這個字讀作翔
01:31:54
古代這兩字相通
01:31:59
這個翔的意思就是這樣飛 這樣繞
01:32:03
這樣飛著繞
01:32:07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32:10
嗋 合也
01:32:12
嗋就是合起來
01:32:15
現在來看這個文你就知道
01:32:20
在莊子的天運篇
01:32:25
我們若一般看書
01:32:30
若以儒家來講說孔孟之道
01:32:36
孔子 孟子是代表儒家
01:32:41
若是道家說老莊之道
01:32:46
老是老子 莊是莊子
01:32:50
老子的代表就是道德經
01:32:54
莊子的代表就是南華經
01:33:00
所以現在這個是在莊子的天運篇裡面說的
01:33:07
他說孔子年紀活到五十還沒看出本性
01:33:15
到五十歲還沒看出本性
01:33:19
就這樣去見老聃
01:33:22
老聃就是老子
01:33:26
但是現在這個問答很長
01:33:29
略起來
01:33:30
最好你看莊子的天運篇裡面就有詳細解釋
01:33:37
孔子去見老子回來之後
01:33:42
三天不說話
01:33:45
靜靜的很沈默 都不說話
01:33:51
祂一些徒弟才來問孔子
01:33:56
夫子就是老師
01:33:59
說老師你今天去看這個老子
01:34:04
有什麼話要挑祂的錯誤嗎
01:34:08
老子有說什麼話說錯的嗎
01:34:11
你有辦法去把祂糾正嗎
01:34:15
孔子回答他學生怎麼回
01:34:19
說我今天才去看到龍
01:34:25
這個龍若合起來
01:34:29
變成一條龍的本體
01:34:33
但是這個龍若散開
01:34:38
變成讓你這樣看不出
01:34:41
現在這個眼花撩亂這條龍是什麼這樣
01:34:44
讓你看不懂
01:34:48
這個龍來乘這個雲的氣
01:34:54
在這個陰陽中間翻騰
01:34:59
我看到後來今天來聽到老子的話
01:35:06
口張就是嘴巴張開
01:35:09
好比像啊 這樣張開
01:35:12
我的嘴巴合不起來
01:35:14
怎麼合不起來
01:35:16
啊 這個嘴巴合不起來
01:35:17
好比像很稀奇
01:35:19
這樣嘴巴合不起來
01:35:22
看有多稀奇
01:35:25
我今天要怎麼樣來跟老子糾正
01:35:33
祂的道理我不曾聽到
01:35:35
這個道理是絕對的
01:35:37
我聽到之後嘴巴張開就合不起來
01:35:40
要怎麼去糾正祂
01:35:45
你這樣去想就好
01:35:47
這個老子的程度有多高
01:35:53
所以才會這個道德經全世界的人都在研究
01:35:59
可以說這個道德經雖然說短短五千言
01:36:05
裡面包羅天文地理
01:36:08
天地人 天道 地道 人道
01:36:12
裡面都包含在那裡
01:36:15
有時老子只有一句話讓你解釋整天
01:36:21
老子是可以說最神奇的人
01:36:27
但是我曾經說這一段文之後
01:36:33
曾經有人怎麼跟我說呢
01:36:37
說莊子是道家的人
01:36:41
當然他捧他的祖師啊
01:36:47
他說孔子來問道
01:36:50
來對老子的尊敬
01:36:55
說孔子五十歲還沒見性
01:36:59
這是道家說的
01:37:03
在這個儒家有這種的典故
01:37:08
有人有這樣的疑問出來
01:37:12
現在我們來看儒家
01:37:14
對於孔子拜老子的經過做參考
01:37:20
來看史記老子列傳裡面的說明
01:37:26
孔子適周
01:37:30
將問禮於老子
01:37:33
孔子去
01:37:35
謂弟子曰
01:37:38
鳥吾知其能飛
01:37:42
魚吾知其能游
01:37:46
獸吾我知其能走
01:37:50
走者可以為罔
01:37:54
游者可以為綸
01:37:57
飛者可以為矰
01:37:59
至於龍
01:38:01
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01:38:06
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
01:38:13
在史記老子列傳裡面一句話
01:38:18
說孔子來訪問這個周
01:38:23
我們孔子是魯國的人
01:38:27
魯國是一個諸侯
01:38:30
在孔子的時候
01:38:33
我們大陸有八百諸侯
01:38:37
有的說有那麼多國哦
01:38:39
是啊
01:38:41
若要說在武王登基的時候
01:38:47
我們大陸有一千七百多國
01:38:52
一個國家
01:38:54
好比像現在的一里這樣而已
01:38:57
所以孔子來到這個叫做周朝
01:39:03
來問禮於老子
01:39:06
孔子回去之後
01:39:09
因為這個問答都簡略了
01:39:11
那個問答很長
01:39:14
孔子回去之後
01:39:16
對著他的徒弟這樣說
01:39:20
對於小鳥我知道說牠會飛
01:39:24
小鳥在飛
01:39:26
若魚我知道會游泳
01:39:31
若野獸我知道牠會跑
01:39:35
不過若會跑的野獸我可以用網子網
01:39:41
游泳的我可以用釣竿釣
01:39:46
若在飛的我可以箭射牠
01:39:51
但是若說到這個龍
01:39:55
我今天不知道說
01:39:57
他怎麼樣來乘這個風雲飛上天
01:40:02
我今天才看到老子跟一條龍一樣
01:40:07
那種的稱讚
01:40:09
這個老子
01:40:11
這個史記是我們中國的二十四史的第一本
01:40:18
再來這個孔子家語裡面這樣說
01:40:23
孔子謂南宮敬叔曰
01:40:28
吾聞老聃博古知今
01:40:32
通禮樂之原
01:40:34
明道德之歸
01:40:36
則吾師也
01:40:38
今將往矣
01:40:42
孔子家語是寫孔子一輩子的史蹟
01:40:48
這個孔子家語裡面說
01:40:51
孔子對著祂的徒弟
01:40:54
南宮敬叔這樣說
01:40:57
說我今天聽到這個老子
01:41:01
知道古代的古蹟
01:41:04
知道當今的禮教
01:41:08
他會通了禮樂的源頭
01:41:11
知道道德的指歸
01:41:15
等於好比我的老師
01:41:18
我今天要去拜訪老子
01:41:21
這是孔子家語說的
01:41:24
再來史記孔子世家裡面這樣說
01:41:30
南宮敬叔言魯君曰
01:41:35
請與孔子適周
01:41:38
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
01:41:47
適周問禮
01:41:50
蓋見老子云
01:41:53
孔子自周反于魯
01:41:57
弟子稍益進焉
01:42:01
在這個史記孔子世家裡面這樣說
01:42:06
南宮敬叔是魯國的大夫
01:42:11
也是孔子的徒弟
01:42:14
這個南宮敬叔對魯國的國王這樣說
01:42:19
說請國王你讓孔子去周朝
01:42:25
魯國的國王賜他一輛車兩匹馬
01:42:31
還有一個侍童
01:42:34
來到周朝問禮
01:42:37
見到老子之後
01:42:39
這個問答很長都略起來了
01:42:43
孔子從周朝回來魯國之後
01:42:48
他的徒弟大家都很有進步這樣子
01:42:54
祂那當時還沒見性
01:42:57
見老子之後看出本性
01:43:00
所以祂就很多道理來教祂的徒弟
01:43:04
祂的徒弟之前都是學這些世俗化
01:43:09
人倫人道
01:43:11
現在自從從老子那回來之後
01:43:14
祂就知道這個天道的道理
01:43:16
就來教化了祂的徒弟
01:43:19
所以你若在這個論語裡面
01:43:23
若是說比較世俗化的道
01:43:26
就是還沒見性
01:43:29
到後來祂就全部說這個大道
01:43:34
祂在有辦法來傳這個大學給曾子
01:43:38
曾子才再來傳給這個子思
01:43:45
所以這個先天大道{不是那麼快的事情
01:43:48
不是隨隨便便就說我見性了
01:43:51
哪有那麼快
01:43:52
老師八十多了我都還不敢說見性
01:43:55
見性 那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01:44:00
但是對於這些文說之後
01:44:04
但是也曾經有人跟我說什麼
01:44:06
老師我聽人說
01:44:09
老子…
01:44:09
孔子拜項橐 項橐是孔子的老師
01:44:15
真的嗎
01:44:16
我說隨便說一說的
01:44:19
你們還不知道項橐是誰
01:44:25
項橐這個人也是大能人
01:44:27
十二歲就做宰相了
01:44:31
但是十三歲就死了
01:44:35
夭壽骨啊
01:44:38
項橐是很夭壽骨的
01:44:41
總之我們 早上沒辦法說啦
01:44:44
下次來再說 孔子跟項橐的關係
01:44:50
項橐是怎麼死的
01:44:53
再讓你了解一下
01:44:54
因為項橐 是一個夭壽骨的人
01:44:57
不然怎麼有說十二歲做宰相十三歲就死
01:45:01
做宰相做一年而已
01:45:03
只有做一年 做一年的宰相
01:45:08
這是很有趣的 我說的都說歷史的
01:45:11
不是在跟你講小說 像封神榜這樣
01:45:14
不是這樣的
01:45:15
沒根沒據的話 老師不會去說
01:45:18
那沒根沒據說了就變妄言啊
01:45:21
妄言就是我們戒律
01:45:24
最重要的戒律
01:45:26
殺 盜 婬 妄 這四戒是性戒
01:45:30
不能隨便說說的
01:45:33
所以我若一句話沒有根據我不會去說
01:45:36
這句話像說這個就老子列傳說的
01:45:40
這個孔子家語說的
01:45:42
這孔子世家說的
01:45:43
我一定有一個根據出來
01:45:45
沒有根據我不會去說
01:45:48
現在的人 都誰說的佛祖說的啦
01:45:51
誰說的 就孔子說的啦
01:45:54
誰說的就聖人說的這樣而已
01:45:57
沒有根據嘛
01:45:59
現在的宗教也是都說那個沒有根據
01:46:02
又全說那個卡通漫畫
01:46:05
全都說那些的
01:46:07
你若說叫我那個沒根沒據的說下去
01:46:10
我是很怕的咧
01:46:11
你還不曾去地獄 我曾去遊過地獄
01:46:15
那若隨便亂說抽舌根怎麼抽你知道嗎
01:46:18
我曾親眼看見
01:46:20
一支鉤子
01:46:22
你若曾去魚市場
01:46:24
看到人在拖那個魚
01:46:27
這樣刺下去 這樣拖走那個
01:46:28
你知道嗎
01:46:29
那個很大支啦
01:46:30
但是那個很小支
01:46:32
從舌頭這樣刺下去把它拉出來
01:46:35
舌根在哪裡
01:46:36
根在這裡…兩條青青的那個根
01:46:41
拉開那個根 這樣抽
01:46:43
一抽起來手跟腳就這樣縮起來
01:46:47
光是聽到那個聲音頭都暈了
01:46:54
話不能隨便說
01:46:56
你若妄言隨便說要跟人爭辯
01:46:59
若沒有爭辯還沒關係
01:47:01
若人家跟你糾正你說不知道啦
01:47:05
我就聽上面的人說給我聽的
01:47:08
或是說我就聽人說的
01:47:10
那個沒關係
01:47:11
你不能硬要跟人家爭辯
01:47:13
爭到後來你若造妄言
01:47:15
下去地獄若被人抽舌根
01:47:17
欲哭無淚哦 我不騙你
01:47:21
所以我們道理
01:47:24
現在早上時間已經過十多分鐘去了
01:47:28
到這裡為止
01:47:30
下次來就要來說孔子跟項橐的關係
01:47:35
你才知道說
01:47:37
這個古代的古聖人是怎麼修的
還鄉直指
9/10部影片
還鄉直指 1
還鄉直指 2
還鄉直指 3
還鄉直指 4
還鄉直指 5
還鄉直指 6
還鄉直指 7
還鄉直指 8
還鄉直指 9
還鄉直指 1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518000364
600507ac-6bd5-49dd-bc4d-c3193300bc15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