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混元真經 03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混元真經 03
3942
4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9年02月12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23
第七頁第四行
00:02:33
下面這句
00:02:37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40
五蘊未空道難成
00:02:47
須除色受想行識
00:02:55
他說一個人 你五蘊若沒有空
00:02:59
這個道就很難成功
00:03:03
一定要除去 這個色受想行識
00:03:10
我們上期有說個色
00:03:13
我們已經有說明過
00:03:15
第二這個受
00:03:19
我們來看上期 頓悟入道要門論的解釋
00:03:24
上期頓悟入道要門論
00:03:27
說為領納入八風
00:03:31
好集邪信
00:03:33
即隨領受中生名為受蘊
00:03:41
說由這個色蘊來領納八風
00:03:48
也要集這個邪信
00:03:52
隨這個色境 領受心中來生出作用
00:03:58
這個就是叫做受蘊
00:04:00
但是說 領納入八風好集邪信
00:04:06
對這個八風
00:04:07
我們上期也有詳細的說明
00:04:12
今晚就是 要來解釋這個邪信
00:04:16
什麼叫做邪信
00:04:19
我們來看修真錄的說明
00:04:24
直悟本心 見性成佛
00:04:30
依此修行名曰正道
00:04:35
不悟本心向外求佛
00:04:41
著相修行名曰邪道
00:04:45
深信邪道以色見佛
00:04:48
以聲求佛名曰邪信
00:04:54
他說假使一個人
00:04:57
你若有辦法 直接來悟出我們的本心
00:05:03
本心也可以說佛心
00:05:08
你看出了我們人的本性
00:05:10
這樣你就會成佛
00:05:13
你若照著這樣來修行
00:05:16
這個就是叫做正道
00:05:19
你若不悟出你的佛心
00:05:22
只是向外面去求佛 來著相修行
00:05:28
這個名就是叫做邪道
00:05:31
你來深信著這個邪道
00:05:35
用形形色色來見佛
00:05:40
用這個音聲來求佛
00:05:43
這樣就是叫做邪信
00:05:47
對於這句話 我們金剛經也有說起
00:05:51
我們現在來看金剛經的說明
00:05:53
這個說法
00:05:56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00:06:04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00:06:10
說假使一個人
00:06:13
你若用形形色色的來見我
00:06:17
或是用這個音聲來求我
00:06:21
這個人就是走入邪道
00:06:24
你就沒辦法 來看出佛的本來面目
00:06:32
所以對金剛經一句話
00:06:35
我們道濟禪師這樣說
00:06:39
色者如莊嚴佛像之類
00:06:45
聲者如歌揚梵讀之類也
00:06:52
此二者是執於色身見佛
00:06:56
捨了正路向外去馳求
00:07:01
即是邪道
00:07:03
決不能見如來之本來面目
00:07:08
道濟禪師若要把他 說到一般的人較知道
00:07:16
就是說濟公活佛
00:07:19
濟公活佛這樣說
00:07:23
說若假使一個人 用形形色色來見佛
00:07:30
這個色就是指什麼
00:07:33
指這個莊嚴佛像等類
00:07:36
佛祖這麼大尊
00:07:37
這個廟宇這麼大間
00:07:40
這都是屬於色
00:07:43
聲就是好比歌揚
00:07:46
歌揚就是好比讚美歌
00:07:50
梵讀就是頌經這類
00:07:54
若是這二樣
00:07:56
都是執在色身要見佛
00:08:00
就是捨了正路
00:08:03
向外去跑去找去求
00:08:07
這都是邪道
00:08:10
一定你沒辦法來看出 如來這個本來的面目
00:08:18
我們另外再來看 一個蓮池大師的說明
00:08:23
我們來看蓮池大師的說明
00:08:29
若以色見之以音聲求之
00:08:35
便失如來真空無相之旨
00:08:38
誤人於邪道
00:08:42
而行之者皆非正宗
00:08:46
安能得見如來真面目乎
00:08:51
蓮池大師 是我們佛教一代的高僧
00:08:56
這個蓮池大師這樣說
00:09:00
說假使一個人 若用形形色色來見佛
00:09:05
或是用這個音聲來求佛
00:09:09
就已經失去 佛真空無相的宗旨
00:09:15
已經錯誤踏入了這個邪道
00:09:20
邪道就是說身外的求佛
00:09:24
假使若行邪道的人
00:09:26
都不是正宗
00:09:29
你怎麼會有辦法 來看出佛的本來真面目
00:09:34
這個是蓮池大師說的
00:09:37
另外這個鳩摩羅什法師
00:09:40
鳩摩羅什法師 是金剛經的翻譯者
00:09:45
我們現在在唸這個金剛經
00:09:48
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00:09:53
他說若心遊理外
00:09:56
心外求如來皆是邪道
00:10:00
假使一個人你的心
00:10:04
沒有想要研究道理
00:10:07
你的心都跑出道理之外
00:10:11
由我們的心以外來求佛
00:10:14
這都是邪道
00:10:17
另外王玉陽真人
00:10:20
這是我們北七真
00:10:22
你七真傳有聽過就知道
00:10:24
這是北七真的其中一個
00:10:27
這個王玉陽真人這樣說
00:10:31
人說要得道道本無所得
00:10:37
但說得道便是邪道
00:10:40
參的人亦是邪人
00:10:44
說很多人都要得道
00:10:47
道本來是無所得
00:10:49
你假使一個人 若說我得到道
00:10:52
這樣就是邪道
00:10:54
你若參加的人也是邪人
00:10:59
我們再另外 來看王重陽祖師的看法
00:11:11
不然我們現在來看 王重陽祖師的說明
00:11:17
在聲色上認為真
00:11:22
便是落邪道
00:11:27
一個人若用這個聲來求佛
00:11:31
用這個形色上來求佛
00:11:35
你把他認為說這是真的
00:11:39
這樣這個人已經墮落邪道
00:11:46
在唐朝一個大居士
00:11:49
這個佛教的大居士
00:11:52
叫做陳雄居士 一句話這樣說
00:11:57
法身如來卽我性是
00:12:02
以色相取不可也
00:12:05
以音聲求不可也
00:12:08
華嚴經云
00:12:10
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
00:12:16
又云 不了我真性是人不見佛
00:12:22
即性而修
00:12:25
則如來得方寸之間矣
00:12:30
那麼現在本文 我們要怎麼來解釋
00:12:35
他說什麼叫做法身如來
00:12:41
法身如來就是 我們自己的本性就是了
00:12:46
我們自己的佛性
00:12:48
就是法身如來
00:12:51
你若用這個色相
00:12:55
要來取這個佛
00:12:58
或是用這個音聲 要來求佛這都不可以
00:13:02
華嚴經裡面才說
00:13:07
色身非是佛
00:13:16
你用這個音聲來求
00:13:20
像說阿彌陀佛
00:13:21
觀世音菩薩這樣一直唸
00:13:23
這也不是佛
00:13:26
這是華嚴經釋迦佛祖說的
00:13:30
華嚴經又一句話這樣說
00:13:34
說你自己 若不了解自己的本性
00:13:39
這樣這個人 你沒辦法見佛的本來面目
00:13:45
你若照著我們的本性去修
00:13:49
那這樣佛 就得在你的方寸之間
00:13:56
怎樣叫做方寸
00:13:57
辭海這樣說
00:13:59
方寸用以指心
00:14:01
方寸就是指我們的心
00:14:05
你一個人 來照我們的本性去修
00:14:08
這個佛就在你的心了
00:14:12
再來這個龍舒居士 一句話這樣說
00:14:18
佛不可以形色見
00:14:22
亦不可以音聲求
00:14:25
若以形色見以音聲求
00:14:29
是人所行者乃邪道也
00:14:34
龍舒居士是宋朝 一個佛教的居士
00:14:40
龍舒是他的法號
00:14:42
他的正名叫做王日休
00:14:46
現在這個龍舒居士這樣說
00:14:51
說佛祖 不可以用那個形式來見
00:14:57
也不能用這個音聲來求
00:15:01
假使你若用形色要見佛
00:15:05
用這個音聲要求佛
00:15:08
那這樣你所走的路是邪道
00:15:13
所以我們現在 頓悟入道要門論
00:15:19
來跟我們所說的
00:15:21
說為領納入八風好集邪信
00:15:25
即隨領受中生名為受蘊
00:15:32
這個邪信就是相信邪道
00:15:38
相信說我拜佛會做佛
00:15:41
相信唸佛會做佛
00:15:43
這都叫做邪信
00:15:46
再來我們現在進入想蘊
00:15:51
色受現在再來就是想
00:15:55
什麼叫做想蘊呢
00:15:59
我們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說明
00:16:11
我們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0:16:15
想蘊對境而 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00:16:26
什麼叫做想蘊
00:16:28
想蘊就是一個人對境
00:16:31
對境就是看到一個東西
00:16:33
你東西看之後
00:16:36
我們現在 把他想在心裡那個作用
00:16:40
這就叫做想蘊
00:16:43
頓悟入道要門論這樣說
00:16:46
迷心取想受生名為想蘊
00:16:52
說一個人若迷心而來取想
00:17:00
取想就是空思妄想
00:17:03
去看到一個東西
00:17:05
心裡就空思妄想
00:17:07
生出一切的妄想的形態
00:17:12
這個叫做想蘊
00:17:16
那麼什麼叫做迷心
00:17:19
我們看佛學大辭典說明
00:17:21
迷心轉倒事理之妄心也
00:17:26
大乘入道章下
00:17:29
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
00:17:35
說什麼叫做迷心
00:17:38
迷心就是轉倒事理
00:17:41
事就是後天
00:17:43
理就是先天
00:17:45
先天跟後天顛倒這個妄心
00:17:53
所以我們在大乘入道章的 下篇裡面一句話這樣說
00:18:00
說一個人你若迷心不了悟
00:18:06
你一行都不能依靠
00:18:10
怎樣叫做一行
00:18:12
現在我們來看佛學大辭典
00:18:16
一行專於一事也
00:18:19
善導之觀經疏一曰
00:18:22
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
00:18:28
方乃尅成
00:18:30
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
00:18:36
現在說你一個人若迷迷惘惘
00:18:41
一行就讓你不能依靠
00:18:44
而這個一行是什麼
00:18:46
一行就是專事於一事
00:18:50
全都都向一樣
00:18:53
在這個善導之觀經疏之 一卷裡面這樣說
00:19:00
說我們今天 若要成佛的方法
00:19:04
一定要萬行圓備
00:19:07
怎樣叫做萬行
00:19:08
萬行就是修六道
00:19:10
所以我們說六道萬行
00:19:13
一定要修六道
00:19:14
六道要有辦法修到圓滿
00:19:18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要修圓滿
00:19:24
才會成功
00:19:26
怎麼可以說 你只是念佛專心
00:19:31
一心念佛就想要做佛
00:19:33
那那麼快
00:19:35
這不是我說的
00:19:37
這是佛學大辭典
00:19:39
這是可以說佛教公認的書
00:19:46
那麼現在你就要知道
00:19:48
一個人你若空思妄想
00:19:52
不想要修六道
00:19:55
只有修一個方向
00:19:57
那這樣你若想要完成做佛
00:20:01
這是很困難的事情
00:20:02
這個想蘊就是 五蘊其中的一蘊
00:20:06
這個五蘊
00:20:12
這個你若沒有除掉
00:20:15
道就不成
00:20:18
所以當今的人 都有一個錯誤
00:20:21
錯誤什麼
00:20:23
錯誤說念佛就要成功
00:20:27
現在若念佛的 大多數都這樣
00:20:30
不是叫你念佛不好
00:20:33
念佛是很好
00:20:35
我就常常說 念佛比不上唸流行歌
00:20:38
哪裡不好
00:20:40
但是你的心 不能想念佛就要成功的
00:20:44
念佛也是好像 修行的其中的一科目而已
00:20:52
好比我們讀書
00:20:55
讀書有國文數學 有體育種種很多課
00:21:03
而這念佛就好像什麼
00:21:05
好比像唱歌一樣
00:21:07
好像世俗的人唱歌一樣
00:21:09
那也是讀書的一科目
00:21:11
對不對
00:21:13
但是你唱歌不會沒關係
00:21:16
你其他的像國文地理
00:21:18
其他的課 你若會完成這樣就好了
00:21:21
對不對
00:21:23
那個念佛
00:21:24
是只有我們在學習的 其中一個科目而已
00:21:30
並不是代表說要修行的
00:21:34
所以在這個 五祖最上乘論裡面這樣說
00:21:38
我們來看五祖最上乘論
00:21:43
常念彼佛不免生死
00:21:47
守我本心則到彼岸
00:21:51
守本真心勝念他佛
00:21:56
說一個人 整日只是念那邊的佛
00:22:02
怎樣叫做那邊的佛
00:22:04
比如說 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00:22:07
都念那邊的佛
00:22:09
那這樣你 沒辦法避色生死輪迴
00:22:14
你怎樣念佛來說
00:22:16
你就是要去六道轉輪
00:22:19
你若有辦法守你自己的本心
00:22:24
那這樣你 就有辦法到佛祖的岸上去
00:22:30
所以一個人
00:22:31
你若守著 你的本性這個真心
00:22:35
還嬴你唸其他的佛
00:22:38
這個五祖是六祖的師父
00:22:42
弘忍大師 所著的最上乘論說的
00:22:47
再來看六祖壇經
00:22:51
心地但無不善
00:22:53
西方去此不遙
00:22:56
若懷不善之心
00:23:00
念佛往生難到
00:23:03
六祖壇經惠能六祖這樣說
00:23:06
說一個人的心若沒有做壞
00:23:10
那這樣西方離我們這很近
00:23:14
假使你的心裡 有一個惡毒的心
00:23:19
你念佛想要往生到不了
00:23:23
再來這個省庵大師 是我們中國的高僧
00:23:30
這個省庵大師這樣說
00:23:33
念佛而不發大菩提心
00:23:37
不與阿彌陀佛相應
00:23:40
終不往生
00:23:42
是故以發菩堤心為正因
00:23:46
念佛為助緣
00:23:49
說一個人若念佛
00:23:52
你沒有發這個大菩提心
00:23:55
菩提就是道
00:23:57
大菩提心就是大道心
00:24:00
你只是念佛
00:24:01
心沒有那個道心
00:24:04
話若說得難聽
00:24:05
就是嘴念阿彌陀
00:24:06
心裡好像利刀
00:24:08
嘴念經心裡開@
00:24:11
那這樣 你沒辦法跟阿彌陀佛相應
00:24:16
你念佛念一輩子 都不會往生
00:24:19
因為這樣
00:24:23
你要念佛的之前 要先發出菩提心
00:24:29
你要念佛 這個菩提心要拿出來
00:24:34
這個就是念佛的 正當的原因
00:24:38
念佛助緣而己
00:24:41
好比說我坐一艘船
00:24:43
用風把他推一下這樣而已
00:24:46
你若那艘船沒有風
00:24:48
也是照常開
00:24:50
但是若有風
00:24:51
是跑得比較快而已
00:24:54
所念佛是助緣
00:24:56
發菩提心才是正因
00:24:59
所希望以我們念佛
00:25:01
你就要趕快 發出菩提心來做
00:25:06
這個就是想蘊
00:25:08
我們現在接下去行
00:25:10
色受想行
00:25:13
這個行蘊是什麼
00:25:15
來看佛學大辭典
00:25:17
行蘊其他對境
00:25:22
關於瞋貪等善惡
00:25:26
一切之心之作用也
00:25:29
行蘊就是對於種種的六境
00:25:37
關係到我們的瞋貪
00:25:41
瞋貪等就是指十惡
00:25:44
關於這個十惡等這個好壞事
00:25:48
一切在我們的心所作用去做
00:25:52
這就叫做行蘊
00:25:55
再來 頓悟入道要門論這樣說
00:25:58
結集諸行隨行受生
00:26:02
名為行蘊
00:26:04
我們結合 來修習一切的行為
00:26:13
隨著我們的行為 來生出種種的舉動
00:26:20
這個就是叫做行蘊
00:26:23
最後就是這個色蘊
00:26:26
怎樣叫做色蘊
00:26:27
我們仍然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說明
00:26:38
佛學大辭典這句話
00:26:43
識蘊
00:26:45
對境之了別 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
00:26:53
識蘊就是對於這個六境
00:26:56
有辦法知道這個事物
00:27:03
這個心的想法
00:27:05
這是叫做識蘊
00:27:07
識蘊就是我們的這個意識
00:27:11
頓悟入道要門論才這樣說
00:27:15
於平等體妄起分別
00:27:19
繫著虚識受生名為識蘊
00:27:26
我們現在這字 先做一個注解
00:27:29
康熙字典這樣說
00:27:30
虚與虛同
00:27:33
這字虚跟這字虛一樣
00:27:37
就是虛空的虛
00:27:40
他說以平等體
00:27:43
平等體就是我們的本性
00:27:45
因為我們的本性 是一切平等
00:27:49
所以以我們的本性 來轉下到意識
00:27:55
因為我們意識叫做分別識
00:27:59
分別識就是意識
00:28:01
妄起分別 就是由我們的本性
00:28:04
而來生出了意識
00:28:09
來牽連到這個虛識
00:28:12
虛識就是第六識
00:28:15
來受生
00:28:17
想到種種的問題
00:28:20
想這樣想那樣
00:28:22
那個妄念一直起
00:28:24
這個就是叫識蘊
00:28:27
那麼說這個受
00:28:31
這個色受想行識
00:28:33
這個五樣連結
00:28:37
色就是有形色
00:28:38
受就是把他接
00:28:39
00:28:56
第五行
00:29:00
第五行下句
00:29:03
不然現在開始
00:29:06
六賊最難訓降伏
00:29:16
眼耳鼻舌身意者
00:29:22
他說這個六賊啊
00:29:27
最難來降伏來服從
00:29:35
什麼叫做六賊
00:29:37
六賊就眼睛耳朵 鼻子舌跟身體跟意念
00:29:48
對於本文
00:29:52
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00:30:00
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為媒
00:30:08
劫掠功能法財
00:30:11
故以六賊為譬
00:30:15
說這個色聲香味觸法
00:30:23
這六塵
00:30:26
因為我們的眼睛 佛來看到這個色
00:30:30
耳朵來聽到這個聲
00:30:34
鼻子來聞到這個香
00:30:38
舌來沾到這個味
00:30:42
身來觸到一切的事物
00:30:46
這個意來想東想西
00:30:52
所以就是眼耳鼻身意等
00:30:56
這六根來當媒人
00:30:58
來染上這個六塵
00:31:01
結果會劫掠功能法財
00:31:06
我們所修這個七乘財
00:31:10
全都被這個六賊奪光
00:31:14
被這六根染上六塵奪走
00:31:18
所以才叫做六賊來當比喻
00:31:21
因為一個人 若你眼睛看到色心就動
00:31:27
耳朵聽到聲音心就動
00:31:29
結果就會我們所做的功德
00:31:35
有時為了 六根染六塵來破掉
00:31:40
所以才比喻 叫做六個賊這樣說
00:31:45
我們再來看這個涅槃經
00:31:48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
00:31:52
菩薩摩訶薩觀
00:31:55
此六塵如六大賊
00:31:57
何以故
00:31:58
能劫一切諸善法故
00:32:05
他說這個六個大賊
00:32:11
就是我們這個外六塵
00:32:14
外六應就是 指這個色聲香味觸法
00:32:18
因為這個菩薩大菩薩
00:32:22
來看這個六塵
00:32:24
好像六個大賊一樣
00:32:26
是什麼原因
00:32:28
因為會劫一切善法的關係
00:32:34
我們再來看修真錄
00:32:37
六賊者眼見色而生賊
00:32:42
耳聞聲而生賊
00:32:46
鼻嗅香而生賊
00:32:50
舌嘗味而生賊
00:32:53
身觸物而生賊
00:32:55
意追情而生賊
00:32:58
故名六賊也
00:33:01
他說什麼叫做六個賊
00:33:04
因為眼睛來看到這個色塵
00:33:09
比如說看 一個東西在想就想要
00:33:12
看到一個東西心就動
00:33:14
就生出眼睛的賊出來
00:33:18
耳朵來聽一句話心就動
00:33:23
就生出這個耳朵的賊
00:33:27
鼻子來聞到香臭心就動
00:33:32
就來生出這個賊
00:33:34
我們的舌來沾到五味
00:33:39
就來生出了這個貪念
00:33:43
這就變成一種的賊
00:33:47
我們的心來摸到東西
00:33:50
就會生出身的賊
00:33:53
我們的意來追這個七情
00:33:56
也會生出意的賊
00:33:59
所以才叫做六賊
00:34:02
所以我們常說六根清淨
00:34:07
怎樣叫做六根清淨
00:34:09
六根清淨 就是我們眼睛所看的
00:34:11
耳朵所聽的
00:34:13
我們的六根染到六塵
00:34:16
這個心不會動
00:34:17
這樣才叫做六根清淨
00:34:20
假使一個人你的六根
00:34:22
來看到六塵之後
00:34:24
心若動這個邪念的話
00:34:28
這樣等於就是賊
00:34:30
等於這六個賊 就發生出來了
00:34:34
我們現在再來看下文下去
00:34:38
七情惹擾定傷身
00:34:44
喜怒哀懼愛惡欲
00:34:51
我們現在對於這句話
00:34:59
我們來注意一字
00:35:03
七情若擾
00:35:06
我們現在寫惹擾
00:35:10
那不是惹是若
00:35:14
現在下面一個心
00:35:17
那個心要拿掉
00:35:20
這個若就是說假使
00:35:22
而惹就意思不一樣了
00:35:26
說七情假使你若 來擾亂我們的內心
00:35:30
就一定傷害我們的身體
00:35:34
什麼叫做七情
00:35:36
七情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
00:35:41
當今的人聽到說要斷七情
00:35:45
他現在就當作什麼
00:35:47
當作喜就沒有高興
00:35:50
怒就不會生氣
00:35:54
這個根就都說錯了
00:35:57
假使一個人不會高興
00:35:59
不會生氣
00:36:00
那這樣就好像木頭人
00:36:03
所以我們經才說
00:36:07
七情若擾定傷身
00:36:10
就是說七情
00:36:12
絕對不會來擾亂我們的心
00:36:15
並不是說 叫你的心好像木頭人
00:36:20
不會高興不會生氣
00:36:23
這樣就錯誤了
00:36:25
所以我們現在 看一個中庸一句話
00:36:27
喜怒哀樂之未發
00:36:32
謂之中
00:36:36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00:36:41
所以我們現在 這個兩字你要注意
00:36:46
這字是中這字是中
00:36:49
這是好像唸破音
00:36:53
讀半音就對了
00:36:56
他說喜怒哀樂還沒發出來
00:37:02
只是在我們的內心
00:37:04
還沒發出來
00:37:05
這就是中
00:37:07
現在我們喜怒哀樂
00:37:11
假使若發出來之後
00:37:13
會中節
00:37:15
這個叫做和
00:37:17
才叫做中和
00:37:19
那麼什麼叫做中節
00:37:21
我們看辭海
00:37:23
中竹用切合也
00:37:27
一定之度數曰節
00:37:31
禮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00:37:35
疏雖後發動皆中節限
00:37:42
辭海說現在這字讀作中
00:37:45
因為我們這是切音
00:37:47
竹用中
00:37:49
這個讀作中
00:37:51
中就是合
00:37:54
一定的度數就是叫做節
00:37:59
節就是好比說一節節
00:38:02
有那個限度
00:38:04
中就是有符合
00:38:06
符合那個限度
00:38:09
所以禮中庸他才來引
00:38:11
辭海才來引中庸說
00:38:13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00:38:17
在中庸注疏說
00:38:21
雖後發動皆中節限
00:38:25
雖然有生氣
00:38:26
但是有一個限度
00:38:28
雖然有高興也有一個限度
00:38:32
雖然有悲哀也有一個限度
00:38:35
雖然有快樂也有一個限度
00:38:38
這樣叫做中節限
00:38:42
對本文
00:38:43
我們再來朱熹的說明
00:38:47
喜怒哀樂情也
00:38:50
其未發則性也
00:38:54
無所偏倚故謂之中
00:38:59
發皆中節情之正也
00:39:03
無所乖戾故謂之和也
00:39:09
他說高興生氣悲哀快樂
00:39:14
這是我們人的情
00:39:17
但是這個情
00:39:18
若還沒發的時候
00:39:21
就是我們的本性
00:39:23
我們的本性 假使若發出來之後
00:39:28
不偏左不偏右
00:39:30
這就是叫做中
00:39:33
所以我們發出來都會中節
00:39:36
這就是我們情的正
00:39:40
無所乖戾就是叫做和
00:39:44
怎樣叫做乖戾
00:39:47
我們看辭海
00:39:48
乖 戾也
00:39:49
戾 乖背也
00:39:52
新書道術剛柔得道謂之和
00:39:57
反和為之乖
00:40:01
現在說這個乖就是戾
00:40:04
戾就是乖背
00:40:05
乖背就是違背
00:40:08
所以辭海才會來引 新書道述裡面
00:40:12
這本書這樣說
00:40:14
說剛跟柔
00:40:16
剛就是硬柔就是軟
00:40:19
硬跟軟 那個中間全都可以合和
00:40:27
這個就是合
00:40:28
好像說剛不剛柔不柔
00:40:31
就是半軟硬
00:40:33
這個才叫和
00:40:35
你若反和就是乖
00:40:38
現在這是朱熹夫子的說明
00:40:42
但是說到七情
00:40:45
你剛剛引中庸引朱熹
00:40:50
恐怕你們還沒辦法 體會出真正中節的道理
00:40:59
我們對這個七情 要如何中節
00:41:03
才不會擾亂我們的心
00:41:07
我們現在來看修真錄
00:41:09
一個說明你就了解
00:41:11
道家云大道無情者
00:41:19
非無情感之謂也
00:41:22
人無情感則如木石之類
00:41:29
是執空也
00:41:31
道家云大道無情者何
00:41:36
當喜而喜喜而不過其常度
00:41:42
當怒而怒
00:41:45
以慈愛之心言之苦切
00:41:49
當哀而哀哀而不傷其心
00:41:54
當懼而懼
00:41:57
常存戒懼心而無有恐懼心
00:42:01
當愛而愛
00:42:03
吝嗇於奢侈而不吝嗇於善
00:42:09
當惡而惡惡而發四無量心
00:42:15
憐憫感化他
00:42:18
當欲而欲 欲功果而不欲名利也
00:42:25
我們現在對於本文
00:42:26
來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0:42:31
他說道家一句說大道無情
00:42:36
但是這句話 說起來你們要注意
00:42:41
大道無情不是沒有情感
00:42:44
有的不懂說大道無情
00:42:46
說你們修行都無情無義
00:42:48
不是這樣
00:42:51
一個人若沒有情感
00:42:54
就跟木頭跟樹石頭一樣
00:42:57
變死物
00:43:00
這樣就變成執空了
00:43:02
我們道家所說的 大道無情是什麼
00:43:08
說當喜而喜
00:43:12
應該高興要高興
00:43:15
我娶媳婦也高興
00:43:17
嫁女兒也高興
00:43:19
賺錢也是高興
00:43:21
應該高興要高與
00:43:24
若不會高興 就變成木頭人了
00:43:28
但是高興不能超過
00:43:32
怎樣叫做超過
00:43:34
很多人有的結婚辦喜事
00:43:38
叫那個康樂隊來 變得亂七八糟
00:43:46
甚至做到脫衣舞這都超過
00:43:49
高興是很好不能超過常度
00:43:54
要有一個規矩
00:43:57
當怒而怒
00:44:00
應該生氣要生氣
00:44:03
假使若全沒有生氣的話
00:44:05
你要像說對小孩
00:44:07
你若沒有生氣
00:44:08
你就被他爬到頭上
00:44:11
假使一個人若說 當老師若沒有生氣的話
00:44:14
學生說不定去打老師
00:44:17
所以我們要 用這個慈愛的心
00:44:23
說的話要可憐他
00:44:26
好比像 母親在罵小孩那個心情
00:44:31
嘴在生氣心沒有在生氣
00:44:35
這樣才叫做當怒而怒
00:44:40
當哀而哀
00:44:42
應該悲哀要悲哀
00:44:44
不然的話
00:44:46
我爸爸過世 在客廳在那唱歌嗎
00:44:49
你不會悲哀嗎
00:44:50
那這個就變瘋子
00:44:52
應該悲哀要悲哀
00:44:55
但是哀而不傷其心
00:44:58
有的一悲哀到後面
00:45:00
煩惱到快昏倒卻都不能動
00:45:04
客廳一個死人
00:45:06
讓你倒在那還得了
00:45:08
對不對
00:45:09
你應該做的要做
00:45:11
悲哀歸悲哀
00:45:12
你料理喪事的事情
00:45:14
你一定要去擔要去做
00:45:16
才說當哀而哀
00:45:18
哀而不傷其心
00:45:21
當懼而懼
00:45:23
應該怕要怕
00:45:26
我們要怕什麼
00:45:28
怕犯法
00:45:29
常存戒懼心就是怕去犯法
00:45:34
我做的事情 不知道會去犯法嗎
00:45:37
我所做的事情
00:45:39
不知道會去犯到佛規嗎
00:45:41
應該怕的要怕
00:45:43
但是不能有恐懼之心
00:45:47
怎樣叫做恐懼
00:45:49
一下怕這個兒子不會唸書
00:45:54
一下這個沒有賺錢
00:45:58
什麼怕這樣怕那樣
00:46:00
那都不用怕的
00:46:02
一個人最重要存天理良心
00:46:06
你若存天理良心
00:46:08
一切都天安排
00:46:10
應該怕的要怕
00:46:11
絕對不能去犯到戒律
00:46:15
當愛而愛
00:46:18
這個愛你就注意
00:46:21
這個愛不是愛心的愛
00:46:24
不然這個愛是什麼
00:46:26
辭海這樣說
00:46:28
愛嗇也
00:46:30
愛就是嗇
00:46:32
什麼叫做嗇
00:46:33
我們再看辭海
00:46:35
嗇愛濇也
00:46:37
按愛濇卽慳吝
00:46:40
方言凡貪而不施或謂之嗇
00:46:45
這個嗇就是愛濇
00:46:48
有三點水跟 沒有三點水意思都一樣
00:46:52
我們若這個愛濇就是慳吝
00:46:56
慳吝就是吝
00:46:58
所以方言裡面一心句說
00:47:00
一個人貪而不肯布施
00:47:04
一毛都拿不出去
00:47:06
這就是叫做嗇
00:47:09
他說應該吝的時候要吝
00:47:13
我們吝什麼
00:47:15
吝這個奢侈浪費
00:47:17
人說某人啊走
00:47:19
去那裡料理很好吃
00:47:22
一桌才五千多
00:47:24
那個應該吝的要吝
00:47:26
不用吃那麼好
00:47:28
客人若來 三二千元就很好
00:47:31
不用說吃到那個上萬的
00:47:32
像什麼滿漢大餐
00:47:34
說什麼一桌幾十萬
00:47:36
不用這樣浪費
00:47:38
應該吝要吝
00:47:39
三餐我們吃得下買來吃
00:47:43
不要奢侈浪費
00:47:46
吃不下的東西
00:47:47
買了一大堆
00:47:48
把他倒到餿水桶裡
00:47:51
那就是浪費
00:47:52
所以你應該省的時候要省
00:47:55
但是行善不能省
00:47:59
有的人若 自己奢侈浪費都不會省
00:48:03
若叫他做善事
00:48:04
一毛都拿不出來
00:48:06
這個就是愛
00:48:08
就是吝就對了
00:48:10
他說當惡而惡
00:48:13
應該要討厭的要去討厭
00:48:17
假使若一個人不成材
00:48:20
一個人亂七八糟
00:48:22
那個人應該討厭的
00:48:24
你要去討厭
00:48:26
但是我們這個討厭 就要發出四無量的心
00:48:31
來可憐他
00:48:35
我們討厭他
00:48:36
不是討厭他的人
00:48:39
是討厭他的行為
00:48:43
而若討厭他的行為
00:48:44
要怎麼辦
00:48:45
就要可憐感化他
00:48:49
我們要想辦法感化他
00:48:52
讓他走好路
00:48:54
不是討厭他
00:48:55
糟踏他 污辱他
00:48:57
不與他親近
00:48:58
不是這樣
00:49:00
好比說這個兒子不成才
00:49:02
我們雖然是很討厭
00:49:05
討厭他什麼
00:49:06
討厭他愛花愛賭
00:49:08
不是討厭這個兒子
00:49:10
是討厭他愛花愛賭
00:49:12
若討厭他愛花愛賭
00:49:14
要怎麼辦
00:49:14
要去教他要勸化他
00:49:17
好比像教兒子這樣
00:49:19
一個人你看他壞行為
00:49:22
雖然你感覺得很討厭
00:49:24
但是你不能討厭他的人
00:49:26
是要討厭他的行為
00:49:28
所以你就要 想辦法去感化他
00:49:33
那麼說惡而發四無量心
00:49:36
怎樣叫做四無量心
00:49:38
我們來看佛學辭典
00:49:40
四無量心
00:49:44
一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
00:49:49
二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
00:49:55
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
00:50:00
生慶悅之心也
00:50:03
四捨無量心
00:50:06
如上三心 捨之而心不存著也
00:50:13
這個四無量心是 你們若沒有一點工夫
00:50:17
你們也沒辦法做的
00:50:19
第一就是慈的無量心
00:50:22
慈的無量心 就是有辦法讓人樂
00:50:26
這個慈就是說 那個人很辛苦很可憐
00:50:29
我拿錢幫助他拿米幫助他
00:50:34
或者救濟他
00:50:36
這就可以讓他得到樂
00:50:39
這個苦的當中
00:50:42
你援助他就樂了
00:50:44
第二就是悲的無量心
00:50:48
悲的無量心就是拔苦之心
00:50:51
這個悲跟慈不一樣
00:50:54
悲就是好像那個人
00:50:57
雖然你給他樂
00:51:00
是一時刻而已
00:51:02
沒辦法永久快樂
00:51:05
所以你這悲無量心 就是這個苦要拔掉
00:51:09
苦要拔掉要怎樣
00:51:10
就是要講道理給他聽
00:51:13
要向他勸善
00:51:15
讓這個人會走好路
00:51:17
而他若走好路的話
00:51:19
那個苦自然就不見了
00:51:21
這叫做拔苦
00:51:23
所以我們說慈悲慈悲
00:51:25
現在做慈比較容易
00:51:27
做悲比較為難
00:51:29
因為慈要幫助人大家都要
00:51:32
但是這個悲就比較困難
00:51:34
因為這個悲是要拔他的苦
00:51:36
要叫他走好路
00:51:38
心要有這個世俗的心
00:51:43
讓他能有這個道心出來
00:51:46
但是一般的人
00:51:49
若慈心比較要 悲心比較不要
00:51:56
我們這裡在座 有一個師兄弟說一句話
00:52:00
我才有一種的感嘆
00:52:04
現在在這坐的
00:52:06
我們不用說誰
00:52:08
他怎麼說
00:52:09
說老師啊要做善事很難做
00:52:13
我說怎麼難做
00:52:14
說拿米去給人
00:52:16
他就常常聽我說道理說
00:52:19
我們要慈悲
00:52:22
慈就是援助他
00:52:24
悲就是說一些道理給他聽
00:52:26
可以讓他脫苦
00:52:28
說一堆道理給他聽
00:52:30
說對方的人說不要聽
00:52:32
怎麼說
00:52:33
你是要不要救濟我
00:52:35
米要不要給我
00:52:36
若要給我就給我
00:52:37
不給我別人也會給我
00:52:39
你不用說那麼多
00:52:43
也有那種的人
00:52:45
實在若那種的人
00:52:46
米要給我提回來不要給他
00:52:50
那個有得吃
00:52:51
那吃了這個嘴巴油滋滋
00:52:56
他想說 這也拿那也拿那也拿
00:52:59
卻援助他懶了
00:53:01
怎樣懶
00:53:02
這裡米拿五十斤
00:53:04
那裡拿三十斤
00:53:05
這也拿那也拿
00:53:06
吃不完再去賣省得去工作
00:53:11
真的這樣
00:53:13
我就曾聽到一個人怎麼說
00:53:16
人說某人啊
00:53:19
你來台北工作
00:53:21
你母親把他放在鄉下
00:53:24
我看你都不曾寄錢
00:53:26
你怎麼不要寄一些回去
00:53:28
他怎麼說
00:53:28
何必寄
00:53:30
我母親光是救濟吃不完
00:53:33
說光是救濟吃不完
00:53:34
我何必寄回去
00:53:36
實在很可憐
00:53:38
造成他兒子不孝
00:53:40
造成這個長輩孤苦無依
00:53:45
像這種的絕對不能救濟
00:53:49
那就反而要去勸化他兒子
00:53:54
不然你這個老人
00:54:00
你就要想辦法
00:54:02
不能讓他太富裕
00:54:05
所以我們有時政府 說貧民的審查就是這樣
00:54:10
審查他有兒子
00:54:12
審查他有田有園
00:54:15
不要救濟給他
00:54:16
雖然窮苦也不要救濟給他
00:54:19
現在救濟他就懶了
00:54:20
那些田拿來租人
00:54:22
現在那些錢拿來花
00:54:25
就光是救濟就吃不完了
00:54:28
我們剛光復的時候
00:54:31
那個基督教會 有配麵粉配奶粉
00:54:36
我看一份報紙怎麼說
00:54:39
說吃教會的人
00:54:41
怎樣叫做吃教會的人
00:54:43
有人去調查說 一個人加入二十間的教會
00:54:48
這間教會也去祈禱
00:54:50
這邊教會也去祈禱
00:54:52
好像說信教
00:54:53
每間教堂都去信
00:54:56
去信了這邊也領那邊也領
00:54:59
光是領教會那些東西
00:55:03
吃不完再賣
00:55:05
還有得喝酒又有得花
00:55:08
而工作不做
00:55:10
只是整日領教會的東西
00:55:12
也有那種的人
00:55:14
所以若要做救濟
00:55:16
就要很注意
00:55:17
注意什麼
00:55:18
看到這個人若要救濟
00:55:21
若講善事給他聽若不接納
00:55:24
不必給他
00:55:26
真的這樣
00:55:28
你假使若窮苦人
00:55:30
好啦會啦我若比較好過
00:55:32
我也會做善事
00:55:33
我若好過我也會幫助別人
00:55:36
若真的有必要
00:55:37
要人救濟的人就是會這樣
00:55:40
他不要聽道理
00:55:41
就是這個人一定有惡心
00:55:43
甚至他就挖苦
00:55:45
他就變成說你若不救濟我
00:55:48
別人也會救濟我
00:55:49
他就是靠那個救濟在生活的
00:55:52
懶惰工作
00:55:54
若這樣我們若救濟
00:55:55
我們變成無明的善人
00:55:57
那些錢乾脆拿去港邊 換一些零錢打水漂還好
00:56:03
不然也是一個娛樂
00:56:05
對不對
00:56:05
真的
00:56:07
所以我們行善是很好
00:56:09
但是行善不能盲目
00:56:12
行善也不能無明
00:56:14
這很重要
00:56:16
這是因為有這個課在
00:56:18
我才這樣說
00:56:20
所以悲無量心 就是有辦法去拔苦的心
00:56:25
三就是喜無量心
00:56:29
喜無量心就是 看人離苦而得到樂
00:56:33
本來這個人這樣抱怨連連
00:56:38
時常在叫苦
00:56:42
現在我們講道理給他聽
00:56:44
他心情會得到快樂
00:56:46
會安貧樂道
00:56:48
這就離苦而樂
00:56:50
那這樣的話
00:56:52
你就要幫他高興
00:56:55
第四叫做捨無量心
00:56:59
捨無量心就是以上的三心
00:57:02
三心就是慈無量心 悲無量心 喜無量心
00:57:07
這三個心都要丟掉
00:57:11
不能放在心裡
00:57:13
就要慈要悲要喜
00:57:18
你怎麼說要丟掉
00:57:20
現在說丟掉
00:57:21
就是說不能把他放在心裡
00:57:24
不能放在心裡就是無住心
00:57:27
比如說我去做一個善事
00:57:31
某人就我救他的
00:57:33
若沒有我救他就死了
00:57:35
這樣你就是 這個慈的心沒有丟掉
00:57:40
你慈的心若丟掉之後
00:57:42
你就不會這樣說
00:57:44
你就覺得說 我援助他是應該的
00:57:47
並不是說 我們有什麼樣的炫耀
00:57:51
所以我們一旦 有這個慈心悲心喜心
00:57:56
這三個心不能存在心裡
00:58:00
要無住的心去做
00:58:02
好比像說金剛經說的
00:58:04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0:58:07
用那個無住的布施
00:58:10
這樣才是 真正的達到四無量心
00:58:17
所以我們這個應該惡的
00:58:20
我們要去討厭他
00:58:21
但是我們要發出四無量心
00:58:24
可憐他感化他
00:58:27
當欲而欲
00:58:31
應該欲你要欲
00:58:34
有的說無欲什麼都不要
00:58:37
現在說無欲
00:58:38
實際是沒有那個貪欲
00:58:41
功果我要欲
00:58:44
我們一定要想
00:58:45
我決定要來作功作果
00:58:47
這就是欲功果
00:58:48
但是不欲名利
00:58:50
對名利我沒有那個貪欲
00:58:53
才叫做當欲而欲
00:58:56
所以我們 現在這個混元真經
00:59:01
跟我們說七情若擾定傷身
00:59:08
喜怒哀懼愛惡欲
00:59:11
現在再接下去
太上無極混元真經
3/12部影片
混元真經 01
混元真經 02
混元真經 03
混元真經 04
混元真經 05
混元真經 06
混元真經 07
混元真經 08
混元真經 09
混元真經 10
混元真經 11
混元真經 12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80126000700
7b8eed9b-d9a5-4569-87d9-aaad530bd7e6
網站除錯報馬仔